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0127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连接器中,由于诸如增加像半嵌合检测这样的附加功能或使得能够在减小尺寸的同时形成复杂内部形状的原因,存在将多个分割部件结合在一起并且使用的情况(参见专利文献I)。
[0003]图9所示的连接器501构造成被分割成两个部件:壳体503,其具有容纳端子513的连接器501的主功能部;和前保持器505,其从前方组装于壳体503,从而使得能够对端子513进行半嵌合检测。在前保持器505中,形成锁定收纳部507。锁定收纳部507选择性地锁定于形成在壳体503中的临时锁定部509、或形成在临时锁定部509后方的共用锁定部(临时锁定部和最终锁定部)511。锁定收纳部507嵌合在临时锁定部509与共用锁定部511之间,从而将前保持器505相对于壳体503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锁定收纳部507从后方锁定于共用锁定部511,从而在限制返回到临时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将前保持器505相对于壳体503保持在最终锁定位置。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申请N0.JP-A-2008-16261

【发明内容】

[0007]技术问题
[0008]然而,在上述构造成被分割为多个部件的连接器501的结构中,需要通过锁定收纳部507或共用锁定部511的锁定进行保持前保持器505的结合状态。为了提高前保持器505的保持力,需要增大锁定收纳部507或共用锁定部511的接合余量,或者增大锁定收纳部507和共用锁定部511的强度。即,在通过诸如锁定臂这样的柔性结构的锁定来进行保持在多个部件的结合状态的情况下,为了增大保持力,需要增大锁定的接合余量或者增大锁定臂的刚性,并从而存在使部件的尺寸增大或使组装操作力增大的问题。
[0009]鉴于上述情况已经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能够增大多个部件的保持力,而不需要增大部件尺寸或不增大组装操作力。
[0010]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由下面的构造实现。
[0012](I) 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形成为被分割成:连接器部分,容纳端子的端子容纳室形成在该连接器部分中;和连接器盖部分,该连接器盖部分覆盖所述连接器部分,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器部分和所述连接器盖部分通过在端子插入方向上互相滑动嵌合而互相称为一体,其中,间隔器并入到所述连接器壳体内并且在使得能够将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纳室内的临时锁定位置处和防止所述端子脱出的最终锁定位置处锁定于所述连接器壳体,该间隔器沿着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滑动嵌合方向垂直的方向贯通所述连接器部分和所述连接器盖部分,从而限制所述连接器部分和所述连接器盖部分在所述滑动嵌合解除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所述连接器壳体一体地保持。
[0013]根据具有上述(I)的构造的连接器,间隔器沿着与连接器部分和连接器盖部分的滑动嵌合方向垂直的方向贯通连接器部分和连接器盖部分,从而间隔器前表面与连接器盖部分的脱出防止部进行接触。以这种方式,通过间隔器限制连接器部分和连接器盖部分在滑动嵌合解除方向上的移动,并且一体地保持连接器壳体。即,间隔器像螺栓一样贯通连接器部分和连接器盖部分,从而能够一体地保持连接器壳体,并且因此,变得不需要具有诸如锁定臂这样的柔性结构的锁。
[0014](2)具有上述⑴的构造的连接器,其中,矛杆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盖部分中,该矛杆锁定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所述端子,从而防止所述端子脱出。
[0015]根据具有上述(2)的构造的连接器,矛杆设置在与形成端子容纳室的连接器部分分开地形成的连接器盖部分中,从而变得容易减小连接器壳体的尺寸。即,变得即使在由于连接器壳体的尺寸减小而变小的端子容纳室情况下,也能够使矛杆一体地成型。
[0016]以上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另外,通过参考附图通读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式(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0018]图2a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部分的间隔器收纳部的放大图,并且图2b是图1所示的间隔器侧面的放大图。
[0019]图3是连接到电线的端子的透视图。
[0020]图4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部分和连接器盖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没有安装间隔器的连接器壳体的透视图。
[0021]图5a是间隔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临时锁定位置的前视图,并且图5b是沿着图5a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0022]图6是端子安装在间隔器的临时锁定位置的连接器壳体的透视图。
