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2835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连接器,使多个接触件相应于操作而同时以高的接触质量与在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面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垫接触。该连接器(20)具有构成壳体的底壳(22)和外壳(27)、多个接触件(211)、滑块(23)以及提升板(24)。该连接器(20)与具有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垫的对方连接器嵌合。多个接触件(211)二维地排列,与对方连接器的多个接触垫分别接触。滑块(23)在其上表面具有凸轮面,通过杆(37)的驱动操作而沿横向方向滑动。提升板(24)受到与滑块(23)的滑动相伴的凸轮面的作用而朝向对方连接器移动。而且,该提升板(24)将多个接触件(211)推碰到对方连接器的多个接触垫。
【专利说明】
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将接触件朝向对方连接器的接触垫推碰的机构的连接器。【背景技术】
[0002]—直以来,使用在对方连接器的嵌合的最终阶段或嵌合之后,将接触件朝向该对方连接器的接触垫推碰的构造的连接器。在这类连接器的情况下,在嵌合的最终阶段以前接触件为非接触的,因而能够降低嵌合所必要的力。
[0003]作为这类连接器的一个示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接受对方连接器的板状插入部的接受部的连接器。在该板状插入部,在其第一面形成有接触垫。而且,如果该插入部被插入接受部,则在其插入的最终阶段,通过该插入部的按压而驱动具有凸轮面的滑块。 而且,由该滑块将接触件推碰到插入部的接触垫。
[0004]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的情况下,将个别的接触件在个别的凸轮面推碰到接触垫。因此,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个别的凸轮面的偏差或滑块的翘曲等,在接触的质量(接触压力和接触时机)上容易产生偏差。
[0005]另外,作为上述类型的连接器的另一示例,存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凸轮部件和凸轮轨道部件配置成重叠。而且,凸轮部件驱动凸轮轨道部件,使多个接触件与多个被接触导体同时接触。[〇〇〇6]但是,在该连接器的情况下,能够在一根凸轮轨道部件与被接触导体接触的接触件至多为两列。即,在该连接器的情况下,不能够使二维广泛排列的接触件朝向在一个面二维地排列的接触垫同时接触。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624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1440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使多个接触件同时以高的接触质量与在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面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垫接触。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与对方连接器嵌合,该对方连接器具有在嵌合面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垫,嵌合面沿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展;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件,与对方连接器的多个接触垫分别接触;滑动板,具有由凹凸图案构成且沿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展的凸轮面,通过驱动操作而沿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滑动;以及移动板,与滑动板重叠而扩展,受到与上述驱动操作导致的滑动板的滑动相伴的凸轮面的作用而朝向对方连接器移动,将多个接触件推碰到对方连接器的多个接触垫。
