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以及转子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3188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转子以及转子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jp1999-299149a中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该转子具有在外周安装磁体的磁轭和覆盖磁体的外周面的罩。在磁体的周向端部设有缺口,在罩的开口缘部设有凹陷部。通过将罩的凹陷部卡定于相邻的磁体之间的缺口,罩的轴向以及周向的移动被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进行罩相对于磁轭的周向上的固定、即罩的止转,需要在将罩盖在磁体的外周之前对磁体以及罩实施加工。因此,制造工序复杂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容易进行转子罩的止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子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转子,该转子具有在整个周向安装有永磁体的转子芯,其中,该转子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将圆筒状的转子罩盖于转子芯的外周的工序;以及利用按压构件将转子罩的开口端朝向径向内侧按压而形成与永磁体的外形形状相仿的角部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用包括轴的旋转轴线在内的平面剖切转子而得到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的放大图。

图5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表示将转子芯收容到转子罩的工序。

图6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表示转子芯被收容到转子罩后的状态。

图7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表示被收容到限制构件后的转子芯以及转子罩。

图8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表示配置有外侧筒夹以及内侧筒夹的状态。

图9是沿着图8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表示配置有外侧筒夹以及内侧筒夹的状态。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的第一外侧筒夹的俯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一按压工序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从图12的状态拆卸了外模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二按压工序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中的c部的放大图。

图16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表示第二按压工序结束后的状态。

图17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表示从图16的状态拆卸了外侧筒夹以及内侧筒夹后的状态。

图18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放大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第一外侧筒夹的俯视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第一按压工序的俯视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俯视图,表示第一按压工序结束后的状态。

图22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第一外侧筒夹的变形例的俯视图,表示第一外侧筒夹具有倒角部的情况。

图22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第一外侧筒夹的变形例的俯视图,表示形成第一外侧筒夹的筒夹凹部的面形成为曲面状的情况。

图22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第一外侧筒夹的变形例的俯视图,表示形成第一外侧筒夹的筒夹凹部的面形成为相对于径向倾斜了的平面状的情况。

图23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的第一外侧筒夹的变形例的俯视图,表示按压部作为独立个体安装于抵接部的内侧的情况。

图23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的第一外侧筒夹的变形例的俯视图,表示抵接部作为独立个体安装于按压部的周向两端的情况。

图2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第二按压工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沿着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剖切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2的旋转电机100而得到的剖面的剖视图。

旋转电机100作为马达以及发电机中的至少一者发挥作用。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100包括:作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的轴1;与轴1固定为一体的转子2;以及与转子2隔开预定的空隙而设置于转子2的外周侧的定子3。

转子2包括:转子芯21,其被固定于轴1的外周而与轴1一起旋转;多个永磁体22,其在整个周向以等间隔配置地设置于转子芯21的外周面;转子罩23,其用于收容已安装有永磁体22的转子芯21。

转子2具有沿着周向排列的6个永磁体22。转子2并不限于此,既可以具有沿着周向排列的7个以上的永磁体22,也可以具有2~5个中的任意个数的永磁体22。另外,转子2也可以具有未被沿着周向分割而形成为环状的永磁体22。

而且,转子2也可以具有被沿着轴向分割开的永磁体22。在该情况下,转子2也可以具有周向上的永磁体22之间的间隙沿着轴向彼此错开的所谓的阶梯式扭斜(日文:ステップスキュー)构造。

定子3包括:定子芯31,其呈圆环状,其以与转子2隔开预定的空隙并围绕转子2的方式设置;以及绕组32,其被卷装于定子芯31。

定子芯31具有:环状的磁轭部33;多个齿34,其从磁轭部33向径向内侧突出地设置,沿着周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以及槽35,其由相邻的齿34划分形成于磁轭部33的内周侧。

绕组32被卷绕于定子芯31的齿34,从而在各齿34形成线圈。绕组32的终端与设于定子3的电极(未图示)连接。若借助电极向线圈供给电力,则定子芯31磁化,通过与转子2的永磁体22之间的作用,转子2以轴1为轴进行旋转。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用包括轴1的旋转轴线在内的平面剖切转子2而得到的剖面的剖视图。

