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907阅读:9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成型装置,特别是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交流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其转子一般由冲片(通常为矽钢片),铝液等组成。长期以来转子斜槽冲片叠压的工序由人工操作完成,其缺陷包括:转子斜槽的一致性很差;生产效率低且耗时;生产过程中转子如果没有放到位,很容易压伤产品,或者压伤员工的手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788109 U)公开了一种转子斜槽冲片叠压工装,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转子平台,所述底座上设有滑块导柱组,转子平台套装在滑块导柱组上,所述滑块导柱组套装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布置在转子平台的两边,第一滑块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二滑块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可以控制第一滑块沿滑块导柱组滑动,第二气缸可以控制第二滑块沿滑块导柱组滑动。

但是,上述提供的转子斜槽冲片叠压工装中,采用两侧气缸同时作用,相向运动,使得在转子上形成斜槽,这样的结构需要在工装安装时,对于精度要求较高,而且相向运行的气缸需要同步进行,使得斜槽的均匀性难以把控。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转子斜槽成型装置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简单控制斜槽均匀性的转子斜槽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简单控制斜槽均匀性的转子斜槽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包括:

底座,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凹槽,且所述条形凹槽贯穿所述底座的两端;

推块,嵌装于所述条形凹槽内;

下料座,位于所述推块的一端,且所述下料座横跨所述条形凹槽的两侧,并与所述条形凹槽的两侧相连;

执行机构,位于所述推块的另一端。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中,所述执行机构包括:

U形气缸固定座,所述气缸固定座的封闭端安装于所述条形凹槽内,并远离所述下料座的一端;

第一气缸,安装于所述气缸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一气缸包括一第一活塞杆;

刀具,安装于所述推块上,且所述刀具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相连,其中,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相连一端的所述刀具上设置有一摆杆;

L形气缸固定块,一端安装于所述气缸固定座的开口端,另一端悬空;

第二气缸,安装于所述气缸固定块的悬空端,且所述第二气缸包括一第二活塞杆;

L形移动块,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杆相连,另一端贯穿所述推块,其中,所述L形移动块上开设有一U形槽口,与所述摆杆相嵌套。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中,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一限位块,安装于远离所述第二气缸一端的所述移动块上。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中,所述刀具还包括:

刀具座,一侧开设有一用以安装刀片的楔形凹槽;

刀片连接套,与所述摆杆位于所述刀具的同一侧,且所述刀片连接套的一端贯穿所述刀具座,并与所述刀片相连,所述刀片连接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中,沿所述推块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凹腔,且所述凹腔的一侧呈圆形,所述凹腔的另一侧呈长方形;沿所述推块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一方形通槽,且所述方形通槽贯穿所述推块的两侧面;靠近所述第一气缸一端的推块端面上设置有一长圆孔;与所述长圆孔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推块端面上设置有一圆孔,与所述凹腔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中,所述下料座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安装孔;沿所述下料座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通孔;沿所述下料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U形通槽,且所述U形通槽的两侧壁上各设置有一凸起,并与所述推块相卡接。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中,所述推块呈阶梯状,且所述推块的截面呈一凸字形,其中,所述推块两侧的阶梯面与所述凸起相卡接。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中,所述安装孔为沉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斜槽成型装置,通过第一气缸控制刀具的进刀与退刀,通过第二气缸控制刀具的回正与倾斜,保证了转子中的每一竖槽同步变成斜槽,实现了转子斜槽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的实施例中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执行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的实施例中推块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中,100、底座;110、条形凹槽;200、推块;210、凹腔;220、方形通槽;230、长圆孔;240、圆孔;300、下料座;310、安装孔;320、通孔;330、U形通槽;340、凸起;400、执行机构;410、气缸固定座;420、第一气缸;430、刀具;431、刀片;432、摆杆;433、刀具座;434、楔形凹槽;435、刀片连接套;440、气缸固定块;450、第二气缸;460、移动块;461、U形槽口;47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子斜槽成型装置,包括一底座100,沿底座10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凹槽110,且条形凹槽110贯穿底座100的两端;一推块200,嵌装于条形凹槽110内,实现推块200在条形凹槽110中移动;一下料座300,位于推块200的一端,且下料座300横跨条形凹槽110的两侧,并与条形凹槽110的两侧相连,通过下料座300防止推块200在底座100上移动时,冲离底座100;一执行机构400,位于推块200的另一端,作为推块200移动时的动力来源以及在转子上形成均匀的斜槽。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下料座300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安装孔310,作为将下料座300固定连接在底座100上的连接孔,优选地,安装孔310为沉孔,使得下料座300与底座100相连接时的连接件的尾部低于下料座300的表面,保证了下料座300表面的平整性;沿下料座300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通孔320,作为转子的下料通道;沿下料座3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U形通槽330,作为推块200的移动通道;U形通槽330的两侧壁上各设置有一凸起340,与推块200相卡接,使得推块200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偏离。

