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6442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高效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翅片加热器中的散热翅片与加热管之间,主要是通过散热翅片冲压成形两个翻边孔,与加热管配合。在加热器工作过程中,由于加热管与散热翅片的温差,导致膨胀与热缩系数不同,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散热翅片则会松动,增大加热管与散热翅片之间的热阻,使散热效率变低,使用效果变差。同时由于散热翅片的松动,在风机的工作过程中,还会让散热翅片与加热管之间产生碰撞,形成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翅片能稳定固定在加热管上的高效电加热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电加热器,所述高效电加热器包括加热管和若干散热翅片,所述若干散热翅片重叠穿设在加热管上,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均设有绝缘套和接线端子;每一散热翅片的中部设有固定孔,散热翅片倾斜向上并朝该孔中心延伸形成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加热管过盈配合,所述每一散热翅片上设有若干散热凸包,所述每一散热翅片上设有间距保持片。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散热凸包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凸包的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凸起。

进一步的,每一散热凸起呈条状。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由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由铁制成。

本实用新型高效电加热器在散热翅片中部设置夹持部,夹持部与加热管过盈配合,同时夹持部的一端大一端小,保障了加热管与散热翅片之间的连接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电加热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散热翅片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电加热器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四根加热管1和若干散热翅片2,所述若干散热翅片2依次重叠并穿设在四根加热管1上,每一加热管1的两端接线端子11和绝缘套3,所述绝缘套3用以保证加热管1有足够的电气安全距离。其中,所述加热管1由不锈钢制成,相比与传统的加热管1不易老化或生锈;所述散热翅片2由铁制成,散热翅片2和加热管1属于同一类型材质制成,其膨胀系数相同,因此加热管1和散热翅片2会保持同样的收缩或膨胀,确保两者能始终保持固定,相比现有的铝制散热翅片2,连接更稳固。

如图2至图4所示,每一散热翅片2的中部设有四个固定孔,在每一固定孔处设有夹持部4,所述夹持部4与所述加热管1过盈配合,以保障加热管1与散热翅片2之间固定牢固。所述每一散热翅片2上设有若干散热凸包和间距保持片5;所述散热凸包用于增加散热翅片2的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散热凸包与散热翅片2形成凹凸结构,进一步增加散热翅片2的散热面积;所述间距保持片5与散热翅片2垂直,用于保障相邻两个散热翅片2不会直接接触,有效的保障了散热翅片2的散热效率。

所述夹持部4呈椎体,即夹持部4上端开口的直径小于下端开口的直径,具体而言,每一固定孔边沿倾斜向上并朝固定孔中心延伸形成夹持部4。上大下小的结构,让夹持部4能更稳定的固定在加热管1上。

相邻两个散热凸包相互垂直,引导空气流动以增加空气与散热翅片2的接触时间,使其散热翅片2更多的热量传递到空气里。所述散热凸包的包括四个散热凸起21,每一散热凸起21呈条状,便于引导空气流道。

散热翅片2延伸形成多个夹持部4,夹持部4与加热管1过盈配合,使其散热翅片2不易脱落和松动,同时夹持部4一端大一端小的结构,进一步的保障了散热翅片2与加热管1之间稳定连接。并将加热管1和夹持片用相同类型的材质制造,确保两个同步缩小或膨胀,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导致松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