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898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吸附治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治具,包括多个吸附杆,每个吸附杆上均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上形成有气孔,所述吸附杆内形成有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与相应吸盘的气孔连通,所述吸附通道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吸附通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吸附前腔和吸附后腔,所述吸盘与相应的吸附通道的吸附后腔连通,多个所述吸附通道的吸附前腔相互连通;所述分隔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吸附后腔移动,以使所述吸附后腔的体积相应减小或增大。本发明在其中一个吸盘漏气时,仍然能够稳定地对器件进行吸附,减少器件掉落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专利说明】
吸附治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的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治具。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经常移动显示面板。由于手动移动显示面板时容易对其造成损伤,因此,通常利用吸附治具对显示面板进行吸附并移动。现有的吸附治具多采用普通式通腔设计或四脚通腔设计,这两种结构的吸附治具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3]普通式单腔结构的吸附治具只有一个吸附腔,而无缓冲腔体,导致吸附治具的吸附力过强;并且吸附腔仅与一个吸盘连通,吸附显示面板时的接触面积小,造成显示面板形变量较大,易产生蓝斑等不良。
[0004]而对于四脚通腔结构的吸附治具,其包括四个相连通的吸附腔,因此,和普通式通腔结构的吸附治具相比,吸附力适中,且与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对显示面板的吸附较稳定;但是由于多个吸附腔是相互连通的,而吸盘又容易出现漏气,因此,一旦其中一个吸盘漏气时,每个吸附腔均破真空,导致显示面板掉落而破损。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吸附治具,以提尚吸附的稳定性。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治具,包括多个吸附杆,每个吸附杆上均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上形成有气孔,所述吸附杆内形成有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与相应吸盘的气孔连通,所述吸附通道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吸附通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吸附前腔和吸附后腔,所述吸盘与相应的吸附通道的吸附后腔连通,多个所述吸附通道的吸附前腔相互连通;所述分隔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吸附后腔移动,以使所述吸附后腔的体积相应减小或增大。
[0007]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可移动的活塞;所述吸附通道内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附通道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
[0008]当所述吸附前腔充入气体时,所述活塞能够朝向所述吸附后腔移动,并使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当所述吸附前腔内停止充气时,发生形变的弹性件能够回复初始状态。
[0009]优选地,所述吸附治具还包括体积可变的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与多个吸附杆内的吸附前腔均连通,所述按压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吸附杆上还设置有固定塞,所述固定塞的一部分塞入所述吸附前腔,所述固定塞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吸附通道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按压件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塞上。
[0011]优选地,所述吸附治具还包括连接在多个固定塞之间的连接件,所述按压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内形成有气体通道,每个固定塞的通孔通过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按压件内的空腔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0013]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弹性膜层,所述弹性膜层的边缘固定在所述吸附通道的内壁上;
[0014]当所述吸附前腔充入气体时,所述弹性膜层的中部能够朝向所述吸附后腔移动,以发生形变;当所述吸附前腔停止充气时,发生形变的弹性膜层能够回复初始状态。
[0015]优选地,制成所述弹性膜层的材料包括乳胶。
[0016]优选地,所述吸附后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吸附子腔和第二吸附子腔,所述第一吸附子腔位于第二吸附子腔与所述分隔件之间,所述第二吸附子腔与所述吸盘的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子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吸附子腔的直径。
[0017]优选地,所述吸附杆包括直立部和弯折部,所述直立部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直立部的另一端,多个所述吸盘的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吸附前腔形成在所述弯折部内,所述吸附后腔的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弯折部内,所述吸附后腔的另一部分形成在所述直立部内。
