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反插且具防止邻近端子短路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046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可正反插且具防止邻近端子短路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电源连接器,尤指一种会将电源端子组中的各个端子的前端,彼此区隔,使得外界异物侵入且碰触到一个端子时,无法碰触到相邻近的端子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产业的精进,使得诸多电子产品上的功能愈发齐全与繁多,因此,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完成工作或享受生活上的必要工具,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影音放映机…等,由于前述电子产品大多需外接电力,才能够长时间正常运作,因此,所述电子装置上需会设有电源连接器,以能够与外部电力的另一电源连接器电气相连接,并顺利地接收电力。
[0003]兹针对现有的电源连接器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是为应用于笔记本型计算机上的电源连接器1,该电源连接器I为插座样式,包括一绝缘座体11、多个电源端子13及一外壳15,其中,该绝缘座体11呈圆管状,且其一端凹设有一容置空间110,所述电源端子13是设在该容置空间110中,且彼此相隔一间距,该外壳15则嵌卡至该绝缘座体11的外侦牝如此,当另一电源连接器插接至该电源连接器I时,所述电源端子13会与该另一电源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相接触,以传输电力。惟,复请参阅图1所示,由于所述电源端子13是共同曝露于该容置空间110中,因此,当外界异物侵入至该容置空间110时,极易碰触到相邻近的两个电源端子13,若相邻近的两个电源端子13的极性互不相同时,则会形成短路,造成该电源连接器I无法使用,甚至因短路所产生的电弧亦可能烧毁该电源连接器1,导致人们的电子产品损坏或引发火灾等,影响电子产品使用上的安全性。
[0004]另,除了前述的插座样式的电源连接器以外,插头样式的电源连接器亦存有相同的问题,请参阅图2所示,该电源连接器2包括一绝缘座体21、多个电源端子23及一外壳25,其中,该绝缘座体21呈矩形框体状,且其一端凹设有一容置空间210,所述电源端子23是设在该容置空间210中,且互不碰触,该外壳25则嵌卡至该绝缘座体21的外侧,惟,由于所述电源端子23彼此间未有任何阻隔,而使开放式地位在该容置空间210中,因此,当外界异物落入该容置空间210中后,同样容易碰触到相邻近的两个电源端子23,而发生短路的情事。此外,由于所述电源端子23的极性具有固定的排列方式,因此,该电源连接器2仅能以一正插方向插接至另一电源连接器,意即,当该电源连接器2以一正插方向插接至另一电源连接器时,将会造成彼此间的电源端子23错误连接,而无法传输电力,或是发生短路而损坏电子产品等情况。
[0005]综上所述可知,现有的电源连接器,无论是插座样式或插头样式,均具有前述问题,造成使用上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不足,因此,如何针对前述缺点进行改良,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申请人在研发设计电源连接器的过程中,发现前述诸多缺点,因此,创作人凭借着多年来的实务经验,并经过多次的实验及测试后,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正反插且具防止邻近端子短路的电源连接器结构,期能有效改善前述缺点。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正反插且具防止邻近端子短路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一绝缘座体,其前端设有至少五个相互平行的绝缘框体,各该绝缘框体分别凹设有一第一贯穿孔,且各该贯穿孔彼此互不连通;
[0009]至少二电源端子组,各该电源端子组分别包括一正极端子及一负极端子,各该正极端子及各该负极端子的前端分别呈框体状,且分别伸入至对应的各该第一贯穿孔内,而不外露出来,并以该绝缘座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轴线为准,邻近该中心轴线的端子为相同极性的端子,其余相邻近的端子则以极性交错方式排列,各该正极端子及各该负极端子的后端延伸出该绝缘座体的后端外;及
[0010]—检测端子,其前端呈框体状,能伸入至剩余的该第一贯穿孔中,而不外露出来,其后端则延伸出该绝缘座体的后端外。
[0011]其中还包括一壳体,该壳体的前后两端贯穿设有一容置空间,该绝缘座体容纳至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且所述电源端子组及检测端子的后端延伸出该壳体的后端外。
[0012]其中还包括一接地元件,该接地元件设有至少两个金属框体,各该金属框体分别凹设有一第二贯穿孔,且能分别容置于对应的其中两个第一贯穿孔中,各该负极端子尚分别伸入至各该金属框体的各该第二贯穿孔内,以与该接地元件相电气导通。
[0013]其中,各该金属框体的后端分别连接至一金属片的两端。
[0014]其中各该金属框体的前端分别设有至少一夹持部,且各该负极端子的前端会被对应的各该夹持部夹持住,以与该接地元件相电气导通。
[0015]其中,各该金属框体与各该负极端子分别位在最左侧及最右侧的各该第一贯穿孔中,各该正极端子则分别位在邻近各该负极端子的各该第一贯穿孔中。