[0010]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具有凸轮面的滑动板;和移动板,相应于滑动板的滑动而移动,将多个接触件推碰到对方连接器的多个接触垫。因此,与像前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那样由凸轮面直接地驱动接触件构成相比,接触的偏差小,实现高质量的接触。另夕卜,依据本发明的构造,不像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那样存在至多达到两列这一限制。 即,依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通过一个移动板使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件与在一个嵌合面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垫同时接触。
[0011]在此,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地还具备锁定板,该锁定板通过上述驱动操作而沿与前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滑动,将对方连接器相对于壳体的嵌合位置固定。
[0012]如果具备该锁定板,则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位置被固定。由此,接触件向接触垫的接触压力稳定。
[0013]另外,在具备上述锁定板的情况下,优选地还具备凸轮部件,该凸轮部件具有:第一凸轮部,通过上述驱动操作而使锁定板滑动,使对方连接器被锁定;和第二凸轮部,通过上述驱动操作而使滑动板滑动并使移动板移动,比锁定板对对方连接器的锁定更迟地使多个接触件推碰到对方连接器的多个接触垫。
[0014]如果具备该凸轮部件,则通过一个操作首先将对方连接器锁定,接着接触件与接触垫接触。因此,通过一次操作而进行对方连接器的锁定、和接触件以稳定的接触压力向该被锁定的对方连接器的接触垫的接触双方。
[0015]发明的效果依据以上的本发明,能够使多个接触件相应于操作而同时以高的接触质量与在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面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垫接触。【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出互相嵌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7]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0018]图3是第一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4是示出第一连接器的上表面侧(图4(A))和下表面侧(图4(B))的各个立体图。
[0020]图5是第二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0021 ]图6是组装后的状态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2]图7是示出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且对杆进行转动操作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A)及其部分放大图(B)。
[0023]图8是图7所示的对杆进行转动操作之前的状态下的俯视图(A)、将一部分剖面而示出的部分剖面俯视图(B)以及纵剖面图(C)。
[0024]图9是图8(C)所示的圆D的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10是示出使杆转动至途中的状态的立体图(A)及其部分放大图(B)。
[0026]图11是图10所示的杆转动至途中的状态下的俯视图(A)、将一部分剖面而示出的部分剖面俯视图(B)以及纵剖面图(C)。
[0027]图12是图11(C)所示的圆D的部分的放大图。
[0028]图13是示出使杆转动至最终姿态的状态的立体图(A)及其部分放大图(B)。
[0029]图14是图13所示的使杆转动至最终姿态的状态下的俯视图(A)、将一部分剖面而示出的部分剖面俯视图(B)以及纵剖面图(C)。
[0030]图15是图14(C)所示的圆D的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2]图1是示出互相嵌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3]另外,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0034]在以该图2所示的状态嵌合之后,对第二连接器20所具备的杆37进行转动操作。详细情况在后面阐述。[〇〇35]第一连接器10具有将树脂制的大盖12安装于金属制的框架11上的形状。而且,在该盖12内,连接有由许多根电线构成的电缆(未图示)。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器20在朝向第一连接器10的一侧具有周围被壁201包围且凹陷的形状的嵌合部202。该第二连接器20固定连接至设备。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器10中,朝向第二连接器20侧的前端部分嵌入第二连接器 20的凹陷形状的嵌合部202而嵌合。
