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扁平电缆的连接构造及使用了该连接构造的电源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83297阅读:来源:国知局
连接端子50与所对应的连接导体30连接。
[0063]如图3所示,多个连接端子50设置在绝缘板20上。各个连接端子50将扁平电缆17的各芯线与连接导体30连接。连接端子50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包括:端子主体51,其沿着连接导体30的长度方向延伸;及导体连接端子部52和电缆连接端子部53,其在端子主体5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一体地形成。导体连接端子部52连接连接导体30的正极连接端31。电缆连接端子部53连接扁平电缆17的芯线。
[0064]导体连接端子部52是通过从端子主体51的端部向上方弯曲从而形成的。导体连接端子部52包括将连接导体30得板状的正极连接端31从两侧夹持的一对夹持片55。
[0065]电缆连接端子部53形成在端子主体51的扁平电缆17侧的端部,包括:第I压接端子部56,其在端子主体51的长度方向一体地相连设置;及第2压接端子部57,其从端子主体51向左右分支并设置在第I压接端子部56的两侧。在第I压接端子部56及第2压接端子部57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有向上方弯曲的顶端尖细状的压接刃58。第I压接端子部56及第2压接端子部57的压接刃58穿透扁平电缆17的覆皮体而咬入到扁平电缆17,通过穿透覆皮体,从而第I压接端子部56及第2压接端子部57的压接刃58压接于覆皮体内的芯线而连接芯线。
[0066]在第2实施方式中,构造为:单体电池11的正电极15在单元电池集合体2的上表面13上位于同一侧(近前侧),连接导体30 (正极连接端31)将这样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正电极15彼此连接。因此,扁平电缆17在I个方向引出而与单元电池集合体2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正电极15连接。因此,不需要为与正电极15及负电极16连接而在2个方向引出。由此,扁平电缆17的布设容易,装配性良好,能够进行作为产品的小型化。
[0067]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扁平电缆17以将单体电池11的正电极15彼此连接的方式引出,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以将负电极16彼此连接的方式引出。
[0068]外壳40包括:外壳主体41 ;从外壳主体41竖立设置的多个导体绝缘柵部42 ?’及扁平电缆容纳部43。
[0069]外壳主体41形成外壳40的底面部,并形成有使各个连接导体30贯通的狭缝(省略图示)。导体绝缘柵部42从该狭缝的两侧竖立设置。贯通于狭缝的连接导体30进入导体绝缘柵部42,从而将相邻的连接导体30之间绝缘。扁平电缆容纳部43被形成为:位于连接导体30的正极连接端31侧、即外壳主体41的近前侧。扁平电缆容纳部43被形成为:在外壳主体41的近前侧将该外壳41在宽度方向横穿。在扁平电缆容纳部43的内部容纳扁平电缆17。
[0070]在外壳40的外壳主体41上形成有多个滑槽54。对此,在绝缘板20的板主体21上突出设置有与滑槽54对应的多个引导销24。引导销24在绝缘板20的近前侧及进深侧以横向并列状形成有多个。滑槽54在外壳40的近前侧及进深侧以横向并列状形成有多个。各个滑槽54被形成为大径部及小径部连通的形状,引导销24能够从大径部朝向小径部移动。
[0071]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I的装配中,以单体电池11的正电极15及负电极16贯通第I电极贯通狭缝22及第2电极贯通狭缝23的方式将绝缘板20安装到单元电池集合体2的上表面13上,将外壳40安装到绝缘板20,将连接导体30插入到外壳40的导体绝缘柵部42内。然后,在外壳40的扁平电缆容纳部43内布设扁平电缆17。
[0072]然后,将扁平电缆17的各个芯线与连接端子50连接。该连接如下这样进行:对于扁平电缆17的各芯线在使连接端子50的电缆连接端子部53对位后,将所有的连接端子50同时压接。然后,将连接端子50的导体连接端子部52与绝缘板20上的连接导体30的正极连接端31连接。
[0073]在将连接端子50的电缆连接端子部53与扁平电缆17的芯线连接时,扁平电缆17的多列的芯线在扁平电缆17的宽度方向并行地设置。因此,根据芯线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连接端子50的端子主体51的延伸的长度不同。因此,连接端子50的导体连接端子部52与连接导体30的正极连接端31之间的相对位置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根据扁平电缆17中的芯线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而不同。对此,在连接导体30的导体连接端子部52的下表面形成有缺口部35而连接导体30与连接端子50能够相对移动。因此,即使连接导体30的正极连接端31与连接端子50的导体连接端子部52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每个连接端子50不同,也能够吸收该相对位置的不同来进行连接。即,连接端子50的导体连接端子部52能够在与连接导体30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任一位置进行连接。在这样的构造中,作为连接端子50,能够将相同的连接端子共通地使用。
