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电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53774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施例中,如图3所描绘地,第一冷却部71形成在第一分隔壁41a的内侧,并且靠近第一分隔壁41a的上表面。此外,如图4所描绘地,第二冷却部72形成在第二分隔壁41b的内侧,并且形成在第二分隔壁41b内的右侧(外侧)处。
[0072]第三冷却部73形成为沿着电机单元20的周边在本体41的围绕电机单元61的壁的内侧延伸的筒状。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冷却部73的上部形成在第一分隔壁41a的内侧,靠近第一分隔壁41a的下表面,并且位于第一冷却部71的竖直下方。第三冷却部73的右部形成在第二分隔壁41b的内侧,形成在第二分隔壁41b内的左侧(内侧)处,并且形成在第二冷却部72的左边。
[0073]因为栗50安置在本体41的顶部处(电机单元20的上方),所以冷却通道70的上游端70a定位在外壳40中的相对高的位置处。这意味着流动到上游端70a内的冷却剂具有高的势能,使得除了由栗50施加的排出压力之外,冷却剂在重力的帮助下向下流动到冷却通道70内。此外,由于逆变器单元30的电力转换器31布置在电机空间61上方,同时栗50布置在本体41的顶部处,所以缩短了栗50与电力转换器31之间的距离。因此,如图1所示,缩短了冷却通道70的从栗50的排出部51到第一冷却部71的长度(路径长度)LI。
[0074]冷却通道70的上游端70a连接于栗50的排出部51,同时冷却通道70的下游端70b连接于冷却装置4的下游通道4c。在冷却通道70中,第一冷却部71、第二冷却部72和第三冷却部73以该顺序从上游到下游设置。即、该实施例的第一冷却部71、第二冷却部72和第三冷却部73串联布置,并且第二冷却部72相对于栗50的排出部51设置在第一冷却部71的下游(换句话说,当从排出部51观看时,第二冷却部72设置在第一冷却部71的下游)。这使得冷却通道70的从排出部51到第一冷却部71的长度LI比从排出部51到第二冷却部72的长度L2短。结果,从排出部51转送的冷却剂在到达第二冷却部72之前到达第一冷却部71。
[0075]从而,通过辐射器4a冷却的冷却剂通过栗50转送到冷却通道70,并且首先在流经第一冷却部71的同时冷却电力转换器31。其次,冷却剂在流经第二冷却部72的同时冷却电容器32,第三,在流经第三冷却部73的同时冷却电机单元20,并且然后流经下游端70b以喷出到下游通道4c。如上所述,刚好经过辐射器4a之后并且具有最低温度的冷却剂在被供给到第二冷却部72和第三冷却部73之前供给到第一冷却部71。这提高了特别是对电力转换器31的冷却性能。
[0076]2.有益效果
[0077](I)根据如上所述的电机装置1,两个逆变器空间62、63经由各个壁41a、41b与电机空间61相邻地设置,并且第一空间62容纳电力转换器31,而第二空间63容纳电容器32和控制电路33。利用该构造,分开了倾向于具有升高的温度的部件,使得能够提高逆变器单元30的散热。
[0078]另外,关于冷却通道70,由于冷却通道70的从栗50的排出部51到第一冷却部71的长度LI比冷却通道70的从排出部51到第二冷却部72的长度L2短,所以作用在从排出部51流动到第一冷却部71的冷却剂上的阻力变得比作用在从排出部51流动到第二冷却部72的冷却剂上的阻力小。这能够使得对电力转换器31的冷却性能比对电容器32的冷却性能尚。
[0079]因此,能够提高对趋向于具有比电容器32的温度高的温度的电力转换器31的冷却性能。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逆变器单元30,提高冷却性能。因此,能够抑制电机装置I过热,并且能够提高电机装置I的性能和可靠性。
[0080](2)根据如上所述的电机装置1,由于电力转换器31和电容器32容纳在各个逆变器空间62、63中,所以能够分隔地安置特别趋向于变热的电力转换器31和电容器32,提高二者的散热。结果,能够提高对逆变器单元30的冷却性能。
[0081](3)根据如上所述的电机装置1,部分地由于当安装在车辆中时栗50布置在电机单元20上方,并且部分地由于电力转换器31容纳于安置在电机空间61上方的第一空间62中,所以能够缩短栗50与电力转换器31之间的距离。这使得能够缩短冷却通道70的从排出部51到第一冷却部71的距离LI。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作用在从排出部51向第一冷却部71流动的冷却剂上的阻力。结果,能够对第一冷却部71供给具有低的多的温度的冷却剂。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逆变器单元30的冷却性能。
[0082]另外,由于栗50能够定位地相对高,所以能够升高冷却剂的势能以使其转送到冷却通道70。这使得例如当冷却剂通过冷却通道70向下流动时,重力促进冷却剂的流动,并从而能够提高冷却性能。另外,由于栗50能够远离道路定位,所以能够保护栗50免受从道路弹起的石头的伤害。
[0083](4)根据如上所述的电机装置1,由于栗50安置在外壳40中,所以冷却剂能够从栗50的排出部51直接转送到冷却通道70,导致作用在冷却剂上的阻力(流动阻力)的减小。因此,电机装置I能够提高对电机单元20和逆变器单元30的冷却性能。因此,通过减小栗50的尺寸,例如,能够降低成本和减小电机装置I的重量,同时保持与传统装置的冷却性能相同的冷却性能。