转子罩23形成为用于收容已安装有永磁体22的转子芯21的由非磁性的不锈钢形成的有底筒状。如图3所示,转子罩23具有:圆筒部24,其呈圆筒状,覆盖转子芯21的外周;底部25,其与转子芯21的轴向一侧(图3中右侧)的端部抵接;以及上表面部26,其从圆筒部24弯折而形成且与转子芯21的轴向另一侧(图3中左侧)的端部抵接。

如图3所示,底部25形成为具有与轴向垂直的面并且在中央具有直径比轴1的直径大的孔25a的圆环状。圆筒部24的端部和底部25的外周端借助从圆筒部24的端部沿着轴向突出的突出部25b连接。

如图4所示,在转子罩23的与转子芯21相对的底部25形成有朝向转子罩23的内侧沿着轴向突出的突起部25c。转子芯21被夹在底部25的突起部25c和上表面部26之间。突起部25c也可以在底部25形成有几个。突起部25c既可以形成为点状,也可以形成为沿着径向、周向具有预定的长度的槽状。即,突起部25c只要朝向转子罩23的内侧(图4中左侧)沿着轴向突出,就能够形成为任意的形状。

上表面部26具有:角部27,其按照多个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形成;凸缘部28,其呈圆环状,其具有从角部27向径向内侧延伸而与轴向垂直的面并且在中央具有直径比轴1的直径大的孔26a;以及隆起部29,其从凸缘部28的径向内侧沿着转子芯21的轴向延伸。

上表面部26可通过将圆筒部24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按压而形成。角部27通过按照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形成而与永磁体22抵接,从而磁体22被转子罩23从周向压住。因此,转子罩23和永磁体22之间的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因而,角部27作为转子罩23相对于转子芯21的止转部发挥作用。

上表面部26的隆起部29是不与构成旋转电机100的其他构件(省略图示)干涉那样的轴向长度,以与其他构件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形成。上表面部26通过具有隆起部29,与没有隆起部29的情况相比刚度提高。因此,在按压圆筒部24的开口端而形成了上表面部26之后,上表面部26的沿着轴向立起的方向(图3中箭头方向)以及周向(图2中箭头方向)上的回弹被降低。

另外,底部25的孔25a以及上表面部26的孔26a形成为比转子芯21的直径小的直径。底部25以及上表面部26以遮住永磁体22的侧面的方式延伸而形成。

接着,一边参照图5~图17一边说明转子2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转子芯21的外周面安装多个永磁体22。永磁体22以在整个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的方式使用粘接剂等来进行安装。

接下来,如图5所示,从预先形成有底部25的转子罩23的开口端放入已安装有永磁体22的转子芯21而将其收容于转子罩23内。在该阶段,还没有形成上表面部26。因此,若将转子芯21放入直到与转子罩23的底部25抵接,则如图6所示,转子罩23的开口端位于比转子芯2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在该阶段,在底部25没有形成突起部25c。

接下来,如图7所示,将转子芯21以及转子罩23收容于作为限制构件的外模(日文:外型)41。外模41是内径被设定为与转子罩23的圆筒部24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圆筒状构件。外模41的高度与转子芯21的高度大致相同。外模41对后述的在将转子罩23的开口端向径向内侧按压时转子罩23的圆筒部24向径向外侧鼓出的情况进行限制。

接下来,进行利用作为按压构件的多个外侧筒夹以及作为保持构件的多个内侧筒夹将转子罩23的开口端朝向径向内侧按压而形成角部27的按压工序。按压工序包括将圆筒部24的开口端朝向径向内侧按压的第一按压工序和将在第一按压工序中向径向内侧压入了的转子罩23的开口端进一步向径向内侧按压的第二按压工序。在第一按压工序中,作为外侧筒夹,可使用第一外侧筒夹42,作为内侧筒夹,可使用第一内侧筒夹43。另外,在第二按压工序中,作为外侧筒夹,可使用第二外侧筒夹52,作为内侧筒夹,可使用第二内侧筒夹53。以下,具体地说明按压工序。

在第一按压工序中,首先,如图8以及图10所示,将沿着周向分割开的多个第一外侧筒夹42排列成环状并配置在外模41的上部。第一外侧筒夹42在沿着周向具有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以与转子罩23的开口端的外周面抵接的方式配置。第一外侧筒夹42以周向的间隙隔着转子罩23而与永磁体22之间的间隙相对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0)。

