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及电感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37751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构件30以及第二构件40)在固定构件60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彼此粘接。因而,能够防止三种构件彼此之间在Z轴方向上产生位置偏移。
[0115]第一平面331、第二平面424和侧面241的组合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三种构件(芯20、第一构件30以及第二构件40)在固定构件60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彼此粘接。因而,能够防止三种构件彼此之间在Z轴方向上产生位置偏移。
[0116]关于电感器100的制造方法
[0117]接着,使用图10说明电感器100的制造方法。
[0118]图10是表示电感器10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119]图10所示的制造方法为包括一对磁性构件(芯10和芯20)和主体部50的电感器100的制造方法,该主体部50具有由卷绕起来的绕线构成的线圈70。该制造方法包括压装工序(Sll)、闭合磁路构成工序(S12)以及闭合磁路固定工序(S13)。
[0120]在Sll中,将第二构件40压装于第一构件30而将彼此固定。
[0121]在S12中,将一对磁性构件中的一个磁性构件(芯10)所具有的棒状的插入部12插入到线圈71。在将插入部12插入到线圈71的同时或不同的时刻,将一对磁性构件中的另一个磁性构件(芯20)所具有的棒状的插入部22插入到线圈72。由此,将一个磁性构件(芯10)与另一个磁性构件(芯20)组合从而构成包含插入部12、22来作为其一部分的闭合磁路。
[0122]在S13中,以跨越芯10、芯20及主体部50的方式接合面状的固定构件60,将构成闭合磁路的芯10和芯20固定起来,并且将一对磁性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与主体部50固定起来。
[0123]根据该制造方法,固定构件60 (i)将芯10与芯20接合而进行固定,并且,(ii)将芯10和芯20中的至少一者与主体部50接合而进行固定,因此能够抑制它们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偏移。因而,能够在固定芯10与线圈71的相对位置、或芯20与线圈72的相对位置的作业中较佳地发挥作用,从而减轻该作业的负担。
[0124]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50具有基部51,该基部51在安装于基板(未图示)时位于基板与一对磁性构件(芯10和芯20)之间且将基板与一对磁性构件之间隔开。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60为具有形成为长尺寸的长度方向和形成为短尺寸的宽度方向的带状的构件且设有具有粘合性的粘合层。
[0125]因而,在闭合磁路构成工序(S12)中,能够将一对磁性构件(芯10和芯20)组合而形成方形的框体,该方形的框体在内侧内置有插入部12、22。
[0126]在闭合磁路固定工序(S13)中,能够(a)以框体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相邻接的两个面为基准而将框体和基部51之间的位置关系校准为期望的位置关系,(b)使固定构件60在整个长度方向上与该两个面相粘接,且(c)使固定构件60在整个宽度方向上与该两个面和基部51的侧面相粘接。
[0127]在S13的(a)、(b)、(c)的作业中,这些作业可以并行,也可以按时间序列分开进行。
[0128]在S13的(a)的作业中,可以是以框体的侧面中的相邻接的两个面这两者为基准同时或部分并行地进行对位的方式。或者,可以是在以该两个面中的一者为基准进行对位之后以另一者为基准进行对位的方式。
[0129]在该作业中,为了移动框体(芯10或芯20)、基部51 (第一构件30或第二构件40),作业人员、设备可以直接移动这些构件,也可以利用张紧的固定构件60的箍紧力间接地移动这些构件。
[0130]在S13的(b)和(C)的作业中,可以同时或部分并行地进行固定构件60的长度方向上的粘接和宽度方向上的粘接,也可以在任一方向上进行粘接之后在另一方向上进行粘接。
[0131]在该制造方法中,框体(芯10或芯20)的侧面成为对位的基准,因此能够不使用专用的夹具而将电感器100的各构件对准于期望的位置。
[0132]预先准备好全部的构成电感器100的构成元件,以此为前提,以上述内容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中较佳的制造方法,但这可以不是电感器100的制造方法的全部工序。例如,在上述的工序之前,还可以包括形成芯10、20、第一构件30等的工序、在线圈架部38、39卷绕绕线从而形成线圈71、72的工序。
[0133]第二实施方式
[0134]以下使用图11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200的概要。
