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部件和使用该连接部件的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构造、以及使用该连接构造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电动致动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572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部件和使用该连接部件的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构造、以及使用该连接构造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电动致动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部件和使用该连接部件的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构造,还涉及能够通过一体的连接部件进行上述电动马达的壳体与控制装置的壳体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的、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部件和使用该连接部件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大多被配设在接近的位置处,在采取这种配置时,很重视所配置的位置的正确性和配置所需的作业的效率性。

并且,作为这种电动马达及其控制装置的例子,例如存在用于减轻会成为驾驶员的负担的车辆的转向力以进行辅助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上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电动马达和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等,该电动马达的壳体以及控制装置的壳体等如上所述那样被配设在相互接近的位置处。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106234号(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发明中,将电动马达和作为其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配置为,使得该电动马达与控制单元从电动马达的旋转轴沿其径向彼此相邻。

并且,为了如上所述那样进行接近配置,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如图10A和10B所示,构成为使得所述电动马达512和所述控制单元515U的安装面、用于与设置在所述控制单元上的所述电动马达电连接的端子座515B的安装面、以及被安装在所述控制单元上的连接器515C的安装面成为同一面。

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中,通过采用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精度良好且高效地进行电动马达、控制单元和各端子接合部的安装,还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062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不在与电动马达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进行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相互配置而在沿上述旋转轴的轴心的方向上进行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相互配置的情况下,如该专利文献1所述,难以将各构成要素所具有的安装面都配置为同一面。

因此,在上述那样的情况下,在安装被构成为独立部件的上述电动马达及其控制装置时产生的安装误差会累积性地蓄积起来,由此使得位置精度变差,上述电动马达与控制装置的接合位置变得极为不易对准,存在对电连接部也带来负荷的可能性。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将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配置为,在沿上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方向上与该电动马达相邻地配置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关于精度良好且高效地配置这些装置存在课题。

于是,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主要通过构成为以控制装置安装凸缘与中继端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的单一的部件的连接部件来进行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由此能够通过上述单一的连接部件高效地进行电连接和机械连接,防止因安装误差的累积性的蓄积而带来的位置精度的变差,精度更良好且更高效地进行上述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连接起来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至少由呈环状的控制装置安装凸缘和被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凸缘的内缘侧的中继端构成,所述中继端具有将从所述电动马达突出形成的导电端子与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子电连接起来的导体,并且具有在从所述电动马达突出形成的导电端子的周围围绕的保护部。

并且,通过如下构成,能够更有效地解决上述课题:在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凸缘的内缘侧设置有与所述环状的控制装置安装凸缘同心的呈环状的防滴防尘体,所述环状的防滴防尘体形成为,在被安装于所述内缘侧的中继端的部分处通过该中继端的外缘侧。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马达的连接构造,其用于将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连接起来,用于将电动马达的壳体的一个连接面与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控制装置的壳体的一个连接面连接起来,在该电动马达的连接构造中,在所述电动马达的连接面上突出设置所述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将本发明第1或第2方面所述的连接部件经由所述连接部件的中继端的导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并且将所述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电动马达的壳体的一个连接面。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构造,其用于将电动马达的壳体的一个连接面与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控制装置的壳体的一个连接面连接起来,在该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构造中,在所述电动马达的连接面上突出设置所述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将本发明第1或第2方面所述的连接部件经由所述连接部件的中继端的导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将所述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电动马达的壳体的一个连接面,将所述中继端的导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控制装置突出形成,所述导体的另一端与来自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子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壳体在所述控制装置的壳体的一个连接面处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

此外,通过将上述连接部件或连接构造用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或者电动致动器或用于车辆,能够更有效地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电动马达及其控制装置配置为,在沿上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方向上与该电动马达相邻地配置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如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难以将构成为独立部件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的安装面都配置成为同一面的时候,如上所述那样采用形成为使得用于机械连接的控制装置安装凸缘与用于电连接的中继端成为一体的连接部件或经由上述连接部件的连接构造,由此能够通过上述构成为单一部件的连接部件高效地进行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因此,通过上述构成为一体形成的单一部件的连接部件,能够消除按照各个部件分别进行上述连接的情况下的连接误差的累积性的蓄积,能够更为精度良好且高效地进行上述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

此外,在上述连接部件和连接构造中,在进行上述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在上述连接部件设置防滴防尘体,由此,上述防滴防尘体压接在上述连接部件与控制装置的壳体之间、以及连接有上述连接部件的电动马达与控制装置之间,从而在上述装置等相互之间进行密封,能够有效地进行防滴防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一般结构的图。