第一外侧筒夹42形成为将圆筒沿着周向分割而成的大致圆弧状。如图11所示,第一外侧筒夹42具有形成于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42彼此相对的面和与转子罩23的外周面相对的面之间的作为倒角部的r倒角(圆弧倒角)部42a。通过第一外侧筒夹42对转子罩23的向径向内侧的按压,转子罩23的与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的间隙相对的部分同第一外侧筒夹42的r倒角部42a平滑地接触而进入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的间隙。第一外侧筒夹42通过具有r倒角部42a,可防止在利用第一外侧筒夹42将转子罩23朝向径向内侧压入时的转子罩23的断裂。倒角部并不限于r倒角部,也可以是c倒角(斜切倒角)部。

而且,将沿着周向分割开的多个第一内侧筒夹43配置于转子芯21的上部且呈环状排列地配置于转子罩23的内周侧(参照图8)。各第一内侧筒夹43以沿着周向具有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以与转子罩23的开口端的内周面抵接的方式配置。

接下来,在将第一内侧筒夹43朝向径向外侧按压了的状态下,将第一外侧筒夹42朝向径向内侧按压。此时,作用于第一外侧筒夹42的向径向内侧的按压力被设定成超过作用于第一内侧筒夹43的向径向外侧的按压力。由此,第一外侧筒夹42向径向内侧移动,转子罩23的开口端在被第一内侧筒夹43从内周侧保持着的状态下被第一外侧筒夹42朝向径向内侧压入。

期望的是,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一边分别被按压辅助构件(未图示)限定其相对于转子芯21的轴向上的位置一边将转子罩23的开口端向径向内侧按压。由此,可防止在将转子罩23向径向内侧按压时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沿着轴向离开转子芯21那样的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的浮起。因而,能够精度良好地形成转子罩23的上表面部26。

转子罩23的朝向径向内侧压入的部分既可以仅被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向径向内侧拉拽,也可以向拉拔加工那样被拉长。是拉拽还是拉长可通过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的按压力的关系调整。换言之,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的按压力也可以一边作为防皱力施加于转子罩23、一边使转子罩23的开口端向径向内侧弯折。另外,也可以利用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的按压力使转子罩23的板厚积极地减少。在拉拽或拉长时,在转子罩23的朝向径向内侧压入的部分既可以形成有折皱,也可以不形成折皱。

另外,第一外侧筒夹42除了将转子罩23朝向径向内侧按压之外也向轴向下方按压。由此,能够降低上表面部26完成了时的回弹。由第一外侧筒夹42进行的向轴向下方的按压可通过第一外侧筒夹42的自重或外部应力的施加来进行,可在第一外侧筒夹42向径向内侧充分移动了之后进行。

如图12所示,转子罩23的开口端以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的各间隙减少的方式被向径向内侧压入。在第一按压工序中,第一外侧筒夹42的向径向内侧的移动量可由传感器(未图示)检测。若基于第一外侧筒夹42的形状以及移动量运算的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的间隙达到预定量,则第一外侧筒夹42的向径向内侧的移动停止,第一按压工序结束。这样,在第一按压工序中,以第一外侧筒夹42不与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42抵接而在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残留有预定的间隙的方式控制移动量而将转子罩23向径向内侧按压。

由此,若将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拆除,则如图13所示,转子罩23的开口端被向比圆筒部24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按压,可形成与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相仿的角部27。另外,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转子罩23的与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的间隙相对的部分被向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的间隙内引导,从而可在转子罩形成向径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60。

鼓出部60形成为平滑的圆弧状,向径向内侧划分形成相对于转子罩23的其他部分凹陷的凹部61。也就是说,鼓出部60的壁面可仅由连续的曲面形成。为了形成这样的鼓出部60,期望第一外侧筒夹42具有倒角部。不过,只要可形成鼓出部60,第一外侧筒夹42就也可以不具有倒角部。

接下来,在第二按压工序中,如图14所示,将第二外侧筒夹52配置于转子罩23的开口端的外周侧,并且将第二内侧筒夹53配置于转子罩23的开口端的内周侧。第二外侧筒夹52以与鼓出部60抵接的方式配置。即,第二外侧筒夹52以其周向的间隙在周向上与鼓出部60错开的方式配置。

