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路板和触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390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电路板和触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和触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设备多设置有在暗光环境中能够被点亮的触控按键。触摸按键包括:home键、回退键、菜单键、指纹识别键等。

在现有技术中,点亮触控按键需要lgf(lightguidingfilms,导光模组)或者导光柱,导光模组和导光柱都用于将触控设备内部的发光灯发出的光扩散到触控设备外部,从而点亮触摸按键的图标,使用户可以识别出触摸按键。

随着科技的进步,触控设备的厚度越来越薄,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设计上追求极致纤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导光模组配合点亮触控按键。图1为现有触控设备的结构图,触控设备包括: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1、导光模组2、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3和tp(touchpanel,触控面板)4;在tp4和lcd1之间设置fpc3,在该lcd1和该fpc3之间设置导光模组2;该fpc采用镂空设计,fpc3上围绕镂空处设置有触控按键,导光模组2对应该镂空除,这样,发光灯发光时,光线就可以透过导光模组2,穿过镂空处,点亮触摸按键的图标了。但是,由于触控设备较薄,lcd1和tp4之间的空间有限,而且导光模组2本身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导致丝印在导光模组2上的用于均光的均光膜厚度较薄,致使现有触控设备的导光、均光效果差,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和触控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设备的导光、均光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在柔性电路板的具有预设透明度的基材上设置导光区域,并且围绕所述导光区域设置按键区域;在所述导光区域中丝印均光膜;在所述按键区域中设置触控按键。

其中,所述导光区域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按键区域围绕所述多个导光区域设置;在所述按键区域中,在与触控按键对应的导光区域的周围设置所述触摸按键。

其中,在所述按键区域中,沿着每个所述导光区域的边缘设置遮光膜。

其中,采用白色油墨丝印所述均光膜;采用黑白双面胶设置所述遮光膜;采用聚酰亚胺pi作为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基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设备,所述触控设备包括:上述柔性电路板,以及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层叠设置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控区域;所述触控面板上的触控区域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触控按键位置对应。

其中,在所述触控区域内设置具有预设透明度的按键图标;所述按键图标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导光区域位置对应,且所述按键图标所占面积小于所述导光区域的面积。

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导光区域上丝印的均光膜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触控面板不相对的平面上。

其中,所述触控设备还包括:发光灯;所述发光灯、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触控面板从上至下设置;所述发光灯的数量和所述导光区域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发光灯和一个导光区域位置对应。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触控设备不设置导光模组也不设置导光柱,利用lcd和tp之间节省出的空间,在fpc上设置较厚的均光膜,使fpc具有导光、均光功能,从而提升导光均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触控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设备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设备的详细结构图。

标号说明:1为液晶显示器lcd,2为导光模组,3为触控按键的柔性电路板fpc,4为触控面板tp,5为导光区域,6为按键区域,7为发光灯,8为触控区域,9为发光灯柔性电路板fp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设置触控按键的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应用于触控设备中,且具有导光、均光作用。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柔性电路板3包括:导光区域5和按键区域6。该柔性电路板3为用于设置触控按键的柔性电路板,可将柔性电路板3称为按键柔性电路板。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3的基材为透明材质,具有透明度。本实施例采用pi(polyimide,聚酰亚胺)作为柔性电路板3的基材。进一步地,采用pi作为基材制作具有预设透明度的柔性电路板3。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3采用非镂空设计,在柔性电路板3的具有预设透明度的基材上设置导光区域5,并且围绕导光区域5设置按键区域6;在导光区域5中丝印均光膜;在按键区域6中设置触控按键。

进一步地,在按键区域6中,设置触控按键即是在按键区域6中围绕导光区域5设置触控按键的线路,形成该到导光区域5对应的触控按键。

进一步地,在按键区域6中,沿着导光区域5的边缘设置遮光膜。这样,设置的遮光膜为环形。进一步地,遮光膜和触控按键的线路不重叠。可以将遮光膜和触控按键的线路分别设置在柔性电路板3的两个面中。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白色油墨丝印均光膜。进一步地,在导光区域5中丝印预设厚度白色油墨,形成均光膜。在点亮触控按键时,均光膜可以使光线均匀、柔和、饱满。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黑白双面胶设置遮光膜。在点亮触控按键时,遮光膜可以起到防止光线向外扩散的作用,使用户只能看到导光区域5中扩散出来的光线。

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3在应用到触控设备中时,可以省去导光模组和导光柱,节省了触控设备的空间且节约了成本;基于节省出的空间,可以在柔性电路板3上丝印较厚的均光膜,提升均光效果;采用pi作为柔性电路板3的基材,使柔性电路板3具有较高的透明度,提升导光效果。

实施例二

导光区域5的数量大于等于触控按键的数量。每个触控按键对应一个导光区域。导光区域的数量为多个时,按键区域6围绕多个导光区域设置。

当导光区域5的数量等于触控按键的数量时,在按键区域中,在每个导光区域周围设置与该导光区域对应的触摸按键。

当导光区域5的数量大于触控按键的数量时,选用与触控按键数量相同的部分导光区域5,使每个被选用的导光区域5对应一个触控按键,在按键区域中,在与触控按键对应的导光区域的周围设置该触摸按键。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3的示意图。图3是导光区域5的数量等于触控按键的数量的情况。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可以在触控设备中设置多个触控按键,例如:在触控设备中设置home键、回退键和菜单键。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和触控按键的数量相同的导光区域5,即导光区域5的数量和触控按键的数量相同。

