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及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96696发布日期:2018-09-21 21:53阅读:20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以及一种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功率铝线电机在动力线打出线端子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工艺:

第一种工艺如图1所示,人工刮漆或溶剂脱漆后,将铝线11缠绕在铜线12上,浸锡14或者灌胶后套上热缩管13;

第二种工艺如图2和3所示,直接将端子21套在铝线22上压接。

这些方法会带来以下不良影响:第一种工艺会增大连接部位的体积,使得端子在空间有限的接线盒安装时极为不便甚至无法安装。对于第二种工艺,铝线由于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氧化,会使接触电阻增大;另外,铝线之间及铝线与端子之间接触面积较小,同样增大了接触电阻,如图3所示。当电机在高电压、大电流的工况下运行时,端子容易过热甚至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以及一种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方法,可以使连接部位具有较小的体积,同时降低接触电阻。

一种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包括:铜端子、铝线束和连接金属层,所述铜端子包括筒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围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铝线束的头部插入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铝线束由若干条铝线组成;所述连接金属层包括填充在所述铝线束与所述铜端子的连接部之间的包围部,以及填充于所述铝线束的各条铝线之间的间隙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线束与铜端子的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包围部填充在所述第一间隙之中,所述铝线束的铝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间隙部填充在所述第二间隙之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沿所述铝线束插入方向依次设置的压接部和容置部,所述压接部压紧所述连接金属层及所述铝线束。

优选地,所述压接部垂直于铝线束插入方向的截面为扁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端子还包括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铝线束的一端设置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还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连接所述限位部与连接部的环形斜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金属层为锡金属层或者锌金属层。

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无需将铝线缠绕在铜线上,使连接后的端子可以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端子在接线盒中的安装,同时解决了大功率铝线电机出线端子接触电阻大的问题,消除了因电阻大导致的过热或烧毁电机的安全隐患。

一种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脱漆后的铝线束的头部浸入液态的连接金属中,使连接金属填充至所述铝线束的各条铝线之间,并包裹所述铝线束的头部;

取出所述铝线束,将镀有连接金属的铜端子套接在被连接金属包裹的所述铝线束的头部;

对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的套接处进行电阻焊,固定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脱漆后的铝线束的头部浸入液态的连接金属之前,先将脱漆后的铝线束使用助焊剂浸泡。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脱漆后的铝线束的头部浸入液态的连接金属中,使连接金属填充至所述铝线束的各条铝线之间,并包裹所述铝线束的头部的步骤包括:

将铝线束的头部完全浸没在液态的连接金属的液面以下;

摇动所述铝线束使液态的连接金属充满铝线束的铝线缝隙之间并包裹所述铝线束的头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铝线束的头部完全浸没在液态的连接金属的液面以下的时间为5-15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的套接处进行电阻焊,固定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的套接部位施加电流,将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作为热源融化所述铜端子和所述铝线束上的连接金属;

对所述铜端子和所述铝线束的套接部位施加压力进行焊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金属为锡或锌。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对锡的焊接温度为240℃-400℃;或,对锌的焊接温度为430℃-550℃。

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方法,无需将铝线缠绕在铜线上,而将镀锡(或者镀锌)的铜端子套接在液态的连接金属后的所述铝线束上进行电阻焊,使连接后的端子可以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端子在接线盒中的安装。同时,也解决了大功率铝线电机出线端子接触电阻大的问题,消除了因电阻大导致的过热或烧毁电机的安全隐患。

在上述温度范围内,锡或锌能够被迅速熔化成液态,同时铝线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强度,从而避免电极下压时铝线被压断。对铜端子加热的情况下加压,即电阻焊,不仅可以熔化锡或锌,使其能与铜端子内壁有较好的接触;而且电极在下压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使铜端子内腔容积减小,使锡充满整个铜端子内腔,进一步提高铜端子内壁与连接金属的贴合度;同时缩小端子体积,便于其在狭小空间中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第一种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第二种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包括:铜端子31、铝线束32以及连接金属层33;所述铜端子31包括筒状的连接部311,所述连接部311围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铝线束32的头部插入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铝线束32由若干条铝线组成;所述连接金属层33包括填充在所述铝线束32与所述铜端子31的连接部311之间的包围部331,以及填充于所述铝线束32的各条铝线之间的间隙部332。

其中,所述连接金属层33为锡金属层或者锌金属层。所述铜端子31可为镀锡或镀锌的铜端子,通过将铜端子31镀锡或镀锌,可以增强连接金属层33与铜端子31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

所述铜端子31包括与所述铝线束32套接的连接部311,以及用于对所述铝线束32限位的限位部312。所述连接部311为筒状,所述限位部312也可以为筒状,一般地,所述限位部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径。所述连接部311围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铝线束32的头部插入到所述收容空间中,当插入至最深时,所述铝线束32的头部顶靠在所述限位部312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的外径也可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以便与外部接线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还设置有过渡部(未标示),所述过渡部为连接所述限位部312与连接部311的环形斜面。

