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及电感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77515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是,上述三组中的任一组直接抵接或以隔着某构件的方式间接抵接。这是因为,只要上述三组中的至少一组相抵接,固定构件60就能够将芯10和芯20的外周侧面箍紧,因而能够通过固定构件60的箍紧来固定闭合磁路。
[0079]芯10、20以及线圈70构成磁路Ml和磁路M2。在将插入部12设为基点而进行考虑的情况下,磁路M2的路径为插入部12 —外框部14 —外框部11 —外框部21 —外框部24 —插入部22 —插入部12。在将插入部12设为基点而进行考虑的情况下,磁路Ml的路径为插入部12 —外框部14 —外框部13 —外框部23 —外框部24 —插入部22 —插入部12。即,磁路Ml和磁路M2均构成闭合磁路。
[0080]关于固定构件60
[0081]以下,使用图1、图2、图5以及图6说明固定构件60。更具体而言,明确芯10、芯20以及主体部50的位置关系,说明利用固定构件60固定闭合磁路(由芯10和芯20构成的框体)的技术。
[0082]图1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中的一个芯10设为前侧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图2是将在图1中配置于内侧的另一个芯20设为前侧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图5是电感器100的仰视图。图6是图5中的V1-VI剖视图。
[0083]主体部50具有基部51,该基部51在安装于基板(未图示)时位于基板与一对磁性构件(芯10和芯20)之间且将基板和一对磁性构件之间隔开。
[0084]如上所述,构成闭合磁路的芯10和芯20形成将插入部12内置在内侧的方形的框体。
[0085]在整个长度方向上以跨越框体的四个侧面中的每一个侧面的方式卷绕固定构件60,从而将框体箍紧。由此,能够防止主体部50与一对磁性构件(芯10和芯20)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偏移。
[0086]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固定构件60卷绕框体的四个侧面中的每一个侧面的方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是固定构件60接合于框体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相邻接的两个面且接合于该两个面与基部的侧面的方式。这是因为,只要接合于至少相邻接的两个面,就能够抑制主体部50和一对磁性构件(芯10和芯20)之间在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相对的位置偏移。
[0087]若具体地示出上一段所述的框体的四个侧面,则第一侧面为芯10的外框部14的外周侧的侧面141。第二侧面为芯20的外框部24的外周侧的侧面241。第三侧面为组合芯10的外框部11的外周侧的侧面112与芯20的外框部21的外周侧的侧面212而成的平面。第四侧面为组合芯10的外框部13的外周侧的侧面132与芯20的外框部23的外周侧的侧面232而成的平面。
[0088]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60为具有形成为长尺寸的长度方向和形成为短尺寸的宽度方向的、带状的构件,且优选设有具有粘合性的粘合层的构件。固定构件60可以是预先具有粘合面的粘合带,也可以是在制造电感器100时涂敷粘接剂而使用的带状构件。
[0089]在使用上述这样的固定构件60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固定构件60通过利用粘合层粘接于一对磁性构件(芯10和芯20)和主体部50而接合于一对磁性构件(芯10和芯20)和主体部50。
[0090]通过使用这样的固定构件60,能够利用粘贴固定构件60这样简单的作业(一个动作)而将一对磁性构件和主体部50固定。相比于仅利用固定构件60的箍紧力进行箍紧的方式,由于附加有由粘合力产生的接合力,因此能够牢固地固定一对磁性构件和主体部50。[0091 ]固定构件60可以由热缩材料制成。更具体而言,固定构件60的长度方向上的热收缩率大于宽度方向上的热收缩率。热缩材料能够列举出聚苯硫醚(P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易粘接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优选的是,固定构件60具有高于焊料的回流焊温度(例如,240°C以上且250°C以下)的熔点,在回流焊温度下沿长度方向充分地热收缩。固定构件60利用在基板(未图示)上以回流焊方式焊装电感器100时的加热沿长度方向热收缩,从而能够增大一对磁性构件和主体部50之间的固定力。
[0092]在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50中,优选的是,基部51的侧面以相对于框体的侧面凹陷的方式位于比框体的侧面靠内侧的位置,或者与框体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093]这是因为,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假设固定构件60与基部51分开,由于固定构件60的边缘不会扩展至比框体靠外侧的位置,因此也能够防止固定构件60的边缘与靠近电感器100的电子部件等(未图示)相接触。根据上述结构,与基部51的侧面突出至比框体的侧面靠外侧的位置的结构相比,由于容易使固定构件60的粘合层粘接于比基部51与框体之间的分界靠框体侧的位置,因此能够较佳地发挥由固定构件60产生的箍紧框体的力。
