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248235阅读:来源:国知局
层面的出气通道排出,达到快速灭弧的效果。所述排气口为两个,所述两个排气口分别为第一排气口 102和第二排气口 103,所述第一排气口 102设于壳体1内靠近接线座17的一侧,所述第二排气口 103设于壳体1靠近底部一侧。出气通道分两层设置,经过灭弧室15排出的气流可以通过上下两层的出气通道排出,并且壳体1在靠近接线座17 —侧和底部一侧各设置一个排气口,大大增强断路器内部气体的排出,提尚灭弧效果。
[0058]如图9、14所示,所述上层出气通道包括壳体1向灭弧室15延伸设置的上层隔板104,上层隔板104为圆弧形隔板,将上层出气通道分隔为第一上层出气通道105和第二上层出气通道106,第一上层出气通道105和第二上层出气通道106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15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排气口 103处。上层出气通道设置上层隔板104,将上层出气通道分为第一上层出气通道105和第二上层出气通道106,第一上层出气通道105和第二上层出气通道106共用一个第二排气口 103。所述下层出气通道包括壳体1向灭弧室15延伸设置的下层隔板109,将下层出气通道分隔为第一下层出气通道107和第二下层出气通道108,第一下层出气通道107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15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排气口 102处,第二下层出气通道108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15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排气口 103处。下层出气通道设置下层隔板109,将下层出气通道107分为第一下层出气通道107和第二下层出气通道108,第一下层出气通道107和第二下层出气通道108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侧接线座17的第一排气口 102和壳体1底部的第二排气口 103连接。
[0059]另外,所述第一下层出气通道107也可以设置为缓冲室,缓冲室朝向灭弧室15的一侧设有进气口 107a,缓冲室的另一侧与第一排气口 102的连接。第一下层出气通道107为缓冲室,从灭弧室15 —侧排出的部分气体从进气口 107a进入到缓冲室缓冲,部分气体经过第一排气口 102排出,另一部分气体经过缓冲室进气口 107a进入到第二下层出气通道108经第二排气口 103排出。
[0060]如图15、16所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包括多极断路器单元,每极断路器单元的的接线座17包括在接线座17上开设的接线螺钉窗口 171,所述多极断路器单元的多个接线座17上环绕多个断路器单元的接线螺钉窗口 171设有一个环形凸台172。本实用断路器为多极断路器,多极断路器一侧的环绕多个接线螺钉窗口周围设置一个防止手指误触电的环形凸台,便于加工,外形美观。
[0061]如图15、16所示,所述环形凸台172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173。环形凸台172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173,防止手指滑入接线座17中发生触电危险。
[0062]如图15、16所示,所述环形凸台172为跑道式凸台,包括两段平行设置的直线段172a和连接在两段直线段172a两端的圆弧段172b。所述环形凸台172为椭圆形或者方形凸台。
[0063]所述断路器为两极,断路器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接线座17,每侧的两个接线座17上端分别设有一个接线螺钉窗口 171,两侧接线座17的上端环绕两个接线螺钉窗口 171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凸台172。所述壳体1包括底座,盖和设置于底座和盖之间的隔板la,底座、盖和隔板la共同拼成断路器两侧的接线座17,所述两端的圆弧段172b分别设于底座和盖上,所述两侧直线段172a设于隔板la上。环形凸台172分别由底座和盖和隔板la上的部分共同拼凑而成,结构简单,实用美观。
[006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1)和置于壳体(1)内部的灭弧室(15)以及壳体(1)两侧的接线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15)的一侧设置多个出气通道与灭弧室(15)相连,所述壳体(1)在靠近灭弧室(15) —侧设有多个排气口与出气通道的另一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分多层设置,每层设置多个出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为两个,所述两个排气口分别为第一排气口(102)和第二排气口(103),所述第一排气口(102)设于壳体(1)内靠近接线座(17)的一侧,所述第二排气口(103)设于壳体(1)靠近底部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15)的一侧平行于壳体(1)分层设有两层出气通道层,分别为上层出气通道和下层出气通道,上层出气通道和下层出气通道分别由垂直于壳体(1)的隔板分为两个出气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出气通道包括壳体(1)向灭弧室(15)延伸设置的上层隔板(104),上层隔板(104)为圆弧形隔板,将上层出气通道分隔为第一上层出气通道(105)和第二上层出气通道(106),第一上层出气通道(105)和第二上层出气通道(106)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15)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排气口(103)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出气通道包括壳体(1)向灭弧室(15)延伸设置的下层隔板(109),将下层出气通道分隔为第一下层出气通道(107)和第二下层出气通道(108),第一下层出气通道(107)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15)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排气口(102)处,第二下层出气通道(108)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15)的一侦牝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排气口(103)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层出气通道(107)为缓冲室,缓冲室朝向灭弧室(15)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07a),缓冲室的另一侧与第一排气口(102)的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引弧角(16a),下引弧角(16b),静触头(10),动触头(11),固定在壳体⑴上并裸露在壳体⑴外的手柄⑵以及与手柄(2)连接的操作机构,所述静触头(10)和下引弧角(16b)固定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动触头(11)的一端与操作机构连接,所述上引弧角(16a)为U型,另一端与静触头(10)连接,下引弧角(16b)位于壳体⑴的底部,下引弧角(16b)的一端伸向灭弧室(15)的下端底部,所述上引弧角(16a)和下引弧角(16b)之间形成引弧通道,引弧通道的一端靠近静触头(10)和动触头(11)的活动区域,另一端延伸向灭弧室(15)的引弧口处,所述出气通道与灭弧室(15)的另一端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U型杆(3)、跳扣(4)、锁扣(5)、触头支持(6)和支座(9),所述U型杆(3)的一端与手柄(2)连接,另一端与锁扣(5)连接,所述锁扣(5)和跳扣(4)搭扣连接,所述锁扣(5)、跳扣(4)和触头支持(6)枢转连接在支座(9)上,支座(9)枢转连接在壳体(1)内部,所述锁扣(5)、跳扣(4)枢转连接在支座(9)的一端,触头支持(6)枢转连接在支座(9)的另一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扣线圈(12),双金属片(8)和脱扣挂钩(7),所述脱扣挂钩(7)的一端与锁扣(5)连接,另一端与双金属片(8)相向设置,所述操作机构位于壳体(1)的一侧,脱扣线圈(12)位于壳体(1)中部与操作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灭弧室(15)设于壳体(1)底部,位于脱扣线圈(12)的下方;所述脱扣线圈(12)朝向锁扣(5) —端设有撞针(121),当电路短路时,脱扣线圈(12)的撞针(121)顶出直接顶开锁扣(5);当电路过载时,双金属片(8)弯曲触碰脱扣挂钩(7)带动跳扣(4)和锁扣(5)解扣切断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部的灭弧室以及壳体两侧的接线座,所述灭弧室的一侧设置多个出气通道与灭弧室相连,所述壳体在靠近灭弧室一侧设有多个排气口与出气通道的另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断路器通过在灭弧室的后侧设置多个出气通道,壳体上设置多个排气口与出气通道相连,可有效降低断路器分断时产生的高气压,减小对电弧运动的阻力,使断路器能够快速灭弧。出气通道采用分层设置,使得经过灭弧室排出的气流可以通过不同层面的出气通道排出,达到快速灭弧的效果。
【IPC分类】H01H73/18, H01H73/06
【公开号】CN205159253
【申请号】CN201520752025
【发明人】朱俊, 蒋一凡, 徐应军
【申请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