[0018]在本发明中,吸附通道被分隔件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吸附前腔和吸附后腔,因此,在吸附过程中,当某一个吸盘发生漏气时,该吸盘的漏气并不会对其他吸附后腔内的压力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器件仍然能够稳定地被吸附治具吸附,减少了器件掉落而破损的发生。并且,吸附后腔分为直径不同的第一吸附子腔和第二吸附子腔的结构,能够使得第二吸附子腔产生更大的真空度,从而增大吸盘的吸附力。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吸附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图1中的吸附治具的纵剖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3]1、吸附杆;1 a、直立部;1 b、弯折部;11、吸附前腔;12、吸附后腔;121、第一吸附子腔;122、第二吸附子腔;20、吸盘;30、活塞;40、弹性件;50、按压件;51、空腔;60、固定塞;61、通孔;70、连接件;71、气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吸附治具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5]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吸附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吸附治具的纵剖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吸附治具包括多个吸附杆10,每个吸附杆10上均设置有吸盘20,吸盘20上形成有气孔。吸附杆10内形成有吸附通道,吸附通道与相应吸盘20的气孔连通。所述吸附通道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吸附通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吸附前腔11和吸附后腔12,吸盘20与相应的吸附通道的吸附后腔12连通,多个所述吸附通道的吸附前腔11相互连通。分隔件2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朝向或远离吸附后腔12移动,以使吸附后腔12的体积相应减小或增大。
[0026]所述吸附治具尤其适用于对基板、显示面板等器件的吸附。其中,吸附杆10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吸附杆10的数量为四个。当所述分隔件的至少一部分远离吸附后腔12移动时,吸附后腔12的体积变大,吸附后腔12内形成负压,从而使待吸附的器件被吸盘20吸附。当所述分隔件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吸附后腔12移动时,吸附后腔12的体积减小,产生正压,从而将吸盘20与被吸附的器件分离。和现有技术中普通式单腔结构的吸附治具相比,本发明中的吸附治具包括多个吸盘20,与待吸附的器件接触面积较大,对待吸附的器件损伤较小;和现有技术中四角通腔结构的吸附治具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吸附通腔被分隔件分隔为吸附前腔11和吸附后腔12,因此,在吸附过程中,当某一个吸盘20发生漏气时,该吸盘20的漏气并不会对其他吸附后腔12内的压力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器件仍然能够稳定地被所述吸附治具吸附,减少了器件掉落而破损的发生。
[002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分隔件包括可移动的活塞30,吸附通道被活塞30分隔为吸附前腔11和吸附后腔12。所述吸附通道内还设置有弹性件40,弹性件4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附通道内,弹性件40的另一端与活塞30相连。当吸附前腔11充入气体时,活塞30能够朝向吸附后腔12移动,并使弹性件40发生形变,此时,吸附后腔12内的体积减小,产生正压;当吸附前腔11停止充气时,发生形变的弹性件40能够回复初始状态(即自然状态),此时,和弹性件40发生形变的时刻相比,吸附后腔12的体积增大,产生负压,从而可以对器件吸附。
[0028]具体地,弹性件40可以设置在吸附前腔11,也可以设置在吸附后腔12,只要不影响向吸附前腔11的充气过程即可。弹性件40设置在吸附前腔11的情况下,当吸附前腔11中充入气体时,活塞30朝向吸附后腔12移动,此时弹性件40发生的形变为拉伸形变;停止充气时,弹性件40回复至初始状态,从而拉动活塞远离吸附后腔12移动。弹性件40设置在吸附后腔12的情况下,当吸附前腔11充入气体时,活塞30朝向吸附后腔12移动,此时弹性件40发生的形变为压缩形变;停止充气时,弹性件40回复初始状态,从而推动弹性件40远离吸附后腔12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当弹性件40回复初始状态时,吸附前腔11内的气体应能够向外排出。
[00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性件4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附通道内”是指,弹性件40的一端在吸附通道内的位置是固定的,具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弹性件40的一端在所述吸附通道。例如,直接将弹性件40的一端固定在吸附通道的内壁上;或者,在吸附通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安装柱,将弹性件40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柱上。
[0030]弹性件40具体可以为弹簧,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能回复至初始状态的结构。
[0031 ]为了向吸附前腔11内充入气体,以推动活塞30朝向吸附后腔12移动,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吸附治具还包括体积可变的按压件50,按压件50内部形成有空腔51,空腔51与多个吸附杆10内的吸附前腔11均连通,按压件50由弹性材料制成。在进行吸附时,首先挤压按压件50,以使按压件50内的空腔51内的空气流入吸附前腔11,推动活塞30朝向吸附后腔12移动,从而使得吸附后腔12的体积减小,同时弹性件40发生形变;然后,将吸盘20放置在待吸附的器件的表面,并停止挤压按压件50,这时,弹性件40的回复力带动活塞30远离吸附后腔12移动,从而使得吸附后腔12的体积变大,产生负压,进而将待吸附的器件吸附。
[0032]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利用其它充气结构和方式向吸附前腔11充入气体,例如,将充气抽气栗的气口与吸附前腔11连通;在进行吸附时,首先利用所述充气抽气栗向吸附前腔11充气,以使得活塞30朝向吸附后腔12移动,同时弹性件40发生形变;然后利用所述充气抽气栗进行抽气,此时,弹性件40的回复力带动活塞30远离吸附后腔12移动,从而使得吸附后腔12的体积变大。
[0033]在本发明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吸附杆10上还设置有固定塞60,固定塞60的一部分塞入吸附前腔11,固定塞60上形成有通孔61,所述吸附通道通过通孔61与按压件50内部的空腔51连通。弹性件4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塞60上。应当理解的是,弹性件40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塞60的未形成通孔61的位置,防止影响通孔61的通气。
[0034]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吸附治具还可以包括连接在多个固定塞60之间的连接件70 ο按压件50固定在连接件70上,连接件70内形成有气体通道71,每个固定塞60的通孔61通过气体通道71与按压件50内的空腔51连通。具体地,连接件70可以为内部形成气体通道的管道。另外,可以将吸盘20设置在吸附杆10的一端,并将多个吸附杆10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以便于多个吸附杆10同时移动。
[0035]优选地,在本发明中,吸附后腔12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吸附子腔121和第二吸附子腔122。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吸附子腔121位于第二吸附子腔122与分隔件30之间,第二吸附子腔122与吸盘20的气孔相连通,第一吸附子腔121的直径大于第二吸附子腔122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吸附前腔11、吸附后腔12的第一吸附子腔121和第二吸附子腔122是分隔件位于初始位置时形成的结构,其中,第一吸附子腔121的直径可以与吸附前腔11的直径相同,以便于分隔件的移动。如图2所示,当活塞30位于初始位置时,吸附通道被分为吸附前腔11、第一吸附子腔121和第二吸附子腔122;当吸附前腔11充入足够的气体时,第一吸附子腔121的体积为零,S卩,吸附后腔12只剩余第二吸附子腔122。将吸附后腔12分为直径不同的第一吸附子腔121和第二吸附子腔122的好处在于,当向吸附前腔11充气而使分隔件朝向第二吸附子腔122移动一定距离时,由于第二吸附子腔122的体积较小,内部剩余的空气量较少;因此,当分隔件回到初始位置时,第二吸附子腔122能够产生更高的真空度,从而增大吸盘20的吸附力。
