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939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该转子包括转子芯和埋入所述转子芯的外周附近的永磁体。



背景技术:

在构造成使得永磁体埋入转子芯中的永磁体同步旋转电机中,当转子伴随着旋转电机的驱动而发热时,不仅磁体性能下降而使转矩和效率下降,而且由于高温而发生永磁体的消磁。如果采用具有高矫顽力的磁体,则可避免消磁问题。然而,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重稀土类成分的含量,这导致成本的上升。

鉴于这一点,为了冷却旋转电机,传统上已提出各种结构。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6-067777(JP 2006-067777 A)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从形成在旋转轴的内部的供给油路供给的油经形成在转子芯的内部的多个冷却油路排出,以便冷却转子。在JP 2006-067777 A中,冷却油路在旋转电机的d轴上延伸。在d轴上延伸的冷却油路可由在d轴上从一块电磁钢板的内周端延伸到其外周端部的一个槽构成。或者,在d轴上延伸的冷却油路可由分别形成在连续地并置的多块电磁钢板上的多个槽构成,这些槽配置在彼此移位的相应径向范围内。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8-228523(JP 2008-228523 A)中公开了相似的技术。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8-228522(JP 2008-228522 A)也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从形成在旋转轴的内部的供给油路供给的油经形成在转子芯的内部的多个冷却油路排出,以便冷却转子。在JP 2008-228522 A中,在旋转电机的q轴上延伸的槽以使得各槽配置在彼此移位的相应径向范围内的方式形成在连续地并置的多块电磁钢板中的每块电磁钢板上,由此形成在q轴上延伸的冷却油路。

另一方面,如通常公知的,永磁体同步旋转电机使用不同于永磁体的磁体转矩的磁阻转矩。为了确保大的磁体转矩,需要确保与q轴交叉的d轴磁路。此外,为了确保大的磁阻转矩,需要确保与d轴交叉的q轴磁路。

然而,在JP 2006-067777和JP 2008-228523 A中公开的常规技术中,用作致冷剂油路的缝形成在q轴磁路的中途,使得各缝用作该磁路的气隙,这引起磁阻转矩的下降。此外,在JP 2008-228522 A的技术中,用作致冷剂通路的缝形成在d轴磁路的中途,使得各缝用作该磁路的气隙,这引起磁体转矩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这一点,本发明以简单构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该转子能在电机的输出性能不恶化的情况下提高冷却性能。

本发明涉及的转子是用于旋转电机。所述转子包括永磁体和转子芯。所述转子芯具有多个芯致冷剂通路。所述永磁体埋入所述转子芯中。所述芯致冷剂通路构造成将从轴致冷剂通路供给的致冷剂引导到所述转子芯的外周端以使得致冷剂释放到一间隙。所述间隙是在所述转子芯与定子之间限定出的。所述轴致冷剂通路设置在旋转轴中。所述芯致冷剂通路包括第一致冷剂通路、第二致冷剂通路和第三致冷剂通路。所述第一致冷剂通路从所述转子芯的内周端延伸到所述永磁体内侧的位置。所述第一致冷剂通路配置于在周向上偏离所述旋转电机的q轴的位置处。所述第二致冷剂通路设置在所述q轴上。所述第二致冷剂通路从所述转子芯的外周端朝所述转子芯的内周侧延伸。所述第三致冷剂通路构造成提供所述第一致冷剂通路与所述第二致冷剂通路之间的连通,所述第三致冷剂通路配置于在转子轴线方向上偏离所述第二致冷剂通路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q轴磁路和d轴磁路的磁阻抑制为低,使得能有效地利用磁阻转矩和磁体转矩。这因此使得可以在电机的输出性能不恶化的情况下提高冷却性能。

所述第三致冷剂通路可沿所述永磁体延伸。所述芯致冷剂通路可配置于在所述转子轴线方向上的仅一个位置处。所述第一致冷剂通路可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d轴上。