[00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正反插且具防止邻近端子短路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7]—绝缘座体,其前端凹设有至少五个相互平行的贯穿孔,且各该贯穿孔彼此互不连通;
[0018]至少二电源端子组,各该电源端子组分别包括一正极端子及一负极端子,各该正极端子及各该负极端子的前端分别呈板体状,且分别伸入至对应的各该贯穿孔内,而不外露出来,并以该绝缘座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轴线为准,邻近该中心轴线的端子为相同极性的端子,其余相邻近的端子则以极性交错方式排列,各该正极端子及各该负极端子的后端延伸出该绝缘座体的后端外;及
[0019]—检测端子,其前端呈板体状,能伸入至剩余的该贯穿孔中,而不外露出来,其后端则延伸出该绝缘座体的后端外。
[0020]其中还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前后两端贯穿设有一容置空间,该绝缘座体容纳至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且所述电源端子组及检测端子的后端延伸出该壳体的后端外。
[0021]其中,以各该贯穿孔的前端为准,各该正极端子的前端位置较各该负极端子的前端位置内缩。
[0022]其中,以各该贯穿孔的前端为准,该检测端子的前端位置较各该正极端子的前端位置内缩。
[0023]其中,各该负极端子分别位在最左侧及最右侧的各该贯穿孔中,各该正极端子则分别位在邻近各该负极端子的各该贯穿孔中。
[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避免外界异物同时碰触到相邻近的端子而短路,有效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0026]图1是一已知电源连接器的示意图;
[0027]图2是另一已知电源连接器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及
[003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正反差且具防止邻近端子短路的电源连接器结构,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为方便说明,后续以图3的上方作为元件的顶侧方向,以图3的下方作为元件的底侧方向,以图3的左上方作为元件的左侧方向,以图3的右下方作为元件的右侧方向,以图3的左下方作为元件的前侧方向,以图3的右上方作为元件的后侧方向,又,在一第一实施例中,该电源连接器3是为一插座结构,包括一绝缘座体31、一接地元件32、至少二电源端子组33、至少一检测端子35及一壳体37,其中,该绝缘座体31的前端凸设有五个相互平行的绝缘框体311,各该绝缘框体311以其前后方向分别凹设有一第一贯穿孔313,且各该第一贯穿孔313对应于绝缘框体311的位置,彼此间互不连通,惟,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业者能够依设计需求,而改变该绝缘座体31及绝缘框体311的外观样式,而非仅限定于图3所示样式。
[0033]另,复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接地元件32包括两个金属框体321及一金属片323,其中,各该金属框体321以其前后方向分别凹设有一第二贯穿孔320,且各该金属框体321的顶面邻近后端的位置,分别连接至该金属片323的左右两侧,又,各该金属框体321的前端尚分别凹设有一夹持部325,该夹持部325的一端是连接至该金属框体321,其另一端则朝该金属框体321内延伸,并位于该第二贯穿孔320中,又,该接地元件32能组装至该绝缘座体31上,且各该金属框体321会分别伸入且定位至最左侧及最右侧的绝缘框体311的第一贯穿孔313中,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该金属框体321的前端的顶侧与底侧内壁面皆分别设有夹持部325,惟,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业者能够不设有夹持部325,或是,仅设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夹持部325,亦能够变换该夹持部325的位置或样式,此外,业者能够使接地元件32仅具有多个金属框体321,或是将该接地元件32拆解为多个元件,再组装为一体。
[0034]复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各该电源端子组33分别包括一正极端子331及一负极端子333,其中,该正极端子331及负极端子333均由导电材质(如:铜)制成,且其前端分别呈框体状,又,各该正极端子331及各该负极端子333能分别嵌入至各该绝缘框体311的第一贯穿孔313内,而不外露出来,且各该负极端子333尚会分别伸入至各该金属框体321内,
[0035]且其前端会被各该夹持部325夹持住,以与该接地元件32相电气导通,并形成一接地路径,各该负极端子333的后端则延伸出该绝缘座体31的后端外,惟,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金属框体321未设有夹持部325时,各该负极端子333亦能够与金属框体321相贴靠,以形成该接地路径。另,各该正极端子331是分别位在邻近各该负极端子333的该第一贯穿孔313内,其后端则延伸出该绝缘座体31的后端外,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正极端子331与负极端子333的排列方式,当另一电源连接器插接至该电源连接器3时,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