第二内侧筒夹53以周向的间隙与鼓出部60的凹部61相对的方式配置。如图15所示,各第二内侧筒夹53以周向上的间隙w1比鼓出部60的位于径向内侧的部分的沿着周向的长度w2小的方式配置。即,鼓出部60以其位于径向内侧的部分与转子罩23的位于径向内侧的其他部分之间的边界抵接于第二内侧筒夹53的方式形成。

接下来,在将第二内侧筒夹53朝向径向外侧按压了的状态下将第二外侧筒夹52朝向径向内侧按压。此时,与上述第一按压工序同样,第二外侧筒夹52的按压力被设定成超过第二内侧筒夹53的按压力。由此,转子罩23的开口端在被第二内侧筒夹53从内周侧保持着的状态下被第二外侧筒夹52朝向径向内侧压入。

此时也与第一按压工序同样,期望的是,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一边限定其相对于转子芯21的轴向上的位置一边将转子罩23向径向内侧按压。

另外,此时也与第一按压工序同样,朝向转子罩23的径向内侧压入的部分既可以仅被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向径向内侧拉拽,也可以如拉拔加工那样被拉长。

另外,第二外侧筒夹52除了将转子罩23朝向径向内侧按压之外也向轴向下方按压。由此,能够降低上表面部26完成了时的回弹。第二外侧筒夹52的向轴向下方的按压可通过第二外侧筒夹52的自重或外部应力的施加进行,可在第二外侧筒夹52向径向内侧充分移动了之后进行。

如图16所示,转子罩23的开口端以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的各间隙消失的方式被向径向内侧压入。由此,若将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拆除,则如图17所示,转子罩23的开口端自圆筒部24起被进一步向径向内侧压入,形成从凸缘部28的径向内侧沿着转子芯21的轴向突出的隆起部29。

上表面部26通过具有隆起部29,从而上表面部26的刚度提高。因此,在按压圆筒部24的开口端而形成了上表面部26之后,向轴向立起的方向(图3中箭头方向)以及周向(图2中箭头方向)上的上表面部26的回弹被降低。通过周向上的上表面部26的回弹被降低,可防止在角部27和永磁体22之间产生间隙。因而,在转子芯21和转子罩23之间的轴向上的间隙被减小的同时,可防止在角部27和永磁体22之间产生间隙。因而,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

另外,各第二内侧筒夹53之间的间隙w1小于鼓出部60的位于径向内侧的部分的周向上的长度w2。因此,鼓出部60不会进入第二内侧筒夹53的间隙而被向径向内侧压入。因而,在转子罩23上在整周上形成有:角部27,其与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相仿;凸缘部28,其从角部27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隆起部29,其从凸缘部28的径向内侧沿着转子芯21的轴向突出。

在此,为了容易理解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参照图18对作为比较例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比较例的转子制造方法的第一按压工序中,第一外侧筒夹42以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的间隙大致消失的方式将转子罩23向径向内侧按压。随着第一外侧筒夹42的向径向内侧的移动,转子罩23的与各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的间隙相对的部分进入第一外侧筒夹42的间隙。若第一外侧筒夹42移动到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的间隙大致消失为止,则转子罩23的进入到第一外侧筒夹42的间隙的一部分被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42的彼此相对的面沿着周向夹着。由此,如图18所示,在转子罩23形成角部27的同时形成被第一外侧筒夹42夹入而弯折的弯折部63。

在第二按压工序中,若不对弯折部63进行加工而使其残留,则有可能与旋转电机100的其他构件产生干涉,因此,需要利用第二外侧筒夹52将弯折部63向径向内侧按压而形成上表面部26。然而,弯折部63以被第一外侧筒夹42沿着周向夹入的方式弯折而形成,因此,径向(图18中的上下方向)的刚度比转子罩23中的其他部分的刚度变高。也就是说,弯折部63与其他部分相比难以沿着径向变形,因此,即使将弯折部63向径向内侧按压,在弯折部63变形之前已进行了加工的角部27、凸缘部28也被向径向内侧拉长。因此,角部27、凸缘部28的壁厚变薄而有可能断裂。这样,在比较例的转子制造方法中,上表面部26有可能产生断裂、龟裂。

