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滤光基板与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320785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侧墙Wl与第一滤光阵列Al由同一工艺同时建构而成(例如是在同一工艺中以各种符合需求的滤光层F堆叠而成)。因此,配置于显示介质层642与第一滤光组件643之间的第一功能性组件LI会位于第一侧墙Wl与第二阻气层645之间,而在省略配置第二阻气层645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性组件LI位于第一侧墙Wl与第一基板641之间。此外,由于显不介质层642的光线需穿过胶层66才能朝向对向基板62射出,因此胶层66需选择透光的材质。此时,第二基板621为透明基板(例如是玻璃基板或其他适当的透明基板),而第一基板641为不透明基板(例如是金属基板或其他适当的不透明基板)。据此,显示面板60b为单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且具有滤光、阻气与全彩的显示功能。
[0102]请参考图9D,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c与显示面板60b具有类似的结构与功能,可参考前述的内容。显示面板60c与显示面板60b的主要差异处在于,显示面板60c的对向基板62还包括第二触控组件623、第四功能性组件L4、第五功能性组件L5、第六功能性组件L6以及第七功能性组件L7。图9D的第二触控组件623是以内建式的触控组件为例,其配置于第二基板621的第三表面S3上,以使显示面板60c具有触控功能。然而,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组件623也可以是外贴式的触控组件(例如是前述的外贴式的第一触控组件140b或第二触控组件529b),其配置于第二基板621的第四表面S4上。
[0103]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功能性组件L4配置于第二基板621与胶层66之间,第五功能性组件L5配置于第二基板621与间隙物622之间,第六功能性组件L6配置于第二基板621的第四表面S4上,而第七功能性组件L7配置于第二触控组件623与第二基板621之间。第四功能性组件L4、第五功能性组件L5以及第七功能性组件L7可以是黏着层、平坦层、阻气层或应力缓冲层,而第六功能性组件L6可例如是防刮层、触控回馈层、应力缓冲层、紫外光遮蔽层、硬化层、抗眩层、抗污层、抗反射层或上述膜层的组合,但第四功能性组件L4、第五功能性组件L5、第六功能性组件L6以及第七功能性组件L7的种类不限于为上述种类。此夕卜,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组件623、第四功能性组件L4、第五功能性组件L5、第六功能性组件L6以及第七功能性组件L7可被省略。
[0104]同样地,当图9D的显示面板60c通过在对向基板62上配置第二触控组件623而具有触控功能时,为了避免第二触控组件623的触控感应功能与显示介质层642的显示功能产生干涉,显示面板60c可以设置一层位于第二触控组件623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的遮蔽层,用以防止第二触控组件623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的干涉。遮蔽层可以是额外配置在第二触控组件623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的膜层,也可以是事先形成于原本就位在第二触控组件623与显示介质层642的阻气层或功能性组件内的某一层结构。此时,显示面板60c同样为单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且具有滤光、阻气与全彩的显示功能。
[0105]除了上述的单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60至60c之外,显示面板也可以是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641与第二基板621为透明基板,且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可选择性地配置第二滤光组件(绘示于图1OA至图10F),第二滤光组件配置于第二基板621的一侧。换句话说,第二滤光组件与第一滤光组件643分别位于显示介质层642的相对两侧,并分别邻近第二基板621与第一基板641。此外,在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中,胶层66需选择透光的材质。当显示介质层642发出光线时,光线通过第一滤光组件643与第二滤光组件后射出,而使显示面板的双面都能显示影像。以下将以文字搭配附图依序介绍几种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
[0106]图1OA与1F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0A,在图1OA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d与图9A的显示面板60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处在于,显示面板60d的显示元件基板64还包括第二滤光组件647。第二滤光组件647配置于显示介质层642上并面对对向基板62。换句话说,第二滤光组件647与第一滤光组件643分别位于显示介质层642的相对两侧,并且分别面对对向基板62的第二基板621与显示元件基板64的第一基板641。第二滤光组件647包括多个滤光层F,分别具有不同的滤光波段,其中滤光层F在显示介质层642上形成第二滤光阵列A2。有关第二滤光阵列A2的组成与功能可以参考前述的第一滤光阵列Al。
[0107]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元件基板64还包括第三阻气层648,配置于第二滤光组件647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第三阻气层648可以是单层的有机材料层、无机材料层、有机与无机材料混合层,或者是由上述的三种单层材料层至少其中两种共同堆叠而成的多层材料层,其可以依据实际需求作调整。此外,如前所述,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显示介质层642可以如同前述的显示介质层522 —样包括有源元件阵列与显示元件阵列,而第一滤光阵列Al可以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与显示元件阵列之间,其可依据需求作调整,在此不多加赘述。由此可知,显示面板60d为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且可在两侧面显示影像,并具有滤光、阻气与全彩的显示功能。
