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88182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剩余电流脱扣极结构。包括剩余电流检测元件IB、与手柄连接的脱扣复位机构2B、试验回路3B和电磁式继电器9 ;所述电磁式继电器9置于壳体底部,所述试验回路3B设于壳体内部一侧,用于对内部电路进行检测;所述剩余电流检测元件IB设于壳体底部,位于电磁式继电器9 一侧,用于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剩余电流;所述脱扣复位机构2B与电磁式继电器9相对设置,电磁式继电器9的撞针顶出可推动脱扣复位机构2B脱扣。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剩余电流脱扣极结构简单紧凑,内部元件布局合理。
[0049]如图24所示,所述脱扣复位机构2B包括U型杆21b,锁扣22b,跳扣23b,所述手柄与U型杆21b,锁扣22b和跳扣23b连接形成四连杆结构,跳扣23b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复位杆24b ;还包括脱扣杆25b,所述脱扣杆25b —端枢转连接在壳体上,另一端可拨动复位杆24b转动,所述复位杆24b的一端连接设有弹簧片241b,弹簧片241b的一侧与电磁式继电器9的撞针相抵,另一侧与脱扣杆25b相对设置,脱扣时,磁式继电器9的撞针顶出推动弹簧片241b,带动复位杆24b转动,同时弹簧片241b推动脱扣杆25b带动复位杆24b转动破坏锁扣22b和跳扣23b的连锁。本实用新型的脱扣复位机构,脱扣时,一方面弹簧片241b可带动复位杆24b转动进行脱扣,同时弹簧片241b推动脱扣杆25b带动复位杆24b转动破坏锁扣22b和跳扣23b的连锁进行脱扣,双重脱扣加快脱扣时间,提高产品性能;复位时,磁式继电器9的撞针被弹簧片241b撞击复位。
[0050]如图8-19所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过电流保护极的隔弧壁及壳体的结构,包括底座1,盖板2,灭弧装置7A,静触头5和动触头6,所述灭弧装置7A,静触头5和动触头6设置在由底座I和盖板2组成的壳体内部,灭弧装置7A包括隔弧壁3和导磁板4,两块导磁板4分别对称安装在底座I和盖板2上,两块隔弧壁3分别对称设置于两块导磁板4的上方,隔弧壁3的正反两面为对称结构。本实用新型断路器隔弧壁的正反两面采用对称结构,提高了零件的通用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多种隔弧壁混用的风险;将导磁板安装在壳体上,实现隔弧壁对称结构设计,同时减小了隔弧壁的厚度。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隔弧壁与壳体的配合结构,也可适用于其它的断路器,包括小型断路器、塑壳断路器等。
[0051]如图1-6为现有两种结构相互对称的隔弧壁,如图1-3为一种隔弧壁的正反两面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6为与前述隔弧壁结构对称的另一种隔弧壁的正反两面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导磁板安装在隔弧壁的一侧,由于一侧设置导磁板,隔弧壁的正反两面结构不可能对称。实际生产过程中,断路器的底座I和盖板2分别对称安装一个隔弧壁。图7所示,安装时,需先将导磁板安装在隔弧壁上,然后再将带有导磁板的隔弧壁安装到底座I和盖板2上。由于上述两种隔弧壁结构相互对称,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磨具,生产成本高,而且容易出现将隔弧壁正反两面调换装错的情况,从而给产品质量造成极大的隐患。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断路器,将导磁板4与壳体固定,隔弧壁3的正反两面设置为对称结构,这样同一产品的底座I和盖板2上的隔弧壁3即可通用。又如图18和图19的另一种断路器的内部结构采用和图16和图17的断路器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反的设置,只需将固定在底座I上的隔弧壁3翻转即可安装到另一端断路器的底座中,隔弧壁3在上述结构的断路器中,实现了不同断路器产品的通用。隔弧壁的正反两面采用对称结构,提高了零件的通用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多种隔弧壁混用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导磁板4与壳体安装,隔弧壁的厚度也能相应的减小。
[0052]如图9-15所示,所述底座I和盖板2上设有固定隔弧壁3的隔弧壁固定柱13,所述隔弧壁3设有与隔弧壁固定柱13相应的隔弧壁固定孔301,两块隔弧壁3通过隔弧壁固定孔301分别安装在底座I和盖板2上。导磁板4被放于导磁板凹槽11中,并通过导磁板固定柱12固定。所述底座I和盖板2上设有与隔弧壁3固定的相应的隔弧壁固定柱13,所述隔弧壁3设有与底座I的隔弧壁固定柱13相应的隔弧壁固定孔301。隔弧壁3对称固定在底座I和盖板2上,隔弧壁固定柱13与隔弧壁固定孔301 —起配合对隔弧壁3进行固定。