所述转子芯可构造成使得电磁钢板沿所述转子轴线方向层叠。所述电磁钢板可包括第一电磁钢板和第二电磁钢板。所述第二致冷剂通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钢板中。所述第三致冷剂通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钢板中。所述第一电磁钢板与所述第二电磁钢板邻接。

所述第三致冷剂通路可在所述转子芯的周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致冷剂通路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致冷剂通路的端部各自都与两个第三致冷剂通路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子的横截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X-X截取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结构的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另一结构的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另一结构的视图;

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转子芯的横截面图;

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转子芯的横截面图;

图8是示出常规转子的电磁钢板的构型的视图;以及

图9是示出常规转子的电磁钢板的构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要用于旋转电机60的转子10的横截面图。此外,图2是沿图1中的线X-X截取的旋转电机60的剖视图。然而,为了使本发明可清楚地理解,图2中的径向长度与图1中不同,而是以稍微夸大的方式示出。此外,各电磁钢板的厚度等也与实际厚度等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60是构造成使得永磁体16埋入转子芯12中的永磁体同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60包括转子10和定子62。定子62由具有形成在其内周上的多个齿的大体圆环形的定子芯64和卷绕在各齿周围的定子线圈66构成。转子10以与定子62同心的方式配置在定子62的内侧。在转子10的外周面与定子6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具有大体均匀的距离的间隙G。

转子10包括转子芯12和埋入转子芯12中的永磁体16。旋转轴50穿过转子芯12的中心,并且旋转轴50经由轴承(未示出)等相对于外壳(未示出)被可旋转地支承。转子10也可连同旋转轴50一起旋转。

转子芯12构造成使得多个电磁钢板14沿转子轴线方向层叠。各电磁钢板14具有圆盘形状,并且是例如硅电磁钢板。在转子芯12的外周附近形成有永磁体16埋入其中的多个磁体孔20。多个磁体孔20在转子芯12的周向上均等地排列,并且每个磁体孔20都在转子轴线方向(相对于图1中的纸面的垂直方向)上贯通转子芯12。

构成磁极18的永磁体16埋入各磁体孔20中。以一对永磁体16呈大体V形朝转子芯12的外周扩展的姿势配置的一对永磁体16构成一个磁极1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子芯12的外周端部附近形成有16个永磁体16和8个磁极18。每个永磁体16都具有扁平矩形断面,并且呈具有与转子芯12大体相同的轴向长度的板状。注意,本文中描述的永磁体16的数量和磁极18的数量仅仅是一个例子,并且其数量可适当地变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磁极18由一对永磁体16构成,但一个磁极18可由一个永磁体16构成。

在旋转轴50和转子芯12中形成有供用于冷却转子10和定子62的致冷剂通过的致冷剂通路。该致冷剂通路包括形成在旋转轴50中的轴致冷剂通路52和形成在转子芯12中的芯致冷剂通路。轴致冷剂通路52是从旋转轴50的轴心通过的孔。轴致冷剂通路52从旋转轴50的一端延伸到旋转轴50的大致中央。轴致冷剂通路52在旋转轴50的大体中央朝径向分支,以便延伸到转子芯12的内周端。

芯致冷剂通路由位于转子芯12在轴向上的中心的电磁钢板构成。更具体地,芯致冷剂通路由形成在由两种电磁钢板构成的三个电磁钢板中的致冷剂通路构成。两种电磁钢板包括第一钢板14a和第二钢板14b。第一钢板14a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致冷剂通路22和第二致冷剂通路24。第二钢板14b各自都设置有第三致冷剂通路26。两块第二钢板14b配置成将第一钢板14a夹在其间。

如图1所示,第一钢板14a配置在与轴致冷剂通路52的端部相同的转子轴线位置处,使得轴致冷剂通路52与第一致冷剂通路22连通。此外,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外周侧端部和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内周侧端部与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端部连通。因此,在转子芯12中,芯致冷剂通路以使得第一致冷剂通路22与第三致冷剂通路26连续并且第三致冷剂通路26与第二致冷剂通路24连续的方式形成。

