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射电池电芯浸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9929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溅射电池电芯浸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溅射电池电芯浸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电池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子数码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电池是易耗品,随着每年电池需求的增加,废旧电池也越来愈多,如果不对废旧电池进行处理和回收,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严重破坏了环境。目前对于废旧电池的回收,通常需要对电池的极耳进行切除,但是软包装电池将极耳切掉之后里面剩有大量的电解液,主要有六氟磷酸锂、EC、DMC等,六氟磷酸锂遇水分解产生氢氟酸,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危害,沾着大量电解液的正负极和薄膜不利于后续的正负极分离、正负极破碎操作。
[0003]授权公告号CN 202570710 U,授权公告日2012年12月05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壳锂离子电池注液后清洗装置,包括甩洗篮和挡板,甩洗篮的底面与横截面均为多边形甩洗篮内的每一个拐角处各设有一个所述的挡板。该铝壳锂离子电池注液后清洗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在甩洗过程中因相互碰撞而损坏。
[0004]授权公告号CN 203503744 U,授权公告日2014年03月26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表面电解液甩干设备,包括甩盘、电机和支架,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电机的转轴与甩盘底部中心固定连接,甩盘壁上设有蜂窝网孔。甩盘底部设有外壳。外壳顶部设有盖板。该装置操作简单,效率高,电池表面电解液清理效果较为均一。
[0005]以上两个专利的不足之处是只对电池进行了简单地甩干,甩干后电池表面仍会有残留有电解液,对下一工序擦洗的操作员的健康不利,此外该装置是用于电池注液后的清洗,并不是用于电池回收。废旧电池回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废旧电池中电池的清洗装置的设计也较少。因此,如何能在将电极片分离前尽量使电解液被安全地清除,这是一个电池回收行业里面急需解决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溅射电池电芯浸泡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将电极片分离前将电解液被安全地稀释并清除,该装置操作简便,同时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000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溅射电池电芯浸泡装置,包括浸泡桶、旋转桶、旋转轴、变速箱以及电机,所述旋转桶设于所述浸泡桶内且与浸泡桶同轴,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贯穿浸泡桶的底部轴心与浸泡桶、旋转桶连接,并且旋转轴与浸泡桶为轴承连接,旋转轴与旋转桶为固定连接,旋转轴的下端连接所述变速箱,变速箱又与所述电机连接,旋转桶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通孔。
[0008]使用本装置时,将已切除极耳的电池放入电池架上,再将电池架放入旋转桶内,将稀碱液注入浸泡桶内,稀碱液通过旋转桶底部的通孔进入旋转桶内,直至稀碱液液面超过电池顶部,开启电机,由于旋转轴与浸泡桶是轴承连接,因此浸泡桶固定不动,而旋转桶被旋转轴带动旋转,一方面在离心力作用下电池内部的电解液被甩出电池,另一方面稀碱液侵入电池内部,因此电池内部的电解液被逐渐稀释,直至电池内部的电解液被完全清除后,取出电池即可。
[0009]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桶上设有将旋转桶分隔为若干个空间的竖直的隔板。隔板的设计可以将电池架分别放入旋转桶每个独立的空间内,如此能够防止固定电池的电池架在旋转桶工作时相互碰撞而损坏电池。
[0010]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上设有缺口。隔板上缺口的设计可以防止旋转桶在启动和停止时稀碱液由于惯性与隔板撞击而溅出,确保了操作人工的安全。
[0011]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桶中每个被所述隔板分隔而成的空间底部边缘上设有开口。电池在旋转桶旋转时在离心力作用下,电池的正负极上会有一些小块铜箔、铝箔脱落,时间久了不清除的话会逐渐积压。开口的设计,这些脱落的小块铜箔、铝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从所述开口处被甩出。
[0012]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桶的底部高于浸泡桶的底部,且旋转桶的顶部低于浸泡桶的顶部。
[0013]作为优选,所述浸泡桶的桶壁上部设有注液口和防溢流口,且所述注液口和防溢流口高于旋转桶的顶部,浸泡桶的底面还设有出液口。稀碱液在泵的作用下从注液口中注入,稀碱液又从浸泡桶底部的出液口流出,如此浸泡桶内的稀碱液是动态流动的,可以避免浸泡桶内电解液的浓度越来越高,从而加强了稀释效果。而防溢流口的设计,能够避免浸泡桶内的液体过多而漫出。防溢流口通过导管与废液容器连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浸泡桶和旋转桶的底部轴心处各设有一个竖直的中空通管,且浸泡桶的中空通管的直径小于旋转桶的中空通管的直径,所述旋转轴设于浸泡桶的中空通管内并与旋转桶的中空通管的顶部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桶底面的通孔为圆孔,数量为16个,且所述通孔平均分布于与旋转桶底面同心的一个圆上。
[0016]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与旋转桶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配合螺栓连接的连接方式。
[0017]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够有效稀释并清除废旧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操作简单、安全,可防止电解液中有害物质与人体接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结构图。
[0022]附图标记为:浸泡桶1、旋转桶2、旋转轴3、变速箱4、电机5、注液口 11、放溢流口12、出液口 13、通孔21、隔板22、开口 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防溅射电池电芯浸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圆桶型的浸泡桶1、圆桶型的旋转桶2、旋转轴3、变速箱4以及电机5,所述旋转桶2设于所述浸泡桶I内且与浸泡桶I同轴,旋转桶2的底部高于浸泡桶I的底部,且旋转桶2的顶部低于浸泡桶I的顶部。所述旋转轴3的上端贯穿浸泡桶I的底部轴心与浸泡桶1、旋转桶2连接,并且旋转轴3与浸泡桶I为轴承连接,旋转轴3与旋转桶2之间为键连接配合螺栓连接的连接方式。旋转轴3的下端连接所述变速箱4,变速箱4又与所述电机5连接。
[0026]旋转桶2上设有四块竖直的隔板22,隔板22将旋转桶2分隔为四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独立空间的底部边缘位置设有一个开口 23。此外,每块隔板22的上部还设有一个倒梯形状的缺口。如图4所示,旋转桶2底面设置有16个圆孔21,且所述圆孔21平均分布于与旋转桶2底面同心的一个圆上,这样每个保证独立空间底部都有4个圆孔21。
[0027]浸泡桶I的桶壁上部设有注液口 11和防溢流口 12,且所述注液口 11和防溢流口12高于旋转桶2的顶部。
[0028]使用本装置时,将已切除极耳的电池放入电池架上,再将电池架分别放入旋转桶2内每个独立空间内,将稀碱液通过泵从浸泡桶I的注液口 11引入浸泡桶I内,稀碱液通过旋转桶2底部的圆孔21进入旋转桶2内,直至稀碱液液面超过电池顶部,开启电机5,由于旋转轴3与浸泡桶I是轴承连接,因此浸泡桶I固定不动,而旋转桶2被旋转轴3带动旋转,一方面在离心力作用下电池内部的电解液被甩出电池,另一方面稀碱液侵入电池内部,因此电池内部的电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