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139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端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端盖。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电机设备来说,很多中型、大型电机在运行时会存在着振动严重或振动超标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会给电机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如抱轴、断裂、疲劳等。GB10069.3-2006中对电机的振动也有严格要求,所以,每台电机在出厂前都会进行出厂振动试验。振动低的电机寿命长达十几年,而振动高的电机则可能三四年后就不能继续使用,出现各种故障。引起电机振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也很常见的原因便是电机机座的固有频率接近激励源而引起的共振,并且共振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电机轴向振动,这对电机的使用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0003]电机两大部件转子和定子振动研究已有很多成果,它们也是电机设计中最重要的工作。对于端盖振动的研究很少,至于由转子、定子、端盖之间的耦合振动研究的更少。电机端盖是机械中常见的结构,由
[0004]于在汽车,轮船,飞机,潜艇等的制造过程中都用到电机端盖,因此电机端盖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陈大伟,赵长清,何洪梁发布的《提高端盖刚度降低电机轴向振动》分析了电机轴向振动的原因,改进电机盘式铸铁端盖,提高了端盖的刚度,降低了电机的轴向振动。上述文献分析说明电机定子、转子的振动会引起端盖的振动。同样,端盖的振动也会引起转子和定子的振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到周期干扰力作用,例如电磁力的作用。这种力会通过转子、定子传递给端盖,使之受到周期力作用,产生振动。
[0005]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加厚端盖或加设放射筋来减小电机的振幅,一般放射筋都是均匀分布在端盖上,但是这种设计方式在理论计算还是通过实际电机试验,都不能明显提升电机轴向固有频率,所以不能达到良好的防止共振的效果。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1320717579.4的新型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设于端盖本体中心的轴承孔,在围绕轴承孔的四周的端盖本体上还分别设有多根横向筋条和纵向筋条,横向筋条及纵向筋条构成“口”字形结构,或者由“ 口 ”字形结构中的至少一根横向筋条或纵向筋条从“口 ”字形结构的至少一个交点向外延伸构成“ 口”字形延伸结构。这么设计虽然解决了共振的问题,但是由于轴承孔位置和端盖的轴向取消了放射筋的设置,所以其振幅还是较大,在使用时电机寿命还是非常容易受到影响。
[0007]所以需要一种既能解决共振问题,又能减小振幅的电机端盖。
【实用新型内容】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解决共振问题,又能减小振幅的电机端盖。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沿和设于端盖本体中心的轴承盖,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中心的凸台,所述凸台和端盖沿之间设有三条第一放射筋和若干与第一放射筋宽度不同的第二放射筋,所述三条第一放射筋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任意两条第一放射筋之间都设有由两条第二放射筋组成的第一支撑放射筋对。
[0010]一来保留了原有的放射筋的设置,保证了其振幅影响减少到最低,二来设置不同宽度的放射筋组,大大增加了电机固有振动的频率,有效地避开了励磁电源的固有振动频率,减小了共振现象发生的可能。且第一放射筋相距120度的设置,且数量设置为三个,配合第二放射筋的镜像设置,这样左右两边重量平衡,使电动机受力均匀,不会受到其他设备的影响。
[0011]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盖与所述凸台之间设有楔形放射筋组。
[0012]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支撑放射筋对中的两对与所述的其中一第一放射筋之间均设有第二支撑放射筋对,所述每一第二支撑放射筋对由两条第二放射筋组成。
[0013]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放射筋对沿端盖本体中心对称位置设有第三支撑放射筋。
[0014]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放射筋组包括沿端盖本体中心对称的六条楔形放射筋,所述楔形放射筋均相距60度设置。
[0015]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放射筋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过盈配合有橡皮圈,所述轴承盖与所述楔形放射筋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橡皮圈起到的弹性作用,使得振动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迟滞,振动通过转子传递到端盖上发生了相位延迟,进一步降低了共振发生的可能。