相对于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第一按压工序中,以在各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留有预定的间隙的方式将转子罩23向径向内侧按压,因此,不形成弯折部63而是形成鼓出部60。鼓出部60呈在径向内侧形成有凹部61的圆弧状鼓出,因此,鼓出部60的径向上的刚度比弯折部63的径向上的刚度低。因此,在第二按压工序中,能够将鼓出部60向径向内侧容易地按压,不产生断裂、龟裂就能够将鼓出部60形成为上表面部26。因而,能够防止断裂、龟裂的产生且将转子罩23的整周形成为上表面部26。

这样,鼓出部60在第二按压工序中形成为不会使角部27、凸缘部28被拉长而断裂那样的形状即可。换言之,鼓出部60不是内侧的壁面彼此接触的弯折部63那样的形状,只要是内侧的壁面以彼此分开的非接触方式形成而向外侧鼓出的形状,就能够形成为任意的形状。例如,鼓出部60并不限于壁面由连续的曲面形成的平滑的圆弧状,也可以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直线部。

利用以上的按压工序,在转子罩23形成有:角部27,其与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相仿;凸缘部28,其从角部27朝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隆起部29,其从凸缘部28的径向内侧沿着轴向突出。

接下来,拆卸外模41,形成从转子罩23的底部25朝向转子罩23的内侧沿着轴向突出的突起部25c。突起部25c是例如通过将冲头等在顶端具有凸部的冲压工具(省略图示)从转子罩23的外侧朝向内侧(图4中从右侧朝向左侧)对底部25打入而形成的。此时,突起部25c以与转子芯21的端面抵接的方式形成。通过在形成上表面部26后形成突起部25c,能够在上表面部26和底部25之间夹入转子芯2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只要突起部25c能够与转子芯21的端面抵接而在上表面部26与底部25之间沿着轴向夹入转子芯21,就也可以不沿着轴向平行地突出。另外,突起部25c既可以形成于上表面部26的凸缘部28,也可以形成于上表面部26以及底部25这两者。另外,在转子芯21的端面形成有孔、槽的情况下,也可以以进入孔、槽的方式形成突起部25c。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

接下来,轴1被插入转子芯21的中央。由此,如图2所示,具有轴1的转子2完成。

根据以上的第1实施方式,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在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与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相仿的角部27形成于转子罩23,永磁体22被转子罩23从周向压住,因此,转子罩23和永磁体22之间的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因而,只要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就能够容易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而且,不需要另外的加工就能够进行止转,因此,能够削减加工工序而抑制转子制造时的工时的增加。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在将圆筒部24的开口端向径向内侧按压的第一按压工序中,在转子罩23形成向径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60。鼓出部60向径向外侧鼓出而在径向内侧划分形成凹部61,因此,与沿着周向夹入的方式弯折的情况相比较,容易沿着径向变形。因此,在第二按压工序中,在第一按压工序中形成的角部27、凸缘部28不会拉长就能够容易地将鼓出部60向径向内侧按压而形成凸缘部28。因而,能够防止在转子罩23产生断裂、龟裂且将转子罩23的整周形成为上表面部26。

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2包括具有沿着转子芯21的轴向延伸的隆起部29的转子罩23,因此,上表面部26的回弹被隆起部29降低。因而,能够减小转子罩23和转子芯21之间的轴向上的间隙。因而,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

另外,如图9所示,外模41的高度被设定为与转子芯21的高度大致相同,因此,能够进行第一外侧筒夹42的高度方向上的定位。由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将第一外侧筒夹42朝向径向内侧按压的工序。而且,将第一外侧筒夹42以及第二外侧筒夹52除了朝向径向内侧按压之外也将它们向轴向下方按压,因此,能够降低转子罩23的上表面部26的回弹。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9~图22c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以下,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圆筒部24向径向内侧按压的工序(第一按压工序)以各第一外侧筒夹42与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残留有间隙的状态结束。

相对于此,在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如图19所示,第一外侧筒夹142具有能够以排列成环状的状态与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142抵接的抵接部143和在比抵接部143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按压转子罩23的按压部144。另外,在第一外侧筒夹142的内侧利用彼此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142的按压部144形成与转子罩23的外周相对的筒夹凹部145。在以上的点,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19所示,第一外侧筒夹142的抵接部143形成为能够以排列成环状的状态与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142的抵接部143抵接。在抵接部143相互抵接了的状态下,各第一外侧筒夹142的向径向内侧的移动被限制。另外,抵接部143以在按压部144呈环状配置成抵接于转子罩23的外周的状态下与相邻的抵接部143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方式形成(参照图20)。

