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嘴管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54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吸嘴管理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3月28日、申请号为201380056808.5、发明名称为吸嘴管理机这一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理为了在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保持电气元件而使用的吸嘴的吸嘴管理机。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电气元件安装机中,在将电气元件安装在电路基板上时,该电气元件由吸嘴保持。在这样的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合适的吸嘴对于较高地维持电气元件的安装精度来说是重要的。目前为止,例如关于对吸嘴的清洗存在下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关于对吸嘴的检查存在下记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42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43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581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从存在上述专利文献的事实也可看出,为了使用合适的吸嘴,需要适当地对吸嘴进行管理。因此,期望得到能够对吸嘴进行适当管理的吸嘴管理机、特别是实用性高的吸嘴管理机。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高的吸嘴管理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吸嘴管理机用于管理为了在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保持电气元件而使用的吸嘴,该吸嘴管理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吸嘴收容装置和吸嘴移载装置,该吸嘴收容装置具备分别能够载置吸嘴的多个托板,该吸嘴移载装置对载置于该多个托板中的各托板上的吸嘴进行移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通过上述吸嘴移载装置将上述吸嘴收容装置中载置于托板上的吸嘴基于各种目的移载到例如在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时所载置的吸嘴托盘上、或者移载到该托板内的其他部位或其他托板上,所以可实现实用性高的吸嘴管理机。

发明的形态

以下,例示了本申请中被识别为能够专利申请的发明(以下,有时称为“可申请发明”)的几个形态,并对它们进行说明。各形态与权利要求同样,区分成项,对各项标注编号,根据需要以引用其他项的编号的形式进行记载。这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可申请发明,构成这些发明的构成要素的组合没有限定为以下的各项所记载的内容。即,可申请发明应参照附随于以下各项的记载、实施方式的记载等进行解释,只要按照该解释,则对各项的形态进一步附加有其他构成要素的形态、而且从各项的形态删除了某个构成要素的形态也能成为可申请发明的一个形态。

另外,在以下各项中,(1)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31)项相当于权利要求2,(6)项相当于权利要求3,(8)项相当于权利要求4,(41)项相当于权利要求5,(46)项相当于权利要求6,(51)项相当于权利要求7,(61)项相当于权利要求8,(62)项相当于权利要求9,(64)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0,(65)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1,(71)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2,(72)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3,(73)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4,(12)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5。

<基本的结构>

以下若干的形态是关于吸嘴管理机(以下有时简称为“管理机”)的基本结构的形态,包含追加了关于吸嘴收容装置的结构的限定的形态。

(1)一种吸嘴管理机,用于管理为了在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保持电气元件而使用的吸嘴,该吸嘴管理机具备:吸嘴收容装置,具备分别能够载置吸嘴的多个托板;及吸嘴移载装置,对载置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各托板上的吸嘴进行移载。

根据本形态,由于能够通过上述吸嘴移载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收容装置”)将上述吸嘴收容装置中载置于托板上的吸嘴(以下有时简称为“嘴”)基于各种目的移载到例如在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时所载置的吸嘴托盘(后面详细说明)上、或者移载到该托板内的其他部位或其他托板上,所以可实现实用性高的吸嘴管理机。

本形态中的“托板”能够称作吸嘴载置器或收容器(容器),在本形态中,以托板为单位收容多个嘴。根据本形态,相对于收容装置的出入、对嘴的处理也能够以托板为单位进行,所以可实现极富便利性的管理机。

(2)根据(1)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多个托板的各个托板具有分别载置一个吸嘴的多个载置部。

通过在托板上设置上述载置部,从而能够在托板内牢固地保持嘴。反过来说,上述载置部优选采用能够防止嘴的偏移的结构。

(3)根据(1)项或(2)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多个托板的一个以上托板构成为分别能够载置彼此种类不同的多种吸嘴。

若在一个托板上仅能够载置一种嘴,则对应嘴的种类,托板的种类也需要丰富,该丰富某种意义上伴随着麻烦。若采用能够载置多种嘴的托板,则能够减少托板的种类,能够避免或减轻该麻烦。即,在本形态中,可实现托板的通用化。另外,从收容装置整体上考虑,在准备了多种仅能够载置一种嘴的托板时,整体的托板数存在限制,所以不得不减少每种嘴的托板数。与此相对,通过采用能够载置多种嘴的托板,不会太受到嘴的种类的影响,能够简单地运用收容装置。另外,从避免上述麻烦、简便运用收容装置的观点来看,本管理机优选采用能够载置作为对象的全部种类的嘴的托板。

一般而言,嘴具有后面说明的凸缘,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圆形。在该圆形的嘴并列配置在托板上的情况下,对于外径比较大的嘴来说,配置效率较差。即,与托板的面积相比,嘴所占的面积、详细地说其凸缘所占的面积相当小。鉴于此,通过将外径较大的嘴和外径较小的嘴混合配置,即将它们彼此错开地配置,从而能够增多可配置的嘴的个数。极端而言,通过在外径大的嘴的间隙中配置外径小的嘴,从而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该观点出发,在本形态中,优选构成为能够载置彼此尺寸不同的多种嘴、特别是凸缘的外径不同的多种嘴。

另外,在上述的形态、即在托板上设有多个载置部的形态中,也能够构成为该多个载置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载置彼此种类不同的多种嘴。若采用仅能够载置一种嘴的载置部,则在一个托板上载置多种嘴的情况下,需要在该托板上设置大量种类的载置部。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产生在大量的载置部上不能载置嘴的状况。即,存在大量空置的载置部的可能性增加。通过使得能够在载置部上载置多种嘴,即通过设置由多种嘴共用的载置部,从而能够使托板通用化,并且能够在该托板上有效地载置嘴。另外,若构成为尺寸彼此不同的多种嘴都能够载置于一个载置部上,则能够更有效地在托板上载置嘴。

(4)根据(1)项~(3)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吸嘴收容装置具有使上述多个托板在该吸嘴收容装置内移动的托板移动装置。

根据本形态,使得托板能够在收容装置之中移动,从而能够在特定位置上从收容装置搬出托板和向收容装置搬入托板。本形态的托板移动装置可以构成为使多个托板分别单独移动,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使多个托板同时移动、即一起移动。

(5)根据(4)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托板移动装置是使上述多个托板同时循环移动的托板循环装置。

在本形态的托板移动装置中,该装置的结构能够形成比较简便的结构,并且依照于该结构,能够使多个托板一起沿同一路径移动。

(6)根据(1)项~(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具备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该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将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从上述吸嘴收容装置移送到作为上述吸嘴移载装置对吸嘴的可移载位置而设定的移载位置,上述吸嘴移载装置构成为,对载置于通过上述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移送到上述移载位置的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上的吸嘴进行移载。

本形态中的“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是将载置于一个托板上的多个嘴按照每个该托板进行移送的“托板移送装置”的一形态,可以考虑是“吸嘴移送装置”的一形态。根据本形态,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收容装置与移载装置之间的多个嘴的搬运。另外,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移送装置”)可以构成为无论位于收容装置内的哪个位置都能够移送任意的托板,另外,如后面说明那样,也可以构成为仅能够移送位于特定的位置上的托板。前者的结构对于收容装置不具有托板移动装置的情况来说是有效的。另外,移送装置优选具有将位于移载位置上的托板移送到收容装置中的功能,即具有送回托板的功能。

(7)上述吸嘴收容装置具有使上述多个托板在该吸嘴收容装置内移动的托板移动装置,上述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构成为将通过该托板移动装置而移动到设定位置上的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移送到上述移载位置上。

本形态中的移送装置具有对收容装置所具有的多个托板中位于特定的位置上的一个托板进行移送的功能。即,在本形态中,在收容装置内托板由托板移动装置移动到特定的工位的情况下,在该工位与移载装置之间进行托板的移送。根据本形态,只要在收容装置内的特定的位置与移载装置之间移送托板即可,所以能够简化移送装置的结构。

(8)根据(6)项或(7)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构成为对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两个以上托板依次进行移送,使得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两个以上托板在一个时期分别位于分别作为上述移载位置的两个以上移载位置。

根据本形态,通过移送装置使多个托板位于基于移载装置的可移载位置上,载置于该多个托板的任一个托板上的嘴都能够在一个时期移载到后述的吸嘴托盘上,并且能够在该多个托板之间进行嘴的移载。因此,根据本形态,可实现极富便利性的吸嘴管理机。

<吸嘴移载装置的结构>

以下若干的形态是追加了关于吸嘴移载装置的结构的限定的形态。

(11)根据(1)项~(8)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吸嘴移载装置具有保持一个吸嘴的吸嘴保持件和使该吸嘴保持件移动的保持件移动装置。

本形态是关于吸嘴移载装置的具体结构的形态。上述“吸嘴保持件”能够采用卡盘、夹紧件等以能够脱离的方式保持嘴的器具。另外,“保持件移动装置”以所谓xyz型机器人为主,能够采用多关节型机器人等广泛种类的各种移动装置。

(12)根据(11)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吸嘴收容装置能够收容彼此种类不同的多种吸嘴,上述吸嘴移载装置构成为从分别作为上述吸嘴保持件而准备的多个吸嘴保持件中使用与所保持的吸嘴的种类对应的一个吸嘴保持件。

在收容装置能够收容多种嘴的情况下,根据尺寸、形状等的不同,有时难以利用一个吸嘴保持件移载该多种嘴。本形态是对于这些情况有效的形态。根据本形态,即使收容尺寸、形状等不同的多种嘴的情况下,也能够牢固地保持各个该多种嘴并将其准确地进行移载。

<与托盘之间的嘴的移载>

以下的若干形态是追加了与吸嘴移载装置的一个功能、详细地说在吸嘴托盘与托板之间移载嘴的功能有关的限定的形态。

(21)根据(1)项~(12)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

上述电气元件安装机构成为该电气元件安装机本身所使用的吸嘴载置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配备在该电气元件安装机本身的吸嘴托盘上,上述吸嘴移载装置构成为能够在上述吸嘴托盘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之间对吸嘴进行移载。

在电气元件安装机中,在电路基板上安装若干个电气元件时,有时根据电气元件的尺寸等来更换所使用的嘴,在大多数电气元件安装机中,可更换的若干嘴以载置于吸嘴托盘(以下有时简称为“托盘”)上的状态配置在设于该电气元件安装机上的吸嘴工位上。根据本形态,能够通过移载装置从托板向该托盘移载嘴和从该托盘向托板移载嘴。详细而言,为了之后在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能够进行用于将收容在收容装置中的若干个嘴安放在托盘上的“安放移载”和用于将在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后的嘴从托盘收容到收容装置中的“收容移载”。

(22)根据(21)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吸嘴移载装置构成为在上述吸嘴托盘和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位于作为该吸嘴移载装置对吸嘴的可移载位置而对各托板设定的各自的移载位置上的状态下在该吸嘴托盘与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之间对吸嘴进行移载。

本形态是在托板和托盘两者分别位于设定位置上的状态下进行嘴的移载的形态。另外,本形态不排除之前所说明那样在多个托板位于对各托板设定的移载位置上的状态下在该多个托板与托盘之间对吸嘴进行移载的情况。

(23)根据(22)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具备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该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将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从上述吸嘴收容装置移送到对该一个托板设定的上述移载位置上。