[0094]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50成为包含覆盖了线圈70的盖部41的第二构件40压装于包含连接于基板(未图示)的多个端子部31的第一构件30的结构。
[0095]基部51的侧面包括第一构件30所包含的第一平面321、331、和第二构件40所包含的第二平面421?426。
[0096]以跨越第一平面321、331和第二平面421?426的方式接合有固定构件60。
[0097]在此,端子部31是在将线圈70与所安装的基板(未图示)的电极电连接时连接于该电极的构件。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端子部31,设有配置于靠芯10的一侧(Z轴的负方向)的位置的四个端子部311?314和配置于靠芯20的一侧(Z轴的正方向)的位置的四个端子部315?318。
[0098]以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第一平面321、331。
[0099]第一平面321是包含于埋设有端子部311?314的基端的腿部32、面向Z轴的负方向的、基部51的侧面。第一平面321与第二平面421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第一平面321与侧面141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凹陷至比侧面141靠内侧的位置。
[0100]第一平面331是基部51的包含于埋设有端子部315?318的基端的腿部33并面向Z轴的正方向的侧面。第一平面331与第二平面424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第一平面331与侧面241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凹陷至比侧面241靠内侧的位置。
[0101]以下详细说明第二平面421?426。
[0102]第二平面421是基部51的面向Z轴的负方向的侧面,且位于侧面141与第一平面321之间的位置。第二平面421与第一平面321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第二平面421与侧面141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凹陷至比侧面141靠内侧的位置。
[0103]第二平面422和第二平面423是基部51的面向Y轴的正方向的侧面。第二平面422凹陷至比侧面132靠内侧的位置,第二平面423凹陷至比侧面232靠内侧的位置。
[0104]第二平面424是基部51的面向Z轴的正方向的侧面,位于侧面241与第一平面331之间的位置。第二平面424与第一平面331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第二平面424与侧面241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凹陷至比侧面241靠内侧的位置。
[0105]第二平面425和第二平面426是基部51的面向Y轴的负方向的侧面。第二平面425凹陷至比侧面212靠内侧的位置,第二平面426凹陷至比侧面112靠内侧的位置。
[0106]由于芯10、芯20以及主体部50以上述的位置关系配置,因此固定构件60能够以如下所述的方式与各平面相接合。
[0107]固定构件60在整个宽度方向上接合于框体的侧面141、第一平面321、第二平面421。
[0108]固定构件60在整个宽度方向上接合于框体的侧面132和侧面232、第二平面422和第一■平面423。
[0109]固定构件60在整个宽度方向上接合于框体的侧面241、第一平面331、第二平面424。
[0110]固定构件60在整个宽度方向上接合于框体的侧面112和侧面212、第二平面425和第一■平面426。
[0111]固定构件60在整个长度方向上接合于框体的侧面141、侧面132、侧面232、侧面241、侧面212及侧面112。S卩,固定构件60卷绕于框体的四个侧面中的每一个侧面。
[0112]固定构件60在整个长度方向上接合于基部51的第一平面321或第二平面421、第二平面422、第二平面423、第一平面331或第二平面424、第二平面425、第二平面426。BP,固定构件60卷绕于基部51的每个侧面。
[0113]如上所述,由于固定构件60将各平面接合,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构件30和第二构件40之间在固定构件6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位置偏移,并且能够防止第一构件30和第二构件40之间在固定构件6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位置偏移。
[0114]第一平面321、第二平面421和侧面141的组合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三种构件(芯10、第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