[0036]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吸附杆10包括直立部1a和弯折部10b,直立部1a的一端与弯折部1b的一端相连,吸盘20设置在直立部1a的另一端,多个吸盘20的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吸附前腔11形成在弯折部1b内,吸附后腔12的一部分形成在弯折部1b内,吸附后腔12的另一部分形成在直立部1a内。即,分隔件在对应于弯折部1b的范围内移动,而不会移动至直立部10a,保证分隔件与吸附通道的内壁之间的紧密接触。
[0037]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分隔件包括弹性膜层(未给出相应的附图),所述弹性膜层的边缘固定在吸附通道的内壁上。当吸附前腔11充入气体时,所述弹性膜层的中部能够朝向吸附后腔12移动,以发生形变;当吸附前腔11停止充气时,发生形变的弹性膜层能够回复初始状态。具体地,制成所述弹性膜层的材料包括乳胶。该实施方式和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分隔件采用弹性膜层,且不使用弹性件,其余结构均可以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当所述分隔件采用弹性膜层时,与上述采用活塞30的实施方式相类似,区别仅在于弹性膜层是部分移动,并通过自身的弹力回复至初始状态;具体吸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0038]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中,吸附通道被分隔件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吸附前腔和吸附后腔,因此,在吸附过程中,当某一个吸盘发生漏气时,该吸盘的漏气并不会对其他吸附后腔内的气压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器件仍然能够稳定地被吸附治具吸附,减少了器件掉落而破损的发生。并且,吸附后腔12分为直径不同的第一吸附子腔121和第二吸附子腔122的结构,能够使得所述分隔件远离吸附后腔移动时,第二吸附子腔122产生更大的真空度,从而增大吸盘20的吸附力。
[0039]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吸附治具,包括多个吸附杆,每个吸附杆上均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上形成有气孔,所述吸附杆内形成有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与相应吸盘的气孔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通道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吸附通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吸附前腔和吸附后腔,所述吸盘与相应的吸附通道的吸附后腔连通,多个所述吸附通道的吸附前腔相互连通;所述分隔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吸附后腔移动,以使所述吸附后腔的体积相应减小或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可移动的活塞;所述吸附通道内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附通道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 当所述吸附前腔充入气体时,所述活塞能够朝向所述吸附后腔移动,并使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当所述吸附前腔内停止充气时,发生形变的弹性件能够回复初始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治具还包括体积可变的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与多个吸附杆内的吸附前腔均连通,所述按压件由弹性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杆上还设置有固定塞,所述固定塞的一部分塞入所述吸附前腔,所述固定塞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吸附通道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按压件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塞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治具还包括连接在多个固定塞之间的连接件,所述按压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内形成有气体通道,每个固定塞的通孔通过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按压件内的空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弹性膜层,所述弹性膜层的边缘固定在所述吸附通道的内壁上; 当所述吸附前腔充入气体时,所述弹性膜层的中部能够朝向所述吸附后腔移动,以发生形变;当所述吸附前腔停止充气时,发生形变的弹性膜层能够回复初始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弹性膜层的材料包括乳胶。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后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吸附子腔和第二吸附子腔,所述第一吸附子腔位于第二吸附子腔与所述分隔件之间,所述第二吸附子腔与所述吸盘的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子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吸附子腔的直径。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杆包括直立部和弯折部,所述直立部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直立部的另一端,多个所述吸盘的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吸附前腔形成在所述弯折部内,所述吸附后腔的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弯折部内,所述吸附后腔的另一部分形成在所述直立部内。
【文档编号】H01L21/683GK106057721SQ201610580550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1日 公开号201610580550.4, CN 106057721 A, CN 106057721A, CN 201610580550, CN-A-106057721, CN106057721 A, CN106057721A, CN201610580550, CN201610580550.4
【发明人】蒋展望, 金磊, 李银海, 吴聪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