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436063阅读:来源:国知局
是在凹部35的附近(凹部35前面侧的壁部)部分地产生缺损部61的情况下的示意图,图12中的(a)是侧面剖视图,图12中的(b)是受电连接器33的主视图。如图12中的(b)所示,在连接器彼此连接时,一对滑动件25a、25b与受电连接器33抵接。因此,如图所示,若即使在凹部35的大部分缺损的状态下在一部分上存在非缺损部,则一个滑动件25a不能检测缺损。
[0091]图13是表示该情况下的缺损检测构件的动作的图,图13中的(a)是从一侧观察的图,图13中的(b)是从另一侧观察的图。图13是表示仅滑动件25a与受电连接器33接触并被推入壳体9,而滑动件25b由于对应缺损部61的位置,因此不与受电连接器侧接触而未被推入的情况的图。
[0092]若仅滑动件25a(图中箭头T方向)被推入,则连杆部件41由于来自连杆部件43的阻力,不向后方平行移动,以与连杆部件43的连结部51为中心转动(图中箭头V方向)。因此,连杆部件41以连结部51为中心,在与滑动件25a的连结部49a向后方移动的同时,滑动件25b向前方突出(图中箭头U方向)。
[0093]在该情况下,连杆部件43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因此,与连杆部件43连结的凸轮部件27也不会移动。因此,维持凸轮部件27与连结杆16间干涉的状态(图4中的(c))。即,壳体锁定机构不会被解除。因此,握持部件3不会相对于壳体9滑动,供电连接器I不能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这样,若确认在受电连接器33的与供电连接器I的卡止部上有部分缺损,则由于不能将供电连接器I本身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因此能够防止在通电中被拔下。
[0094]同样地,图14是表示仅滑动件25b与受电连接器33接触并被推入壳体9,而滑动件25a由于对应缺损部61的位置,因此与受电连接器侧不接触而未被推入的情况的图。若仅滑动件25b被推入(图中箭头W方向),则连杆部件41由于来自连杆部件43的阻力,不会向后方平行移动,以与连杆部件43的连结部51为中心转动(图中箭头Y方向)。因此,连杆部件41以连结部51为中心,在与滑动件25b的连结部49b向后方移动的同时,滑动件25a向前方突出(图中箭头X方向)。
[0095]在该情况下,连杆部件43的位置也几乎没有变化。因此,与连杆部件43连结的凸轮部件27也不会移动。因此,维持凸轮部件27与连结杆16间干涉的状态(图4中的(C))。即,壳体锁定机构不会被解除。这样,若确认在受电连接器33的与供电连接器I的卡止部上有部分缺损,则由于不能将供电连接器I本身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因此能够防止在通电中被拔下。
[0096]这样,在本发明中,若一对滑动件25a、25b的两个均未被推入,则不解除壳体锁定机构。因此,即使是像在受电连接器侧的一部分不缺损而残留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检测缺损,防止连接器彼此的连接及通电。此外,滑动件25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只要可以检测供电连接器I与受电连接器33之间的卡止部附近的缺损,也可以为其它部位。另外,也可以不一定是一对,只要能切实地检测缺损,则对滑动件25的配置数量无要求。例如,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多个滑动件25,仅所有滑动件25被推入的情况下才解除壳体锁定机构。
[0097]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被上述实施方式所左右。很明显,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想到的各种变形例或修改例,这些也理所当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098]附图标记说明
[0099]I—供电连接器
[0100]3—握持部件
[0101]5—把手
[0102]7—锁定杆
[0103]7a—锁销
[0104]8a、8b—弹簧
[0105]9 一壳体
[0106]10a、1b—连杆部件
[0107]11一连接器主体
[0108]13—臂
[0109]15a、15b、15c、15d—连结部
[0110]16—连结杆
[0111]17—锁定部件
[0112]17a—锁销
[0113]17b—嵌合部
[0114]19 一凹部
[0115]21—嵌合部
[0116]22—电磁螺线管
[0117]22a—柱塞
[0118]23a、23b、23c、23d、23e—销
[0119]25、25a、25b—滑动件
[0120]27—凸轮部件
[0121]33—受电连接器
[0122]35—凹部
[0123]37—连接器主体
[0124]41、43—连杆部件
[0125]49a、49b、51、55—连结部
[0126]53—销
[0127]57—凹槽
[0128]59—凸部
[0129]61 —缺损部
【主权项】
1.一种供电连接器,其为汽车用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主体、壳体、握持部件、锁定部件、缺损检测构件及壳体锁定机构; 所述壳体容纳所述连接器主体; 所述握持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锁定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卡止所述壳体与连接对象的受电连接器的卡止部; 所述缺损检测构件检测卡止有所述锁定部件所述卡止部的缺损; 所述壳体锁定机构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握持部件的移动; 通过所述缺损检测构件,在检测到所述卡止部的缺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壳体锁定机构,锁定所述连接器主体及所述握持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滑动; 通过所述缺损检测构件,在未检测到所述卡止部的缺损的情况下,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所述连接器主体及所述握持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以在大致同一轴向上滑动; 在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的状态下,若使所述握持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前方移动,则伴随所述握持部件的移动,所述连接器主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可以向前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损检测构件可以在所述壳体的插拔方向上滑动,具有形成在所述锁定部件的两端附近的至少一对滑动件; 在将所述连接器主体与受电连接器连接时,一对所述滑动件两个均与所述卡止部接触并被推入所述壳体的内侧,由此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所述连接器主体及所述握持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以在大致同一轴向上滑动; 在将所述连接器主体与受电连接器连接时,在一对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卡止部不接触而未被推入所述壳体的内侧的情况下,不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滑动件在从所述壳体突出的方向上被施加力; 一对所述滑动件的端部与第一连杆部件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 在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大致中央部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二连杆部件; 所述第二连杆部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的同时,连接凸轮部件; 所述壳体锁定机构通过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握持部件间的干涉,限制所述握持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滑动; 若一对所述滑动件两个均被推入所述壳体,则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向后方推入,伴随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移动,所述第二连杆部件转动,所述凸轮部件在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由此所述握持部件可以滑动; 在一对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一个未被推入所述壳体的情况下,维持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握持部件间的干涉状态,不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
【专利摘要】在通过缺损检测构件(25、41、43),检测到卡止部(35)的缺损的情况下,通过壳体锁定机构(27),锁定连接器主体(11)及握持部件(3)相对于壳体(9)的滑动,在通过缺损检测构件(25、41、43),未检测到卡止部(35)的缺损的情况下,解除壳体锁定机构(27),连接器主体(11)及握持部件(3)相对于壳体(9)可以在大致同一轴向上滑动,在解除壳体锁定机构(27)的状态下,若使握持部件(3)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则伴随握持部件(3)的移动,连接器主体(11)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由此构成能够提供一种在卡止部(35)存在缺损的情况下,供电侧的连接器不能与受电侧的连接器连接的供电连接器。
【IPC分类】H01R13-639, H01R24-28, H01R13-64
【公开号】CN104756328
【申请号】CN201380055111
【发明人】虎谷智明, 高桥直美, 中岛刚
【申请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1日
【公告号】EP2903100A1, US20150229074, WO2014065238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