本形态是利用之前说明的移送装置使托板位于移载位置上的形态。

<托板间的嘴的移载>

以下的若干形态是追加了与吸嘴移载装置的另一个功能、详细地说在多个托板之间移载嘴的功能有关的限定的形态。

(31)根据(1)项~(23)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吸嘴移载装置构成为能够在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与另一个托板之间对吸嘴进行移载。

本形态是能够在托板之间移载嘴的形态。是对于收容在收容装置内的嘴的配置更换、整齐排列等(以下有时总称作“配置”)有效的形态。另外,无论是在一个托板内进行还是在多个托板之间进行,以下有时都将用于嘴的配置更换、整齐排列等的嘴的移载称作“配置移载”。

在此,关于配置进行说明,配置的目的不作特别限定,如后面详细说明那样,例如在托板上设置有多个载置部的情况下,以提高收容装置的收容效率为目的,能够以填埋空置的载置部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在具备后面详细说明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并构成为按照每个托板进行清洗、检查等对吸嘴的处理的管理机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提高对吸嘴的处理的效率为目的,仅使没有执行对吸嘴的处理的嘴载置于一个托板上而进行配置。另外,还能够以各嘴被均匀使用为目的,按照未使用的期间长的顺序来配置嘴。再者,也能够以迅速地进行安放为目的,在收容装置能够收容多种嘴的情况下,按照每种的使用频率的顺序进行配置,或者在一个托板上以与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对应的比率进行配置,或者将作为下一个安放移载的对象的成套吸嘴和频繁使用的成套吸嘴等配置在一个托板内。

(32)根据(31)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吸嘴移载装置构成为在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和上述另一个托板位于作为该吸嘴移载装置对吸嘴的可移载位置而对各托板设定的各自的移载位置上的状态下在该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与另一个托板之间对吸嘴进行移载。

本形态是在多个托板分别位于设定位置上的状态下进行嘴的移载的形态。

(33)根据(32)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具备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该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将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从上述吸嘴收容装置移送到对该一个托板设定的上述移载位置上,该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构成为将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和上述另一个托板依次移送到上述各自的移载位置上。

本形态是利用之前说明的移送装置使多个托板位于各自的移载位置上的形态。

<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

以下的若干形态是追加了关于对收容在收容装置中的吸嘴执行某种处理的功能的限定的形态。

(41)根据(1)项~(33)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具备一个以上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该一个以上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分别对载置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上的吸嘴执行某种处理。

本形态中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是对嘴执行某种处理的装置,具体而言例如包含后面说明的吸嘴检查装置、吸嘴清洗装置等。通过设置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处理执行装置”),从而该吸嘴管理机除了嘴的收容功能之外还具有与所具备的处理执行装置对应的各种功能,根据本形态,可实现实用性相当高的吸嘴管理机。另外,广义上讲,之前说明的“吸嘴移载装置”也能够考虑为处理执行装置的一种,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也将吸嘴移载装置作为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进行处理。

本形态中也包含具备多个处理执行装置的形态。具备多个处理执行装置的形态中也包含具备多个执行相同处理的装置的形态,也包含具备多个执行彼此不同的处理的装置的形态。根据前者的形态,能够实现该处理的执行能力较大的管理机,并且根据后者的形态,能够实现多功能的管理机。

在管理机具备执行彼此不同的处理的多个处理执行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管理机构成为例如载置有嘴的托板依次通过该多个处理执行装置,对嘴依次执行该多个处理执行装置各自的处理。也能够与这样的结构不同,构成为例如多个处理执行装置分别对载置于彼此不同的托板上的嘴并行地执行处理。若采用后者的结构,即采用多个处理执行装置各自的动作相对于其他的动作独立进行的结构,则多个处理执行装置的运用、即该管理机的关于多个处理的运用容易。

(42)根据(41)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具备一个以上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该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将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从上述吸嘴收容装置分别移送到上述一个以上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上,上述一个以上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分别对载置于由上述一个以上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中的对应的一个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移送的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上的吸嘴执行上述某种处理。

本形态中的“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也与之前说明的“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同样地,是将载置于一个托板上的多个嘴按照每个该托板进行移送的“托板移送装置”的一个形态,能够考虑是“吸嘴移送装置”的一个形态。根据本形态,收容装置和处理执行装置之间的多个嘴的搬运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另外,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移送装置”)与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同样地,可以构成为无论位于收容装置内的哪个位置都对任意托板进行移送,并且也可以如后面说明那样,仅移送位于特定的位置上的托板。前者的结构对于收容装置不具有托板移动装置的情况是有效的。另外,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与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同样地,优选具有将移送到处理执行装置的托板移送到收容装置的功能、即具有送回托板的功能。顺便提及,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和之前说明的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汇总作为它们的上位概念即“托板移送装置”进行处理。

本形态简单而言,能够考虑是对应每个处理执行装置具有移送装置的形态。对于之前说明的多个处理执行装置能够彼此独立动作的形态来说特别有效。

(43)根据(42)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吸嘴收容装置具有使上述多个托板在该吸嘴收容装置内移动的托板移动装置,上述一个以上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分别将通过上述托板移动装置移动到设定位置的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移送到上述一个以上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中的所对应的一个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上。

与之前说明的有关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的形态同样地,本形态中的移送装置具有移送收容装置所具有的多个托板中位于特定位置上的一个托板的功能。即,在本形态中,在收容装置内托板通过托板移动装置移动到特定的工位的情况下,在该工位与处理执行装置之间进行托板的移送。根据该形态,由于只要在收容装置内的特定的位置与处理执行装置之间移送托板即可,所以能够简化移送装置的结构。

(44)根据(41)项~(43)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具有对载置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上的吸嘴进行清洗的吸嘴清洗装置,作为上述一个以上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中的一个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

本形态是具备吸嘴清洗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清洗装置”)作为处理执行装置的形态。优选为了消除阻塞、除去污垢等对嘴进行清洗。根据本形态,由于甚至能够进行嘴的清洗,所以能够实现实用性相当高的管理机。另外,由于清洗装置对嘴的清洗能够在将嘴载置于托板上的状态下进行,所以极端而言,能够以与嘴收容在收容装置内相同的状态进行,所以该清洗简便且效率高。另外,在本形态中,清洗装置不特别限定于该清洗方法,也能够采用已经公知的各种清洗方法。

另外,在本形态中,也可以具备对由清洗装置清洗过的吸嘴进行干燥的嘴干燥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干燥装置”)。在具备干燥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干燥后立即将嘴收容在收容装置内,也能够将该嘴以某种程度上充分干燥的状态进行收容。并且,清洗后无需间隔太长时间即可使用。另外,本形态的干燥装置所采用的干燥单元不作特别限定,能够采用已经公知的各种干燥单元。顺便提及,在设置上述的移送装置的情况下,从减少时间损失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将载置有清洗过的嘴的托板由其移送装置向收容装置移送时进行嘴的干燥。

(45)根据(41)项~(4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具备对载置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上的吸嘴进行检查的吸嘴检查装置,作为上述一个以上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中的一个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

根据本形态,由于例如能够对已经收容在收容装置或将要收容在收容装置中的嘴进行检查,所以可实现便利的管理机。另外,由于吸嘴检查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检查装置”)对嘴的检查能够在将嘴载置于托板上的状态下进行,所以极端而言,能够以与嘴收容在收容装置内相同的状态进行,所以该检查简便且效率高。

本形态中检查装置所进行的检查项目不作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对如下各种项目等进行检查:(a)有关在嘴中通过的空气流量的检查即通过流量检查;(b)有关附在嘴上而用于识别该嘴的固有信息的标识符的读取的检查即标识符读取检查;(c)有关嘴的前端部的状态的检查即前端部状态检查;(d)有关嘴的前端部能够抵抗作用力而后退的情况下的该吸嘴的前端部后退所需要的力的检查即后退必要力检查。另外,检查装置可以是仅对一个项目进行检查,也可以是对多个项目进行检查。另外,本形态中也包含具备进行彼此项目不同的检查的多个检查装置的形态。

(46)根据(41)项~(4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构成为并行地进行:上述吸嘴移载装置对载置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上的吸嘴的移载;及上述一个以上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中的一个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对载置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另一个托板上的吸嘴执行的上述某种处理。

本形态简单而言是处理执行装置的动作和移载装置的动作彼此独立进行而构成的形态。根据本形态,能够在进行上述的安放移载、收容移载、托板间的嘴的移载的同时,进行与这些移载无关的对收容在托板中的嘴的清洗、检查等,能够不妨碍这些移载而对与用于移载的嘴不同的其他嘴执行处理。因此,能够对效率高的嘴进行管理。另外,在具备多个处理执行装置的情况下,如之前说明那样,多个处理执行装置也分别优选采用对载置于彼此不同的托板上的嘴并行地执行处理的结构,即优选采用多个处理执行装置各自的动作相对于其他动作独立进行的结构。

<控制装置的控制>

以下的若干形态是有关该吸嘴管理机的控制的形态。换言之,是表示该吸嘴管理机的运用方法的形态。另外,以下的若干形态包含追加了有关进行各种控制时作为前提的信息的限定的形态。

(51)根据(1)项~(46)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具备对该吸嘴管理机本身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本形态是有关控制的基本形态,控制装置是主体执行管理机的运用的构成要素。控制装置例如可以以计算机为主要构成要素而构成。

(52)上述控制装置具有吸嘴信息存储部,收容在上述吸嘴收容装置中的吸嘴各自的固有信息与该吸嘴收容装置中各吸嘴的收容位置对应地存储在吸嘴信息存储部中,并且上述控制装置基于存储在该吸嘴信息存储部中的吸嘴各自的上述固有信息进行控制。

本形态中的“固有信息”例如典型地包含id,此外还包含有关品质是否良好的信息、有关能力高低的信息、直接或间接表示使用频率、未使用的时间的信息等各种信息。对于掌握收容在收容装置中的多个嘴的收容位置、即掌握在哪个位置收容了哪个嘴来说,固有信息是极为有用的信息。根据本形态,能够掌握在收容装置的哪个收容位置上收容了哪个嘴,能够基于该掌握情况,适当地管理所收容的嘴。

(53)根据(52)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在各个吸嘴上附设有用于识别各吸嘴的上述固有信息的标识符,该吸嘴管理机具备用于读取该标识符的标识符读取器,上述吸嘴信息存储部构成为存储通过该标识符读取器的读取所取得的吸嘴各自的上述固有信息。

本形态是追加了有关上述固有信息的取得的手段的限定的形态。本形态中的“标识符”例如能够采用条形码、二维码(qr编码(注册商标)等二维编码)等,“标识符读取器”例如能够采用条形码读取器、相机等拍摄装置等。上述固有信息的识别优选在嘴移载时、特别是在上述收容移载时进行。鉴于此,标识符读取器优选设置在移载装置上。更具体而言,在移载装置构成为包含上述吸嘴保持件和上述保持件移动装置的情况下,优选标识符读取器与吸嘴保持件一起通过保持件移动装置而移动。

(54)根据(52)项或(53)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多个托板分别具有分别载置一个吸嘴的多个载置部,上述吸嘴各自的上述收容位置由各吸嘴在上述多个托板中的哪个托板上载置在上述多个载置部的哪个载置部上来规定。