所述铝线束32由若干条铝线组成,其头部包括多个互相独立的铝线。各个所述铝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所述连接金属可以是锡或者锌。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可用于焊接铝线的金属。

所述连接金属层33包括填充在所述铝线束32与所述铜端子31的连接部之间的包围部331,以及填充于所述铝线束32的各条铝线之间的间隙部3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线束32与铜端子31的连接部31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包围部331填充在所述第一间隙之中,所述铝线束32的各条铝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间隙部332填充在所述第二间隙之中。如图5所示。

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无需将铝线缠绕在铜线上,使端子的连接部位可以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端子在接线盒中的安装。同时通过连接金属层33填充于收容空间内,避免铝线长时间接触空气氧化,并且可以增大铝线与铝线之间以及铝线与铜端子之间的接触面,降低接触电阻,解决了大功率铝线电机出线端子接触电阻大的问题,消除了因电阻大导致的过热或烧毁电机的安全隐患。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端子31的连接部311包括沿所述铝线束插入方向依次设置的压接部3111和容置部3112,所述压接部3111压紧所述连接金属层33及所述铝线束32。

优选地,所述压接部3111垂直于铝线束32插入方向的截面为扁形。

所述压接部3111优选为通过对所述铜端子31与所述铝线束32的套接后的铜端子前端进行电阻焊生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通过设置电阻焊的模具将所述压接部3111压成其他的形状,如星形等。

通过设置所述压接部3111,压紧所述连接金属层33及所述铝线束32,使所述铜端子31可以更紧密地与所述铝线束32固定,同时减少铜端子31与铝线束32之间的空隙,使连接部位的体积更加小,方便接线安装。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2,将脱漆后的铝线束的头部浸入液态的连接金属中,使连接金属填充至所述铝线束的各条铝线之间,并包裹所述铝线束的头部;

s104,取出所述铝线束,将镀有连接金属的铜端子套接在被连接金属包裹的所述铝线束的头部;

s106,对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的套接处进行电阻焊,固定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

本发明的电机动力线端子接线方法,无需将铝线缠绕在铜线上,而将镀锡铜端子套接在液态的连接金属后的所述铝线束上进行电阻焊,使连接后的端子可以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端子在接线盒中的安装。同时,也解决了大功率铝线电机出线端子接触电阻大的问题,消除了因电阻大导致的过热或烧毁电机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将脱漆后的铝线束的头部浸入液态的连接金属之前,先将脱漆后的铝线束使用助焊剂浸泡。所述连接金属可为锡或锌,所述助焊剂可以是松香等。

在步骤s102中,将脱漆后的铝线束的头部浸入液态的连接金属中,使连接金属填充至所述铝线束的各条铝线之间,并包裹所述铝线束的头部的步骤包括:

将铝线束的头部完全浸没在液态的连接金属的液面以下;

摇动所述铝线束使液态的连接金属充满铝线束的铝线缝隙之间并包裹所述铝线束的头部。

通过缓慢摇动铝线束,可以使液态的连接金属充满铝线之间的缝隙并在外围包裹铝线束,达到最佳的连接效果。

所述液态的连接金属为液态锡或液态锌。所述液态锡或者液态锌为液态的锡铅合金或者锌铅合金,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液态锡的锡铅比例可从63:37到15:85的范围中选择,具体根据端子连接要求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铝线束的头部完全浸没在液态的连接金属的液面以下的时间为5-15秒。5-15秒后,将所述铝线束取出。

将铝线束脱漆部分完全浸没在锡液或者锌液的液面以下,摇动所述铝线束的时间视同时浸锡的铝线根数和形状具体而定,优选为10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的套接处进行电阻焊的步骤包括:对锡采用的焊接温度为240℃-400℃;或,对锌的采用的焊接温度为430℃-550℃。

在上述温度范围内,锡(或锌)能够被迅速熔化成液态,同时铝线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强度,从而避免电极下压时铝线被压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的套接处进行电阻焊,固定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的套接部位施加电流,将所述铜端子与所述铝线束作为热源融化所述铜端子和所述铝线束上的连接金属;

对所述铜端子和所述铝线束的套接部位施加压力进行焊接固定。

对端子通电加热的情况下加压,即进行电阻焊,不仅可以较好地熔化锡(或锌),使其能与端子内壁有较好的接触;而且焊接电极在下压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使端子内腔容积减小,使锡充满整个端子内腔,进一步提高端子内壁与锡(或者锌)的贴合度;同时缩小端子体积,便于其在狭小空间中的安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