图2A是电动马达200和连接部件100的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图2B是控制装置300的立体图,图2C是连接部件100的立体图,图2D是表示将连接部件和电动马达组合起来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图2A所示的控制装置安装凸缘的D-D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A所示的中继端的C-C线的剖视图。

图5A是防滴防尘体的立体图,图5B是将该防滴防尘体安装在控制装置安装凸缘上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沿防滴防尘体设置的突起的示例的图,其中,图6A是包含呈三角形状的突起的剖视图,图6B是包含呈半圆形的突起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连接部件100和电动马达200的具体的连接步骤的立体图。

图8是从彼此不同的方向观察连接部件的中继端部分被嵌入到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部分中的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9是构成为在电动马达的连接面的中心部分设置了分解器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10A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电动马达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的仰视图,图10B是图10A所示的X―X截面的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部件和使用该连接部件的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构造,以将其应用于作为车辆中使用的电动致动器的一种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这里,上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通过电动马达的旋转力对车辆的转向机构赋予转向辅助力(助力),其将电动马达的驱动力经由减速机构通过齿轮或传送带等传送机构对转向轴或齿条轴赋予转向辅助力。并且,这样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EPS)进行马达电流的反馈控制,以便正确地产生转向辅助力的扭矩。

该反馈控制调整马达施加电压以便使得转向辅助指令值(电流指令值)与马达电流检测值之间的差变小,马达施加电压的调整一般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占空比(duty)的调整来进行。

在图1示出上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一般结构并进行说明,方向盘1的转向柱轴(转向轴、方向盘轴)2经过减速机构3的减速齿轮、万向接头4a和4b、齿轮齿条机构5、横拉杆6a、6b,再通过轮毂单元7a、7b与转向车轮8L、8R连结。此外,转向柱轴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方向盘1的转向扭矩的扭矩传感器10和用于检测转向角θ的转向角传感器14,对方向盘1的转向力进行辅助的电动马达200通过减速机构3的减速齿轮(齿轮比n)与转向柱轴2连结。

并且,作为控制上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控制装置300的控制单元(ECU)被构成为以微型控制单元(MCU)为基干部件,从电池13被供给电力,并且经过点火开关11而被输入点火信号。

在这样构成的控制装置300中,根据通过扭矩传感器10检测出的转向扭矩Th和通过车速传感器12检测出的车速Vel来进行作为辅助(转向辅助)指令的电流指令值的运算,根据对电流指令值实施了补偿等后得到的电压控制指令值Vref来控制供应给电动马达200的电流。另外,转向角传感器14并非必须的部件,可以不配设,还可以从与电动马达连结的分解器等的旋转位置传感器取得转向角。

此外,上述控制装置300上连接有收发车辆的各种信息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区域网络)50,能够从CAN 50处接收车速Vel。此外,控制装置300上还连接有收发CAN 50以外的通信、模拟/数字信号、电波等的非CAN 51。

并且,在作为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为了进行本发明的电动马达200与其控制装置300的安装,连接部件和连接构造如下构成。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结构要素采取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也使用同一记号,有时会适当省略重复部分的说明。

图2涉及本发明的将电动马达200与控制装置300连接起来的连接部件100,其中,图2A是电动马达200和连接部件100的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图2B是控制装置300的立体图,图2C是连接部件100的立体图,图2D是表示将连接部件与电动马达组合起来的构造的立体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马达200的壳体大致为圆筒形状,与上述圆筒形状的中心轴同轴配置的电动马达的旋转轴MC从构成上述圆筒形状的一个圆形的端部面(负载一侧的面)210突出,与作为负载的减速机构(图2中未示出)连接。并且,上述圆筒形状部分的侧面230的靠上述端部面210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将上述电动马达200连接于被配设在负载一侧的减速机构等的多个凸缘250。

此外,在作为构成上述圆筒形状的另一个圆形的端部面的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连接面270上,突出地形成有来自上述电动马达200的导电端子(Mu、Mv、Mw)、(Mu’、Mv’、Mw’)。