[0084]3.变形例
[0085]3-1.第一变形例
[0086]接着,现在将参考图5描述根据第一变形例的电机装置11。在上述实施例中限定的方向(即,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右侧和左侧)也适用于图5的电机装置11。图5中的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并且在这里省略重复描述。
[0087]根据该变形例的电机装置11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电机装置I的不同之处在于:逆变器单元30的元件31-33和冷却通道70的部分71-73的布置(即,外壳40的壁的内部结构),但是其它构造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电机装置I相同。如图5所描绘地,该变形例假设第一空间62容纳逆变器单元30的控制电路33,同时第二空间63容纳电力转换器31和电容器32 二者。这意味着控制电路33容纳在与容纳电力转换器31和电容器32的室63不同的室62中。
[0088]响应于逆变器单元30的元件31-33的该修改的布置,根据该变形例的外壳140与上述实施例的外壳40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在壁的内侧的冷却通道70的布置。具体地,根据该变形例的外壳140的本体141包括将第一空间62从电机空间61分开的第一分隔壁141a (壁)和将第二空间63从电机空间61分开的第二分隔壁141b (壁)。各个分隔壁141a、141b的内部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各个壁41a、41b的内部结构不同,但是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的各个壁41a、41b的构造相同。
[0089]控制电路33安置在第一空间62中,与栗容纳部41c隔开,并且固定于第一分隔壁141a的上面。相比之下,电力转换器31和电容器32安置在第二空间63中,互相隔开,并且均固定于外壳140的第二分隔壁141b的右面。在该变形例中,电力转换器31安置在第二侧上,而电容器32安置在第一侧上。
[0090]该变形例假设冷却通道70的第一冷却部71和第二冷却部72均形成在第二分隔壁141b的内侧。冷却通道70的第三冷却部73的布置与上述实施例相似。
[0091]根据该变形例的电机装置11,由于控制电路33容纳在与容纳电力转换器31和电容器32的第二空间63不同的第一空间62中,所以控制电路33能够与均趋向于具有升高的温度的电力转换器31和电容器32远离(分隔)地定位。这能够抑制控制电路33的温度由于热从电力转换器31和/或电容器32传递到控制电路33而升高。
[0092]此外,根据该变形例的电机装置11,能够通过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相同或相似的构造来实现相似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0093]3-2.第二变形例
[0094]接着,现在将再次参考图1和2描述根据第二变形例的电机装置12。在这里,在上述实施例中限定的方向(即,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右侧和左侧)也适用于电机装置12,并且利用相似的参考标号表不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从而省略重复描述。
[0095]根据该变形例的电机装置12对上述实施例的电机装置I增加了栗150,并且响应于此,对冷却通道70的构造进行了部分修改。需要注意的是:图1和2均通过双点划线图示出栗150,并且省略了冷却通道70的修改部分。即,该变形例的电机装置12与上述实施例的电机装置I的不同之处在于:栗50的数量和冷却通道70的部分构造,但是其它构造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电机装置I的其它构造相同。
[0096]如图1和2所描绘地,根据该变形例的电机装置I包括安置在外壳40内的两个栗50、150。如图1通过双点划线所示,栗150安置在冷却通道70上,并且在栗50的中游串联连接于栗50。这意味着栗150布置在栗50与冷却通道70上的第一冷却部71之间。这使得从栗50的排出部51转送的冷却剂在通过栗150进一步加压之后供给到各个冷却部71-73。
[0097]从而,通过辐射器4a冷却的冷却剂通过栗50转送,然后通过栗150进一步加压,并且在流经第一冷却部71的同时冷却电力转换器31。因此,对第一冷却部71供给通过两个栗50、150提高的高排出率(每单位时间)的冷却剂。
[0098]图2通过双点划线图示出栗150的布置。栗150具有:吸入部152,其通过栗50将转送到冷却通道70的冷却剂抽出到栗150内;和排出部151,其将通过吸入部152抽出的冷却剂转送到第一冷却部71。栗150的吸入部152和排出部151均安置在外壳40内。
[0099]该变形例的栗150固定于本体41的左上角(即,由左边的侧壁和第一侧的侧壁形成的角的顶部)。因此,通过栗150转送到第一冷却部71的冷却剂具有高的势能,使得除了由栗150施加的排出压力之外,冷却剂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