[0036]在此,在第一连接器10,形成有许多连接垫133(参照图4(B)),其二维地排列于朝向第二连接器20侧的嵌合面。如果第一连接器10嵌合于第二连接器20,则第一连接器10的嵌合面与第二连接器20的嵌合面251以大致相接的状态相对。该第二连接器20的嵌合面251 是周围被壁201包围的凹陷形状的嵌合部202的底面。在该嵌合面251,形成有许多孔252。 [〇〇37]而且,在该嵌合面251的许多孔252中,在与该嵌合面251相同的面或稍被掩埋的高度,配置有接触件(后述)。而且,使第一连接器10嵌合于第二连接器20上,从而成为图2所示的状态,转动操作杆37。于是,通过该转动操作,接触件从在第二连接器20的嵌合面251形成的许多孔252沿突出的方向移动,与第一连接器10的接触垫接触。但是,接触件如果与接触垫接触则弹性变形。因此,接触件实际上几乎不从孔252突出,而是成为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接触垫接触的状态。[〇〇38]另外,在第一连接器10的框架11,在第二连接器20侧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锁定槽 111〇
[0039]该锁定槽111是L形的槽,其具有在框架11的第二连接器20侧端部开口且沿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111a和在第一部分111a的里侧横向地延伸的第二部分111b。
[0040]另外,在第二连接器20,也在壁201的内侧的部分形成有多个锁定槽271。该第二连接器20的锁定槽271也具有沿嵌合方向(凹陷部的里侧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271a和横向地延伸的第二部分271b,作为整体成为L形。但是,第二部分271b形成于第一部分271a的上端侦L向上方(第一连接器10侧)开口。而且,第二连接器20具有穿过该锁定槽271突出至内侧的多个锁定突部264。[〇〇41] 如果第一连接器10如图2所示嵌合于第二连接器20,则第一连接器10的锁定槽111 与第二连接器20的锁定槽271彼此相向,形成L形的通路。而且,如果转动操作杆37,则锁定突部264在该L形的通路中的由横向地延伸的第二部分lllb、271b形成的通路部分横向地移动。于是,通过该锁定突部264将第一连接器10以不能相对于第二连接器20移动的方式锁定。[〇〇42]另外,在第二连接器20的底壳22的内侧的面,遍及一周而配置有多个屏蔽部件31。 第一连接器10的框架11和第二连接器20的底壳22是金属制。而且,屏蔽部件31以与底壳22 相接的状态配备于第二连接器20。如果第一连接器10嵌合于第二连接器20,则在第二连接器20配备的屏蔽部件31与第一连接器10的框架11的屏蔽接点部112接触。由此,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体地屏蔽。[〇〇43]使第一连接器10以图2所示的状态嵌合于第二连接器20,转动操作杆37。于是,首先锁定突部264开始横向地移动,将第一连接器10锁定。接着,接触件从第二连接器20的嵌合面251的孔252上升。该上升的接触件推碰到处于与第二连接器20的嵌合面251相对的位置的、在第一连接器10的嵌合面形成的接触垫133。[〇〇44]而且,柱销33从第二连接器20的嵌合面251的长度方向两侧突出。如果第一连接器 10嵌合于第二连接器20,则这两根柱销33成为插入在第一连接器10设置的定位孔136(参照图3)的状态。这两根柱销33全都设置为靠近嵌合面251的宽度方向同一侧(图1的靠近跟前)。因此,第一连接器10不能够沿长度方向反向嵌合,仅能够在图1、图2所示的方向上嵌合于第二连接器20。
[0045]以下,首先详细阐述第一连接器10,接着详细阐述第二连接器20,随后详细阐述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嵌合时的动作。
[0046]图3是第一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〇〇47]除了参照图1、图2而说明的框架11和盖12以外,该第一连接器10具备电路基板13 和保持器14。
[0048]而且,构成该第一连接器10的各零件由四根短螺钉15和四根长螺钉16固定。
[0049]如前所述,框架11是金属制,在其外侧面设置有多个锁定槽111和屏蔽接点部112。
[0050]另外,在电路基板13,在与图3所示的上表面131反向(向下)的下表面132(参照图4 (B)),二维地排列有许多接触垫133。此外,本说明书所谓的“二维”,除了接触垫133以行列状排列的情况以外,还包括邻接的行或列相互偏离的情况等。该电路基板13的下表面132是第一连接器10向第二连接器20嵌合的嵌合面。