来自上述电动马达200的导电端子(Mu、Mv、Mw)、(Mu’、Mv’、Mw’)例如是与上述电动马达内的马达线圈连接并且对其供给电力等的呈矩形的汇流条端子,这些端子被构成为,沿着构成上述连接面270的圆的外周,在比该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处立起设置成一列。另外,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导电端子(Mu、Mv、Mw)、(Mu’、Mv’、Mw’)以如下方式成型:在上述连接面270上设置通往上述电动马达200内部的孔部271,上述导电端子从上述电动马达200内部的马达线圈侧穿过该孔部271而立起设置在面上,但也可以经由与所述壳体间的绝缘材料等而直接形成在所述电动马达200的壳体的上述连接面270的面上。

此外,在所述电动马达的连接面270侧经由连接部件100而连接有控制装置300。这里,所述控制装置300的壳体的外形可以为任意形状,如本实施方式所示,既可以是与所述电动马达200同样的圆筒形状,或者例如也可以为各面是四边形状的箱体。其中,所述控制装置300的壳体需要至少具有与所述电动马达200连接的连接面370,并且需要与如后所述那样被设置在连接部件100上的控制装置的安装凸台设置部131对应地,设置有能够与上述连接部件100连接的连接部件对应部350。此外,上述控制装置上具有(未图示的)控制端子,与在后述的中继端150上设置的导体(汇流条端子)连接,然而关于上述控制端子的形态不做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与上述导体相互组合而嵌合的形态,或在上述控制装置300的侧面上设置窗口310,将上述控制端子穿过该窗口,借助螺钉固定或焊接等,将在上述控制装置300的壳体内侧设置的控制端子与在上述中继端150上设置的导体151连接起来。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连接部件100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作为防滴防尘体的橡胶密封件170、中继端150和中继端固定螺钉190。

并且,在本发明中,上述连接部件100被配设在所述电动马达200的壳体的连接面270与所述控制装置的壳体的连接面370之间,构成为经由该连接部件100,上述电动马达200与上述控制装置300连接起来的构造。

上述连接部件100的构成要素中的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整体呈环状,其截面大致具有倒L型的形状,该截面由在上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和在与上述电动马达的连接面270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平面构成。

更具体而言,如图3中示出图2的2A的D-D线上的截面那样,上述呈环状的形态的外缘部分侧以从外侧将上述电动马达壳体的连接面所构成的圆形部分的端面的外缘部分覆盖至所述圆筒形状的圆筒部分的端部的方式,构成为使得上述倒L型的一边130V的截面与上述圆筒部分平行,此外,上述呈环状的形状的内缘部分以覆盖上述电动马达壳体的圆形的连接面的外缘的方式,构成为使得上述倒L型的另一边130H的截面与该连接面平行。

此外,在从上述呈环状的形态的外缘部分进一步朝向外侧的3个部位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安装凸台设置部131。

此外,在上述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的呈环状的形态的内缘侧部分上,以使上述内缘部分的一部分进一步向内侧延伸的方式,设置有中继端设置部133。并且,上述中继端设置部133用于在上述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上设置中继端150,因而设置有该中继端设置用的螺钉孔135。

此外,在上述连接部件100中,中继端150被安装在上述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上,将从电动马达主体突出设置的导电端子与被设置在控制装置上的控制端子以电中继的方式连接起来,同时通过该连接,将连接部件与电动马达机械连接起来。

因此,上述中继端150如图2和图4中示出的图2的C―C线部分的截面那样,整体被成型为由合成树脂等构成的大致呈平面状的形态,在该中继端150中,形成有用于将上述中继端通过中继端固定螺钉190固定在上述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上的螺钉孔155,并且,通过嵌件成型的方法等嵌入有用于将上述导电端子与控制端子中继连接的导体151而构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上述导体151使用弯曲的汇流条端子,上述汇流条端子根据作为中继对象的导电端子的数量,被嵌入到上述中继端的平面部分,上述汇流条端子的两端在与上述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导电端子连接部)150A和与来自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子连接的连接部(控制端子连接部)150B处,被成型为从上述平面部分突出。

上述连接部中的导电端子连接部150A是将构成上述导体151的汇流条端子与电动马达200的导电端子连接起来的部分,其呈从构成上述中继端150的平面上的形态向上述电动马达200的导电端子方向立起设置的中空的突起形状。

并且,在该中空的突起形状的中空部分150A1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露出从上述平面部分弯曲形成的汇流条端子151的一部分,该汇流条端子构成为如下的构造:在沿上述中空部分150A1的内表面的状态下,使端部151A向构成上述中继端的平面上的与设置有上述突起形状的一侧反方向的控制装置300侧突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构成上述中继端150的平面上观察的情况下,上述突起形状形成为具有四边形状的轮廓的整体四棱柱状,该四边形状的轮廓形成为,与供在上述电动马达200的连接面上设置的导电端子突出的孔部271的内侧的形状一致。