致冷剂通过泵等从设置在旋转电机60的外部的致冷剂源供给到轴致冷剂通路52。这样供给到轴致冷剂通路52的致冷剂然后从转子芯12的外周端部经芯致冷剂通路释放到间隙G。这样释放的致冷剂经间隙G向前移动,并且然后落下到旋转电机60的外壳底部。这样落下到外壳底部的致冷剂被适当地回收并冷却,然后返回到致冷剂源。注意,致冷剂未被特别地限制,只要致冷剂是能对转子10和定子62发挥优选的冷却性能的液体即可。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冷却油作为致冷剂。

如从以上说明显而易见的,致冷剂顺次通过旋转轴50的内部、芯的内部和间隙。在致冷剂从间隙G通过时,转子芯12、磁体和定子芯64的热被致冷剂吸收,从而被冷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冷却效率并防止电机的输出性能恶化,芯致冷剂通路以独特方式构成。以下将参考图3说明这一点。

图3是示出第一钢板14a和第二钢板14b的结构的视图。此外,在图3中,长短交替虚线表示旋转电机60的d轴,而一长两短交替虚线表示旋转电机60的q轴。如已经说明的,第一钢板14a包括两种致冷剂通路,即第一致冷剂通路22和第二致冷剂通路24。

第一致冷剂通路22是贯通第一钢板14a的缝。第一致冷剂通路22在旋转电机60的d轴上、也就是在从各磁极18的中心位置和转子中心轴线通过的轴线上延伸。磁极18的中心位置是构成一个磁极18的两个永磁体16之间的中心位置。周向上均等地存在与设置在转子10中的磁极18一样多的d轴。因此,与磁极18一样多的第一致冷剂通路22均等地配置在周向上。第一致冷剂通路22从转子芯12的内周端沿旋转电机60的d轴方向延伸到相对于永磁体16而言的内周侧位置。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外周侧端部呈大体椭圆形扩展。

第二致冷剂通路24也是贯通第一钢板14a的缝。第二致冷剂通路24在旋转电机60的q轴上、也就是在从相邻的磁极18之间的中心位置和转子10的中心轴线通过的轴线上延伸。相邻的磁极18之间的中心位置也可称作凸极(salient poles)的中心位置。周向上均等地存在与设置在转子10中的磁极18一样多的q轴。因此,与磁极18一样多的第二致冷剂通路24配置在周向上的均等位置处。第二致冷剂通路24沿q轴方向从转子芯12的外周端朝转子10的内周侧延伸。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内周侧端部呈大体三角形扩展。

第二钢板14b设置有第三致冷剂通路26。第三致冷剂通路26是贯通第二钢板14b的缝。第三致冷剂通路26配置在相对于永磁体16而言的内周侧位置处,以便沿永磁体16延伸。与永磁体16相似,第三致冷剂通路26配置成呈大体V形朝转子芯12的外周侧扩展。第三致冷剂通路26在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长轴和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长轴上被分隔。结果,在周向上均等地形成有与永磁体16一样多的第三致冷剂通路26。

各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一端配置在该一端与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椭圆形部分、即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外周侧端部重叠的位置处,并且各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另一端配置在该另一端与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三角形部分、即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内周侧端部重叠的位置处。

通过将第二钢板14b置于第一钢板14a上,第三致冷剂通路26将第一致冷剂通路22与第二致冷剂通路24流体连接。如从图2显而易见的,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外周侧端部与两个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一端重叠,使得两个第三致冷剂通路26与一个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外周侧端部连接。此外,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内周侧端部与两个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另一端部重叠,使得从相反侧彼此接近的两个第三致冷剂通路26与一个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内周侧端部连接。

注意,如从图3显而易见的,由于两个相邻的第三致冷剂通路26之间的间隔小,所以第二钢板14b的强度可能下降。鉴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冷剂通路22和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各端部在径向上扩展。利用此构型,确保了两个相邻的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各端部之间的更宽间隔,并且两个第三致冷剂通路26能与一个第一致冷剂通路22或一个第二致冷剂通路24连接。

