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5718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种插座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普遍使用的电连接器介面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 并以体积更小、便于携带而广泛供大众所使用,常见于智慧型行动通讯装置、数位相机等各 种携带式电子装置的连接孔及相对应的传输线上设置与对接使用。
[0003] 现有USBType-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 (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目前的USB Type-C插座电连接器包含有设置在胶芯上之上下排平板端子,上下排平板端子之间设置有 用以屏蔽作用之接地片,胶芯外部覆盖有外铁壳等结构。
[0004] 一般上排平板端子包括有延伸出在胶芯外部的上排焊接脚,而下排平板端子包括 有延伸出在胶芯外部的下排焊接脚,接地片包括有延伸出胶芯外部之接脚,各接脚、各上排 焊接脚与各下排焊接脚皆各自独立焊接在电路板的各个焊接孔洞,以此产生耗时费工的一 问题,例如:必须以较多的工序加工电路板,让电路板上形成对应各接脚、各上排焊接脚与 各下排焊接脚数量的焊接孔数量;再者,焊锡部分亦必须各别准确包覆各接脚、各上排焊接 脚与各下排焊接脚,让各接脚、各上排焊接脚与各下排焊接脚确实与各焊接孔接触并有效 传导,避免各焊锡部分未确实接触各接脚、各上排焊接脚与各下排焊接脚而无法传输电源 的问题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 端子模组;所述屏蔽外壳,包含一容置槽;所述第一端子模组设置于屏蔽外壳之容置槽,第 一端子模组包含一第一绝缘体、第一平板端子,第一平板端子设置于第一绝缘体,第一平板 端子至少包括具一第一焊接段之第一平板接地端子,第一平板接地端子之第一焊接段延伸 出第一绝缘体外部;所述第二端子模组设置于屏蔽外壳之容置槽并结合第一端子模组,第 二端子模组包含一第二绝缘体、第二平板端子,第二平板端子设置于第二绝缘体,第二平板 端子至少包括具第二焊接段之第二平板接地端子,第二平板接地端子之第二焊接段延伸出 第二绝缘体外部,第二焊接段相邻第一焊接段而形成一装设间距;所述直立型插座电连接 器还包括:接地片,位于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之间,接地片包含一片体及接脚,片 体位于第一平板端子与第二平板端子之间,接脚分别自片体后侧朝外延伸出第二绝缘体外 部,接脚定位在装设间距,接脚之一面相邻第焊接段,接脚之另一面相邻第二焊接段,接脚、 第一焊接段与第二焊接段之横截面为排列同一轴线上。
[0006]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焊接段之一面接触在各接脚之一面。并且,各第二焊接段 之一面接触在各接脚之另一面。
[0007]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焊接段之一面与各接脚之一面之间保持缝隙间距。并且, 各第二焊接段之一面与各接脚之另一面之间保持缝隙间距。
[00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更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包括接地焊接孔,各接地焊接孔各别插接 各第一焊接段、各第二焊接段以及各接脚。并且,屏蔽外壳包括内壳与盖板,盖板覆盖于内 壳外部,盖板包括固定片,各固定片焊接于电路板。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模组包括后座,后座突出于第一绝缘体后侧而抵靠屏 蔽外壳侧端。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包含舌板,第一平板端子包括第一接触段,第二平板 端子包括第二接触段,舌板具有两相对表面,第一接触段与第二接触段分别排列在舌板的 两相对表面。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板端子包括第一平板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一平板电源端 子,第二平板端子包括第二平板讯号端子、至少二第一平板电源端子,各第一平板讯号端 子、至少一第一平板电源端子与各第一平板接地端子之各第一焊接段排列一水平线上,各 第二平板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二平板电源端子与各第二平板接地端子之各第二焊接段排列 另一水平线上,接脚、第一平板接地端子之第一焊接段与第二平板接地端子之第二焊接段 排列于同一轴线实质上垂直水平线与另一水平线。
[0012]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平板接地端子之第一焊接段、第二平板接地端子之第二焊接 段与接地片之接脚相邻且合并在一块,让第一焊接段、第二焊接段与接脚插入单一个接地 焊接孔中进行焊接,从而,电路板上可更为减少加工焊接孔的工序,相对提供更为降低焊接 成本与加工程序的效果。此外,以第一绝缘体以及第二绝缘体后侧设置有后座,通过后座与 盖板卡掣,提供稳固定位盖板、第一绝缘体以及第二绝缘体的效果,并且,进一步可省略后 座与盖板设计,让第一绝缘体以及第二绝缘体安装在内壳内部,达到减少结构设计与成本, 并可增加适用的范围。
[0013] 另外,通过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之上排平板端子与下排平板端子呈上下颠倒,第 一平板型接触端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第二平板型接触端之排列方式,提供插头电连接器 正向插接于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可与第一平板型接触端连 接,而插头电连接器反向插接于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亦可 与第二平板型接触端连接,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具有不限制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 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外观示意图(一)。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外观示意图(二)。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分解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平板端子与第二平板端子之分解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省略盖板之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0]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插接同一接地焊接孔之侧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态样之插接同一接地焊接孔之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插接电路板之仰视示意图。
[002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插接同一接地焊接孔之仰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态样之插接同一接地焊接孔之仰视局部放大示意 图(一)。
[0025]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态样之插接同一接地焊接孔之仰视局部放大示意 图(二)。
[0026]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态样之插接同一接地焊接孔之仰视局部放大示意 图(三)。
[0027]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之前视剖面示意图。
[0028] 符号说明
[0029] 100 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
[0030] 11屏蔽外壳
[0031] 112 容置槽
[0032] 113 插接框口
[0033] 121 内壳
[0034] 122 盖板
[0035] 123 固定片
[0036] 125 扣合板
[0037] 14环形壁结构
[0038] 2端子座
[0039] 2a第一端子模组
[0040]2b第二端子模组
[0041]21第一绝缘体
[0042]211后座
[0043]22第二绝缘体
[0044]221舌板
[0045]221a第一面
[0046]221b第二面
[0047]223前侧面
[0048]24凹部
[0049] 31第一平板端子
[0050]311第一平板讯号端子
[0051]3111 第一对第一平板高速讯号端子
[0052]3112 第一平板低速讯号端子
[0053]3113 第二对第一平板高速讯号端子
[0054]312第一平板电源端子
[0055]313第一平板接地端子
[0056]3141第一功能侦测端子
[0057]3142第一扩充端子
[0058] 315 第一接触段
[0059]316 第一焊接段
[0060]317 第一连接段
[0061] 318 第一折弯段
[0062] 41第二平板端子
[0063] 411 第二平板讯号端子
[0064] 4111 第一对第二平板高速讯号端子
[0065] 4112 第二平板低速讯号端子
[0066] 4113 第二对第二平板高速讯号端子
[0067] 412 第二平板电源端子
[0068] 413 第二平板接地端子
[0069] 4141 第二功能侦测端子
[0070] 4142 第二扩充端子
[0071] 415 第二接触段
[0072] 416 第二焊接段
[0073] 417 第二连接段
[0074] 418 第二折弯段
[0075] 5电路板
[0076] 51' / 51" / 51'''
[0077] 接地焊接孔
[0078] 511' / 511'' / 511''' 孔径
[0079] 52端子焊接孔
[0080] 521 孔径
[0081]7接地片
[0082]71片体
[0083]72接脚
[0084] 72a 一面
[0085]72b另一面
[0086] 73扣钩结构
[0087] W装设间距
[0088] D'/D"缝隙间距
[0089] 0 轴线
[0090]LI/L2 水平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91] 参照图1、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立型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