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均衡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55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均衡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均衡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大发展电动汽车行业。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是纯电动车的唯一动力来源,电池包必须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电池管理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客户使用体验和使用成本。一个好的电池管理方案,必将会带来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含量的提升,带动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体化均衡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对一致性不好的电池和后期电池(电池使用两到三年之后)管理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均衡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由主绕组反馈式双向DCDC、组间均衡部分和通道选通部分组成;单体电池通过通道选通部分与所述主绕组反馈式双向DCDC的绕组一端相连,该主绕组反馈式双向DCDC的绕组的另一端通过通道选通部分与整组电池组相连;所述组间均衡部分分别与每一个单体电池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主绕组反馈式双向DCDC通过PWM控制器LT3750和PWM控制器LT3748两部分实现双向主动均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组间均衡部分包括多个分别在每个单体电池上并联的一个电阻和与所述电阻串联的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通道选通部分包括与单体电池连接的输入及输出端、与主绕组反馈式双向DCDC的输入端相连的输入及输出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体化均衡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实现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给整组电池充电或整组电池组给单体放电,组间均衡部分可以给每个单体电池单独放电,不但可以实现主被动可选,更是集成了主动均衡和组间均衡为一体高效的电池管理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绕组反馈式高效双向DCDC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间均衡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道选通部分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均衡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由主绕组反馈式双向DCDC、组间均衡部分和通道选通部分组成;单体电池通过通道选通部分与所述主绕组反馈式双向DCDC的绕组一端相连,该主绕组反馈式双向DCDC的绕组的另一端通过通道选通部分与整组电池组相连;所述组间均衡部分分别与每一个单体电池相连。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给整组电池充电或整组电池组给单体放电,组间均衡部分可以给每个单体电池单独放电,不但可以实现主被动可选,更是集成了主动均衡和组间均衡为一体高效的电池管理方案。

如附图1所示的电路的功能是负责能量的双向转换控制;双向主动均衡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LT3750和LT3748这两款PWM控制芯片来实现的。LT3750负责将高能cell的能量转移到pack中,即cell±通过开关选通与高能单体连接、pack±与整组电池相连,通过LT3750的控制将能量通过变压器T转移到pack中。LT3748负责从pack中吸收能量给低能cell补充能量,即cell±通过开关选通与低能单体连接、pack±与整组电池相连,通过LT3748的控制将能量通过变压器T转移到低能cell中

如附图2所示,组间均衡部分包括多个分别在每个单体电池上并联的一个电阻和与所述电阻串联的开关。此电路的功能是通过在每个cell上选择并联一个电阻进行放电从而实现整组的放电,每个电阻通过一个开关的导通与否来决定单体是否放电;组间均衡部分是将每个开关都导通来实现整组放电的。

对放电热量控制:为了控制放电组产生的热量,放电板采用的是铝基板材。热量流动原理:电阻发热→铝基板→导热胶垫→金属外壳。利用金属外壳这个大面积的散热面很好的控制模块内的温度。

如附图3所示的通道选通部分包括与单体电池连接的输入及输出端、与主绕组反馈式双向DCDC的输入端相连的输入及输出端。

此电路的功能是单体开关选通功能通过与单体电池连接的输入及输出端cell±与单体cell相连;cell_out±与双向DCDC的单体输入端相连,再通过一个有源光耦实现MOS管的驱动进而实现单体的选。采用有源光耦不但解决单体cell之间的隔离问题同时很好地解决了MOS管的驱动问题。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