因此,在将上述中继端150的导电端子连接部150A与上述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连接的情况下,将上述导电端子连接部150A的突起形状的部分嵌入到供在上述电动马达的接合面上设置的导电端子突出的孔部271中,从而使得上述导电端子被插入到上述突起形状的中空部分150A1,构成为在与上述汇流条端子151相邻的位置处从构成上述中继端的平面部分向上述控制装置300方向突出。另外,如上所述,导电端子在与上述汇流条端子151相邻的位置处从构成上述中继端的平面部分向上述控制装置方向突出,电动马达200的导电端子的突出部分的长度需要考虑到与上述中继端150的厚度或突出部分的长度等对应而构成。

此外,上述中继端的连接部中的控制端子连接部150B是将构成上述导体的汇流条端子与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子连接起来的部分。因此,构成上述导体的汇流条端子151从构成上述中继端150的平面上的形态向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子侧弯曲地立起设置,在以进行与上述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的连接的导电端子连接部为基准观察的情况下,上述立起设置的位置构成在离开上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MC的径向上。因此,通过如上构成,从而在经由上述连接部件100连接有上述电动马达200的情况下,在从上述电动马达观察的情况下,上述控制端子连接部150B形成在比上述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靠近上述电动马达的圆筒状形态的圆筒部分的侧面230的位置处,由此在将具有上述连接部件的电动马达连接到上述控制装置上的情况下,连接部分的确认和加工变得容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上设置有橡胶密封件170来作为防滴防尘体。上述橡胶密封件170在上述连接部件100与控制装置的壳体之间以及连接有上述连接部件的电动马达与控制装置之间对它们进行压接,从而进行上述构成要素间的密封,进行防滴防尘。

因此,上述橡胶密封件170如图5A的立体图所示,基本上是被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的内缘侧。并且,上述橡胶密封件170具有将与所述凸缘130的内缘抵接的部分作为中边(中央的边)、将另一边作为控制装置侧的面、将另外一边作为电动马达侧的面的突出的U字状的截面,整体形成为环状形态。并且,作为上述环状形态,在设置有上述中继端150的部分,如图5B的立体图所示,形成为通过上述中继端150的靠近上述安装凸缘130的外周侧的上述中继端的外缘侧。

此外,在上述橡胶密封件的突出有上述截面的U字状的除去中边以外的2个面上,还可以朝向上述各个面的外方,如图6A所示设置截面为三角形状或如图6B所示设置截面为半圆状的突起173。并且,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上述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从构成环状形态的面的上下被压接的情况下,还能够确保更高的面压以提高密闭性。

下面,说明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连接部件的连接构造。图7是表示连接部件100与电动马达200的具体的连接步骤的立体图。在进行上述连接部件100与电动马达200的连接时,首先相对于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通过被设置在该中继端150上的螺钉孔155,利用中继端固定螺钉190将中继端150螺钉固定在中继端设置部133上。进而,在将如上构成的连接部件100与电动马达200的连接面270连接时,将在上述连接部件100的上述中继端150上设置的导电端子连接部150A的突起形状的部分定位为使其与供在上述电动马达的连接面270上设置的导电端子(Mu、Mv、Mw)、(Mu’、Mv’、Mw’)突出的孔部271对应,此后,通过将上述突起部分嵌入上述孔部271中来进行位置的固定。

图8A、图8B是从彼此不同的各个方向观察上述的接合部件的中继端部分被嵌入到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部分中的状态时的立体图。如该图8A、图8B所示,若将上述连接部件的中继端部分嵌入到上述电动马达的接合面的供导电端子突出的孔部分271中,则上述导电端子被插入到上述中继端的突起形状的中空部分150A1内,构成为在与上述中继端150的汇流条端子的端部151A相邻的位置处从构成上述中继端的平面部分向上述控制装置方向突出。因此,上述中继端的突起部分如上所述进入在电动马达的连接面270的孔部271的内缘侧与导电端子之间,因此能够构成为通过上述中继端的导电端子连接部150A将在上述接合面上形成的孔部271的内缘侧与导电端子绝缘的构造。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导电端子连接部150A采用的基本结构是,如上所述具有中空的突起形状,从而向上述中空部分150A1插入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而使其围绕该导电端子。因此,在采用上述电动马达200的导电端子未形成于接合面的孔部内而是从接合面直接突出的构造的情况下,连接上述中继端150时,能够在该突出部的周围围绕起来保护并绝缘。