在本形态中,简单而言,各托板的各载置部被规定为一个一个收容位置,根据本形态,能够掌握在哪个托板的哪个部位上收容有怎样的嘴,能够更加适当地进行所收容的嘴的管理。

<嘴向托盘的安放的变更>

以下的若干形态是有关嘴向上述吸嘴托盘的安放、即安放移载的形态。

(61)根据(51)项~(5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电气元件安装机构成为该电气元件安装机本身所使用的吸嘴载置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配备在该电气元件安装机本身的吸嘴托盘上,上述吸嘴移载装置构成为能够在上述吸嘴托盘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之间对吸嘴进行移载,上述控制装置具有安放控制部,该安放控制部通过控制上述吸嘴移载装置,使上述电气元件安装机中所需的吸嘴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以上托板移载到上述吸嘴托盘上。

本形态是有关嘴的安放的基本形态。上述“安放移载”例如是用于将之后在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的嘴安放在托盘上的移载,通过安放移载,收容在收容装置中的多个嘴中的若干个嘴配置在吸嘴托盘上。因此,根据本形态,通过将电气元件安装机中预定要使用的嘴预先安放在托盘上,能够有效地对电气元件安装机支援嘴的准备。即,能够减小电气元件安装机的作业损失。并且,若基于某种信息,自动进行嘴的安放而构成,则该管理机的便利性较高。

(62)根据(61)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能够与上述电气元件安装机和管理该电气元件安装机的管理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进行通信,上述安放控制部基于从上述电气元件安装机和上述管理装置中的至少一方接收到的信息对上述电气元件安装机中所需的吸嘴进行移载。

在本形态中,用于嘴的安放的信息被从该管理机的外部送来,基于该送来的信息,进行嘴的安放。根据本形态,由于能够基于来自外部的信息进行嘴的安放,所以实现便利性极高的管理机。该管理机收到的信息可以是直接指示在哪个托盘的哪个部位上载置哪个嘴的信息,例如可以是由电气元件安装机执行的元件安装程序等那样的间接信息。在是间接信息的情况下,在该控制装置中,也能够构成为决定在哪个托盘的哪个部位上载置哪个嘴,并基于该决定进行嘴的安放。另外,在上述“管理装置”中含有称作所谓主机的装置。

(63)根据(61)或(62)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控制装置具有收容控制部,该收容控制部通过控制上述吸嘴移载装置,从载置有吸嘴的上述吸嘴托盘将该吸嘴移载到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以上托板上,以将该吸嘴收容到上述吸嘴收容装置中。

本形态是移载装置也能够执行上述的收容移载的形态。“收容移载”例如是用于在收容装置中收容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过的嘴的移载,通过收容移载将载置于托盘上的多个嘴中的至少一部分从托盘上取下。根据本形态,可实现能够有效地支援电气元件安装机中的嘴的整理等的管理机。

(64)根据(63)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控制装置将类型与通过上述收容控制部的控制而从上述吸嘴托盘所移载的吸嘴相同的其他吸嘴,通过上述安放控制部的控制而移载到该吸嘴托盘上。

本形态是能够进行嘴的所谓再安放的形态。例如由于长时间使用而需要更换嘴的情况等、进行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的嘴的更换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形态。根据本形态,例如仅通过将载置有使用过的嘴的托盘安放在该管理机上,从而能够自动地将这些嘴更换为可使用的其他嘴,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实用性极高的管理机。

(65)根据(61)项~(6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安放控制部构成为将吸嘴以使用频率尽可能均匀的方式移载到上述吸嘴托盘上。

所谓“使用频率”例如能够考虑是表示嘴使用了多少时间或者嘴使用了多少次数的参数或指标。顺便提及,可以是表示过去整个期间的使用时间或使用次数等,也可以是表示设定时间内的使用时间或使用次数等。顺便提及,本形态的使用频率是指各个嘴的使用频率。

根据本形态,能够没有遗漏地、即不会倾向于一部分或特定的嘴地使用收容在收容装置中的嘴,可实现实用性高的管理机。具体而言,例如控制装置存储有关上述使用频率的信息作为各嘴的固有信息,基于该存储的信息执行安放移载,从而能够使嘴的使用频率尽可能均匀。

(66)根据(61)项~(6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安放控制部构成为使吸嘴按照未使用的期间长的顺序移载到上述吸嘴托盘上。

本形态能够考虑是前一个形态的一种、即以使用频率尽可能均匀的方式进行安放移载的形态的一种。所谓“未使用的期间(以下有时称作“未使用期间”)例如能够考虑是从被收容的时刻起的收容时间,这样考虑时,根据本形态,从不使用而被收容在收容装置内的时间长的嘴开始优先用于安放。其结果是,嘴的使用频率均匀化。为了实现本形态的管理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将控制装置构成为,存储有关上述未使用的期间的信息(能够考虑是有关使用频率的信息的一种)作为各嘴的固有信息,并基于该存储的信息执行安放移载即可。另外,作为有关未使用期间的信息,能够采用嘴收容于该管理机的时刻(以下有时称作“收容时刻”)。事先存储嘴的收容时刻,基于该收容时刻进行安放移载,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嘴的使用频率均匀化。

<收容装置内的嘴的配置的变更>

以下的若干形态是有关嘴向托板的配置的形态,换言之能够考虑是有关之前说明的配置移载的执行方法的形态。

(71)根据(51)项~(66)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控制装置具有配置控制部,该配置控制部通过控制上述吸嘴移载装置,将吸嘴在上述吸嘴收容装置内按照所设定的规则配置在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以上托板上。

本形态是有关收容装置内的嘴的配置的基本形态,根据本形态,由于依照所确定的规则配置收容在收容装置中的嘴,所以能够使嘴的管理容易。

(72)根据(71)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该吸嘴管理机具备吸嘴清洗装置,该吸嘴清洗装置对载置于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上的吸嘴进行清洗,上述配置控制部构成为在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上仅配置该吸嘴清洗装置未清洗完的吸嘴。

在该管理机具备清洗装置的情况下,根据本形态,由于能够防止已经清洗过的嘴再度被清洗,所以能够有效地对嘴进行清洗。

(73)根据(71)项或(72)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电气元件安装机构成为该电气元件安装机本身所使用的吸嘴载置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配备在该电气元件安装机本身的吸嘴托盘上,上述配置控制部构成为,将作为特定的成套吸嘴而载置于上述吸嘴托盘上的吸嘴配置在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托板上。

根据本形态,由于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的特定的成套吸嘴配置在一个托板内,所以在将该特定的成套吸嘴安放在托盘上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该安放。具体而言,只要将频繁使用的成套嘴、即使用频率高的成套嘴、已经预定要使用的成套嘴作为特定的成套吸嘴配置在一个托板上即可。

(74)根据(71)项~(73)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配置控制部使吸嘴按照未使用的期间长的顺序配置在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以上托板上。

根据本形态,通过依照嘴的配置顺序进行安放,从而能够没有遗漏地、即没有倾向性地使用嘴。换言之,安放移载无需特别设法钻研,就能够使嘴的使用频率尽可能均匀化。另外,在收容装置中能够收容多种嘴的情况下,本形态可以对每个种类按照未使用期间长的顺序进行配置,也可以仅对多种中的一部分种类的嘴按照未使用期间长的顺序进行配置。另外,通过如之前说明那样基于嘴的收容时刻,能够容易地按照未使用期间长的顺序配置嘴。

(75)根据(71)项~(7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吸嘴收容装置能够收容彼此种类不同的多种吸嘴,上述配置控制部将两个以上种类的吸嘴以与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对应的比例配置在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以上托板的各托板上。

所谓本形态的“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能够考虑是例如表示一个种类的嘴总计使用多长时间或总计使用多少次的参数或指标。即,能够考虑是表示关于一个种类的各嘴的使用时间的合计、使用次数的合计等的参数或指标。顺便提及,可以是表示过去整个期间的总计使用时间或总计使用次数等,也可以是表示设定时间内的总计使用时间或总计使用次数等。

根据本形态,在某一托板上将多个种类的嘴配置与该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对应的数量。即,使用频率高的种类的嘴载置较多数量,使用频率低的种类的嘴载置较少的数量。其结果是,大多数情况下,仅从该一个托板进行安放移载,就能够完成关于一个托盘的嘴的安放。因此,根据本形态,能够迅速地进行嘴的安放。

(76)根据(71)项~(7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吸嘴管理机,上述吸嘴收容装置能够收容彼此种类不同的多种吸嘴,上述配置控制部构成为将两个以上种类的吸嘴按照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的顺序配置在上述多个托板中的一个以上托板上。

根据本形态,简而言之,若干种类的嘴按照使用频率的顺序排列在收容装置内(也包含横跨多个托板配置这一情况)。因此,收容装置内的管理容易。另外,在存在载置有两个以上种类的嘴的托板的情况下,通过从该托板进行安放移载,从而能够迅速地进行包含该两个以上种类的嘴的成套嘴的安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实施例的吸嘴管理机的作为管理对象的吸嘴的电气元件安装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代表性的吸嘴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电气元件安装机中载置吸嘴的吸嘴托盘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吸嘴管理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吸嘴管理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从其他视点表示吸嘴管理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吸嘴移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第一吸嘴检查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第二吸嘴检查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吸嘴清洗装置和吸嘴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在取下外壳的状态下表示图10所示的吸嘴清洗装置和吸嘴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吸嘴收容装置中载置吸嘴的吸嘴托盘的图。

图13是表示吸嘴管理机所管理的若干吸嘴的图。

图14是表示在载置孔中载置有吸嘴的状态和可采用的其他载置孔的吸嘴托盘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第一吸嘴检查装置的前端部状态检查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第一吸嘴检查装置的后退必要力检查的示意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第二吸嘴检查装置的通过流量检查和标识符读取检查的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吸嘴清洗装置和吸嘴干燥装置对吸嘴的清洗和干燥的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的附加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吸嘴管理机中进行的各种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吸嘴管理机和电气元件安装机及管理计算机的连接的图。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吸嘴管理机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收容吸嘴信息的表格。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吸嘴管理机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每种嘴的使用频率的表格。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吸嘴管理机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收容托盘信息的表格。

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吸嘴管理机的控制装置对吸嘴托盘安放吸嘴时利用的吸嘴安放信息的表格。

图26是用于说明吸嘴管理机内的吸嘴托盘的作用的概念图。

图27是表示吸嘴向吸嘴托盘的配置顺序的概念图。

图28是表示用于吸嘴管理机进行吸嘴收容操作而执行的吸嘴收容程序的流程图。

图29是例示吸嘴收容操作中的吸嘴的移载的示意图。

图30是表示用于吸嘴管理机进行第一吸嘴配置操作而执行的第一吸嘴配置程序的流程图。

图31是例示第一吸嘴配置操作中的吸嘴的移载的示意图。

图32是表示用于吸嘴管理机进行吸嘴清洗操作而执行的吸嘴清洗程序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用于吸嘴管理机进行第一吸嘴检查操作而执行的第一吸嘴检查程序的流程图。

图34是表示用于吸嘴管理机进行第二吸嘴检查操作而执行的第二吸嘴检查程序的流程图。

图35是表示关于保管用的吸嘴的整齐排列的一个形态的示意图。

图36是表示关于保管用的吸嘴的整齐排列的其他若干形态的示意图。

图37是表示用于吸嘴管理机进行第二吸嘴配置操作而执行的第二吸嘴配置程序的流程图。

图38是用于吸嘴管理机进行吸嘴安放操作而执行的吸嘴安放程序。

图39是表示从图35所示的形态中整齐排列的吸嘴中通过安放而除去特定的成套吸嘴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0是表示从图36所示的若干形态的各形态中整齐排列的吸嘴中通过安放而除去特定的成套吸嘴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1是表示用于吸嘴管理机进行吸嘴再安放操作而执行的吸嘴再安放程序的前半部分的流程图。