如图2所示,在设置一个导光区域5时,在按键区域6中围绕该导光区域5设置一个触控按键。进一步地,在该按键区域6中只需设置一个与导光区域5对应的触控按键的线路即可。

如图3所示,在设置多个导光区域5时,在按键区域6中围绕多个导光区域5分别设置触控按键,进一步地,在按键区域6中,在每个导光区域5的周围设置一个触摸按键。换言之,在按键区域6中,围绕每个导光区域5设置一个触控按键的线路,形成与导光区域5对应的触控按键。

在本实施例中,在按键区域6中,沿着每个导光区域5的边缘设置遮光膜。可以将多个遮光膜和多个触控按键的线路分别设置在柔性电路板3的两个面中。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设备。本实施例的触控设备利用上述能够导光、均光的柔性电路板3设置触控按键。

下面使用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柔性电路板3在触控设备中的位置。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位置示意图。

触控设备包括:顺次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器1、柔性电路板3和触控面板4,如图4所示,从上至下设置液晶显示器1、柔性电路板3和触控面板4。柔性电路板3位于液晶显示器1和触控面板4之间。这样可以清晰的看到,本发明的触控设备中没有设置导光模组和导光柱,通过在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导光区域并在导光区域中丝印均光膜,同样可以达到导光均光的作用。

为了使本发明的触控设备更加清楚,下面使用图5和图6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的触控设备。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设备的结构图。

触控设备包括:顺次层叠设置的发光灯7、液晶显示器1、柔性电路板3和触控面板4。如图5所示,从上至下设置发光灯7、液晶显示器1、柔性电路板3和触控面板4。

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有按键区域6、一个或多个导光区域5,以及在按键区域6中围绕每个导光区域5对应设置的触控按键。具体可参考图2和图3。

在柔性电路板3的导光区域5上丝印的均光膜位于柔性电路板3和液晶显示器1相对的面上。换言之,柔性电路板3的导光区域5上丝印的均光膜位于柔性电路板3和触控面板4不相对的平面上。

柔性电路板3和触控面板4层叠设置。本实施例优选的,触控面板4为电容式触控面板。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设备的详细结构图。

触控面板4上设置有触控区域8;触控区域8的数量和触控按键的数量相同;触控面板4上的触控区域和柔性电路板3上的触控按键位置对应。换言之,触控区域可以触发对应的触控按键。

如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有三个导光区域,围绕每个导光区域对应设置一个触控按键,也就是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有三个触控按键,在触控面板4上设置与触控按键数量相同的三个触控区域8,且每个触控区域8对应一个触控按键,通过触摸触控区域8可以触发对应的触控按键。

为了使用户区分出触控区域8对应的触控按键,可以在触控区域8内设置具有预设透明度的按键图标;该按键图标用于识别触控按键的功能;按键图标和柔性电路板3上的导光区域5位置对应,且按键图标所占面积小于导光区域5的面积。这样,可以使导光区域散射出的光线完全照射在按键图标上。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灯7可以是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发光灯7的数量和导光区域5的数量相同。多个发光灯7处于同一平面中,且该平面与柔性电路板3所在的平面平行。

每个发光灯7和柔性电路板3中的一个导光区域5位置对应。

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发光灯7发出的光线沿着虚线方向传播,透过对应的导光区域5到达触控区域8,使触控区域8被点亮,相当于触控区域8对应的触控按键被点亮。

发光灯7可以设置在发光灯柔性电路板9上,发光灯7的亮灭通过发光灯柔性电路板9来调节。触控设备可以控制发光灯柔性电路板9调节发光灯7的亮灭。为了使液晶显示器1、柔性电路板3、触控面板4、发光灯7和发光灯柔性电路板9的位置关系更加清晰,图6为触控设备的爆炸图。

在触控设备的控制下,发光灯柔性电路板9可以使所有发光灯7同时点亮或熄灭,也可以使单个发光灯7点亮或熄灭。为了不遮挡发光灯7发出的光线,发光灯柔性电路板9设置在发光灯7的上方,使发光灯柔性电路板9所在的平面、发光灯7所在的平面以及液晶显示器1所在的平面顺次层叠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灯7在触控设备的控制下发出光线,光线照射到该发光灯7对应的导光区域5中,通过导光区域5以及与导光区域5位置对应的按键图标被传导到触控设备外部,从而用户可以看到触控按键的按键图标被点亮。

导光区域5具有导光、均光作用,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设备没有导光模组也没有导光柱,可以利用lcd和fpc之间节省出的空间,在fpc上设置较厚的均光膜,使fpc进行导光、均光,发光灯发出的光线不需要经过导光模组或者导光柱,从而使用户可以看到更加均匀、柔和、饱满的光线。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