此外,形成了上述构造的结果是,电动马达的导电端子部分如上所述在与中继端的汇流条端子的端部151A相邻的位置处从构成上述中继端的平面部分向上述控制装置方向突出。于是,通过将如上所述相邻并突出的电动马达200的导电端子与中继端的汇流条端子151焊接接合,由此能够同时达成上述连接部件与电动马达的电接合和机械接合。另外,这里,上述导电端子与中继端的汇流条端子的接合能够通过TIG焊接或电阻焊接等方法进行焊接,此外还可以采用焊接以外的压接或钎焊等方法。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接合强度,如上所述连接的连接部件100与电动马达200如下相互进行连接。即,在将上述连接部件100的中继端部分嵌入电动马达200的导电端子部分时,和上述中继端与导电端子的位置对准同时地,上述连接部件的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如图9所示,被轻度压入上述电动马达200的连接面270侧而被嵌入固定。于是,将如上被嵌入的接合部件100的外缘与电动马达200的侧面230通过焊接而固定,能够提高机械的接合强度。另外,此时,也可以取代上述的固定方法,在上述电动马达200的壳体或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的内侧形成筋部(bead)来进行压入固定。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将连接部件100与电动马达200等连接起来时,能够在这些连接部分上确保空间的余量,例如图9所示,还可以构成为在电动马达的连接面270的中心部分设置分解器400的构造。因此,如上所述在电动马达200的壳体上设置分解器400等时,在确保与马达轴MC间的位置精度的基础上,不在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上固定这些部件,能够在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的圆环内确保考虑到分解器400等的搭载范围和调整分解器400的相位的范围的面积。

并且,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无论有无上述连接部件100与电动马达200的连接,都能够进行在上述电动马达200上的分解器400等的拆装和调整等。

此外,如下进行连接有上述连接部件100的电动马达200在控制装置300上的连接:通过螺钉固定等方法将控制装置的连接部件对应部350与在上述连接部件的控制装置安装凸缘130上构成的安装凸台设置部131连接起来。

并且,在进行上述连接时,通过上述的嵌合或螺钉固定或焊接等方法将在连接部件100的中继端150上突出形成的控制端子连接部150B连接于在与其对应的位置上预先设置的控制装置的导电端子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连接部件和连接构造,主要经由以使得控制装置安装凸缘与中继端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的单一的连接部件进行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由此可通过上述构成为单一部件的连接部件高效地进行电连接和机械连接,能够防止因安装误差的累积性的蓄积而造成的位置精度的变差,能够更为精度良好且高效地进行上述电动马达与其控制装置的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在本发明主旨的范围采取各种方式。因此,例如,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中继端相对于控制装置安装凸缘被设置在控制装置侧,但也可以设置在电动马达侧,在这种情况下,在将上述中继端与电动马达连接后,也能够相对于上述中继端安装控制装置安装凸缘。

此外,上述中继端在控制装置安装凸缘上的连接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螺钉固定,还可以采用铆接结合等。

标号说明

1 方向盘

2 转向柱轴(转向轴、方向盘轴)

3 减速机构

4a、4b 万向接头

5 齿轮齿条机构

6a、6b 横拉杆

7a、7b 轮毂单元

8L、8R 转向车轮

10 扭矩传感器

11 点火开关

12 车速传感器

13 电池

14 转向角传感器

100 连接部件

130 控制装置安装凸缘

130V 构成控制装置安装凸缘的截面的L型的一边

130H 构成控制装置安装凸缘的截面的L型的另一边

131 安装凸台设置部

133 中继端设置部

135 中继端设置用螺钉孔

150 中继端

150A 导电端子连接部

150A1 突起形状的中空部分

150B 控制端子连接部

151 导体(汇流条端子)

151A 控制端子连接部的汇流条端子端部

155 螺钉孔

170 防滴防尘体

173 设置于防滴防尘体上的突起

190 中继端固定螺钉

200 电动马达

210 端部面(负载一侧的面)

230 电动马达壳体侧的面

250 凸缘(用于与减速机构等的连接)

270 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连接面(控制装置侧)

271 孔部

300 控制装置(控制单元、ECU)

310 被设置在控制装置侧的面上的窗口

350 连接部件对应部

370 连接面(电动马达侧)

400 分解器

Mu、Mv、Mw、Mu’、Mv’、Mw’ 来自马达的导电端子

MC 电动马达旋转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