此外,已从一个第一致冷剂通路22通过的致冷剂分支到形成在两块第二金属板14b中的总计四个第三致冷剂通路26中,然后流入一个第二致冷剂通路24中。考虑到流经致冷剂通路22、24、26的致冷剂的压力保持恒定,希望第一致冷剂通路22和第二致冷剂通路24具有大体相同的宽度(截面积),并且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宽度为第一致冷剂通路22和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宽度(截面积)的约四分之一。注意,形成在第一钢板14a的q轴上的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位置介于磁体孔20之间,并且非常窄。于是,可能无法确保足够宽的致冷剂通路。此外,如果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截面积过小地形成,则表面阻力增大,这可能导致致冷剂无法平顺地流动。因此,希望考虑转子芯12的强度、表面阻力(流体阻力)等来调节各致冷剂通路的宽度(截面积)。

如从以上说明显而易见的,由第一、第二、第三致冷剂通路22、24、26构成的芯致冷剂通路在d轴上从转子芯12的内周侧端部延伸,然后在相对于永磁体16而言的内周侧位置沿转子轴线方向延伸。相继地,芯致冷剂通路沿永磁体16在周向上延伸,然后在q轴附近再次沿转子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最终在q轴上延伸到转子芯12的外周侧端部。因此,芯致冷剂通路适当地构造成弯曲的并且在转子轴线方向上延伸。这使得可以在旋转电机60的输出性能不恶化的情况下提高转子10的冷却性能。以下与常规技术比较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常规地已提出通过在转子芯12的内部形成致冷剂通路来冷却转子10和定子62的技术。例如,JP 2006-067777 A公开了致冷剂通路构造成使得在两块电磁钢板14a、14b中形成有径向地延伸的多个缝100、102,如图8所示。在JP 2006-067777 A中,多个缝100、102在相对于磁体孔20而言的内周侧形成在旋转电机60的d轴上,并且在相对于磁体孔20而言的外周侧形成在磁体孔20的两侧。

此外,JP 2008-228522 A公开了致冷剂通路构造成使得如图9所示在三块电磁钢板14a、14b、14c中形成有径向地延伸的多个缝104、106、108。在JP 2008-228522 A中,多个缝104、106、108形成在旋转电机60的q轴上。

在这些常规技术中,致冷剂能从转子芯的内部释放到间隙G,使得转子10和定子62能被冷却。然而,在这些常规技术中,磁体转矩或磁阻转矩可能下降。即,如通常已知的,IPM旋转电机通过有效地利用永磁体16的磁体转矩和磁阻转矩两者而提高了输出性能。为了有效地利用磁体转矩,有必要降低d轴电流的磁链的磁路(以下称为“d轴磁路”)中的磁阻。此外,为了有效地利用磁阻转矩,有必要降低q轴电流的磁链的磁路(以下称为“q轴磁路”)中的磁阻。

这里,q轴磁路是与旋转电机60的d轴交叉的磁路。因此,当如JP2006-067777 A中所述那样用于致冷剂通路的缝100、102形成在d轴上时,具有高磁阻的缝100、102位于q轴磁路的中途,这大幅增加了q轴磁路的磁阻并且导致磁阻转矩的下降。此外,d轴磁路是与旋转电机60的q轴交叉的磁路。因此,当如JP 2008-228522 A中所述那样用于致冷剂通路的缝104、106、108形成在q轴上时,具有高磁阻的缝104、106、108位于d轴磁路的中途,这大幅增加了d轴磁路的磁阻并且导致磁体转矩的下降。

毋容置疑,在增加电磁钢板14的种类数以构成致冷剂通路并且缩短形成在一块电磁钢板14中的缝的距离的情况下,即使致冷剂通路形成在q轴或d轴上,也能确保足够宽的磁路,从而能防止磁体转矩和磁阻的下降。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准备具有不同的缝形成位置的若干不同类型的电磁钢板14,这导致部件种类数增加和组装劳动力增加的问题。