[0053]具体地,图中实施例导磁板固定柱12上凸出设有其中一个隔弧壁固定柱13,隔弧壁固定柱13设于导磁板固定柱12上,结构合理,减少材料;另一隔弧壁固定柱13位于导磁板凹槽11的左上方。所述导磁板固定柱12和所述隔弧壁固定柱13都为六边形固定柱,隔弧壁固定孔301为圆形固定孔,隔弧壁固定孔301与隔弧壁固定柱13采用过盈配合对隔弧壁进行固定。所述导磁板固定柱12、隔弧壁固定孔301和隔弧壁固定柱13的数量和形状都可相应变化,或者导磁板4和隔弧壁3也可采用其他的固定结构。本实施例中,隔弧壁固定在壳体上,也可以通过在导磁板上设置固定柱对隔弧壁进行固定。
[0054]如图9-12所示,所述隔弧壁3的一端设有凹槽缺口 31 ;隔弧壁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凸筋32。凹槽缺口 31和第一凸筋32的设置提高产品的爬电距离,提高产品的电气寿命;第一凸筋32的设置可对瞬间产生的电弧进行阻挡,提高产品灭弧能力。所述隔弧壁3的凹槽缺口 31 —端设有第二凸筋33。第二凸筋33的设置提高产品的爬电距离,同时可对瞬间广生的电弧进彳丁阻挡,提闻广品灭弧能力。
[0055]如图12所示,所述隔弧壁3主体结构呈四分之一圆弧状,隔弧壁3的第一侧边为平直段34,第二侧边为圆弧段35,在第三侧边上设有凹槽缺口 31 ;在第二侧边靠近平直段34部分的两侧设有圆弧型的第一凸筋32,在第三侧边上设有第二凸筋33。在平直段34与圆弧段35连接的端部设有直角缺口 36,所述底座I设有与直角缺口 36相互配合的固定凸块14。平直段34 —端设置直角缺口与底座I的固定凸块相互配合安装。
[0056]如图13-15所示,所述底座I和盖板2上还设有用于搁置隔弧壁3的平直段34的固定凸条15,所述的第二凸筋33设置在第三侧边的凹槽缺口 31靠近平直段34的一侧,在底座I和盖板2上设有对应第三侧边的凹槽缺口 31另一侧的第三凸台16。平直段34的搁置于固定凸条15上,凹槽缺口 31另一侧搁置在第三凸台16,与第一凸筋32、第二凸筋33交叉固定,使得隔弧壁的固定结构稳定,同时形成了密闭的隔弧空间。所述固定凸块14的上表面高于固定凸条15的上表面,使得隔弧壁的固定结构稳定。
[0057]如图8所示,所述灭弧装置7A还包括灭弧室7,下引弧角3a和上引弧角3b,所述下引弧角3a为圆弧状,下引弧角3a设于底座I的底部,与隔弧壁3的圆弧段35相对设置,所述上引弧角3b为U型,一端与静触头5连接,上引弧角3b和下引弧角3a之间形成引弧通道,引弧通道的一端靠近静触头5和动触头6活动区域,另一端延伸向灭弧室7的入弧口一侧。通过设置下引弧角3a和上引弧角3b,能够将产生的电弧快速的引入灭弧室7中进行灭弧。下引弧角3a和上引弧角3b设置成圆弧形和U型使得引弧通道形成弧状,更有利于电弧进入灭弧室。
[0058]如图20-24所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剩余电流脱扣极,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部的电磁式继电器9。还包括中盖板8,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安装中盖板8的中盖板凹槽la,中盖板凹槽Ia与电磁式继电器9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在断路器的底部开设中盖板凹槽和增加中盖板结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可对电磁式继电器进行取放,满足生产需求。所述中盖板凹槽Ia的长度大于电磁式继电器9的顶杆顶出时的长度,所述电磁式继电器9在顶杆顶出时可从中盖板凹槽Ia中取出,中盖板8可装入中盖板凹槽Ia中与壳体形成卡扣连接。中盖板凹槽Ia的长度大于电磁式继电器9的顶杆顶出时的长度,在生产过程中可对电磁式继电器进行取放,即使电磁式继电器顶杆顶出也可取出,满足生产需求,通过中盖板对底部的中盖板凹槽进行封闭,提高了盖板的工作强度。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设置,也可适用于其它的断路器,
[0059]如图21-22所示,为中盖板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底面为凹字形,包括中间向内凹陷的凹陷平面Ila和两端向外凸起的凸起平面Ilb,凹陷平面Ila与两侧凸起平面Ilb之间形成两个连接面Ilc ;所述中盖板凹槽Ia设在凹陷平面Ila和一端凸起的连接面Ilc和凸起平面Ilb上,中盖板凹槽Ia包括凹陷平面部分,连接面部分和凸起平面部分;所述中盖板8包括与中盖板凹槽Ia的凹陷平面部分配合的平直板段81,与中盖板凹槽Ia的连接面部分配合的与平直板段81 —端连接的连接板82,和中盖板凹槽Ia的凸起平面部分配合的与连接板82另一端连接的凸起板83,和与凸起板83的另一端连接的卡扣板84。此实施例在断路器的底部开设中盖板凹槽和增加中盖板结构件,中盖板的结构与中盖板凹槽的结构相互对应,在中盖板的一侧设置连接板、凸起板和卡扣板形成凹形弹性结构,增强了中盖板卡扣位置的强度,防止中盖板在拆装过程中发生断裂。
[0060]中盖板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底面为凹字形,包括中间向内凹陷的凹陷平面Ila和两端向外凸起的凸起平面Ilb,凹陷平面Ila与两侧凸起平面Ilb之间形成两个连接面Ilc ;所述中盖板凹槽Ia设在凹陷平面Ila和两端凸起的连接面Ilc和凸起平面Ilb上,中盖板凹槽Ia包括中间的凹陷平面部分和两端形成的连接面部分和凸起平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