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分离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4707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塑分离反应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特别是一种铝塑分离反应釜。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塑分离反应釜沿用混凝土装载车的结构,利用电机输出到液压泵,再由液压泵连接液压马达最终实现反应釜的转动。这种结构经过多次的运动形式的转换,使得能量损失较多。另一方面,由于反应釜端部的被动齿轮较小,需要较大扭矩输出才能带动反应釜,这使得液压系统的发热功耗巨大,需要提高相关的冷却设备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持续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量损耗小,且无需冷却系统的铝塑分离反应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塑分离反应釜,包括底座、釜体和动力机构,所述的釜体一端通过旋转接头设有滚轴,另一端直接设有滚轴,所述的底座各设有两个支撑辊子,支撑辊子与滚轴配合使得釜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的旋转接头外圈上固定有齿圈,在底座的一侧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通过卧式变速箱连接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与齿圈啮合。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首先通过动力机构与变速箱的配合完成一次减速增扭矩作用,然后通过直接设置在旋转接头上的齿圈来增大齿圈的直径,增加齿圈上的齿数,完成二次减速增扭矩作用,最终使得动力机构的动力能够平滑的输出到反应釜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通过旋转接头与釜体连接的滚轴端部设有液体进出管口,所述的液体进出管口与釜体内部连通。由于将传动装置既齿圈设置到了旋转接头的外圈上,反应釜的输出管路可以简单的设置在滚轴端部,且管路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也大大的简化。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动力机构为变频电机,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移动轮。通过变频电机,能直接控制转速,而底座底部的移动轮能相对方便的移动整个反应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传动结构,通过减速器的减速以及输出齿轮与齿圈的大齿轮比带来的二级减速效果,大大增加了输出扭矩,从而达到传动平滑的效果。同时相较于现有的液压马达动力传动系统,发热量也大大降低,减少了能耗的损失,也省略的散热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铝塑分离反应釜,包括底座1、釜体2和动力机构6,所述的釜体2一端通过旋转接头3设有滚轴4,另一端直接设有滚轴4,所述的底座1各设有两个支撑辊子11,支撑辊子11与滚轴4配合使得釜体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的旋转接头3外圈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齿圈5,在底座1的一侧设有动力机构6,动力机构6通过卧式变速箱7连接输出齿轮8,输出齿轮8与齿圈5啮合。

其中所述的通过旋转接头3与釜体2连接的滚轴4端部设有液体进出管口9,所述的液体进出管口9与釜体2内部连通。所述的动力机构6为变频电机,所述的底座1底部设有移动轮10。通过变频电机,能直接控制转速,而底座1底部的移动轮10能相对方便的移动整个反应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