[0051]另外,该电路基板13在其左右突出有舌部134。与此对应,在框架11,设置有该舌部 134所承载的台部113。另外,在电路基板13的舌部134,设置有定位孔135、136。另一方面,在框架11的台部113,设置有定位销114。该定位销114在框架11的左右的台部113各设置一个, 合计两个。另外,这两个定位销114设置为靠近宽度方向同一侧(图3中的靠近里侧)。[〇〇52]而且,在框架11,在朝向第二连接器20(参照图1)侧的下表面侧,开设有大的开口 115〇[〇〇53]电路基板13,以框架11的定位销114插入电路基板13的定位孔135的状态,将其舌部134承载于框架11的台部113上。由此,电路基板13相对于框架11而定位。[〇〇54]在左右的舌部134,分别设置有各两个定位孔135、136。另一方面,在框架11的台部 113设置的定位销114关于左右的各台部113而各有一个。在这些台部113设置的定位销114 被插入左右各两个定位孔135、136中的左右各一个定位孔135,从而进行电路基板13相对于框架11的定位。在嵌合时,在第二连接器20设置的柱销33(参照图1)被插入左右各两个定位孔135、136中的剩余各一个定位孔136。
[0055]在此,电路基板13的形成有接触垫133的下表面132(参照图4(B))与框架11的台部 113相接,该下表面132相对于框架11而定位。因此,即使电路基板13存在厚度的偏差等,电路基板13上的接触垫133也相对于框架11而始终正确地定位。因此,能够使第二连接器20的接触件以高精度地调整后的接触压力与第一连接器10的电路基板13上的接触垫133接触。
[0056]另外,保持器14与由框架11支撑的电路基板13的上表面131相接,将电路基板13以推碰到框架11的台部113的状态固定。由此,电路基板13以可靠地推碰到框架11的台部113 的状态固定。[〇〇57]短螺钉15从保持器14侧拧紧至框架11。由此,保持器14、电路基板13以及框架11被一体地固定。另外,长螺钉16从框架11侧插入,将盖12固定于框架11。[〇〇58]在此,保持器14是中央部分贯通的框状部件。电路基板13的上表面131穿过保持器 14的中央部分,向盖12侧开放。另外,盖12成为向上方鼓起的穹顶形状。即,在盖12与电路基板13的上表面131之间,形成有宽广的空间。在该空间,相应于由该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构成的连接器组件的用途而容纳必要的电路零件等。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59]图4是示出第一连接器的上表面侧(图4(A))和下表面侧(图4(B))的各个立体图。
[0060]在图1中,示出安装有盖12的状态的第一连接器10的外观。与此相对,在该图4中, 示出将盖12拆卸的状态的第一连接器。以下,即使是将盖12拆卸的状态的第一连接器,也照样称为第一连接器10。[0061 ]电路基板13被框架11和保持器14夹持。而且,该电路基板13的形成有接触垫133的下表面132由框架11高精度地定位。
[006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组合了框架11和保持器14的构成相当于壳体的一个示例, 框架11的台部113相当于定位部的一个示例。另外,保持器14相当于壳体的固定部的一个示例。[〇〇63]接着,详细地阐述第二连接器20。[〇〇64]图5是第二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〇〇65]该第二连接器20作为大零件而具有接触件组块21、底壳22、滑块23、提升板24、上壳25、锁定板26以及外壳27。
[0066]具备多个(在此,十二个)接触件组块21。在各接触件组块21,排列有插入模制的许多根接触件211。
[0067]底壳22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具有周围被壁包围且中央凹陷的形状。而且,在凹陷形状的底面,形成有十二个长孔221。各接触件组块21从背面侧压入各长孔221,接触件 211通过长孔221而配置于底壳22的内侧。[〇〇68]另外,在底壳22的凹陷部,从上方配置滑块23和提升板24,进一步在其上放置上壳 25。在这些滑块23和提升板24,形成有使许多根接触件211贯通的许多孔232、242。另外,在上壳25也形成有使接触件211贯通的许多孔252。接触件211的最上部进入该上壳25的孔 252。但是,在未对接触件211施加力的状态下,接触件211的最上部进入上壳25的孔252中, 而不突出至上壳25的上方。
[0069]滑块23具有沿长度方向伸出的伸出部233,在该伸出部233形成有凸轮孔234。后述的凸轮部件36的第二凸轮362进入该凸轮孔234。而且,通过凸轮部件36的旋转,该滑块23沿长度方向被按压而滑动。另外,该滑块23的上表面231(提升板24侧的面)成为凸形状的凸轮面。
[0070]另外,提升板24重叠于滑块23而扩展。该提升板24的下表面(滑块23侧的面)成为具有与滑块23的上表面231的凸部235相对应的凹形状的凸轮接受面。而且,滑块23的上表面231的凸部235进入提升板24的下表面243的凹部244。在该状态下,提升板24位于下降的位置。而且,如果凸轮部件36旋转,则通过第二凸轮362的作用,滑块23横向地滑动。于是,滑块23的上表面231的凸部235与提升板24的下表面243的凸部相接,将提升板24提起。而且, 该提升板24将许多根接触件211同时提起。
