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2546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芯并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根据芯线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股线和多股线。其中的多股线由于每股线芯的直径较小,细线芯不容易产生大的电涡流,因此相对粗线芯的单股线而言,具有柔韧性较好、涡流损耗低、连接布线方便等优点。
[0003]在电子产品的焊接加工时,电线的焊接端通常需要先上锡,通过将焊接所需的焊料预先附着与导线的焊接端上,从而提高焊接的效率。焊接前导线的连接端剥除外部绝缘层后,由于多股线的多股芯线相互独立,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旋转并捻,以使多股线头形成单股线蕊以提高上锡焊接效率。目前的多股线并捻加工大多还是人工手工操作,通过夹具将多股芯线头部夹持后,夹具旋转使线头并捻成线蕊,并捻后的线头需要切断以满足规格需求,操作不便且生产效率较低,导线并捻质量不高,且手工操作时的拉扯对导线也存在一定的伤害。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捻效率高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包括基座和电机,所述基座上横向设有动力轴,动力轴的前端面与基座前端面平齐且动力轴可转动地设于基座上,动力轴的后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轴上开设有并捻孔,并捻孔的前端设有喇叭状的收线
□ O
[0007]进一步地,所述并捻孔内设有并捻齿纹。
[0008]进一步地,所述并捻齿纹沿并捻孔的孔径方向呈螺旋状设置,并捻齿纹设于并捻孔前端的内壁上,且并捻孔后端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固定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并捻齿纹呈凸起的内螺纹结构设置,并捻齿纹的齿高小于0.5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并捻齿纹的螺距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5mm。
[0011]进一步地,并捻齿纹包括若干沿并捻孔孔径方向设置的凸起状条纹。
[0012]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凸起状条纹设于并捻孔前端的内壁上,并捻孔的后端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固定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并捻齿纹包括三至四条沿并捻孔的周径均匀分布的凸起状条纹,且并捻齿纹的凸起高度小于0.5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收线口的剖面呈“V”形的开口设置,收线口的锥度在65。至75。之间。
[00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多股引线剥除绝缘层后,将线芯穿入动力轴内,动力轴转动将不规则发散的线芯端经过收线口的收拢后引入并捻孔,线芯头部被卷入并捻齿纹旋转后完成并捻加工,可有效避免发散线芯被打断和线头不齐整的问题,提高多股线芯的并捻加工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基座; 2、动力轴; 21、并捻孔; 22、收线口;
[0022]23、并捻齿纹; 24、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包括基座I和电机,所述基座I上横向设有动力轴2,动力轴2的前端面与基座I前端面平齐且动力轴2可转动地设于基座I上,动力轴2的后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轴2上开设有并捻孔21,并捻孔21的前端设有喇叭状的收线口 22 ;上述部件构成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电机设于基座I后侧,电机输出轴与动力轴2后端连接带动动力轴2在基座I上旋转,电机上串联有启动电容。
[0026]所述收线口 22的剖面呈“V”形的开口设置,收线口 22的锥度在65。至75。之间,发散的多股线芯头部剥除绝缘层后,穿入收线口 22进入并捻孔21,外缘侧的线芯头部被旋转的收线口 22卷入并收拢使多股线芯呈束状,束状的线芯卷入并捻孔21继续旋转形成线蕊,从而有效避免飞线造成的线头断裂问题,提高并捻加工效率和质量。
[0027]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再使用本装置时,电机的转速不超过3000转/分钟为宜,最佳的为1300转-2200转/分钟。转速太高容易造成断线,转速太低侧不利于并捻,多股线芯很难形成束状。
[0028]所述并捻孔21内设有并捻齿纹23,经过收线口 22收拢的多股线芯头进入并捻孔21,线芯头与并捻齿纹23接触被其带动旋转,从而束状线芯被并捻齿纹23卷入并捻孔21形成线蕊,提高并捻效率和质量。本实用新型所述并捻齿纹23的长度一般设于14_,进一步优选,并捻齿纹23的长度为l_7mm,本实用新型限定并捻齿纹23的长度,为进一步提高并捻效果,如果并捻齿纹23的长度小于1mm,并捻效果较差,但如果并捻齿纹23的长度大于7mm,则容易造成线芯断裂。
[0029]如图1-2所示,所述并捻齿纹23沿并捻孔21的孔径方向呈螺旋状设置,并捻齿纹23设于并捻孔21前端的内壁上,且并捻孔21后端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固定部24 ;束状多股线芯与并捻齿纹23接触被其卷入并捻孔21,进而线芯束旋转形成线蕊;固定部24为圆孔设置,圆孔结构的固定部24与电机输出轴为过渡配合,这样设置在并捻时出现咬线或突发情况时,动力轴2与电机之间的传动关系可自行断裂,避免电机或并捻装置出现硬性损毁。
