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及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020发布日期:2019-09-17 21:29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及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领域,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及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以及人类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混合动力汽车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汽车搭载的电机大多是永磁同步电机。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包括汇流环1和分配环,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采用单齿集中绕组,然后通过汇流环1进行各相绕组电流的搜集或分配,最终通过分配环的UVW三相铜排的高压出线端3进行输出或输入的设计方案,而UVW三相铜排要与高压接插件5配合使用作为电机的最终输出端接口以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接口需求,由于UVW三相铜排的横截面积较大,导致对应的高压接插件5的铜排横截面积也很大,且还需要对高压出线接口做绝缘处理。鉴于以上原因,现有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都需要占用较大空间,且对于不同客户的高压端口需求都需要量身定制输出接口,通用性很差。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包括汇流环2和分配环,所述UVW三相铜排的高压出线端4需要使用软性连接的辫子线6做转接才能作为电机的最终输出端接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及永磁同步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占用空间大且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用于连接高压端口,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距间隔设置的线圈绕组;

每个所述线圈绕组采用至少一根方导线绕制而成,所述方导线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每个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绕组本体和两个出线端,所述方导线的两个端部沿第一平面向远离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方向翻折形成所述两个出线端,所述两个出线端包括靠近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出线端A和远离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出线端B,所述两个出线端均位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一个端面远离另一个端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绕组本体远离所述定子铁芯的另一端面的外端面,且所述两个出线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

多个所述线圈绕组采用三相绕组星形连接的方式形成所述定子绕组,每一相绕组包括N个所述线圈绕组,依次为: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N线圈绕组;

所述第N-1线圈绕组的出线端A和所述第N线圈绕组的出线端B连接,且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出线端B和所述第N线圈绕组的出线端A为不连接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出线端B为所述相绕组的高压出线端,所述第N线圈绕组的出线端A为所述相绕组的中性点出线端,所述三相绕组的三个中性点出线端之间电连接,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对应一相电流,并且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的一端部弯折形成钩状或L形与所述高压端口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与所述高压端口通过第一连接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为三相高压块、带密封功能的高压接插件、软性连接的辫子线或转接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之间采用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铆接、粘接、螺栓连接或采用以上几种连接方式的组合进行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材质包括丁腈复合物。

优选地,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与所述高压端口的连接处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材质包括丁腈复合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上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及永磁同步电机,用于连接高压端口,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包括多个方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绕组,每个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绕组本体和两个出线端,所述方导线的两个端部翻折形成所述两个出线端,所述两个出线端包括出线端A和出线端B,所述两个出线端均位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一个端面远离另一个端面的同一侧,每一相绕组包括N个所述线圈绕组;

所述第N-1线圈绕组的出线端A和所述第N线圈绕组的出线端B连接,且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出线端B和所述第N线圈绕组的出线端A为不连接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出线端B为所述相绕组的高压出线端,所述第N线圈绕组的出线端A为所述相绕组的中性点出线端,并且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的一端部弯折形成钩状或L形与所述高压端口连接,可以降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空间占用,同时还提高了其通用性,此外,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去除了分配环,使得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所述高压出线端的一端部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折弯设计,提高了其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2-汇流环;3,4-UVW三相铜排的高压出线端;5-高压接插件;6-软性连接的辫子线;10,11-线圈绕组;12,13-出线端;14-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及永磁同步电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权利要求书和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实施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用于连接高压端口,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距间隔设置的线圈绕组10;

每个所述线圈绕组10采用至少一根方导线绕制而成,所述方导线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每个所述线圈绕组10包括绕组本体和两个出线端12,所述方导线的两个端部沿第一平面向远离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方向翻折形成所述两个出线端12,所述两个出线端12包括靠近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出线端A12和远离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出线端B12,所述两个出线端12均位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一个端面远离另一个端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绕组本体远离所述定子铁芯的另一端面的外端面,且所述两个出线端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

多个所述线圈绕组10采用三相绕组星形连接的方式形成所述定子绕组,每一相绕组包括N个所述线圈绕组10,依次为:第一线圈绕组10、第二线圈绕组10、……、第N线圈绕组10;

所述第N-1线圈绕组10的出线端A12和所述第N线圈绕组10的出线端B12连接,且所述第一线圈绕组10的出线端B12和所述第N线圈绕组10的出线端A12为不连接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线圈绕组10的出线端B12为所述相绕组的高压出线端12,所述第N线圈绕组10的出线端A12为所述相绕组的中性点出线端12,所述三相绕组的三个中性点出线端12之间电连接,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12对应一相电流,并且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12的一端部弯折形成钩状或L形与所述高压端口连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12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材质包括丁腈复合物,以提高安全性,应该意识到,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12外包裹的绝缘层也可以是其他绝缘材质。

进一步,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12与所述高压端口的连接处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材质包括丁腈复合物,以提高安全性,应该意识到,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12外包裹的绝缘层也可以是其他绝缘材质。

实施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13与所述高压端口通过第一连接单元来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为三相高压块、带密封功能的高压接插件、软性连接的辫子线或转接头14,应该意识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可以根据需求来进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13之间采用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铆接、粘接、螺栓连接或采用以上几种连接方式的组合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可以降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空间占用,同时还提高了其通用性,此外,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去除了分配环,使得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降低了整机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及永磁同步电机,用于连接高压端口,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包括多个方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绕组,每个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绕组本体和两个出线端,所述方导线的两个端部翻折形成所述两个出线端,所述两个出线端包括出线端A和出线端B,所述两个出线端均位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芯的一个端面远离另一个端面的同一侧,每一相绕组包括N个所述线圈绕组;

所述第N-1线圈绕组的出线端A和所述第N线圈绕组的出线端B连接,且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出线端B和所述第N线圈绕组的出线端A为不连接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出线端B为所述相绕组的高压出线端,所述第N线圈绕组的出线端A为所述相绕组的中性点出线端,并且每个所述高压出线端的一端部弯折形成钩状或L形与所述高压端口连接。可以降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的空间占用,同时还提高了其通用性,此外,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去除了分配环,使得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所述高压出线端的一端部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折弯设计,提高了其通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测试方法而言,由于其采用的测试装置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部分相对应,所以对其中涉及的测试装置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装置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