[0071]在第一连接器10嵌合的状态下,配置成使得构成该第一连接器10的电路基板13的作为形成有接触垫133的下表面的嵌合面与作为上壳25的上表面的嵌合面251重叠。因此, 在第一连接器10嵌合的状态下,欲从上壳25向上方突出的接触件211与第一连接器10的电路基板13的下表面132的接触垫133相接而弹性变形。由此,接触垫133和接触件211成为以预期的接触压力接触的状态。[〇〇72]另外,在上壳25的更上方配置有锁定板26。该锁定板26具有包围大开口 261的周围的框形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伸出部262。在该伸出部262,在凸轮部件36的第一凸轮361 进入的位置,形成有凸轮孔263。而且,在该锁定板26,形成有突出至开口 261内的多个(在此,八个)锁定突部264(—并参照图1)。[〇〇73]另外,外壳27配置成进入锁定板26的开口 261。此时,锁定板26的锁定突部264进入在外壳27设置的L形的锁定槽271。
[0074]如前所述,在第一连接器10的框架11(参照图1、图3)也形成有L形的锁定槽111。而且,如果第一连接器10如图2所示地嵌合,则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双方的锁定槽 111、271相向而重叠,在此形成L形的通路。如果凸轮部件36转动,则锁定板26通过第一凸轮 361的作用而横向地滑动。于是,锁定突部264在由双方的锁定槽111、271构成的L形的通路中的由第二部分1 llb、271b构成的横向的通路内移动。由此,第一连接器10被锁定至第二连接器20。[〇〇75]另外,如图5所示,该第二连接器20具有许多根屏蔽部件31、球塞32、两根柱销33、 锁定块34、锁定块弹簧35、凸轮部件36、杆37以及四根螺钉38。
[0076]屏蔽部件31以沿着屏蔽部件配置部222的姿态配置于底壳22,屏蔽部件配置部222 设置于包围周围的壁221的内壁面侧。而且,如前所述,该屏蔽部件31与在嵌合的第一连接器10的框架11形成的屏蔽接点部112(参照图1)相接。这样,由这些屏蔽部件31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体地屏蔽。[〇〇77]另外,球塞32插入底壳22的孔223。而且,与组装后的锁定板26的伸出部262的背面相接。如上所述,该锁定板26通过凸轮部件36的旋转而滑动。在该锁定板26的伸出部262的背面,在球塞32所接触的位置、锁定板26的滑动的起点和终点这两处,形成有凹陷部(未图示)。而且,该球塞32在锁定板26的滑动的起点和终点这两处将锁定板26轻轻地锁定,并且对转动操作后述杆37的用户带来咔哒感。[〇〇78]另外,两根柱销33分别插入底壳22的底部的两个孔224。而且,成为进一步贯通在外壳27设置的两个孔272(在此,仅图示一方的孔272)且如图1所示地从第二连接器20的嵌合部202突出的状态。这两根柱销33如前所述地插入第一连接器10的电路基板13的定位孔 136。由此,防止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反向的嵌合。[〇〇79]锁定块34和锁定块弹簧35是如下的部件:在第一连接器10未嵌合时,以凸轮部件 36不能旋转的方式锁定,如果第一连接器10嵌合,则将该锁定解除。
[0080]锁定块34和锁定块弹簧35配置于底壳22上。而且,锁定块34被锁定块弹簧35按压, 成为其前端部341突出至第二连接器20的凹陷形状的嵌合部202内的状态(参照图6)。在该状态下,阻止凸轮部件36的旋转。然后,使第一连接器10嵌合于该第二连接器20。于是,锁定块34的前端341被嵌合的第一连接器10按压,将锁定块弹簧35压缩并从嵌合部202引入。于是,凸轮部件36的锁定被解除,凸轮部件36成为能够旋转的状态。[〇〇811另外,如前所述,凸轮部件34具有第一凸轮361和第二凸轮362。第一凸轮361位于锁定板26的凸轮孔263内,通过凸轮部件36的旋转而使锁定板26滑动。另外,第二凸轮362位于滑块23的凸轮孔234内,通过凸轮部件36的旋转而使滑块23滑动。[〇〇82] 杆37被拧紧至凸轮部件36。而且,该杆37由用户转动操作。如果杆37转动,则凸轮部件36也一体地转动。[〇〇83]四根螺钉38将外壳27固定于底板22。由此,将被外壳27和底板22夹持而配置的各零件固定。[〇〇84]在此,在该第二连接器20中,组合了底壳22和外壳27的构成相当于壳体的一个示例。另外,滑块23相当于滑动板的一个示例。而且,提升板24相当于移动板的一个示例。 [〇〇85]图6是组装后的状态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〇〇86] 在图1中也示出组装后的状态的第二连接器20。在该图6中,示出与图1比改变了方向的姿态的第二连接器20。[〇〇87]在该图6中,示出在图1中未表示的锁定块34的前端部341。