按压部144从抵接部143的内侧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地形成,设置于比抵接部143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按压部144以其周向上的长度小于抵接部143的周向上的长度的方式形成。即,按压部144的中心角形成得小于抵接部143的中心角。由此,如图19所示,若第一外侧筒夹142配置成环状,则利用按压部144形成与转子罩23相对的筒夹凹部145。形成筒夹凹部145的按压部144的面146形成为沿着径向平行的平面状。

在第一按压工序中,如图20所示,各第一外侧筒夹142以在抵接部143之间具有预定的周向上的间隙的状态以按压部144与转子罩23的开口端的外周面抵接的方式配置。第一内侧筒夹43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将沿着周向分割开的多个第一内侧筒夹43配置于转子芯21的上部且呈环状排列地配置于转子罩23的内周侧。各第一内侧筒夹43以在沿着周向具有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与转子罩23的开口端的内周面抵接的方式配置。

接下来,在将第一内侧筒夹43朝向径向外侧按压了的状态下,将第一外侧筒夹142朝向径向内侧按压。此时,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作用于第一外侧筒夹142的向径向内侧的按压力被设定得超过作用于第一内侧筒夹43的向径向外侧的按压力。由此,第一外侧筒夹142向径向内侧移动。另外,转子罩23的开口端在被第一内侧筒夹43从内周侧保持着的状态下被第一外侧筒夹142朝向径向内侧压入。

如图21所示,转子罩23的开口端以第一外侧筒夹1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的各间隙减少的方式向径向内侧压入。在第2实施方式的第一按压工序中,第一外侧筒夹142移动直到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142中的抵接部143彼此抵接为止,结束工序。由此,若拆除第一外侧筒夹142以及第一内侧筒夹43,则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转子罩23的开口端被向比圆筒部24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按压,可形成与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相仿的角部27。

另外,转子罩23的与形成于第一外侧筒夹142之间的筒夹凹部145相对的部分中的越是靠近按压部144的部分越被向径向内侧压入,越是远离按压部144的部分越不向径向内侧压入。因而,如图21所示,转子罩的与筒夹凹部145相对的部分形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鼓出部60。

这样,在第一按压工序中,通过将第一外侧筒夹142向径向内侧按压直到抵接部143彼此抵接为止,能够形成鼓出部60。因而,无需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为了在第一外侧筒夹42之间残留预定的间隙而控制第一外侧筒夹42的移动量,能够容易地形成鼓出部60。另外,能够提高鼓出部60的形成的再现性。

根据以上的第2实施方式,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第一按压工序中的第一外侧筒夹142具有:抵接部143,其能够以排列成环状的状态与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142抵接;以及按压部144,其从抵接部143的内侧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并按压转子罩23。另外,在第一外侧筒夹142的内侧,通过彼此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142的按压部144而形成与转子罩23的外周相对的筒夹凹部145。由此,在第一按压工序中,将第一外侧筒夹142向径向内侧按压直到抵接部143彼此抵接为止,能够将转子罩23的与筒夹凹部145相对的部分形成为鼓出部60。这样,在第一按压工序中,将第一外侧筒夹142向径向内侧按压直到彼此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142的抵接部抵接为止即可,因此,无需对第一外侧筒夹142的向径向内侧的移动量进行检测并控制。因而,能够容易地形成鼓出部60。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转子罩23的上表面部26的形成。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如图22a所示,第一外侧筒夹142也可以在按压部144中的与转子罩23相对的面和形成筒夹凹部145的面之间形成作为倒角部的r倒角部144a。倒角部也可以是c倒角部。另外,如图22b所示,第一外侧筒夹142也可以是按压部144的形成筒夹凹部145的面形成为曲面状。另外,如图22c所示,第一外侧筒夹142也可以是按压部144的形成筒夹凹部145的面形成为从径向倾斜的平面状。这样,第一外侧筒夹142只要在其与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142之间形成与转子罩23相对的筒夹凹部145,就能够形成为任意的形状。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在第一外侧筒夹142中,抵接部143和按压部144形成为一体。相对于此,在第一外侧筒夹142中,抵接部143和按压部144也可以形成为独立个体。具体而言,如图23a所示,第一外侧筒夹142也可以在具有圆弧截面形状的抵接部143的内侧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按压部144。另外,如图23b所示,第一外侧筒夹142也可以在按压部144的周向的两端面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抵接部143。