图42是表示用于吸嘴管理机进行吸嘴再安放操作而执行的吸嘴再安放程序的后半部分的流程图。

图43是表示吸嘴管理机所具备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可申请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另外,可申请发明除下述实施方式外,以上述〔发明的形态〕项中记载的形态为首,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实施各种变更、改良后的各种形态来实施。另外,也能够利用〔发明的形态〕各项的说明中记载的技术事项来构成下述实施例的变形例。

实施例

实施例的吸嘴管理机以电气元件安装机中使用的吸嘴作为管理的对象。该吸嘴是在电气元件向电路基板的安装中由供给到吸嘴本身的负压吸附保持电气元件的元件保持件。在对实施例的吸嘴管理机进行说明之前,简单地说明电气元件安装机和吸嘴,之后关于实施例的吸嘴管理机,依次说明吸嘴管理机的整体结构、构成吸嘴管理机的各装置、吸嘴管理机的附加结构、吸嘴管理机进行的若干操作、与这些操作对应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吸嘴管理机”、“电气元件安装机”、“吸嘴”、“电路基板”、“电气元件”有时分别被简称为“管理机”、“安装机”、“嘴”、“基板”、“元件”。

[a]电气元件安装机和吸嘴

将使用作为管理机的管理对象的吸嘴的电子元件安装机作为一例示于图1。图中相同结构的两台安装机10并列设置在基座12上(图中近前侧的安装机的外装板被取下)。安装机10构成为包含搬运基板s并将其固定在设定位置上的输送机型的基板搬运装置14、分别提供元件p的多个供料器型的元件供给装置16、用于将从这些元件供给装置16供给的元件p安装在被固定的基板s上的安装头18、使该安装头18在元件供给装置16与被固定的基板s之间移动的头移动装置20。安装头18构成为包含在下端部安装有吸嘴n的动作轴22和使该动作轴22升降和旋转的动作轴升降旋转装置(省略图示)。即,图中所示的安装头18是转位型的安装头,动作轴22能够安装多个嘴n。从元件供给装置16供给的元件p被吸附保持在嘴n的前端(下端),在安装头18移动到基板s的上方后解除嘴n对所保持的元件p的吸附保持,从而将所保持的元件p安装在基板s上。顺便提及,由于将元件p以适当的姿势安装在基板s上的适当位置上,所以该元件p在被嘴n吸附保持的状态下由设于该安装机10上的元件相机24从该元件p的下方进行拍摄,通过拍摄所获得的保持位置和保持姿势的数据在安装时被利用。

上述嘴n是管理机的管理对象,该嘴n是如图2所示的结构。图2(a)是从斜上方观察嘴n的图,图2(b)是从斜下方观察嘴n的图。根据这些图可知,嘴n具有:形成筒形并作为该嘴n的主体部发挥功能的主体筒30、从主体筒30向下方延伸的吸管32、向主体筒30的周围伸出并固定在主体筒30上的凸缘34。主体筒30的上端部作为该嘴n的基端部发挥功能,通过该上端部保持在上述动作轴上。吸管32作为该嘴的前端部发挥功能,构成比较细的管状结构。在主体筒30上延伸地设置两根固定销36,利用该固定销36将嘴n安装在动作轴22上。利用了固定销36的嘴n的安装是一般的方式,在此省略说明,并在其他图中省略。

从安装头18经由主体筒30向吸管32选择性地供给正压和负压。通过供给负压,在吸管32的前端(下端)吸附保持元件p,通过供给正压,使得吸附保持的元件p从吸管32脱离。图中省略了内部结构,但吸管32能够相对于主体筒30进退。详细而言,为了缓和元件p向基板s安装时施加给元件p的冲击,弹簧的力沿着向主体筒30进入的方向作用于嘴n的前端部,当施加了超过该作用力的力的情况下嘴n的前端部能够后退,即能够相对于主体筒30收回。另外,在由上述的元件相机24拍摄元件p时,凸缘34作为用于使该拍摄鲜明地进行的背面形成部件发挥功能,构成嘴n的外径最大的部分。在凸缘34的上表面附设有作为用于识别该嘴n的固有信息的标识符的二维码38。该二维码38表示作为固有信息的一种的该嘴n的id,该id用于嘴n的个体管理。

图中仅表示一种嘴,但是嘴n存在尺寸和形状彼此不同的多种,在该安装机10中,也能够将尺寸不同的若干种类的嘴n安装在动作轴22上,在该安装机10中,能够根据吸附保持的元件p自动地更换该若干种类的嘴。顺便提及,根据所制造的电气回路(向基板s安装元件p的电气回路)而使用的嘴n不同。另外,在安装机10中使用的多个嘴n以载置于吸嘴托盘nt的状态配置在元件供给装置16的附近且设于安装机10的吸嘴工位50上。

吸嘴托盘(以下有时简称为“托盘”)nt作为用于载置嘴n的嘴载置器发挥功能,如图3所示,大致构成板状。详细而言,托盘nt构成为包含基座板60和覆盖基座板60的上表面的罩板62,罩板62相对于基座板60能够在某种程度的范围内滑动。图3(a)表示罩板62相对于基座板60偏移的状态,图3(b)表示罩板62与基座板60正好重合的状态。罩板62能够在该两个状态的各状态下的位置之间滑动。

若也参照作为剖视图的图3(c)和作为表示载置有嘴n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的图3(d)进行说明,则在基座板60上设置有分别构成载置部的12个载置孔64。详细而言,在该托盘nt上能够载置彼此尺寸不同的两种嘴n,设置有用于载置尺寸大的嘴n的4个载置孔64和用于载置尺寸小的嘴n的4个载置孔64。载置孔64形成为内周壁的尺寸在深度上不同的阶梯孔,阶梯面66设为载置嘴n的凸缘34的面。基座板60的上表面的载置孔64的内径、即最大内径比凸缘34的外径稍大,载置孔64构成为在凸缘34的外周限制嘴n在径向上的位移(偏移)。并且,到阶梯面为止的深度设为载置于载置孔64中的嘴n的凸缘34不与罩板62发生干扰的深度。顺便提及,图中所示的嘴n具有比到阶梯面为止的深度浅的凸缘34,在该嘴n载置于载置孔64中的状态下,凸缘34的上表面不会从托盘nt的基座板60的上表面突出。根据图2可知,凸缘34在外周设置有凹口68,该凹口68与立设于阶梯面66上的较短的销69卡合。通过该凹口68和销69使嘴n仅能够载置于特定方向,并且防止了载置于托盘nt上的状态下的嘴n旋转。

另一方面,在罩板62上也对应于基座板60的载置孔64设置有冲孔70。该冲孔70由构成圆形的圆孔部72和从该圆孔部72的一侧延伸出的槽部74构成。各圆孔部72的内径与所对应的载置孔64的最大内径大致相等。槽部74的宽度比载置于所对应的载置孔64中的嘴n的主体筒30的外径大一定程度。在图3(b)所示的状态下,各载置孔64的中心与所对应的冲孔70的圆孔部72的中心一致,能够从上方观察载置孔64整体。另一方面,在图3(a)所示的状态下,各载置孔64的中心与存在于所对应的冲孔70的槽部74的前端的圆弧的中心大致一致,载置孔64仅能够从上方观察到一部分。由于两个状态是这样的状态,所以以下为了方便,将图3(b)的状态称作“载置孔打开状态”,将图3(a)的状态称作“载置孔关闭状态”。

在载置孔打开状态下,能够进行嘴n向载置孔64的载置和从载置孔64的脱离。另一方面,在嘴n载置于载置孔64中的情况下设为载置孔关闭状态,从而形成为嘴n的主体筒30插通冲孔70的槽部74并且凸缘34的上表面的大部分由罩板62覆盖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嘴n被防止从载置孔64脱离。就防止该嘴n脱离而言,在托盘nt上设置有包含罩板62而构成的机构、即被称作所谓挡板机构的吸嘴防脱离机构。

罩板62由省略图示的弹簧施加作用力而形成载置孔关闭状态,通过以超过该弹簧的作用力的力使罩板62滑动,而变为载置孔打开状态。该滑动由省略图示的部位的配置在吸嘴工位50上的罩滑动机构进行。向安装头18的动作轴安装嘴n、从动作轴取下嘴n、将安装的嘴n更换为其他嘴n通过由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对罩滑动机构的控制实现载置孔打开状态来进行。

托盘nt能够相对于吸嘴工位50进行装卸,例如在开始某一电气回路的制造时,能够将预先载置有嘴n的托盘nt安放在吸嘴工位50上,并且,例如在终止某一电气回路的制造时,能够针对每个托盘nt将所使用过的嘴n从吸嘴工位50拆下。因此,托盘nt对安装机10的换产调整等的迅速化有很大贡献。另外,在该托盘nt中,在基座板60的一个角上附设作为用于识别该托盘nt的固有信息的标识符的二维码76。该二维码76表示作为固有信息的一种的该托盘nt的id,该id在托盘nt的个体管理中利用。

另外,以上说明的吸嘴n和托盘nt在上述安装机10中使用。以下所示的实施例的管理机不是仅以上述安装机10中使用的嘴n为对象,也以其他安装机中使用的嘴n为对象。另外,上述托盘nt是安装机10中使用的托盘nt的一例,安装机10也能够使用种类不同的其他托盘nt。另外,根据安装机,所使用的托盘nt也会不同。后面将会说明,实施例的管理机也以载置于其他托盘nt或者将要载置于其他托盘nt上的嘴n为管理对象。

[b]吸嘴管理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4所示的外观,实施例的管理机80大致形成长方体形状,形成比较紧凑的尺寸。在本管理机80的正面(图中的左侧的面)设置有后面详细说明的抽屉82。另外,在正面上部附设有作为该管理机80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器84。控制器84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构成要素而构成,具有显示器86、操作键88、开关90等输入输出设备。分别将拆下外装板的状态下的管理机80示于图5,将从反方向的视点观察到的该管理机80示于图6。以下参照这些附图,对本管理机8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顺便提及,图5中的左方是该管理机80的前方,右方是该管理机80的后方。

管理机80组合若干装置而构成。具体举例的话,分别在后方侧配置有以载置于吸嘴托板(以下有时简称为“托板”)上的状态收容嘴n的吸嘴收容装置100,在吸嘴收容装置100的前方左侧配置有收容托盘nt的托盘收容装置102。另一方面,在该管理机80的前方侧,作为分别对已经收容在或将要收容在吸嘴收容装置102中的嘴n进行某种处理(以下有时称作“对吸嘴的处理”)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从上方依次配置有吸嘴移载装置104、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06、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08、吸嘴清洗装置110。

简单进行此处的说明,吸嘴移载装置104是在托盘nt与上述托板之间移载嘴n的装置,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06执行两个检查项目的检查,具体而言执行有关嘴n的前端部的状态的检查(前端部状态检查)和有关嘴n的前端部后退所必要的力的检查(后退必要力检查),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08执行两个检查项目的检查,具体而言执行有关在嘴n中通过的空气的流量的检查(通过流量检查)和有关附设在嘴n的凸缘34上的作为标识符的二维码38的读取的检查(标识符读取检查)。吸嘴清洗装置110是用高压水清洗嘴n的装置。另外,在吸嘴收容装置100与吸嘴清洗装置110之间配置有使由吸嘴清洗装置110清洗后的嘴n干燥的吸嘴干燥装置112。

