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725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特别是一种邮电线路交接箱中使用的接线端子。
在通信设备线缆连接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有端子式,无端子式,卡接式或旋(压)接(卡)式接线端子,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必须使用一定的工具来完成接线过程,如旋(压)接(卡)式接线端子,就必须使用螺丝刀拧动旋转帽,使其切开导线,导通线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有任何工具就能完成接线工作,且结构简单的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由端座、金属簧片和按键构成,金属簧片设置在端座内壁上的簧片槽内,按键插装在端座上,端座和按键上分别设有导线孔,金属簧片上设有切线槽。将导线穿进导线孔后,把按键插入端座,此时,导线被按键带入金属簧片上的切线槽内,导线的绝缘包皮被簧片割破,导线导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金属簧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按键结构示意图图4是按键侧视图图5中端座剖视图如图如图,本实用新型由端座(1),金属簧片(2)按键(3)构成,端座(1)由工程塑料注塑加工而成,其上端设有导线口(11)、二侧内壁上设有固定槽(4),铜质外镀白银的金属簧片(2)嵌装在端座(1)内的固定的槽(4)上,其中部设有“V”形切线槽(6),“V”形切线槽(6)下面可设一开孔(9),以增强金属簧片(2)的弹性。按键(3)也由工程塑料压注制成,其顶部设有一与其压注成一体的插柄(7),插柄(7)下侧设有导线孔(5),导线孔(5)的下层为二只插脚(12),二只插脚(12)之间形成簧片槽(10),为了使用更加方便按键(3)的一侧还设有档线板(8),使导线不至过长伸出。当导线穿入导线孔(5)后,将按键(3)插入端座(1),此时,外露之导线嵌入了端座(1)上部的导线口(11)内,而按键(3)内内部的导线被按键(3)带入了金属簧片(2)中部的“V”形切线槽(6)内,随着导线被夹紧,绝缘包皮被切线槽(6)割破,导线随即导通。在实用过程中,通常将若干个接成端组成一接线模块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端座内设置了带“V”形槽的金属簧片,按键上设置了导线孔和簧片槽,在插入按键的同时就完成了接线工作,因此工作过程极为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十分简单,成本较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接线端子。
权利要求1.一种接线端子,基特征是由端座(1)、金属簧片(2)和按键(3)构成,端座(1)的上部设有导线口(11),金属簧片(2)设置在端座(1)二侧内壁上的固定槽(4)内,按键(3)插装在端座(1)上,其上设有导线孔(5)和簧片槽(10),金属簧片(2)上设有切线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是按键(3)上设有插柄(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是按键(3)一侧设有档线板(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由端座、金属簧片和按键构成,端座的上部设有导线口,金属簧片设置在端座二侧内壁上的固定槽内,按键插装在端座上,其上设有导线孔和簧片槽,金属簧片上设有切线槽。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以往各种接线端子在接线时需要工具,接线较繁的缺点,具有不使用任何工具就可完成接线过程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接线端子。
文档编号H01R4/24GK2178002SQ9420099
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2日
发明者陈庆安 申请人:陈庆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