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6920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属于能量回收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振动接受本体、发电部件、储电装置、导线;其中所述振动接受本体包括框架结构、密封薄膜、惯性液体,发电部件位于密封薄膜的外表面,发电部件形变产生的电荷通过导线先传输到储能装置,再由储能装置中的电路整流后将电能存储在储能装置的储能元件中,储电装置通过位于框架结构顶端侧边的支脚进行支撑,密封薄膜覆盖在框架结构的外表面,惯性液体密封在框架结构中。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地实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量回收。
【专利说明】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属于能量回收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车辆启动、加速、转弯、制动等过程中,除了发动机运行和车辆制动时以产生热能的形式损耗,其余的能量经常以振动的形式损耗,当前,一方面由于缺乏振动形式的能量回收装置,另一方面又由于能量回收装置的体积过大不便于安装,或者是对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有特别要求以至于对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了影响,这些振动形式的能量一般都被忽视和浪费了,故在车辆行驶的条件下,一般较难能将这些势能转化成为电能存储起来,并较少考虑能量回收装置的安装位置对车辆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对能源低碳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以用于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能量回收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振动接受本体1、发电部件2、储电装置3、导线7 ;其中所述振动接受本体I包括框架结构4、密封薄膜5、惯性液体6,发电部件2位于密封薄膜5的外表面,发电部件2形变产生的电荷通过导线7先传输到储能装置3,再由储能装置3中的电路整流后将电能存储在储能装置3的储能元件中,储电装置3通过位于框架结构4顶端侧边的支脚进行支撑,密封薄膜5覆盖在框架结构4的外表面,惯性液体6密封在框架结构4中。
[0005]所述框架结构4为内部镂空的六棱形且内置星型支架。
[0006]所述框架结构4侧边的支脚为框架结构4六棱形侧边的延伸;其中六棱形侧边的高度大于内置在框架结 构4的星型支架的高度。
[0007]使用时,发电部件2采用的主体材料为PVDF膜片,其位于振动接受本体I上密封薄膜5的外表面,并与框架结构5的八个面对齐。
[0008]另外,并且每个面上的PVDF膜片不是整张覆盖,而是采用一定的阵列结构分块排列而成,因为这样的结构能使得每小块PVDF膜片受到应力时产生应变更大,压电效应也就越好,故能转换的电能更多,同时这样的结构也使整个发电部件能承受更大的振动变形,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9]车辆行驶时,框架结构4中的惯性液体6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运动,使发电部件在惯性液体6挤压密封薄膜5时发生形变,进而发电部件2就会将一部分惯性液体6的惯性势能转化为电能。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小巧,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地实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量回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俯视图A-A向的剖面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图B-B向的剖面图;
[0016]图中各标号:1为振动接受本体、2为发电部件、3为储电装置、4为框架结构、5为密封薄膜、6为惯性液体、7为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0018]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振动接受本体1、发电部件2、储电装置3、导线7 ;其中所述振动接受本体I包括框架结构4、密封薄膜5、惯性液体6,发电部件2位于密封薄膜5的外表面,发电部件2形变产生的电荷通过导线7先传输到储能装置3,再由储能装置3中的电路整流后将电能存储在储能装置3的储能元件中,储电装置3通过位于框架结构4顶端侧边的支脚进行支撑,密封薄膜5覆盖在框架结构4的外表面,惯性液体6密封在框架结构4中。
[0019]所述框架结构4为内部镂空的六棱形且内置星型支架。
[0020]所述框架结构4侧边的支脚为框架结构4六棱形侧边的延伸;其中六棱形侧边的高度大于内置在框架结构4的星型支架的高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接受本体(I)、发电部件(2)、储电装置(3)、导线(7);其中所述振动接受本体(I)包括框架结构(4)、密封薄膜(5)、惯性液体(6),发电部件(2)位于密封薄膜(5)的外表面,发电部件(2)形变产生的电荷通过导线(7)先传输到储能装置(3),再由储能装置(3)中的电路整流后将电能存储在储能装置(3)的储能元件中,储电装置(3)通过位于框架结构(4)顶端侧边的支脚进行支撑,密封薄膜(5)覆盖在框架结构(4)的外表面,惯性液体(6)密封在框架结构(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4)为内部镂空的六棱形且内置星型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4)侧边的支脚为框架结构(4)六棱形侧边的延伸;其中六棱形侧边的高度大于内置在框架结构(4)的星型支架的高度。
【文档编号】H02N2/18GK203522581SQ20132062717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2日
【发明者】万舟, 韩锦川, 李懿洋, 油锡存, 刘豪华, 陈主恩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