[0108]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墙Wl与第一滤光阵列Al由同一工艺同时建构而成(例如是在同一工艺中以各种符合需求的滤光层F堆叠而成)。因此,配置于第一滤光组件643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的第一功能性组件LI会配置在第一侧墙Wl与第一滤光阵列Al上,如图1OA所示。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墙Wl也可以与第二滤光阵列A2由同一工艺同时建构而成(例如是在同一工艺中以各种符合需求的滤光层F堆叠而成)。此时,第一功能性组件LI在第一滤光阵列Al形成后即覆盖于其上,因此后续形成的第一侧墙Wl会配置在第一功能性组件LI上。换句话说,在此状况下,第一功能性组件LI位于第一侧墙Wl与第二阻气层645之间,而在省略配置第二阻气层645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性组件LI位于第一侧墙Wl与第一基板641之间。由此可知,当同一基板上配置有两个滤光阵列时,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一侧墙Wl的制作顺序。
[0109]请参考图10B,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e与图1OA的显示面板60d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处在于,由于显示面板60e为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因此其显示元件基板64可选择性地配置有第一触控组件646、第二功能性组件L2与第三功能性组件L3,而对向基板62可选择性地配置有第二触控组件623、第四功能性组件L4、第五功能性组件L5、第六功能性组件L6以及第七功能性组件L7。第一触控组件646与第二触控组件623在图1OB中是以内建式的触控组件为例,但第一触控组件646与第二触控组件623也可以选用外贴式的触控组件(例如是前述的外贴式的第一触控组件140b或第二触控组件529b)。
[0110]此外,为了避免第一触控组件646与第二触控组件623的触控感应功能与显示介质层642的显示功能产生干涉,第一触控组件646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以及第二触控组件623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可以分别设置有遮蔽层。遮蔽层可以是额外配置在第一触控组件646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以及第二触控组件623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的膜层,也可以是事先形成于原本就位在第一触控组件646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以及第二触控组件623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的阻气层或功能性组件内的某一层结构。由此可知,显示面板60e为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且可在两侧面显示影像,并通过第一触控组件646与第二触控组件623进行操作。此时,显示面板60e具有滤光、阻气与全彩的显示功能。
[0111]请参考图10C,在图1OC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f与图9A的显示面板60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处在于,显示面板60f的对向基板62还包括第三滤光组件624a。第三滤光组件624a配置于第二基板621的一侧。换句话说,第三滤光组件624a与第一滤光组件643分别位于显不介质层642的相对两侧,并且分别对应于对向基板62的第二基板621与显示元件基板64的第一基板641,以达到双面显示的效果。第三滤光组件624a包括多个滤光层F,分别具有不同的滤光波段,其中滤光层F在第二基板621的一侧(例如是第三表面S3)形成第三滤光阵列A3。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三滤光组件624a为内建式的滤光组件。第三滤光阵列A3位于第二基板621的第三表面S3上并面对显示元件基板64。有关第三滤光阵列A3的组成与功能可以参考前述的第一滤光阵列Al与第二滤光阵列A2。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介质层642可以如同前述的显示介质层522 —样包括有源元件阵列与显示元件阵列,而内贴式的第一滤光阵列Al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与显示元件阵列之间。相关内容请参考前述的显示介质层522。据此,显示介质层642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一滤光组件643与第三滤光组件624a,而在显示面板60f的双面都产生影像。由此可知,显示面板60f为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且可在两侧面显示影像,并具有滤光、阻气与全彩的显示功能。
[0112]请参考图10D,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g与图1OC的显示面板60f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处在于,由于显示面板60g为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因此其显示元件基板64可选择性地配置有第一触控组件646、第二功能性组件L2与第三功能性组件L3,而对向基板62可选择性地配置有第二触控组件623、第四功能性组件L4、第五功能性组件L5、第六功能性组件L6以及第七功能性组件L7。第一触控组件646与第二触控组件623在图1OD中是以内建式的触控组件为例,但第一触控组件646与第二触控组件623也可以选用外贴式的触控组件(例如是前述的外贴式的第一触控组件140b或第二触控组件529b)。同样地,第一触控组件646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以及第二触控组件623与显示介质层642之间可以分别设置有遮蔽层,在此不多加赘述。由此可知,显示面板60g为双面出光型的显示面板,且可在两侧面显示影像,并可通过第一触控组件646与第二触控组件623进行触控操作。此时,显示面板60g具有滤光、阻气与全彩的显示功能。
[0113]请参考图10E,在图1OE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h与图1OC的显示面板60f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处在于,显示面板60f的对向基板62还包括第三滤光组件624b。第三滤光组件624b配置于第二基板621的一侧。同样地,第三滤光组件624b与第一滤光组件643分别位于显不介质层642的相对两侧,并且分别对应于对向基板62的第二基板621与显示元件基板64的第一基板641,且第三滤光组件624b的结构与功能类似于前述的第三滤光组件624a,以达到双面显示的效果。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滤光组件624b为外贴式的滤光组件。第三滤光阵列A3配置于第二基板621的第四表面S4上。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滤光组件624b需事先制作在一外贴基板625上,并通过黏着层626贴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