[0016]较佳地,第一放射筋与第二放射筋的宽度比为3到6之间。使第一放射筋起到一个主要受力作用,第二放射筋配合设置,同时可以增大散热时的面积,也提高了电机使用时的寿命。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两组宽度不同的放射筋的设置,使得电动机振动的固有频率远大于激励源的振动频率而避免了共振产生的不良影响,且左右受力平衡,不会造成偏移,保证了原有端盖的防止轴向振动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一;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二;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0021]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1、端盖本体;11、凸台;12、端盖沿;13、第一放射筋;14、轴承盖;141、盖沿;142、沿孔;15、楔形放射筋;151、凹槽;16、第二放射筋;161、第一支撑放射筋对;162、第二支撑放射筋对;163、第三支撑放射筋;17、安装片;2、橡皮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4]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端盖沿14112和设于端盖本体I中心的轴承盖14,还包括一凸台11,所述凸台11和端盖沿112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放射筋13组和与所述第一放射筋13组宽度不同的若干第二放射筋16组,所述第一放射筋13组包括三个相距120度的三个第一放射筋13,其中一第一放射筋13设置于O度象限点处,所述第二放射筋16组,包括若干第二放射筋16,所述第二放射筋16与第一放射筋13错开设置,并且沿O象限点和180度象限点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放射筋16组包括三对第一支撑放射筋对161,所述三对第一支撑放射筋对161分别设于90度象限点处、180度象限点处和270度象限点处。所述第二放射筋16组还包括两条第三支撑放射筋163,其中一条设置于140度象限点处的第三支撑放射筋163。所述第二放射筋16组还包括两对第二支撑放射筋对162,所述两对第二支撑放射筋对162分别设于45度象限点处和315度象限点处。第一放射筋13与第二放射筋16的宽度比为5:1。其端盖本体I四周还设有安装片17,所述安装片17数量设为四个,分别设置于45度象限点、135度象限点、225度象限点、315度象限点处;所述安装片17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片17上还设有倒角结构,轴承盖14上设置有用于增加径向应力的盖沿141,和设置于盖沿141上的沿孔142。
[0025]一来保留了原有的放射筋的设置,保证了其振幅影响减少到最低,二来设置不同宽度的放射筋组,大大增加了电机固有振动的频率,有效地避开了励磁电源的固有振动频率,减小了共振现象发生的可能。且第一放射筋13相距120度的设置,且数量设置为三个,配合第二放射筋16的镜像设置,这样左右两边重量平衡,使电动机受力均匀,不会受到其他设备的影响。
[0026]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轴承盖14与所述凸台11之间设有楔形放射筋15组。所述楔形放射筋15组包括沿端盖本体I中心对称的六条楔形放射筋15,所述楔形放射筋15均相距60度设置。参照图4所示,所述楔形放射筋15上均设有凹槽151,所述凹槽151上过盈配合有橡皮圈2,所述轴承盖14与所述楔形放射筋15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橡皮圈2起到的弹性作用,使得振动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迟滞,振动通过转子传递到端盖上发生了相位延迟,进一步降低了共振发生的可能。
[0027]首先凸台11的设置可以防止轴承盖14左右移动,其次楔形放射筋15通过和凸台11的抵接关系提供一个径向对中的应力,这个应力可以减小其转子振动频率,而保证电机的固有频率不变,且将端盖设置在凸台11上,可以减小产生的轴向应力,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的合理性。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沿和设于端盖本体中心的轴承盖,其特征是: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中心的凸台,所述凸台和端盖沿之间连接有三条第一放射筋所述三条第一放射筋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任意两条第一放射筋之间都设有由两条第二放射筋组成的第一支撑放射筋对,所述第二放射筋一端连接于凸台,另一端连接于盖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是:所述轴承盖与所述凸台之间设有楔形放射筋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是:所述楔形放射筋组包括沿端盖本体中心对称的六条楔形放射筋,所述楔形放射筋均相距60度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是:所述楔形放射筋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过盈配合有橡皮圈,所述轴承盖与所述楔形放射筋通过螺栓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是:第一放射筋与第二放射筋的宽度比为3到6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沿和设于端盖本体中心的轴承盖,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中心的凸台,所述凸台和端盖沿之间连接有三条第一放射筋所述三条第一放射筋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任意两条第一放射筋之间都设有由两条第二放射筋组成的第一支撑放射筋对,所述第二放射筋一端连接于凸台,另一端连接于盖沿。通过两组宽度不同的放射筋的设置,使得电动机振动的固有频率远大于激励源的振动频率而避免了共振产生的不良影响,且左右受力平衡,不会造成偏移,保证了原有端盖的防止轴向振动的功能。
【IPC分类】H02K5-24
【公开号】CN204349679
【申请号】CN201520050532
【发明人】王荷炳
【申请人】浙江品溢电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