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_2

文档序号:975309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所示的A区域),则说明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符合要求;若两个测温点301、302处的实际温度1^、!^有至少一个未落入理论温度范围T理的范围内(如图6中所示的B区域),则说明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不符合要求。
[0031]本发明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方法打破了传统只能实现对简单的小体积物体整体导热能力的导热系数进行检测的限制,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辆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快速测试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测量出新能源车辆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将该方法应用于生产线,可以快速、高效地判断出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提高锂离子电池组加工组装的合格率。
[0032]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装置包括:温度测量组件、加热组件、数据处理组件、显示组件。其中,温度测量组件用于测量导热元件300的初始温度和实际温度,可以为本领域中常用的温度测试装置,如图5中所示的表面温度测试仪403。
[0033]进一步,加热组件用于对冷却元件200进行加热处理,包括:PTC热敏电阻加热膜401,放置于冷却元件200上方,用于对冷却元件200进行加热处理;压板402,压靠在PTC热敏电阻加热膜401上方,用于确保加热过程中,冷却元件200受热均匀。
[0034]进一步,数据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温度测量组件测量出的温度,根据导热元件300的初始温度和加热组件的加热条件确定导热元件300的理论温度范围,并对导热元件300的实际温度与理论温度范围进行比较以判断出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0035]进一步,显示组件与数据处理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测试结果。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应用表面温度测试仪403快速测量出的各导热元件300上的测温点的实际温度T实^ T实2会迅速在显示组件上显示出来,数据处理组件根据导热元件300的初始温度T初、加热温度T预以及加热时间t预会自动确定出在该条件下导热元件300上的两个测温点应处的理论温度范围T理。若测得的某导热元件300上的实际温度I^1、保2均在确定出的理论温度范围T理内,则显示组件上对应该导热元件300的测温状态栏的绿灯便会亮,表明储能系统内部该导热元件300处的导热能力较好,满足设计要求;若测得的某导热元件300上的实际温度I^1中至少有一个不在确定出的理论温度范围T理内,则显示组件上对应该导热元件300的测温状态栏的红灯便会亮,并将该导热元件300上具体是哪一测温点处的温度不理想标识出来,表明储能系统内部该导热元件300处的导热能力欠佳,需要对该导热元件300作进一步调整。
[0036]本发明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装置应用于电池组加工组装的生产线,可快速检测储能系统内部的导热能力,提高电池组的质量。且测试结果由计算机显示器快速清晰显示,检测人员对系统导热能力的测量结果判断简单。
[0037]此外,本发明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装置中涉及到的表面温度测试仪操作简单方便,可在生产线的批量生产中应用,不仅不会影响生产效率,且可以极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组产品合格率;PTC热敏电阻加热膜可以对水室完成均匀加热,且可以实现对加热温度的准确时时控制。
[0038]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方法,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元件(1 O)、冷却元件(200)、以及设置在储能元件(100)和冷却元件(200)之间的导热元件(300),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导热元件(300)的初始温度(T初); 对冷却元件(200)进行加热; 根据导热元件(300)的初始温度和加热条件,确定导热元件(300)的理论温度范围(Tis); 测量导热元件(300)的实际温度(1?); 通过判断测量出的导热元件(300)的实际温度(T实)是否落入确定出的导热元件(300)的理论温度范围(Ta)内,以确定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是否符合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测储能系统置于测试环境中24小时以上,使待测储能系统温度与测试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测试环境温度便是初始温度(T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冷却元件(200)的加热过程是在预设的加热温度(T预)和预设的加热时间(t预)下进行; 在相同的初始温度和加热温度条件下,测量标准储能系统中的导热元件的实时温度值,并拟合标准储能系统中的导热元件随时间变化的理论温度曲线(La),参照预定的导热能力合格标准和拟合出的理论温度曲线(L理)确定下限温度曲线(L下),处于理论温度曲线(La)与下限温度曲线(L下)之间的温度范围为导热元件(300)的理论温度范围(T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PTC热敏电阻加热膜(401)对冷却元件(200)进行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表面温度测试仪(403)测量导热元件(300)上的测温点处的实际温度(1?); 将测量出的导热元件(300)上的测温点处的实际温度(T实)与确定出的理论温度范围(T理)进行比较,若测温点处的实际温度(T实)落入理论温度范围(T理)的范围内,则说明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符合要求;若测温点处的实际温度(T实)未落入理论温度范围(T理)的范围内,则说明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不符合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导热元件(300)上有两个测温点(301,302),利用表面温度测试仪(403)测量导热元件(300)上的两个测温点(301,302)处的实际温度(I^1,I^2),两个测温点(301,302)分别位于导热元件(300)与冷却元件(200)接触部位(303)的两侧; 将测量出的导热元件(300)上的两个测温点(301,302)处的实际温度(T实实2)分别与确定出的理论温度范围(T理)进行比较,若两个测温点(301,302)处的实际温度(T实实2)均落入理论温度范围(T理)的范围内,则说明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符合要求;若两个测温点(301,302)处的实际温度(T^i,T^2)有至少一个未落入理论温度范围(T理)的范围内,则说明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不符合要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储能元件(100)为锂电池,冷却元件(200)为冷却液室,导热元件(300)为铝制导热板。8.—种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装置,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元件(100)、冷却元件(200)、以及设置储能元件(100)和冷却元件(200)之间的导热元件(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测量组件,用于测量导热元件(300)的初始温度和实际温度; 加热组件,用于对冷却元件(200)进行加热处理; 数据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温度测量组件测量出的温度、根据导热元件(300)的初始温度和加热组件的加热条件确定导热元件(300)的理论温度范围、对导热元件(300)的实际温度与理论温度范围进行比较以判断出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是否符合要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组件包括: PTC热敏电阻加热膜(401),放置于冷却元件(200)上方,用于对冷却元件(200)进行加热处理; 压板(402),压靠在PTC热敏电阻加热膜(401)上方,用于确保加热过程中,冷却元件(200)受热均匀。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组件,与数据处理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测试结果。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方法,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元件、冷却元件、以及设置在储能元件和冷却元件之间的导热元件,该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导热元件的初始温度;对冷却元件进行加热;根据导热元件的初始温度和加热条件,确定导热元件的理论温度范围;测量导热元件的实际温度;通过判断测量出的导热元件的实际温度是否落入确定出的导热元件的理论温度范围内,以确定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是否符合要求。本发明的储能系统内部导热能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可快速完成储能系统内部的导热能力检测,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组的批量生产线上时,不仅不会影响电池组的生产效率,还能提高新能源车辆储能系统的产品合格率。
【IPC分类】H01M10/48, B60L11/18, H01M10/42
【公开号】CN105514509
【申请号】CN201610011484
【发明人】陆群, 孙艳
【申请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