[0135]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200的立体图。更详细而言,是电感器200的将芯20设为前侧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0136]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能够视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部位标注相同的名称、相同的附图标记。
[0137]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200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不同:在盖部41的自以包括芯10和芯20的方式构成的框体的内侧向与基部51相反的一侧突出的一部分与一对磁性构件之间的分界的位置涂敷粘接剂81、82。
[0138]更详细而言,在外框部11和外框部21的抵接位置与该抵接位置的附近的盖部41的侧面之间的分界涂敷有粘接剂81。在芯20的插入部(未图示)插入于主体部50的部位涂敷有粘接剂82。
[0139]通过如此涂敷粘接剂81、82,能够增强一对磁性构件(芯10和芯20)与主体部50之间的固定。
[0140]另外,虽然在此未图示,但还可以在从涂敷有粘接剂81或粘接剂82的位置来观察,以一对磁性构件的中心位置(芯10的插入部与芯20的插入部的抵接位置)为基准而与涂敷有粘接剂81或粘接剂82的位置成为点对称的位置涂敷粘接剂。这是因为,通过如此涂敷粘接剂,能够使一对磁性构件与主体部50之间的固定更坚固。
[0141]除了上述的特点以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200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等同的产品,利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相同的,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142]至此示出多个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这些仅为一例子。上述的各种构成元件不一定是必须的构成元件,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程度下可以省略,还可以代替为等同地发挥功能或作用的其他的构成元件。
[0143]例如,说明了绕线圈架部38或线圈架部39卷绕绕线从而形成线圈71或线圈72的事例,但主体部50还可以不必设置与线圈架部38、线圈架部39相当的部位。S卩,若形成线圈的绕线被绝缘覆盖,则还能够采用通过将绕线直接卷绕于芯10、20而形成线圈的事例。
[0144]说明了利用盖部41覆盖线圈70的事例,但还可以不必设置盖部41,还能够采用线圈70露出的方式。
[0145]本发明的各种构成元件不必分别独立存在,容许多个构成元件形成为一个构件、一个构成元件由多个构件形成、某一构成元件为另一构成元件的一部分、某一构成元件的一部分与另一构成元件的一部分重叠等情况。
[0146]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均以主体部50包括两个线圈(线圈71和线圈72)的事例进行了说明,但主体部50具有至少一个线圈即可,还可以是将线圈71和线圈72电连接而形成单一的线圈。
[0147]本实施方式包含以下的技术思想。
[0148](I) 一种电感器,该电感器包括一对磁性构件和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由卷绕起来的绕线构成的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磁性构件中的一个上述磁性构件所具有的棒状的插入部插入于上述线圈,通过使上述一个磁性构件和另一个上述磁性构件组合从而构成闭合磁路,且上述闭合磁路包括上述插入部来作为其一部分,该电感器还包括面状的固定构件,以跨越上述一个磁性构件、上述另一个磁性构件、上述主体部的方式接合有上述固定构件,从而将构成上述闭合磁路的上述一个磁性构件与上述另一个磁性构件固定起来,并且将上述一对磁性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与上述主体部固定起来。
[0149](2)根据(I)所述的电感器,其中,上述主体部具有基部,该基部在安装于基板时位于上述基板与上述一对磁性构件之间且将上述基板和上述一对磁性构件之间隔开,构成上述闭合磁路的上述一对磁性构件形成方形的框体,该方形的框体在内侧内置有上述插入部,上述固定构件接合于上述框体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相邻接的两个面,且接合于该两个面与上述基部的侧面。
[0150](3)根据(2)所述的电感器,其中,上述固定构件是具有形成为长尺寸的长度方向和形成为短尺寸的宽度方向的带状的构件,且设有具有粘合性的粘合层,上述固定构件通过利用上述粘合层粘接于上述一对磁性构件和上述主体部来接合于上述一对磁性构件和上述主体部。
[0151](4)根据(3)所述的电感器,其中,在整个上述长度方向上以跨越上述框体的四个个侧面中的每一个侧面的方式卷绕上述固定构件,从而将上述框体箍紧。
[0152](5)根据⑵?(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中,上述基部的与上述固定构件相接合的侧面以相对于上述框体的侧面凹陷的方式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