优选地,如图1、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执行机构400包括一气缸固定座410,呈U形,且气缸固定座410的封闭端安装于条形凹槽110内,并远离下料座300的一端;一第一气缸420,安装于气缸固定座410上,且第一气缸420包括一第一活塞杆;一刀具430,安装于推块200上,且刀具430的一端与第一活塞杆相连,其中,与第一活塞杆相连一端的刀具430上设置有一摆杆430;一气缸固定块440,呈L形,且气缸固定块440的一端安装于气缸固定座410的开口端,气缸固定块440的另一端悬空;一第二气缸450,安装于气缸固定块440的悬空端,且第二气缸450包括一第二活塞杆;一移动块460,呈L形,一端与第二活塞杆相连,另一端贯穿推块200,其中,移动块460上开设有一U形槽口461,与摆杆432相嵌套,通过第二气缸450,推动气缸固定块440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摆杆432的往复摆动,进而实现刀片431的往复摆动,使得转子上的竖槽变成斜槽。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执行机构400还包括一限位块470,安装于远离第二气缸450一端的移动块460上,用以限定移动块460的移动范围。

优选地,如图5所示,刀具430包括一刀具座433,且刀具座433的一侧开设有一楔形凹槽434,用以安装刀片431;摆杆432安装于刀具座433的另一侧,并贯穿刀具座433,与刀片431相连;与摆杆432同一侧的刀具430上设置有一刀片连接套435,且刀片连接套435的一端贯穿刀具座433,并与刀片431相连,刀片连接套435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杆相连,通过第一气缸420实现刀具430的进刀与退刀。

优选地,如图1、图6以及图7所示,推块200呈阶梯状,且推块200的截面呈一凸字形,其中,推块200两侧的阶梯面与下料座300的凸起340相卡接;沿推块200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凹腔210,且凹腔210的一侧呈圆形,作为转子斜槽的成型空间,凹腔210的另一侧呈长方形,作为刀具座433的安放空间;沿推块200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一方形通槽220,且方形通槽220贯穿推块200的两侧面,作为移动块460的安装通道;靠近第一气缸420一端的推块200端面上设置有一长圆孔230,作为摆杆432的摆动空间;与长圆孔230位于同一侧的推块200端面上设置有一圆孔240,与凹腔210相连通,作为刀具430连接套的安装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斜槽成型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转子进入通孔320中,其次移动推块200,直至凹腔210的圆形一侧与下料座300上的通孔320对齐为止,让通孔320中的转子下落,进入凹腔210的圆形一侧中;然后通过第一气缸420推动刀具430进刀,使得刀具430中的刀片431嵌入转子表面的竖槽中;接着通过第二气缸450推动移动块460,使得刀具430中的摆杆432摆动,从而使得刀片431倾斜,将转子上的竖槽同步变成斜槽;最后推块200沿着条形凹槽110退回至初始位置,并通过第一气缸420拉动刀具430退刀,再通过第二气缸450拉动移动块460,使得刀片431回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斜槽成型装置,通过第一气缸420控制刀具430的进刀与退刀,通过第二气缸450控制刀具430的回正与倾斜,保证了转子中的每一竖槽同步变成斜槽,实现了转子斜槽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