在抵接部143和按压部144构成为独立个体的情况下,通过将任意形状的抵接部143和按压部144分别组合,能够调整筒夹凹部145的周向上的宽度。另外,能够任意地调整第一按压工序中的第一外侧筒夹142的移动量,因此,能够调整鼓出部60的大小。而且,例如,即使是转子罩23的外径不同的情况,也能够使抵接部143、按压部144这样的模具通用化。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4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以下,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按压工序中,第二内侧筒夹53以各第二内侧筒夹53之间的间隙与鼓出部60的内侧的凹部61相对的方式配置。

相对于此,在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在第二按压工序中,第二内侧筒夹53以各第二内侧筒夹53之间的间隙在周向上与鼓出部60错开的方式配置,这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24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第二按压工序中,第二内侧筒夹53以各第二内侧筒夹53之间的间隙沿着周向与鼓出部60的凹部61错开的方式配置,鼓出部60的凹部61与第二内侧筒夹53相对。即,在第二按压工序中,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以隔着鼓出部60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由此,在第二按压工序中,鼓出部60一边被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夹着一边被向径向内侧按压。

根据这样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在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在第二按压工序中,鼓出部60一边被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夹着一边被向径向内侧按压。因而,能够利用由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所产生的保持力抑制折皱的产生,能够在较少的折皱的情况下对鼓出部60进行加工而形成上表面部26。

以下,汇总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作用以及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转子制造方法是制造转子2的转子制造方法,该转子2包括以能够与轴1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轴1且在整个周向上安装有永磁体22的转子芯21,该转子制造方法包括:将圆筒状的转子罩23盖于转子芯21的外周的工序和利用按压构件(第一外侧筒夹42、142以及第二外侧筒夹52)将转子罩23的从转子芯21的端部沿着轴向突出的开口端朝向径向内侧按压而形成与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相仿的角部27的工序。

在该构成中,与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相仿的角部27形成于转子罩23,永磁体22被转子罩23从周向压住,因此,转子罩23和永磁体22之间的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因而,能够一边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一边抑制转子2制造时的工时的增加。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转子制造方法中,按压构件具有被沿着周向分割开而呈环状排列的多个外侧筒夹(第一外侧筒夹42、142以及第二外侧筒夹52),在形成角部27的工序中,在转子罩23的位于相邻的第一外侧筒夹42、142之间的部分形成向径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60。

在该构成中,通过形成鼓出部60,径向上的刚度的上升被抑制,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转子罩23向径向内侧按压。因而,不产生断裂、龟裂就能够形成角部27。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一外侧筒夹142具有:抵接部143,其与相邻的外侧筒夹抵接;以及按压部144,其在比抵接部143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按压转子罩23,利用按压部144在第一外侧筒夹142的内侧形成与转子罩23相对的筒夹凹部145。

在该构成中,即使不控制第一外侧筒夹142的移动量,也通过按压到第一外侧筒夹142彼此抵接为止,从而形成鼓出部60。因而,能够容易地形成鼓出部60。另外,能够提高鼓出部60的形成的再现性。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形成角部27的工序包括如下工序:利用具有比鼓出部60的位于径向内侧的部分的周向上的长度小的间隙而被沿着周向分割开的多个第二内侧筒夹53保持转子罩23的轴向端部的内周,将鼓出部60朝向径向内侧按压。

在该构成中,转子罩23不会进入第二内侧筒夹53的间隙,利用第二内侧筒夹53一边保持转子罩23的内周一边形成角部27。因而,能够在转子罩23的整周形成角部27。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形成角部27的工序包括如下工序:使相邻的第二外侧筒夹52之间的间隙隔着转子罩23与相邻的第二内侧筒夹53之间的间隙彼此相对,利用第二外侧筒夹52和第二内侧筒夹53将鼓出部60向径向内侧按压。