[0023]图7a是沿着图5a的线B_B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7b是图7a所示的间隔器已经移动到最终锁定位置的截面图。
[0024]图8a是间隔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连接器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并且图8b是间隔器处于最终锁定位置的连接器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0025]图9是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0026]参考标记列表
[0027]11:连接器
[0028]13:连接器壳体
[0029]15:间隔器
[0030]17:连接器部分
[0031]19:连接器盖部分
[0032]23:端子容纳室
[0033]27:端子
[0034]60:矛杆
[0035]B:端子插入方向
[0036]C:滑动嵌合方向
[0037]D:与滑动嵌合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0038]E:滑动嵌合解除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40]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1设置有连接器壳体13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间隔器15。连接器壳体13形成为被分割成: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部分17、和同样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覆盖连接器部分17的连接器盖部分19,从而在减小壳体的尺寸的同时,使得能够成型设置有矛杆60的、具有复杂内部形状的端子容纳室23。间隔器15主要插入到连接器部分17内,从而进入安装状态。然而,如在稍后所述,间隔器15具有这样的结构:在临时锁定位置(参见图8a),间隔器15还锁定于连接器盖部分19。
[0041]连接器部分17形成为长方体形状,该长方体形状在垂直于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结合的结合方向的方向上是长的,并且在纵向上平行设置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3形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多层(在该实施例中,两层)中。端子容纳室23形成为贯通变为与配合连接器结合的结合末端侧的连接器前面25和变为端子27的插入侧的连接器后面29 (参见图5a和5b)。在连接器盖部分19中,设置了多个矛杆60,每个矛杆60的锁定末端侧向各个端子容纳室23突出。矛杆60锁定端子27的阶梯部28,从而防止端子27从端子容纳室23向后脱出。在连接器前面25中,阳端子拾取面31对应于各个端子容纳室23形成。阳端子拾取面31引导配合连接器的阳端子的接收。
[0042]在连接器部分17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心处,锁定臂33 —体地形成,在该锁定臂33中,基端连接到连接器部分17并且末端变为朝着后部的自由端。在锁定臂33的大致中央部,锁定爪35设置成向上突出,并且锁定爪35将配合连接器锁定为结合状态。锁定臂33的自由端插入到在连接器盖部分19的后凸缘部37钻出的插入孔39内,并从而从连接器后方的解锁操作变得可能。
[0043]如图2a所示,在连接器侧面41中,燕尾状的引导槽43沿着连接器的前后方向形成。然后,连接器盖部分19的引导脊45从引导槽43的后端侧插入到引导槽43内。
[0044]在连接器部分17的前部侧上,形成从下表面侧在纵向上凹进的间隔器收纳部47。将间隔器收纳部47制成能够从连接器部分17的下表面侧收纳间隔器15。间隔器收纳部47使端子容纳室23的一部分开口。通过将间隔器15安装在间隔器收纳部47中,端子容纳室23的开口部由间隔器上表面49覆盖。
[0045]在连接器侧面41上,间隔器最终锁定部51设置成在间隔器收纳部47的后部处突出。间隔器最终锁定部51锁定设置成在间隔器后表面53上突出的最终锁定突起55(参见图 2b) ο
[0046]在连接器侧面41上,盖锁定突起57设置成突出在间隔器收纳部47的上方。盖锁定突起57临时锁定于连接器盖部分19的锁定窗59的窗前缘61 (参见图8a和8b)。通过沿着端子插入方向B在滑动嵌合方向C上互相滑动嵌合,连接器部分17与连接器盖部分19成为一体,从而构成连接器壳体13。
[0047]间隔器15形成为能够嵌合到连接器部分17的间隔器收纳部47的长方体形状。间隔器15的间隔器上表面49阻塞上层的端子容纳室23的开口部。在间隔器15中,钻出与下层的端子容纳室23连通的多个端子贯通孔63。端子贯通孔63贯通间隔器后表面53和间隔器前表面65。在端子贯通孔63的底侧和间隔器上表面49上,双重锁定突起67设置成对应于各个端子容纳室23地突出(参见图7a和7b),该双重锁定突起67进一步锁定由矛杆60锁定在端子容纳室23中的端子27,从而双重锁定端子27。在间隔器15的临时锁定位置(稍后描述)处,双重锁定突起67安置在其不向端子容纳室23突出并且不与端子27干涉的退避位置。
[0048]在间隔器15中,间隔器前表面65与连接器盖部分19的第一脱出防止部69、第二脱出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