[0088]图7是示出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且杆被转动操作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A)及其部分放大图(B)。在此,图7(B)的放大图是图7(A)所示的圆C的部分的放大图。在该图7以后的各图中,第一连接器10的盖12(参照图1、图2)省略图示,显示电路基板13的上表面 131〇[〇〇89]在该图7所示的杆37被转动操作之前,锁定突部264位于锁定槽271、111内的图7(B)所示的位置。在锁定突部264位于该位置时,第一连接器10未被锁定,第一连接器10处于能够从第二连接器20拆卸的状态。
[0090]图8是图7所示的转动操作杆之前的状态下的俯视图(A)、将一部分剖面而示出的部分剖面俯视图(B)以及纵剖面图(C)。在此,图8(C)是沿着图8(A)所示的箭头A-A的剖面图。另外,图8(B)是将沿着图8(C)所示的箭头B-B的部分剖面而示出的部分剖面俯视图。
[0091]如图8(B)所示,锁定块34处于其前端部341被第一连接器10按压而滑动至图8(B) 的右侧且压缩锁定块弹簧35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锁定块34的碰撞壁面342与凸轮部件36的被碰撞壁面363分离。即,处于凸轮部件36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能够转动操作杆37而旋转凸轮部件36。[〇〇92]如果从第二连接器20拆卸第一连接器10,则锁定块34被锁定块弹簧35按压。而且, 锁定块34的前端部341成为突出至凹陷形状的嵌合部202内的状态(参照图6)。在该状态下, 锁定块34的碰撞壁面342与凸轮部件36的被碰撞壁面363碰撞。于是,凸轮部件36成为被锁定的状态,即使欲使杆37转动,也由锁定块34阻止其转动。
[0093]图9是图8(C)所示的圆D的部分的放大图。
[0094]接触件组块21从底壳22的长孔221的下方压入该长孔221。而且,构成该接触件组块21的接触件211向上方突出。而且,该接触件211贯通滑块23的孔232和提升板24的孔242, 其上端部延伸至上壳25的孔252的内部。第一连接器10的电路基板13位于该上壳25的正上方。在该电路基板13的与上壳25相对的下表面,形成有接触垫133。
[0095]滑块23的上表面231成为具有许多凸部235的凸轮面。另外,提升板24的下表面243 也成为具有许多凹部244的凸轮接受面。[〇〇96]而且,在图9所示的状态,S卩,图7所示的转动操作杆37之前的状态时,滑块23的凸部235进入提升板24的凹部244。在处于该状态时,提升板24导致的上推力不作用于接触件 211〇
[0097]图10是示出使杆转动至途中的状态的立体图(A)及其部分放大图(B)。在此,图10 (B)是图10(A)所示的圆C的部分的放大图。
[0098]在此,如图10(A)所示,杆37处于转动至途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10(B)所示, 锁定突部264移动至锁定槽271、111内的横向地延伸的第二部分271b、lllb的途中位置。如果锁定突部264移动至该位置,则第一连接器10成为已经被锁定的状态。即,第一连接器10 不能从第二连接器20拆卸,成为以该嵌合状态固定的状态。[〇〇99] 如前所述,该锁定突部264设置于锁定板26(参照图5)。而且,凸轮部件36的第一凸轮361进入该锁定板26的凸轮孔263。如果旋转杆37,则凸轮部件36与该杆37—体地转动,第一凸轮361按压凸轮孔263的壁面,锁定板26滑动。即,在图10所示的使杆37转动至途中的状态下,第一凸轮361已经作用于锁定板26,意味着锁定板26位于移动途中。
[0100]图11是图10所示的杆转动至途中的状态下的俯视图(A)、将一部分剖面而示出的部分剖面俯视图(B)以及纵剖面图(C)。在此,图11(C)是沿着图11(A)所示的箭头A-A的剖面图。另外,图11(B)是将沿着图11(C)所示的箭头B-B的部分剖面而示出的部分剖面俯视图。
[0101]如图11(B)所示,凸轮部件36与图8(B)同样地处于锁定块34导致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但是,该凸轮部件36从图8(B)所示的状态起转动。通过该转动,第一凸轮361(参照图 5)作用于锁定板26而使锁定板26滑动,将第一连接器10锁定。
[0102]如图11(B)所示,通过该转动,第二凸轮362也转动。但是,在此阶段,滑块23尚未被第二凸轮362按压,未开始滑动。
[0103]图12是图11(C)所示的圆D的部分的放大图。[〇1〇4]在使杆37转动至图10所示的姿态的阶段,滑块23未开始滑动。因此,提升板24也尚未被提起,接触件211也停留于变形前的状态。
[0105]图13是示出使杆转动至最终姿态的状态的立体图(A)及其部分放大图(B)。在此, 图13(B)是图13(A)所示的圆C的部分的放大图。此外,在这些图13(A)、(B)中,示出将外壳27 (参照图5)拆卸的状态。