[0030]所述并捻齿纹23呈凸起的内螺纹结构设置,并捻齿纹23的齿高小于0.5mm,所述并捻齿纹23的螺距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5mm,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并捻齿纹23齿高为0.3-0.4mm,并捻齿纹23的螺距设置为1.0-1.2mm,并捻齿纹23的总长不超过6mm,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多股线芯的并捻效果,避免并捻后的束状线芯头部散开。
[0031]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一般适用于多股含2根或以上芯线的线芯头并捻。
[0032]实施例二
[0033]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主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重复描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并捻齿纹23包括若干沿并捻孔21孔径方向设置的凸起状条纹;束状线芯头部进入收线口 22后与凸起状调节接触,凸起状并捻齿纹23转动与多股线头部外缘侧的线芯咬合,进而带动束状线芯头转动使其形成线蕊。
[0034]所述若干凸起状条纹设于并捻孔21前端的内壁上,并捻孔21的后端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固定部24,固定部24为圆孔设置,圆孔结构的固定部24与电机输出轴为过渡配合,这样设置在并捻时出现咬线或突发情况时,动力轴2与电机之间的传动关系可自行断裂,避免电机或并捻装置出现硬性损毁。
[0035]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并捻齿纹23包括三至四条沿并捻孔21的周径均匀分布的凸起状条纹,且并捻齿纹23的凸起高度小于0.5mm ;多条并捻齿纹23在多股线芯头部进入时可同时与其外侧线芯发生接触,从而将多股线头部外缘侧的线芯咬合并卷入并捻孔21,进而带动束状线芯头转动使其形成线蕊。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包括基座(I)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上横向设有动力轴(2),动力轴(2)的前端面与基座(I)前端面平齐且动力轴(2)可转动地设于基座(I)上,动力轴(2)的后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轴(2)上开设有并捻孔(21),并捻孔(21)的前端设有喇叭状的收线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捻孔(21)内设有并捻齿纹(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捻齿纹(23)沿并捻孔(21)的孔径方向呈螺旋状设置,并捻齿纹(23)设于并捻孔(21)前端的内壁上,且并捻孔(21)后端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固定部(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捻齿纹(23)呈凸起的内螺纹结构设置,并捻齿纹(23)的齿高小于0.5_。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捻齿纹(23)的螺距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捻齿纹(23)包括若干沿并捻孔(21)孔径方向设置的凸起状条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凸起状条纹设于并捻孔(21)前端的内壁上,并捻孔(21)的后端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固定部(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捻齿纹(23)包括三至四条沿并捻孔(21)的周径均匀分布的凸起状条纹,且并捻齿纹(23)的凸起高度小于 0.5mm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口(22)的剖面呈“V”形的开口设置,收线口(22)的锥度在65°至75 °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捻齿纹(23)的长度为l_7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芯并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式多股线芯并捻装置。包括基座和电机,所述基座上横向设有动力轴,动力轴的前端面与基座前端面平齐且动力轴可转动地设于基座上,动力轴的后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轴上开设有并捻孔,并捻孔的前端设有喇叭状的收线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多股引线剥除绝缘层后,将线芯穿入动力轴内,动力轴转动将不规则发散的线芯端经过收线口的收拢后引入并捻孔,线芯头部被卷入并捻齿纹旋转后完成并捻加工,可有效避免发散线芯被打断和线头不齐整的问题,提高多股线芯的并捻加工效率和质量。
【IPC分类】H01R43-28
【公开号】CN204333578
【申请号】CN201520036692
【发明人】龙克文, 徐晓兵
【申请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川东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