在该构成中,鼓出部60一边被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夹着一边被向径向内侧按压。因而,能够利用由第二外侧筒夹52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所产生的保持力抑制折皱的产生,能够在较少的折皱的情况下对鼓出部60进行加工。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形成角部27的工序中,形成从角部27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28和从凸缘部28的径向内侧沿着转子芯21的轴向突出的隆起部29。

在该构成中,通过形成隆起部29,回弹被降低,能够减小转子罩23和转子芯21之间的轴向上的间隙。因而,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转子制造方法还包括在形成了角部27之后在转子罩23的至少一个端面形成朝向转子罩23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25c的工序。

在该构成中,通过形成突起部25c,能够在转子罩23的两端面之间夹入转子芯。因而,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转子2包括:转子芯21,其以能够与轴1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轴1且在整个周向安装有永磁体22;以及转子罩23,其呈圆筒状,其覆盖转子芯21的外周,转子罩23具有在转子芯21的开口端按照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形成的角部27。

在该构成中,与永磁体22的外形形状相仿的角部27形成于转子罩23,永磁体22被转子罩23从周向压住,因此,转子罩23和永磁体22之间的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因而,能够一边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一边抑制转子2制造时的工时的增加。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转子2的转子罩23还具有从角部27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28和从凸缘部28的径向内侧沿着转子芯21的轴向突出的隆起部29。

在该构成中,通过形成隆起部29,回弹被降低,能够减小转子罩23和转子芯21之间的轴向上的间隙。因而,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各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本发明的应用例之一,其主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构成。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按照永磁体的外形形状形成的角部27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此外,在转子芯21具有被沿着周向分割开的多个永磁体22的情况下,在沿着周向相邻的永磁体22之间凹陷的槽部也可以形成于角部27。槽部在形成角部27时同时形成,作为转子罩23相对于转子芯21的止转部发挥作用。因而,通过角部27具有槽部,能够进一步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另外,也可以通过在转子罩23的圆筒部24另外形成槽部来提高止转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在形成了槽部之后沿着永磁体22之间在转子罩23的外周面上加工轴向槽。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按压工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二内侧筒夹53以各第二内侧筒夹53之间的间隙与鼓出部60的内侧的凹部61相对的方式配置。取而代之,也可以是,在第二按压工序中,第二内侧筒夹53以各第二内侧筒夹53之间的间隙沿着周向与鼓出部60错开的方式配置。即,也可以将上述第2实施方式和上述第3实施方式组合起来。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转子罩23的上表面部26向径向内侧延伸设置直到从角部27起遮盖永磁体22,但也可以以永磁体22的一部分暴露的方式延伸设置。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上表面部26具有从凸缘部28的径向内侧沿着转子芯21的轴向突出的隆起部29。为了可靠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期望具有隆起部29,但也可以不形成隆起部29。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有底筒状的转子罩23的一端形成了上表面部26,但也可以是,在不具有底部25的筒状的转子罩23放入了转子芯21之后在转子罩23的两端形成上表面部26。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形成转子罩23的上表面部26时将外模41配置在了圆筒部24的整个外周,但也可以将外模41配置于局部或者不使用外模41。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按压工序以及第二按压工序而以两次逐渐形成了上表面部26。相对于此,也可以是以3次以上将转子罩的开口端向径向内侧按压而形成上表面部26。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第一外侧筒夹42、142以及第二外侧筒夹52、第一内侧筒夹43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形成了上表面部26。取而代之,也可以不使用第一内侧筒夹43以及第二内侧筒夹53而仅使用第一外侧筒夹42、142以及第二外侧筒夹52形成上表面部26。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转子罩23由非磁性的不锈钢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铝等其他非磁性金属构成。

在仅将转子罩23盖于转子芯21的外周的构造中,无法从转子罩23的外侧确认永磁体22之间的位置,因此,难以沿着永磁体22之间对轴向槽进行后加工。不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即使是在安装了转子罩23之后也能够将槽部形成于永磁体22之间,因此,能够确认永磁体22之间的位置,能够沿着永磁体22之间对轴向槽进行后加工。由此,利用后加工成的槽进一步缩小转子罩23和永磁体22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转子罩23的止转。

本申请基于2014年10月29日向日本国专利厅提出申请的特愿2014-220715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编入本说明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