[0106]如该图13所示,如果使杆37转动至最终姿态,则凸轮部件36也从图10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转动。然后,凸轮部件36的进入锁定板26的凸轮孔263的第一凸轮361进一步按压锁定板26,锁定突部264横向地移动至该图13所示的最终位置。由此,第一连接器10进一步被可靠地锁定至第二连接器20。
[0107]图14是图13所示的将杆转动至最终姿态的状态下的俯视图(A)、将一部分剖面而示出的部分剖面俯视图(B)以及纵剖面图(C)。在此,图14(C)是沿着图14(A)所示的箭头A-A 的剖面图。另外,图14(B)是将沿着图14(C)所示的箭头B-B的部分剖面而示出的部分剖面俯视图。在该图14中,也与图13同样地示出将外壳27拆卸的状态。另外,在该图14中,锁定块34 和锁定块弹簧35也省略图示。
[0108]如果使杆37转动至最终姿态,则凸轮部件36也转动至最终姿态。而且,如图14(B)所示,通过该凸轮部件36的转动,进入滑块23的凸轮孔234的第二凸轮362按压滑块23,使滑块23滑动。
[0109]图15是图14(C)所示的圆D的部分的放大图。
[0110]如果使杆37转动至图13所示的最终姿态,则不仅仅先开始滑动的锁定板26,而且滑块23也滑动。结果,在滑块23的上表面231形成的凸轮面的凸部235与提升板24的下表面 243重叠,将提升板24向上提起。结果,排列的许多根接触件211被提升板24的上表面241 — 齐提起。接触件211的上端部进入设置于上壳25的孔252,第一连接器10的电路基板13与该上壳25的正上方相对。在该电路基板13的与上壳25相对的下表面,形成有接触垫133。因此, 被提升板24提起的接触件211以预期的接触压力与电路基板13的下表面的接触垫133可靠地接触。在此,许多根接触件211被一块提升板24同时提起。因此,与像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由相当于滑块23的部件的凸轮面个别地提起各个接触件211的构成相比,可抑制接触压力和接触时机的偏差。
[0111]符号说明:10第一连接器11框架 111 锁定槽 111a第一部分 111b第二部分12盖20第二连接器201壁202嵌合部21接触件组块 211 接触件22底壳 221 接触件23滑块231上表面232孔 234 凸轮孔24提升板 242 孔25上壳251嵌合面252许多孔26锁定板263凸轮孔264锁定突部27外壳271锁定槽31屏蔽部件32球塞33柱销34锁定块35锁定块弹簧36凸轮部件361第一凸轮362第二凸轮37杆。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与对方连接器嵌合,所述对方连接器具有在嵌合面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垫,所 述嵌合面沿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展;二维地排列的多个接触件,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所述多个接触垫分别接触;滑动板,具有由凹凸图案构成且沿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展的凸轮面,通过驱动操 作而沿与该嵌合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滑动;以及移动板,与该滑动板重叠而扩展,受到与所述驱动操作导致的所述滑动板的滑动相伴 的所述凸轮面的作用而朝向所述对方连接器移动,将所述多个接触件推碰到所述对方连接 器的所述多个接触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锁定板,该锁定板通过所述驱动 操作而沿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滑动,将所述对方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嵌合 位置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凸轮部件,该凸轮部件具有:第一 凸轮部,通过所述驱动操作而使所述锁定板滑动,使对方连接器被锁定;和第二凸轮部,通 过该驱动操作而使所述滑动板滑动并使所述移动板移动,比所述锁定板对对方连接器的锁 定更迟地使所述多个接触件推碰到对方连接器的所述多个接触垫。
【文档编号】H01R13/66GK106099465SQ201610273096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公开号201610273096.8, CN 106099465 A, CN 106099465A, CN 201610273096, CN-A-106099465, CN106099465 A, CN106099465A, CN201610273096, CN201610273096.8
【发明人】佐佐木洋一, 木村牧哉
【申请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