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518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在屋顶上安装光伏组件时,需要在屋顶上预设一个安装支架,然后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同时为了保证安装支架在屋顶上的固定可靠性,且满足一定的抗风强度要求,还需要在安装支架上放置压块或水泥墩,以避免安装支架移位。

在现有技术中,许多光伏制造厂家及系统安装商都持有各自的结构安装系统,如京瓷(KYOCERA)太阳安装结构、Panelclaw太阳能安装解决方案、Sunlink安装模块、Schletter安装系统,等等。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光伏组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零部件较多,操作工序多而且复杂,不能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更换的功能,耗时耗力。如何实现光伏组件与安装支架的稳固连接,并实现快速安装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使得光伏组件与安装支架的稳固连接,并实现快速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安装于支架上,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和封装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外框,所述外框的一组对边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包括槽口部与固定部,所述槽口部包含容纳所述外框的槽口,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所在面与所述槽口底面垂直。

所述外框插入所述槽口部的槽口中通过黏性材料与所述安装块紧固,所述支架通过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的连接件紧固所述安装块。

光伏组件在室外自然环境应用时,在不同风向及风速的条件下,既有可能受到向下的压力使组件压向安装块位于组件下方的部分,也有可能受到向上的拉力使组件压向安装块位于组件上方的部分。光伏组件的外框插入槽口部的两个侧面之间,通过黏性材料将外框,如此槽口的两个侧面可以承担向上和向下的风力作用,以实现光伏组件与安装支架的稳固连接。

安装块是预安装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的,在安装时只需要利用连接件将安装块的固定部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步骤得到了简化,加快紧固安装光伏组件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由径向尺寸不同的大孔和小孔邻接组合而成,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母组合,所述大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螺栓头。通过螺栓螺母组合连接安装块与支架,首先将螺栓的螺栓头一端伸入大孔中,将螺栓平移至小孔内,然后再将螺栓的螺纹端伸入支架的相应安装部分,通过旋紧螺母将安装块紧固于支架上,也即将光伏组件安装在支架上。因而这样的大小孔组合的结构可以使得螺栓螺母组合连接的步骤简化为,伸入螺栓头,平移,旋紧螺母,安装方式简便,连接稳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倾斜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安装通孔的所述大孔位置低于所述小孔。

当光伏组件倾斜安装在支架上时,螺栓头伸入大孔,光伏组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下滑,即安装块也随之下滑,小孔滑动到螺栓头四周,原本位于大孔中的螺栓头在没有人力作用的条件下平移到了小孔中。则进行安装作业时,操作人员不需要扶住光伏组件,解放安装工作的一只手做其他的工作。

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为长圆孔,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母组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所在面上设置有朝向槽口部方向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安装通孔位置对应,所述凹槽与所述螺栓头尺寸配合。

凹槽与螺栓头尺寸配合,可以保持螺栓头始终保持在一个方向,不会因为拧紧或者松动螺栓而被动旋转,螺栓头卡紧于凹槽中使得对螺母旋转即可实现紧固动作。

具体的,所述固定部为方管形状,所述安装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槽口部的方管壁面上,所述方管的另一侧壁面同时为所述槽口的侧面。

具体的,所述固定部为板状。

具体的,所述黏性材料选用高可靠性结构胶或双面胶带。

具体的,所述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为传统组件或双玻组件。

具体的,所述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的一组较长的所述边框上分别安装两个安装块,共四个安装块。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安装块槽口部的两个槽口侧面可以承担向上和向下的风力作用,以实现光伏组件与安装支架的稳固连接。

2、安装块是预安装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的,在安装时只需要利用连接件将安装块的固定部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步骤得到了简化,加快紧固安装光伏组件的效率。

3、大小孔组合的结构可以使得螺栓螺母组合连接的步骤简化为,将螺栓头深入大孔中、平移至小孔、旋紧螺母几个步骤,安装方式简便。并且大孔位于小孔下方,可以利用光伏组件的重力作用实现螺栓头从大孔到小孔的平移过程,减少了人力辅助的工作,进一步减少了紧固安装动作的繁复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装设在檩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一种安装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安装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为螺栓螺母组件的安装步骤示意图.

图7是螺栓螺母组件与安装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螺栓螺母组件装入安装块时的正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太阳能电池片,2、外框,3、安装块,31、槽口部,32、固定部,321、安装通孔,322、凹槽,4、檩条,5、黏性材料,6、螺栓螺母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的实施例,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安装于支架上,如图1所示,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1和封装太阳能电池片1的外框2,外框2的一组对边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块3。

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块3包括槽口部31与固定部32,槽口部31包含容纳外框2的槽口,固定部32上设置有安装通孔321,安装通孔321所在面与槽口底面垂直。外框2插入槽口部31的槽口中通过黏性材料5与安装块3紧固,支架上方设置有檩条4,如图2所示,檩条4通过设置在安装通孔321的连接件紧固于安装块3上。安装通孔可以为螺纹孔,连接件为螺纹紧固件;安装通孔也可以为通孔,通过穿设于通孔连接件紧固。

光伏组件的外框2插入槽口部31的两个侧面之间,如此槽口的两个侧面可以承担向上和向下的风力作用,以实现光伏组件与安装支架的稳固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安装通孔321由径向尺寸不同的大孔和小孔邻接组合而成,连接件为螺栓螺母组合6,大孔的径向尺寸大于螺栓头。如图6-a和图6-b所示,通过螺栓螺母组合6连接安装块3与支架分成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螺栓的螺栓头一端伸入大孔中,将螺栓平移至小孔内,然后再将螺栓的螺纹端伸入支架的相应安装部分,通过旋紧螺母将安装块3紧固于支架上,也即将光伏组件安装在了支架上。

进一步优选的,带安装块3的光伏组件倾斜安装在支架上,安装通孔321的大孔位置低于小孔。当光伏组件倾斜安装在支架上时,螺栓头伸入大孔,光伏组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下滑,即安装块3也随之下滑,小孔滑动到螺栓头四周,原本位于大孔中的螺栓头在没有人力作用的条件下平移到了小孔中。则进行安装作业时操作人员不需要扶住光伏组件,这样可以解放安装工作的一只手做其他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安装通孔321为长圆孔,连接件为螺栓螺母组合6。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安装通孔321所在面上设置有朝向槽口部31方向的凹槽322,凹槽322与安装通孔321位置对应,凹槽322与螺栓头尺寸配合,螺栓头卡紧于凹槽322中。黏性材料5选用高可靠性结构胶或双面胶带。光伏组件为传统组件或双玻组件。所述带安装块的光伏组件的一组较长的所述边框上分别安装两个安装块,共四个安装块。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块可以采用两种结构形式。其一,如图4所示,固定部32为方管形状,安装通孔321设置在固定部32远离槽口部31的方管壁面上,方管的另一侧壁面同时为槽口的侧面。其二,如图5所示,固定部32为板状。应当说明的是,无论安装通孔321为长圆孔形式抑或大小圆孔邻接组合的形式,均适用以上方管或板状的两种结构形式。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