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电机转子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954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伸缩式电机转子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伸缩式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微型电机转子在绕线过程中形成高低区避免绕线脱槽的伸缩式电机转子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的转子是由铁芯、绕组、换向器、转轴组成;其中铁芯是由多个冲片构成,每个冲片均具有多个挂槽便于缠绕铜线;绕组即为铜线缠绕成型。目前这样的直流微型电机主要应用与家电产品上,目前有专门的将铜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其使用一个飞叉将铜线缠绕在铁芯的挂槽上,目前的装置一般是采用采用一个绕线座对铜线布置在铁芯上的位置进行固定,该绕线座一般包括横向定位块和纵向定位块;这两个定位块在绕线过程中均是禁止不动的,这样缠绕在铁芯上的铜线均是布置在一个有限的横向空间内,这样很容易由于空间有限导致部分绕线从铁芯的挂槽上脱离造成脱钩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式电机转子绕线装置,解决如何增加电机的绕线空间避免绕线从挂槽上脱离的技术问题。

伸缩式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包括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引导件滑动机构、引导件复位机构、引导件伸缩驱动机构;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彼此间隔并成对称式布置;引导件滑动机构包括滑座、滑轨、支架;滑座活动的固定在滑轨上,滑轨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中间具有穿孔;引导件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杆、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均分别固定有一个复位杆;引导件伸缩驱动机构包括推动头、推动杆、推动杆横向驱动组件;推动头与推动杆轴连接,推动杆内部中空用于放置铜线;推动杆横向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杆、连接杆;电机通过丝杆与连接杆连接,该连接杆与推动杆轴连接实现推动杆的横向移动;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分别对应一个引导件滑动机构,第一绕线引导件或者第二绕线引导件固定在滑座上;每个引导件一端具有放置复位杆的复位杆放置槽,每个引导件中间位置具有放置复位弹簧的弹簧放置腔,每个引导件与推动头配合的位置具有斜面;上述引导件复位机构的两个复位杆分别布置在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的复位杆放置槽上;推动头的头部成锥形并与第一绕线引导件及第二绕线引导件的斜面匹配;上述推动头穿过支架的穿孔。

所述推动杆外部还套有一个中空的旋转套;推动杆上具有一个长条形的滑动槽,旋转套通过一个销钉匹配在上述滑动槽上与推动杆配合在一起,滑动槽的水平面积大于销钉的水平面积。

所述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均整体成中间成圆角过渡的“l”形。

所述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成上下对称式布置。

所述推动头与推动杆轴连接是指推动头与推动杆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连接杆与推动杆之间的角度为直角并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推动杆上具有铜线穿出孔。

所述旋转套在与推动杆对应位置具有铜线穿出孔。

所述旋转套通过一个皮带与旋转套旋转电机连接。

所述支架成菱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是活动的固定在滑轨上,这样飞叉在绕线过程中使铜线是成具有高度差的叠加状态这样不过多占用铁芯的横向面积,这样不容易出现铜线与挂槽脱钩的问题;由于采用引导件复位机构,这样上述两个绕线引导件就能在绕线完成后自动归位;由于设有引导件伸缩驱动机构,这样便于驱动上述两个绕线引导件在滑轨上滑动做伸缩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引导件滑动机构、引导件复位机构、转子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引导件滑动机构、引导件复位机构、转子配合的另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绕线引导件、第二绕线引导件、引导件滑动机构、引导件复位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绕线引导件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绕线引导件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6是引导件滑动机构、引导件复位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推动头的示意图,其中进行了放大处理;

图8是推动杆的示意图;

图9是旋转套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实际应用中各部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实际应用中各部件配合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去掉飞叉后的显示实际应用中各部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装置的内部配合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装置的另一侧示意图;