嘴n在上述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的移送通过与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对应的各吸嘴移送装置进行。嘴n的移送由于以载置于上述托板上的状态进行,所以各吸嘴移送装置设为托板移送装置。具体而言,分别配置有在吸嘴移载装置104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移送托板的第一托板移送装置114、在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06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移送托板的第二托板移送装置116、在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08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进行托板的移送的第三托板移送装置118、在吸嘴清洗装置110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进行托板的移送的第四托板移送装置120。另一方面,在吸嘴移载装置104与托盘收容装置102之间配置有在它们之间移送托盘nt的托盘移送装置122。另外,在该管理机10的前方侧下部配置有内置了上述各装置用的电源、驱动电路、空气压缩机、高压泵等的驱动源单元124。

顺便提及,也能够对上述吸嘴移载装置104进行特殊处理,并将除了该吸嘴移载装置104的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06、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08、吸嘴清洗装置110、吸嘴干燥装置112考虑为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基于这样的考虑,也能够将第一托板移送装置114考虑为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将第二托板移送装置116、第三托板移送装置118、第四托板移送装置120考虑为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吸嘴收容装置、托盘收容装置、吸嘴移载装置、吸嘴检查装置、吸嘴清洗装置、吸嘴干燥装置、托板移送装置、托盘移送装置有时分别简称为“收容装置”、“收容装置”、“移载装置”、“检查装置”、“清洗装置”、“干燥装置”、“移送装置”、“移送装置”。另外,以下的说明也参照以移载装置104为中心表示的图7、以第一检查装置106为中心表示的图8、以第二检查装置108为中心表示的图9、以清洗装置110和干燥装置112为中心表示的图10和图11来进行。

[c]吸嘴收容装置

吸嘴收容装置100具有分别收容上述托板的多个托板载架(以下有时简称为“载架”)130和使这些载架130循环的载架循环机构(以下有时简称为“循环机构”)132,由该多个载架130和循环机构132构成使多个托板在该收容装置130内移动的托板移动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移动装置”)134。以下,将收容装置100分为托板和移动装置134而进行说明。

i)吸嘴托板

托板np作为用于载置嘴n的吸嘴载置器发挥功能,如图12所示,与之前说明的托盘nt同样地,构成为包含基座板140和覆盖基座板140的上表面的罩板142。图12(a)表示罩板142相对于基座板140偏移的状态,图12(b)表示罩板142与基座板140正好重合的状态。罩板142能够在这两个状态下的位置之间滑动。

为了方便,该管理机80若将图13所示的5种嘴n作为管理对象进行处理,则能够在托板np上载置该全部5种嘴n。5种嘴n在形状上彼此不同,根据凸缘34的外径能够分为三种。图13是从上方观察这些嘴n的图,具体而言,能够分为图13(a)所示的尺寸小的嘴na、图13(b)、(c)中分别所示的中间尺寸的嘴nb、nc、图13(d)、(e)中分别所示的尺寸大的嘴nd、ne。在基座板140上,与托盘nt的情况同样地,分别设置有构成载置部的载置孔144。具体而言,设置有载置尺寸小的嘴n的24个载置孔144a和载置尺寸大的嘴n的15个载置孔144b,在载置孔144a中载置上述嘴na,在载置孔114b中载置上述嘴nb、nc、nd、ne。

关于载置孔144a,与之前说明的托盘nt的载置孔64同样,具有一个阶梯面146,因此在此省略说明。参照表示载置有嘴n的状态的图14来说明载置孔144b,载置孔144形成为内周壁的尺寸在深度上不同的阶梯孔,详细地说,形成为具有两个阶梯面146a、146b的阶梯孔。如图14(a)所示,大尺寸的嘴nd、ne载置于位于上方的阶梯面146a上,而如图14(b)所示,中间尺寸的嘴nb、nc载置于位于下方的阶梯面146b上。即,任一阶梯面146a、146b都是用于载置嘴n的面,载置孔144b构成为内周壁在深度方向上内尺寸不同,凸缘34的外径彼此不同的多种嘴n的凸缘34在深度彼此不同的位置上进行嵌合。另外,载置孔144b相对于任一嘴n都在凸缘34的外周上限制这些嘴n在径向上的位移(偏移),在任一阶梯面146a、146b上都立设有卡合凸缘34的凹口68的销148,用以防止嘴n旋转。

另外,也能够代替上述具有多个阶梯面146的形状的载置孔144b,例如如图14(c)所示,采用在轴线方向上即深度方向上内周壁的内尺寸逐渐减小的锥形孔的载置孔144c。这样的载置孔144c也是凸缘34的外径彼此不同的多种嘴n的凸缘34在深度彼此不同的部位上进行嵌合。顺便提及,图中表示载置有中间尺寸的嘴nb、nc的状态,在载置大尺寸的嘴nd、ne时,载置于比嘴nb、nc靠上方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罩板142上,与托盘nt同样地,与基座板140的载置孔144a、144b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分别具有圆孔部150和槽部152的冲孔154a、154b。在图13(b)所示的状态下,各载置孔144的中心与所对应的冲孔154的圆孔部150的中心一致,实现之前说明的载置孔打开状态,在图13(a)所示的状态下,各载置孔144的中心与存在于所对应的冲孔154的槽部74的前端的圆弧的中心大致一致,实现载置孔关闭状态。根据这样的结构,就防止嘴n脱离而言,在托盘np上也设置有包含罩板142而构成的机构、即被称作所谓挡板机构的吸嘴防脱离机构。顺便提及,与托盘nt同样地,罩板142由省略图示的弹簧施加作用力而形成载置孔关闭状态,通过由超过该弹簧的作用力的力使罩板142滑动,而变为载置孔关闭状态。

在托板np上,与托盘nt同样地,在基座板140的一个角上附设有作为用于识别该托板np的固有信息的标识符的二维码156。该二维码156表示作为固有信息的一种的该托板np的id,该id在托板np的个体管理中利用。

在该托板np上,在基座板140的一个角部上固定有基准吸嘴158,在该基准吸嘴158的附近固定有基准管160,该基准吸嘴158和基准管160都以贯通基座板140的状态固定。基准吸嘴158是实际的嘴n,具体而言是上述的嘴nb。另一方面,基准管160是嘴n的一部分,详细地说是模拟主体筒30和吸管32而得到的模拟物。该基准吸嘴158和基准管160作为利用上述的第一检查装置106和第二检查装置108进行检查时所参照的基准对象发挥功能,在该检查装置106、108的检查的基准的设定和该检查装置106、108的校正或检测的至少一个中被利用。关于具体的利用在后面详细说明,基准吸嘴158在第一检查装置106的后退必要力检查和第二检查装置的标识符读取检查中被参照,而基准管160在第一检查装置106的前端部状态检查和第二检查装置108的通过流量检查中被参照。顺便提及,该基准吸嘴158和基准管160在作为基准对象被参照的检查中通常都能得到良好的检查结果。另外,在本管理机80中,基准对象设置在托板np上,例如也可以在能够由第一检查装置106或第二检查装置108进行检查的位置上设于该管理机80的主体、其他装置等上。

ii)托板移动装置

如之前说明那样,托板移动装置134构成为包含多个托板载架130和载架循环机构132。载架130大致设为通道形状、即剖面呈“コ”字形的形状的部件,以该通道形状中的开口朝向下方的姿势配置。在载架130的下端部,详细地说在通道形状的两个凸缘的下端部的内侧附设有一对轨道170,上述托板np由该一对轨道170保持成能够朝向前方拔出并能够从前方插入。

根据图5、图6可知,载架循环机构132具有分别沿上下配置的一对带齿卷盘轴172。该带齿卷盘轴172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状态配置,在前后的各个端部上具有带齿卷盘174。在一对带齿卷盘轴172各自的前方侧的带齿卷盘174之间及后方侧的带齿卷盘174之间分别卷挂有链条176。在前方侧的链条176和后方侧的链条176的各链条上以与各链条垂直的姿势朝向外侧延伸设置有多个托架178,由前方侧的托架178各自的前端和后方侧的托架178的所对应的各自的前端将一个载架130支撑为能够摆动。一对带齿卷盘轴172的一方设为驱动轴,通过使该一方带齿卷盘轴旋转,从而各托架178回转。由此,由各托架178支撑的各载架130一起回转。顺便提及,托板np以载置嘴n的面朝上的姿势、即罩板142位于上方的姿势保持在载架130上,托架178对载架130的支撑结构形成为即使在载架130位于任一回转位置上时托板np也保持该姿势的结构。

载架循环机构132是上述那样的结构,所以托板移动装置134是在收容装置100内使多个托板np沿与铅垂的一平面平行的一定的路径同时即一起循环移动的托板循环装置。另外,在移动装置134中,作为各托板np的停止位置,设定有与上述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104~108对应的多个设定位置、即与第一至第四托板移送装置114~120对应的多个设定位置。该设定位置能够考虑是托板np循环中的工位,本管理机80构成为移动至特定工位而停止的托板np由与该工位对应的第一至第四移送装置114~120移送到所对应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104~108上。顺便提及,在未保持托板np的载架130位于特定工位上的情况下,通过与该工位对应的第一至第四移送装置114~120能够使托板np从所对应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104~108移送至该载架130。

上述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的嘴n的移送通过与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对应的吸嘴移送装置进行。嘴n的移送在载置于上述托板np上的状态下进行,所以吸嘴移送装置设为托板移送装置,具体而言,分别配置有在吸嘴移载装置104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移送托板的第一托板移送装置114、在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06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移送托板的第二托板移送装置、在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08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进行托板的移送的第三托板移送装置118、在吸嘴清洗装置110与吸嘴收容装置100之间进行托板的移送的第四托板移送装置120。另外,吸嘴移载装置能够考虑具有将一个以上嘴n作为一个吸嘴组进行移送的功能,分别作为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的吸嘴移载装置104、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06、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08、吸嘴清洗装置110如后面详细说明那样,对由吸嘴移送装置移送的一个吸嘴组中包含的嘴n进行处理。

[d]托盘收容装置

托盘收容装置102是收容之前说明的吸嘴托盘nt的装置,具备与吸嘴收容装置100的托板移动装置134同样的托盘移动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移动装置”)190,以该移动装置190为主要构成要素而构成。移动装置190与托板移动装置134同样地,具备分别收容托盘nt的多个托盘载架(以下有时简称为“载架”)192和使该载架192循环的载架循环机构(以下有时简称为“循环机构”)194。

载架192与之前说明的托板载架130同样地,大致设为通道形状、即剖面呈“コ”字形的形状的部件,以该通道形状中的开口朝向下方的姿势配置。与托板载架130同样地,在载架192的下端部、详细地说在通道形状的两个凸缘的下端部的内侧附设有一对轨道196,托盘nt通过该一对轨道196而以载置嘴n的面朝向上方的姿势被保持成能够朝向前方拔出并能够从前方插入。

如图5、图6所示,循环机构194与托板移动装置134的循环机构132同样地,构成为具有沿前后分别具有两个带齿卷盘的一对带齿卷盘轴、一对链条、在各链条上延伸设置的多个托架,使由各托架支撑的各载架192一起回转。具有这样结构的循环机构194的托盘移动装置190与之前说明的托板移动装置134同样地,是在收容装置102内使多个托板np沿与铅垂的一平面平行的一定的路径同时即一起循环移动的托板循环装置。另外,在托盘移动装置190中,作为各托盘nt的停止位置,设定有与上述吸嘴移载装置104对应的一个设定位置、即与托盘移送装置122对应的一个设定位置。移动至该设定位置、即该工位而停止的托盘nt由托盘移送装置122移送到移载装置104上,在未保持托盘nt的载架192位于该工位上的情况下,通过托盘移送装置122能够使托盘nt从移载装置104移送至该载架192。