[0074]此外,如图3所示,在连接导体30的正极连接端31设置有I个或多个槽31a,并使导体连接端子部52位于槽31a,从而能够进行导体连接端子部52的定位保持。
[0075]在将连接导体30连接到连接端子50后,利用夹子34将正极连接端31与正电极15夹持来进行连接,并且,利用夹子34将负极连接端32与负电极16夹持来进行连接。在进行这些连接时,通过利用引导销24及滑槽54来使外壳40相对于绝缘板20移动,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定位。
[0076]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I中,能够使用同一形状的连接端子50将扁平电缆17与连接导体30连接。因此,不需要使用不同的长度的连接端子。因此,不需要使用多个制造连接端子50的模具,不仅能够减少零件费,连接端子50的管理也变得容易。
[0077]另外,作为连接导体30,也能够使用同一形状的连接导体,因此,连接导体30的制造变得容易,并且,管理变得容易。
[0078]工业上的实用性
[0079]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需要使用具有长度不同的连结部的端子、且装配顺序不受制限的导体与扁平电缆的连接构造和使用了该连接构造的电源装置。
【主权项】
1.一种连接构造,用于将多个导体与扁平电缆连接,上述多个导体具有板状的连接端并配置为多列,上述扁平电缆与上述导体相邻并沿着上述导体的多列的方向配置为长条,上述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 上述扁平电缆,其沿着上述导体的多列的方向在宽度方向多列地并列配置有多根芯线,并且由挠性的覆皮体覆盖;及 连接端子,其包括导体连接端子部和电缆连接端子部,上述导体连接端子部设置在上述连接端子的一端侧,并能够在与上述导体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任一位置与上述导体的上述连接端连接,上述电缆连接端子部设置在上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侧,并与上述扁平电缆的上述芯线连接, 上述电缆连接端子部与上述扁平电缆的多列的芯线的任一芯线连接,从而上述导体的上述连接端与上述导体连接端子部的连接位置相对移动。2.如权利要求1上述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体连接端子部包括能够将上述导体的上述连接端从两侧夹持的夹持片, 上述电缆连接端子部包括能够穿透上述覆皮体并与上述芯线连接的压接端子部。3.如权利要求1或2上述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体的上述连接端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缺口部,上述缺口部容许上述导体的上述连接端与上述导体连接端子部的连接位置的相对移动。4.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单体电池,其从上表面突出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 绝缘板,其载置在多个单体电池的上述上表面上,并具有电极贯通狭缝,上述电极贯通狭缝使上述正电极和上述负电极贯通而突出设置于上表面侧; 多个连接导体,其具有板状的连接端,多列地配置在上述绝缘板上并将多个上述单体电池的上述正电极与上述负电极分别串联连接; 扁平电缆,其与上述连接导体相邻,沿着上述连接导体的多列的方向配置为长条,沿着上述连接导体的排列方向在宽度方向多列地并列配置有多根芯线,并且,由挠性的覆皮体覆盖; 连接端子,其包括导体连接端子部和电缆连接端子部,上述导体连接端子部设置在上述连接端子的一端侧,并能够在与上述连接导体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任一位置与上述连接导体的上述连接端连接,上述电缆连接端子部设置在上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侧,并与上述扁平电缆的上述芯线连接。5.如权利要求4上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体连接端子部包括能够将上述连接导体的上述连接端从两侧夹持的夹持片, 上述电缆连接端子部包括能够穿透上述扁平电缆的上述覆皮体并与上述芯线连接的压接端子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连接构造(60)在连接端子(50)上形成有:导体连接端子部(52),其能够在与导体(61)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任一位置与导体(61)的连接端(63)连接;及电缆连接端子部(53),其与扁平电缆(62)的芯线连接,通过电缆连接端子部(53)与扁平电缆(62)的多列的芯线的任一芯线连接,从而导体(61)的连接端(63)与导体连接端子部(52)的连接位置相对移动。
【IPC分类】H01R12/59
【公开号】CN105103378
【申请号】CN201480015741
【发明人】池田智洋, 若槻豊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2日
【公告号】DE112014001438T5, WO2014142156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