此外,如JP 2008-228522 A中所述,在致冷剂通路仅形成在q轴上的情况下,致冷剂不在永磁体16附近流动,这导致永磁体16的冷却效率下降的问题。当永磁体16的温度过度上升时,不仅磁体转矩减小,而且发生磁体的消磁,这导致旋转电机60的性能低下。能通过采用具有高矫顽力的磁体来防止这种消磁。然而,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重稀土类成分的含量,这导致成本的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并且在旋转电机60的输出性能不恶化的情况下提高转子10的冷却性能,芯致冷剂通路适当地构造成弯曲的并且沿转子轴线方向延伸。即,如图3所示,引起磁体转矩的d轴电流的磁链在转子芯12中行进以从一个磁极18的中心通过,并且然后离开转子芯12以从与所述一个磁极18相邻的另一个磁极18的中心通过。因此,d轴磁路Ld变成与旋转电机60的q轴交叉的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不阻碍d轴磁路Ld,沿周向延伸的第三致冷剂通路26和沿q轴延伸的第二致冷剂通路24形成在不同的电磁钢板14中,并且第二致冷剂通路24仅在电磁钢板14的径向中间延伸。因此,在第一钢板14a中,能使用从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内周侧端部延伸到电磁钢板14的内周端的区域作为d轴磁路Ld,因而d轴磁路能被保持为宽。此外,在第二钢板14b中,在q轴上未形成致冷剂通路,使得不存在分割d轴磁路Ld的致冷剂通路。这因此可以将d轴磁路Ld的磁阻抑制为低。

此外,引起磁阻转矩的q轴电流的磁链在转子芯12中从形成在磁极18之间的凸极行进以穿过其相邻的凸极,并且然后离开转子芯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q轴上延伸的第一致冷剂通路22仅延伸到相对于永磁体16而言的内周侧位置,以便不阻碍q轴磁路Lq,并且第三致冷剂通路26构造成在相对于永磁体16而言的内周侧位置行进。因此,在第一钢板14a中,能使用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内周端与永磁体16之间的区域作为q轴磁路Lq,使得q轴磁路Lq不会被致冷剂通路分割。此外,在第二钢板14b中,由于第三致冷剂通路26沿大体平行于q轴电流的磁链的方向延伸,所以q轴磁路Lq不会被致冷剂通路分割,由此可以将磁阻抑制为低。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d轴磁路Ld和q轴磁路Lq两者均未被致冷剂通路分割,所以能有效地利用磁体转矩和磁阻转矩两者,由此最终可以防止旋转电机60的输出性能的恶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致冷剂通路26沿永磁体16形成,并且致冷剂流经第三致冷剂通路26。这可以有效地冷却永磁体16,由此可以防止永磁体16的性能低下和消磁。此外,如从以上说明显而易见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致冷剂从转子芯12的内周端引导到其外周端的致冷剂通路由两种电磁钢板14a、14b构成。因此,不必准备具有不同的致冷剂形成位置的各种电磁钢板,使得能削减部件的种类数并且能降低组装劳动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芯致冷剂通路仅设置在转子轴线方向上的一个位置。换言之,多个芯致冷剂通路配置在转子轴线方向上的同一位置处。利用这种构型,可以防止致冷剂滞留在间隙G中,并且最终降低阻力损失。即,在芯致冷剂通路设置在转子轴线方向上的两个以上位置处的情况下,在一个位置处从芯致冷剂通路喷出到间隙G的致冷剂与在另一个位置处从芯致冷剂通路喷出到间隙G的致冷剂互相干涉。结果,致冷剂不会迅速流出到间隙G的外部,而是滞留在间隙G内。这种情况下,致冷剂用作转子10的旋转阻力,这增加了阻力损失。另一方面,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当芯致冷剂通路仅设置在转子轴线方向上的一个位置处时,从芯致冷剂通路喷出到间隙G的致冷剂在不与其它致冷剂互相干涉的情况下迅速排出到间隙G外。结果,能降低阻力损失,并且能更多地提高旋转电机60的效率。