[e]吸嘴移载装置

在管理机80中,为了将收容在收容装置100中的嘴n向托盘nt安放,从托板np向该托盘nt移载该嘴n,并且为了在收容装置100中收容嘴n,从托盘nt向托板np移载该嘴n。分别将前者称为“安放移载”,将后者称为“收容移载”,该安放移载和收容移载通过位于该管理机80的前方侧上部的上述吸嘴移载装置104进行。

如图7所示,管理机80所具备的抽屉82(图中为拉出若干程度的状态)具有工作台200,用于上述移载的托盘nt被安放在设于工作台200上的固定工位202和可动工位204的一方上。固定工位202固定在工作台200上,可动工位204通过设于工作台200上的工位滑动机构206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支撑在工作台200上。顺便提及,在该图中,固定工位202表示被安放有托盘nt的状态,可动工位204表示未安放托盘nt的状态。另外,在该图中,表示可动工位204位于移动范围内的作为前方端的设定位置、即移载位置上的状态。并且,与各个工位202、204的托盘nt的保持有关的结构及载置于托盘nt上的嘴n为了简便而省略了图示。另外,作为用于使被安放的托盘nt形成上述载置孔打开状态的机构,在固定工位202和可动工位204的各工位上设置有用于使罩板62滑动的罩滑动机构(省略图示)。

对于固定工位202和可动工位204的任一个工位,操作员都能够以拉出抽屉82的状态安放托盘nt及取下所安放的托盘nt。另外,在可动工位204位于移动范围中的后端位置上的状态下,能够在其与托盘收容装置102之间进行托盘nt的移载。详细而言,在收容装置102内,在位于上述设定位置上、即移载装置对应工位上的载架192与可动工位204之间进行托盘nt的移载。顺便提及,关于用于移载该托盘nt的机构即托盘移载机构,省略了记载。另外,包含可动工位204、工位滑动机构206、托盘移载机构而构成在工作台200上的设定位置与收容装置102之间、极端而言在移载装置104与收容装置102之间移送托盘nt的前述的托盘移送装置122。

根据以上说明可知,在本管理机80中,不仅仅是能够对从外部带入并安放在固定工位202或可动工位204上的托盘nt进行安放移载,也能够对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的托盘nt进行安放移载。进一步来讲,也能够将完成了嘴n的安放的托盘nt、以载置有嘴n的状态从外部被带入的托盘nt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

另一方面,用于安放移载和收容移载的托板np通过第一托板移送装置114(关于其结构在后面讲述),从位于吸嘴收容装置100内与移载装置104对应的设定位置、即移载装置对应工位上的载架130移送至能够由移载装置104移载嘴n的设定位置、即移载位置。图中托板np所在的位置是移载位置。用于安放移载和收容移载的托板np在它们的移载完成后,由第一移送装置114移送至位于收容装置100内的移载装置对应工位上的载架130上。顺便提及,为了简化,图中省略了载置于托板np上的嘴n。另外,将位于移载位置的托板np固定在该位置上的托板固定机构(省略图示)设于第一移送装置114上,另外,作为用于将位于移载位置的托板np设为上述载置孔打开状态的机构,使罩板142滑动的罩滑动机构(省略图示)设于工作台200上。

移载装置104配置在工作台200的上方,构成为包含移载头210和具有使移载头210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下有时分别称作“x方向”、“y方向”、“z方向”)移动的三个头移动机构的头移动装置212。在图7的基础上也参照图5和图6可知,在这些图中,省略了使移载头210向x方向移动的x方向移动机构和使其向y方向移动的y方向移动机构,仅表示z方向移动机构214。顺便提及,x方向移动机构和y方向移动机构设置在该管理机80的主体的上部,构成使滑动件216沿与z方向垂直的一平面移动的xy型移动装置,z方向移动机构214设置在该滑动件216上。

在移载头210的下部安装有用于保持所移载的嘴n的作为吸嘴保持件的保持卡盘218和用于读取分别附设在嘴n、托盘nt、托板np上的二维码38、76、156的作为标识符读取器的相机220。另外,移载头210具有使保持卡盘218绕其轴线旋转的卡盘旋转机构。顺便提及,上述头移动装置212作为使作为吸嘴保持件的保持卡盘218移动的保持件移动装置发挥功能。

对移载装置104的基本动作进行简单说明,在进行上述的安放移载和收容移载的至少一方时,移载头210由头移动装置212移动,由相机220拍摄附设在托盘nt上的二维码76和附设在托板np上的二维码156的至少一方。然后,移载头210由头移动装置212移动到作为移载源的托板np或托盘nt的上方,构成移载对象的嘴n的二维码38由相机220进行拍摄的同时该嘴n由保持卡盘218保持,接着,移载头210由头移动装置212移动到构成移载目标的托盘nt或托板np的上方,所保持的嘴n从保持卡盘218脱离,载置于该托盘nt或托板np的特定或者任意的载置孔64、144中。

另外,在工作台200上设置有托板np的基座板140这样的载置板222、详细而言是具有若干载置孔的载置板222,该载置板222例如在嘴n向托盘nt安放时或向收容装置100收容时被利用于嘴n的临时放置等。另外,在工作台200上,作为留置基于上述各种检查项目的检查结果判断为不良的嘴n、即不良吸嘴的不良吸嘴留置器,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设置有不良盒224。根据图示可知,该不良盒224被分隔为四个空间226,这四个空间226分别作为留置部以用于区别留置不良吸嘴。关于该不良盒224的利用,在后面详细说明,不良吸嘴向不良盒224的搬运接着嘴n向托盘nt的安放或与安放无关地由上述吸嘴移载装置104进行。因此,移载装置104作为不良吸嘴搬运装置发挥功能。

[f]第一吸嘴检查装置

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06位于吸嘴移载装置104的下方,如之前说明那样,是执行两个检查项目的检查、具体而言执行前端部状态检查和后退必要力检查的装置。参照图8进行说明,位于上述收容装置100内的设定位置、即第一检查装置对应工位上的托板np由上述第二托板移送装置116(关于其结构在后面讲述)移送至检查位置后,关于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嘴n的前端部状态检查和后退必要力检查通过第一检查装置106一起从嘴n的下方进行。另外,图中所示的托板np的位置是上述检查位置,在第二移送装置116上设置有将托板np固定在该检查位置上的托板固定机构(省略图示)。顺便提及,图中为了简化,省略了载置于托板np上的嘴n。

第一检查装置106构成为包含具有基台230和固定在该基台230上的相机装置232及载荷测定装置234而构成的检查单元235、使该检查单元235移动的单元移动装置236,检查单元235在位于上述检查位置的托板np的下方的空间移动。相机装置232构成为包含相机主体238、透镜239、作为光源而以包围该透镜239的方式配置的环型灯240,载荷测定装置234以测力传感器242为主要构成要素而构成。单元移动装置236构成为包含支撑在构成该管理机80的主体的一部分的一对臂244上的可动臂246、使该可动臂246在y方向上移动的带驱动式的y方向移动机构248、使支撑在可动臂246上的滑动件250在x方向上移动的x方向移动机构252、固定在滑动件250上而将检查单元235支撑在基台230上并使检查单元235在z方向上移动的z方向移动机构254。总而言之,根据第一检查装置106,在嘴n的前端部侧一同进行前端部状态检查、后退必要力检查,作为用于进行这些检查的主要构成要素的相机装置232、载荷测定装置234配置在存在于嘴n的前端部侧的空间中,使它们通过作为一个移动装置的单元移动装置236移动。

在第一检查装置106的前端部状态检查中,如图15(a)所示,检查单元235通过单元移动装置236移动到相机装置232的透镜239位于所检查的嘴n的正下方的位置上。详细而言,该嘴n的吸管32的z方向的位置能够根据该嘴n的固有信息进行识别,检查单元235位于透镜239从吸管32的前端离开设定距离的位置上。在该状态下,嘴n的前端部、即吸管32由相机装置232拍摄。

图15(a)所示的嘴n是吸管32的形状正常的嘴n,该嘴n的吸管32由相机装置232拍摄的拍摄像如图15(b)所示。另一方面,图15(c)~(e)分别表示存在吸管32的“弯曲”、“前端缺失”、“前端破碎”的嘴n,这些嘴n的吸管32的拍摄像示于图5(f)~(g)。在前端部状态检查中,基于相机装置232对嘴n的拍摄数据,确认嘴n是否发生了上述“弯曲”、“前端缺失”、“前端破碎”等前端部形状异常,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对前端部的“异物附着”“污垢附着”也进行确认。发生了前端部形状异常的嘴n及前端部附着了异物、污垢的嘴n被判断为不良吸嘴。另外,在后面详细说明,每当确认到任一嘴n的前端部状态的异常时由相机装置232拍摄固定在上述托板np上的基准管160的前端部,并基于该基准管160的前端部的拍摄数据来确认该前端部的状态没有异常这一情况,以该没有异常这一情况为条件,认定前端部的状态确认到异常的嘴n为不良吸嘴。即,作为基准对象的基准管160利用于第一检查装置106的检查认定、详细而言为事后检查认定。

另一方面,在第一检查装置106的后退必要力检查中,如图16所示,检查单元235由单元移动装置236移动到载荷测定装置234的测力传感器242的中心位于所检查的嘴n的正下方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使检查单元235上升基于该嘴n的固有信息的设定距离。详细而言,载荷测定装置234上升至嘴n的吸管32相对于主体筒30后退某一程度的距离的位置。

如之前说明那样,吸管32由弹簧沿向主体筒30进入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在使载荷测定装置234上升后,吸管32的前端与测力传感器242的上表面抵接,在该状态下,测力传感器242受到相当于弹簧的作用力的载荷。测力传感器242测定该载荷。弹簧的作用力能够根据嘴n的固有信息进行识别,在测力传感器242检测出超过该作用力的载荷的情况下,吸管32后退所必要的力变得过大。例如因异物混入到嘴n内、主体筒30破损等使得吸管32难以被拉入到主体筒30中,在这种情况下,后退必要力变得过大。在后退必要力超过基于上述固有信息设定的阈值力的情况下,认定为后退必要力过大,判断为该嘴n为不良吸嘴。另外,在对载置于一个托板np上的嘴n进行后退必要力检查的情况下,在该检查之前,测定上述基准吸嘴158的上述载荷,基于该测定出的载荷进行测力传感器242的校正、即用于使由测力传感器242测定的载荷的值与实际的值相等的调整。即,作为基准对象的基准吸嘴158利用于作为第一检查装置106的后退必要力检查的基准处理进行的载荷测定装置234的校正、换言之为第一检查装置106的校正中。

另外,第一检查装置106的上述前端部状态检查和上述后退必要力检查可以对载置于一个托板np上的全部嘴n进行,也可以仅对一部分嘴n进行。另外,可以是这两个检查两者都进行,也可以仅进行其中任一个检查。在所载置的嘴n的检查终止后,位于上述检查位置的托板np由第二移送装置116移送到收容装置100内位于上述第一检查装置对应工位上的载架130上。