图15是显示各个部件内部配合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绕线引导件、11.复位杆放置槽、12.弹簧放置腔、13.斜面、2.第二绕线引导件、3.引导件滑动机构、31.滑座、32.滑轨、33.支架、331.穿孔、4.引导件复位机构、41.复位杆、42.复位弹簧、5.引导件伸缩驱动机构、51.推动头、52.推动杆、521.穿出孔、522.滑动槽、53.推动杆横向驱动组件、531.丝杆电机、532.丝杆、533.连接杆、6.转子、61.铁芯、611.挂槽、7.旋转套、71.销钉槽、8.销钉、9.旋转套旋转电机、10.飞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15,图中的伸缩式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包括一个第一绕线引导件1、一个第二绕线引导件2、一个引导件滑动机构3、一个引导件复位机4构、一个引导件伸缩驱动机构5。第一绕线引导件1、第二绕线引导件2的作用是将铜线从飞叉10导出后使其成叠加状态缠绕在铁芯61上即使铜线具有高低差缠绕在转子6的铁芯61上,通过这样的缠绕方式由于增加了缠绕空间从而可避免铜线与挂槽611脱离。引导件滑动机构3的作用是使上述两个引导件上下滑动实现伸缩动作;引导件复位机构4的作用是使上述两个引导件复位;引导件伸缩驱动机构5用于将推动杆52的直线运动转换成上述两个引导件的上下运动。

第一绕线引导件1、第二绕线引导件2彼此间隔并成上下对称式布置,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采用其它对称式布置方式。这两个部件结构相同或者相似即整体均成中间成圆角过渡的“l”形,这样圆角的设计容易将铜线导入到挂槽611中。每个引导件顶部或者尾部具有放置复位杆52的长条形的复位杆放置槽11,每个引导件中间位置具有放置复位弹簧42的弹簧放置腔12便于复位弹簧42穿过,每个引导件与推动头51配合的位置具有斜面13,通过该斜面13的设计,即可当锥形的推动头51与上述斜面13配合时即可使引导件做上下滑动动作。

上述每一个引导件分别对应一个引导件滑动机构3,每个引导件滑动机构3包括一个滑座31、一个滑轨32、一个菱形的支架33;滑座31滑动的固定在滑轨32上,滑轨32固定在支架33上;滑座31是运动的,滑轨32和支架33是不动的;支架33中间具有用于推动头51穿过的穿孔331;第一绕线引导件1或者第二绕线引导件2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座31上;这样当引导件被外力驱动时,引导件就连同滑座31在滑轨32上进行上下滑动动作。

引导件复位机构4包括两个复位杆41、一个复位弹簧42,复位弹簧42的两端均分别固定有一个复位杆41,这样当复位杆41与上述两个引导件匹配时,复位弹簧42始终是处于朝内拉伸的状态;这样当引导件复位机构4与上述两个引导件匹配时,这样复位弹簧42使上述两个引导件复位。两个复位杆41分别布置在第一绕线引导件1、第二绕线引导件2的复位杆放置槽11上。

引导件伸缩驱动机构5包括一个推动头51、一个推动杆52、一个推动杆横向驱动组件53。推动头51与推动杆52通过轴承连接这样当推动杆52转动时不影响推动头51即不带动推动头51旋转;推动杆52内部中空用于放置铜线;推动杆横向驱动组件53包括一个丝杆电机531、一个丝杆532、一个连接杆533;丝杆电机531通过丝杆532与连接杆533连接,该连接杆533与推动杆52成直角连接实现推动杆52的横向移动。连接杆533同样与推动杆52通过轴承连接,这样当推动杆52转动时不影响连接杆533即不带动连接杆533旋转。推动头51的头部成锥形并与第一绕线引导件1及第二绕线引导件2的斜面匹配,这样便可以使第一绕线引导件1及第二绕线引导件2上下运动;上述推动头51穿过支架33的穿孔331,这样当推动杆横向驱动组件53使推动杆52水平前后运动时,推动头51就驱动上述两个引导件上下滑动。推动杆52上具有铜线穿出孔521,这样便于铜线的导出。

推动杆52外部还套有一个中空的旋转套7;推动杆52上具有一个长条形的滑动槽522,旋转套7通过一个销钉8匹配在上述滑动槽522上与推动杆52配合在一起,滑动槽522的水平面积大于销钉8的水平面积,这样销钉8通过与销钉槽71既能使旋转套7与推动杆52匹配一起旋转运动,同时不影响推动杆52在旋转套7内部前后运动从而使推动头51前后移动。旋转套7在与推动杆51对应位置具有铜线穿出孔521,该旋转套7通过皮带与旋转套旋转电机9连接,这样驱动旋转套7旋转。

绕线开始时,第一绕线引导件1、第二绕线引导件2不朝外运动,丝杆532驱动连接杆533朝内或者朝外运动,这样通过推动杆52带动推动头51挤压上述两个引导件实现不断的上升或者下降动作,这时绕线就能从原来的水平铺设状态变成叠加状态缠绕在铁芯61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