注意,至此描述的构型是例子,并且可适当地改变其它构型,只要芯致冷剂通路至少包括在周向上偏离q轴的位置处从转子芯12的内轴端延伸到转子芯12的内部的第一致冷剂通路22、在q轴上从转子芯12的外周端延伸到转子芯12的内部的第二致冷剂通路24和沿周向延伸以便将第一致冷剂通路22与第二致冷剂通路24连接的第三致冷剂通路26;并且第二致冷剂通路24和第三致冷剂通路26配置于在转子轴线方向上不彼此重叠的位置处。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第二钢板14b配置在设置有第一、第二致冷剂通路22、24的第一钢板14a的两侧,因此设置了两块第二钢板14b。然而,可设置一块第二钢板14b。在仅设置一块第二钢板14b的情况下,希望形成在第二钢板14b中的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宽度(截面积)刚好加宽这么多。

此外,第一致冷剂通路22、第三致冷剂通路26和第二致冷剂通路24可形成在不同电磁钢板14中,只要第二致冷剂通路24和第三致冷剂通路26形成在彼此邻接的不同电磁钢板14中。此外,第一致冷剂通路22可形成在与第三致冷剂通路26相同的电磁钢板14中。即,如图4所示,仅第二致冷剂通路24可形成在第一钢板14a中,并且第一致冷剂通路22和第三致冷剂通路26可形成在第二钢板14b中。

此外,在以上说明中,致冷剂通路由贯通电磁钢板14的缝构成。然而,致冷剂通路可由代替缝的不贯通电磁钢板14的沟槽构成。此外,本实施方式仅例示了由通过层叠电磁钢板14而形成的层叠钢板组成的转子芯12。然而,转子芯12可由不同于层叠钢板的压粉磁心等制成,只要例如能维持强度特性和磁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冷剂通路22配置在d轴上。然而,第一致冷剂通路22可以不是设置在d轴上,而是可设置在其它位置,只要第一致冷剂通路22形成在转子周向上偏离q轴的位置处。例如,如图5所示,两个第一致冷剂通路22可设置在d轴的相对两侧。然而,考虑到永磁体16的冷却效率,为了使第三致冷剂通路26的沿永磁体16延伸的距离变长,希望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外周侧端部在可能的情况下位于d轴上。此外,考虑到电磁钢板14的强度,希望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数量尽可能少。

此外,在以上说明中,仅例示了永磁体16呈V形配置的转子10。然而,永磁体16可如图6、7所示呈矩形或圆弧形,只要转子10构造成使得永磁体16埋入转子芯12中。此外,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致冷剂通路26在d轴(第一致冷剂通路22的长轴)和q轴(第二致冷剂通路24的长轴)上被分割。然而,第三致冷剂通路26可适当地是连续的,只要第三致冷剂通路26沿转子周向延伸以便将第一致冷剂通路22与第二致冷剂通路24连接。例如,如图6所示,第三致冷剂通路26可以是构造成不在d轴上被分割而是从一个q轴连续地延伸到与其相邻的另一个q轴的致冷剂通路。然而,为了确保电磁钢板14的强度,希望第三致冷剂通路26在d轴和q轴两者上被分割。

在任意情况下,在转子周向上偏离q轴的位置处从转子芯12的内周端延伸的第一致冷剂通路22、在q轴上从转子芯12的外周端延伸的第二致冷剂通路24和沿周向延伸以便将第一致冷剂通路22与第二致冷剂通路24流体连通的第三致冷剂通路26可设置成使得第二致冷剂通路24和第三致冷剂通路26在转子轴线方向上彼此移位。利用这种构型,可以将q轴磁路和d轴磁路两者的磁阻抑制为低。这因此可以在旋转电机60的输出性能不恶化的情况下提高转子10的冷却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