[g]第二吸嘴检查装置

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08位于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06的下方,如之前说明那样,是执行两个检查项目的检查、具体而言为通过流量检查和标识符读取检查的装置。参照图9进行说明,位于上述收容装置100内的设定位置、即第二检查装置对应工位上的托板np由上述第三托板移送装置118(关于其结构在后面讲述)移送至检查位置后,关于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嘴n的通过流量检查和标识符读取检查通过第二检查装置108一起从嘴n的上方进行。另外,图中所示的托板np的位置是上述检查位置,在第三移送装置118上设置有将托板np固定在该检查位置上的托板固定机构(省略图示)。顺便提及,图中为了简化,省略了载置于托板np上的嘴n。

第二检查装置108构成为包含检查头270和使该检查头270在托板np的上方沿与托板np的上表面平行的一平面移动的头移动装置272。在检查头270上并列设置有空气输送装置274和作为标识符读取器的相机276。空气输送装置274具有与作为嘴n的基端部的主体筒30的上端部连接的空气座278,从该空气座278对嘴n输送压缩空气。在空气座278的上方,与空气座278一体地配置有测定所输送的压缩空气的输送路上的空气压力的空气压力传感器280。另外,空气输送装置274具有使空气座278升降的座升降机构282,空气座278通过该座升降机构282相对于检查头270进行升降。头移动装置272构成为包含支撑在与第一检查装置106关联地进行说明的一对臂244上的可动臂284、使该可动臂284在y方向上移动的带驱动式的y方向移动机构286和使支撑在可动臂284上的滑动件288在x方向上移动的x方向移动机构290。总而言之,根据第二检查装置108,能够在嘴n的基端部侧一同进行通过流量检查、标识符读取检查,作为用于进行这些检查的主要构成要素的空气输送装置274、相机276配置在存在于嘴n的基端部侧的空间中,使它们通过作为一个移动装置的头移动装置272移动。

在第二检查装置108的通过流量检查中,检查头270由头移动装置272移动到空气座278位于所检查的嘴的正上方的位置上。在该状态下,空气座278通过座升降机构282下降而与该嘴n连接。如图17(a)所示,在空气座278与嘴n连接的状态下,空气输送装置274对嘴n输送压缩空气。通常的嘴n容许没有太大阻力的空气的通过,保证充分的流量,由空气压力传感器280测定的空气压力为比较低的值。另一方面,例如在嘴n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对在嘴n中通过的空气的通过阻力变大,无法确保充分的流量。在该状况下,由空气压力传感器280测定的空气压力为比较高的值。考虑到这一情况,在通过流量检查中,在由空气压力传感器280测定的空气压力比阈值压力高的情况下,认定为该嘴n发生了“堵塞”,判断为该嘴n为不良吸嘴。即,在该通过流量检查中,代替直接测定空气的流量,而测定嘴n的基端部侧的压力,从而认定嘴n的“堵塞”。另外,也可以代替空气压力传感器280而配置流量计(流量传感器),直接测定通过的空气的流量,基于其测定结果来判断有无“堵塞”。

另外,输送至嘴n的压缩空气从配置在上述驱动源单元124内的压缩机(省略图示)供给至空气输送装置274,但例如由空气压力传感器280测定的空气压力根据该压缩机的输出压力而变化。即,该空气压力根据与第二检查装置108相关的环境条件而变化。考虑到这一情况,优选根据该环境条件而设定上述阈值压力。在本管理机80中,在嘴n的通过流量检查之前,由空气输送装置274对固定在托板np上的基准管160输送压缩空气,基于此时由空气压力传感器280测定的空气压力来设定上述阈值压力。即,作为基准对象的基准管160利用于作为第二检查装置108的通过流量检查的基准处理进行的该检查的基准的设定中。

在第二检查装置108的标识符读取检查中,检查头270由头移动装置272移动到相机276位于附设在所检查的嘴n的凸缘34上的作为标识符的二维码38的正上方的位置上。在该状态下,通过相机276拍摄该二维码38。顺便提及,通过拍摄得到的图像如图17(b)所示。在标识符读取检查中,基于由该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来识别该嘴n的id,在无法识别id的情况下,该嘴n被判断为不良吸嘴。由于有时因相机276的故障等而无法识别id,因此在本管理机80中,在读取嘴n的二维码38之前,由相机276拍摄附设在固定于托板np上的基准吸嘴158的凸缘34上的二维码38,基于由该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确认第二检查装置108的标识符读取功能充分这一情况,以该功能充分这一情况为条件,进行嘴n的标识符读取检查。即,作为基准对象的基准吸嘴158利用于第二检查装置108的检查认定、即事前检查认定。

另外,第二检查装置108的上述通过流量检查和上述标识符读取检查可以对载置于一个托板np上的全部嘴n进行,也可以仅对一部分嘴n进行。另外,可以是这两个检查两者都进行,也可以仅进行其中任一个检查。在所载置的嘴n的检查终止后,位于上述检查位置的托板np由第二移送装置116移送到收容装置100内位于上述第二检查装置对应工位上的载架130上。

[h]吸嘴清洗装置和吸嘴干燥装置

吸嘴清洗装置110位于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08的下方,并且吸嘴干燥装置112位于清洗装置110与上述收容装置100之间。在该管理机80中与该清洗装置110和干燥装置112相关地设置有外壳300。图10表示存在外壳300的状态下的该清洗装置100和干燥装置112,图11表示取下外壳300后的该清洗装置110和干燥装置112。参照这些图进行说明,位于收容装置100内的设定位置、即清洗装置对应工位上的托板np由上述第四托板移送装置120(关于其结构在后面讲述)移送至清洗位置后,在该位置上由清洗装置110对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嘴n进行清洗。并且,在清洗之后,在该托板np由第四托板移送装置120移送到清洗装置对应工位的期间,由干燥装置112对载置于该托板np上且清洗终止的嘴n进行干燥。图中所示的托板np的位置是上述清洗位置,在第四移送装置118上设置有将托板np固定在该检查位置上的托板固定机构(省略图示)。顺便提及,图中为了简化,省略了载置于托板np上的嘴n。

清洗装置110构成为包含用于从上方对嘴n进行清洗的上部清洗单元302和用于从下方对嘴n进行清洗的下部清洗单元304,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这些单元302、304分别构成为包含附设在外壳300上的支撑框306和支撑在该支撑框306上的喷射嘴308、使该喷射嘴308在y方向上移动的y方向移动机构310。喷射嘴308是在托板np的整个宽度上沿x方向延伸配置的细长的长方体形状,在与托板np相向的面上设置有多个喷射孔312。y方向移动机构310构成为使该喷射嘴308在托板np的整个长度上在y方向上移动。对该喷射嘴308供给由设置在上述驱动源单元124内的高压泵(省略图示)加压后的高压水,该高压水从喷射孔312朝向载置于托板np上的嘴n进行喷射。

干燥装置112构成为包含配置在外壳300的上部和下部的多个送风管314。从鼓风机(省略图示)经由配置在驱动源单元124内的加热器(省略图示)向这些送风管314送入暖风(热风)。在多个送风管314分别设置有多个排出孔,暖风从这些排出孔朝向载置于托板np上的嘴n排出。通过排出的暖风对嘴n进行干燥。

上述外壳300为了防止由清洗装置110喷射的高压水和由干燥装置112排出的暖风对其他装置等造成不良影响而设置。在外壳300上设置用于观察内部的透明窗316,另外,在后方侧设置有遮蔽板318和用于仅在托板np通过时将该遮蔽板318打开的遮蔽板开闭机构320。

如图18所示,由清洗装置110对载置于固定在上述清洗位置上的托板np上的嘴n进行清洗。详细而言,上部清洗单元302从嘴n的上方、即从嘴n的基端侧喷射高压水,主要对主体筒30、凸缘34的上表面等进行清洗。另一方面,下部清洗单元304从嘴n的下方、即从嘴n的前端侧喷射高压水,主要对吸管32等进行清洗。为了得到高的清洗效果,喷射嘴308调整喷射孔312的方向使得不仅能够对正下方或正上方喷射高压水,也能够对各种方向喷射高压水。喷射嘴308的宽度比较窄,仅能够对在托板np上沿x方向排列的嘴列中的一部分喷射高压水,所以喷射嘴308由y方向移动机构310在托板np的y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移动。顺便提及,喷射嘴308不是二流体式喷嘴、即由压缩空气将水分散而喷射的嘴,而是将由泵加压后的水利用该水的压力直接从喷射孔312喷射而构成的嘴。因此,清洗装置110的清洗能力高。

干燥装置112在嘴n的清洗终止而第四移送装置120将存在于检查位置上的托板np移送到清洗装置对应工位130上时由利用了暖风的鼓风机进行。因此,能够在干燥所需的时间的至少一部分将托板np送回到收容装置100,清洗、干燥等一连串的作业的时间损失小。另外,暖风是速度比较快的风,利用该暖风的压力将附着在嘴n上的水滴吹飞,并且利用该暖风所具有的温度使存留在嘴n上的水分干燥。

[i]托板移送装置

分别作为吸嘴移送装置的第一至第四托板移送装置114~120如之前所说明那样,是在收容装置100与所对应的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之间移送托板np的装置。第一、第二、第三移送装置114、116、118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第四移送装置120具有与该第一、第二、第三移送装置114、116、118略微不同的结构。

参照图5~图7进行说明,第一、第二、第三移送装置114、116、118分别具有从收容装置100朝向前方延伸而配置的一对轨道330,托板np以横跨在该一对轨道330上的方式支撑于该一对轨道330,在该一对轨道330上滑动。另外,第一、第二、第三移送装置114、116、118分别具有使托板np在收容装置100的载架130与一对轨道330之间及在一对轨道330上移动的移动机构332。移动机构332构成为包含在该管理机80的右侧沿前后延伸配置的引导件334和支撑在该引导件334上的搬运单元336。搬运单元336是在支撑在引导件334上的状态下沿该引导件334移动的结构。图示虽然省略,但搬运单元336在一对轨道330的下方具有延伸至该一对轨道330的中间的延伸部,在该延伸部的前端设置有从下方把持托板np的后端部的夹紧件。

在收容装置100的一个载架130位于前述的设定位置、即与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对应的工位上时,一对轨道330与该载架13的一对轨道170彼此一致,并且搬运单元336的延伸部通过该载架130的下方而能够移动至引导件334的后端。在搬运单元336位于该后端的状态下,由上述夹紧件把持收容在载架130上的托板np的后端部,在该把持的状态下,搬运单元336移动至引导件334的前端,从而该托板np被移送至上述设定位置。在移送后,解除夹紧件的把持。在将位于设定位置的托板np移送到载架130上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动作相反的动作。顺便提及,设定位置是指之前说明的移载位置、检查位置、清洗位置。另外,如之前说明那样,第一、第二、第三移送装置114、116、118分别具有用于将位于设定位置的托板np固定在一对轨道上的上述托板固定机构。

第四移送装置120在引导件和搬运单元的结构上与第一、第二、第三移送装置114、116、118不同。详细说明省略,第四移送装置120如之前说明那样,在外壳300内移送托板np,所以采用适合该移送的结构的引导件338和搬运单元340。关于该第四移送装置120的其他部分的结构和动作与第一、第二、第三移送装置114、116、118相同,其说明省略。另外,在图5中,第一、第二、第三移送装置114、116、118分别描述成具有两个搬运单元336,这是为了方便表示搬运单元336位于引导件的前端的状态和位于后端的状态这两个状态,实际上搬运单元336仅具有一个。

[j]吸嘴管理机的附加结构

本管理机80在上述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以下说明的附加结构。参照图19对附加结构进行说明。

如之前说明那样,本管理机80的移载装置104构成为包含移载头210和使移载头移动的头移动装置212,移载头210具有用于保持所移载的嘴n的作为吸嘴保持件的保持卡盘218。另一方面,在本管理机80中,如之前说明那样,以5种嘴na、nb、nc、nd、ne为对象。因此,移载装置104需要能够将该5种嘴na~ne全部进行移载。5种嘴na~ne根据尺寸能够分为三个组,详细而言能够分为由嘴na构成的小尺寸的组、由嘴nb、nc构成的中间尺寸的组、由嘴nd、ne构成的大尺寸的组,为了将任一个组的嘴n都由一个保持卡盘218保持并适当地移载,必须采用结构相当复杂的保持卡盘218。

因此,本管理机80根据上述三个组分开使用分别作为吸嘴保持件的三个保持卡盘218。具体而言是用于保持嘴na的保持卡盘218a、用于保持嘴nb、nc的保持卡盘218b、用于保持嘴nd、ne的保持卡盘218c。因此,在移载头210中,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构成保持卡盘218。图中表示在移载头210上安装有保持卡盘218a的状态,保持卡盘218b、保持卡盘218c载置于附设在工作台200上的支架(架台)350上。通过头移动装置212使移载头210移动到支架350的空槽的上方后下降,使所安装的保持卡盘218脱离,接着使移载头210移动到预定安装的保持卡盘218的上方后下降,通过安装该保持卡盘218,能够自动更换保持卡盘218。在本管理机80中,嘴n的移载对应于所移载的嘴n的尺寸在更换保持卡盘218的同时进行。

另外,根据图示可知,在本管理机80中,能够将两个托板np用于嘴n的移载。换言之,能够使两个托板np分别位于两个移载位置上。具体而言,前方侧是第一移载位置,后方侧是第二移载位置。即,第一移送装置114能够将两个托板np从收容装置110连续地分别移送至该两个移载位置。顺便提及,图中为了简化,省略了载置于两个托板np上的嘴n。另外,在第一移送装置114上设置有将各个托板np固定在各个移载位置上的两个托板固定机构(省略图示),并且在工作台200上,作为用于使位于移载位置的托板np形成上述的载置孔打开状态的机构,设置有对应于两个移载位置使两个罩板142滑动的罩滑动机构(省略图示)。

在本管理机80中,由于能够将两个托板np用于嘴n的移载,所以在之前说明的安放移载、收容移载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两个托板np间的嘴n的移载。通过能够在两个托板np间进行嘴n的移载,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收容在收容装置100内的嘴n的配置替换、整齐排列等(以下有时统称为“配置”)。即,方便用于进行作为用于配置嘴n的嘴n的移载的“配置移载”。顺便提及,也能够进行从两个托板np进行的安放移载和向两个托板np进行的收容移载,本管理机80对于移载便利性较高。

[k]吸嘴管理机进行的操作

i)操作的概要

上述结构的管理机80通过作为对该管理机8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器84的控制进行各种操作。沿着从某一嘴n向该管理机80的移入到该嘴n从该管理机80的移出的流程进行说明,作为该各种操作,如图20的流程图所示,管理机80进行:用于将载置于托盘nt上的嘴n收容在该管理机80中的“吸嘴收容操作”、用于将所收容的嘴n用于清洗和检查而配置在托板np上的“第一吸嘴配置操作”、用于对配置在托板np上的嘴n进行清洗的“吸嘴清洗操作”、用于对清洗终止的嘴n进行检查的“第一吸嘴检查操作”和“第二吸嘴检查操作”、用于将检查终止的嘴整齐排列并保管在托板np上的“第二吸嘴配置操作”、用于将被整齐排列地保管的嘴n安放在托盘nt上的“吸嘴安放操作”。另外,流程图中未示出,但也能够执行吸嘴收容操作与吸嘴安放操作复合而成的操作、即对于载置有嘴n的托盘nt用于将这些载置的嘴n更换为相同类型的其他嘴n的“吸嘴再安放操作”。

上述各种操作基于管理信息、即管理所收容的嘴n和托盘nt的过程中生成或取得的这些嘴n和托盘nt的信息来进行。另外,规定了关于多个托板np的使用方法和一个托板np的使用方法的原则。另外,用于保管检查终止的嘴n的整齐排列形态能够从若干形态中选择性地采用。以下,在例示说明了上述管理信息后,关于托板的使用的原则、管理机80所进行的上述各种操作,在说明上述若干整齐排列形态的同时依次进行说明。另外,如图21所示,管理机80也能够通过lan362而与若干电气元件安装机10和作为统一管理该电气元件安装机10的管理装置的主机360连接,控制器84基于从该电气元件安装机10和主机360的任一个送来的指示、信息等进行各种操作的若干操作。

ii)管理信息

控制器84存储“收容吸嘴信息”作为关于所收容的嘴n的管理信息。收容吸嘴信息能够作为图22的收容吸嘴信息表格示意性地表示,简单而言,是表示在收容在哪个载架130上的哪个托板np的哪个载置孔144收容有怎样的嘴n的信息。换言之,是所收容的嘴n的固有信息与收容装置100的收容位置对应的形态的信息。在以下的说明中,收容吸嘴信息作为以上述表格的形式存储的信息进行处理,基于该表格,具体说明收容吸嘴信息。

在图中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表格中,各行与一个托板np的一个载置孔144对应、即与所收容的各个嘴n一一对应。另外,该表格的各列对应于与嘴n有关的各种信息。具体而言,〔载架no〕是收容了载置有嘴n的托板np的载架130的序号,在“#1”、“#2”、……的情况下存储至收容装置100所具有的载架130的个数为止的序号。〔托板id〕是作为载置有嘴n的托板np的固有信息的该托板np的id。〔托板分类〕是表示该托板np是后述的整齐排列用托板还是前处理用托板的参数,“a”表示该托板np为整齐排列用托板,“p”表示该托板np为前处理用托板。〔载置孔no〕是作为载置有嘴n的载置部的载置孔144的序号,与图12所示的小载置孔144a对应而存储“a01”~“a24”的序号,与大载置孔144b对应而存储“b01”~“b15”的序号。顺便提及,为了方便,〔载架no〕、〔托板id〕、〔托板分类〕的列中的“↓”表示存储有与上一行相同的内容。

〔吸嘴id〕和其右方的列都是嘴n的固有信息。一个个进行说明,〔吸嘴id〕是嘴n的id。〔吸嘴id〕为“-”是指不能识别嘴n的id,为“?”是指未识别嘴n的id。“吸嘴类型”表示嘴n的类型、即种类。具体而言,存储图13所示的嘴na~ne各自的类型。“(····)”是指推测出嘴的类型。〔清洗〕表示是否由清洗装置110对嘴n进行了清洗,“◎”表示已经清洗,“●”表示尚未清洗。

〔不良原因〕表示在嘴n被判断为不良吸嘴的情况下的不良原因、即在上述四个项目的检查中的哪个检查中被判断为不良吸嘴。在四个项目的检查的任一个检查中判断为不良吸嘴的情况下,在〔标识符读取〕、〔通过流量〕、〔前端部状态〕、〔后退必要力〕四个列中的与判断为不良吸嘴的项目对应的列中存储“×”。“○”是指各项目的检查中没有判断为不良吸嘴,在各列中“○”和“×”都没有存储的情况下,是指尚未进行检查。

〔收容时刻〕以年、月、日、时、分表示嘴n收容在该管理机80中的时刻。另外,〔吸嘴id〕~〔收容时刻〕的列中未作任何记载的行表示与该行对应的载置孔144、即收容在某一载架130上的托板np的载置孔144中没有载置嘴n。

另一方面,控制器84作为关于所收容的嘴n的另一个管理信息而存储有“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能够作为图23所示的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表格而示意性地表示,具体而言,〔吸嘴类型〕表示图13所示的嘴na~ne各自的类型,〔使用频率〕表示各个类型的嘴n的使用频率,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是表示什么类型、即什么种类的嘴n处于怎样的使用频率的信息。顺便提及,使用频率以针对每个种类对每种吸嘴安放次数进行合计的数量来表示,该安放次数表示各嘴n在该管理机80中是否已经用于对托盘nt进行安放。换言之,表示什么种类的嘴n总计使用多少次。另外,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能够在上述图22的吸嘴收容信息表格中另行插入设置一列,另外,由于能够与该表格的〔吸嘴类型〕相关,所以能够考虑是所收容的嘴n的固有信息的一种。在以下的说明中,与收容吸嘴信息同样地,收容托盘信息作为以上述表格的形式所存储的信息进行处理。

另外,控制器84作为关于所收容的托盘nt的管理信息而存储有“收容托盘信息”。收容托盘信息能够作为图24的收容托盘信息表格示意性地表示,简单而言,是表示在哪个载架192上收容有怎样的托盘n的信息。换言之,与收容吸嘴信息同样地,是所收容的托盘nt的固有信息与收容装置102的收容位置对应的形态的信息。在以下的说明中,与收容吸嘴信息同样地,收容托盘信息作为以上述表格的形式所存储的信息进行处理,基于该表格,具体说明收容托盘信息。

在图中所示的收容托盘信息表格中,各行与收容装置102的一个载架192对应、即与所收容的各个托盘nt一一对应。另外,该表格的各列对应于与托盘nt有关的各种信息。具体而言,〔载架no〕是收容有托盘nt的载架192的的序号,在“#1”、“#2”、……的情况下存储到收容装置102所具有的载架192的个数为止的序号。〔托板id〕是作为托盘nt的一个固有信息的该托盘nt的id。〔托盘类型〕表示托盘nt的类型、即表示其种类。〔set完成〕表示在所收容的托盘nt中是否安放有嘴n,“◎”表示在托盘nt上安放有嘴n,空白表示是空置的托盘nt。顺便提及,〔托盘id〕、〔托盘类型〕的列中没有任何记载的行表示在与该行对应的载架192上没有收容托盘nt。

另外,控制器84作为与嘴n向托盘nt的安放有关的管理信息而利用“吸嘴安放信息”。吸嘴安放信息能够作为图25的吸嘴安放信息表格示意性地表示,简单而言,是表示在哪个托盘nt的哪个载置孔64中载置有怎样的嘴n的信息。〔载置孔no〕是作为载置嘴n的载置部的载置孔64的序号,图中作为一例表示与图3所示的托盘nt有关的信息。具体而言,与图3所示的比较小的载置孔64对应而标注“a1”~“a8”的序号,与比较大的载置孔64对应而标注“b1”~“b4”的序号。

嘴n向托板nt的安放基于没有记载〔托盘id〕、〔吸嘴id〕、即仅表示〔托盘类型〕和〔吸嘴类型〕的吸嘴安放信息而开始,在安放终止的时刻标注〔托盘id〕、〔吸嘴id〕。

上述的管理信息在以下说明的该管理机80进行的若干操作中进行更新、重置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与操作有关的程序的流程图,进行这些操作的说明,但在该流程图中,与上述更新、删除和追加等有关的处理的标记省略,这些处理的说明在流程图的各步骤的说明中进行。

iii)关于托板的使用的原则

在收容装置100中能够收容多个托板np、具体而言能够收容多至20张托板np。在本管理机80中,在进行上述各种操作时,如图26所示,所收容的多个托板np被分为两个组。如前述那样,两个组的一个是由以按照设定的规则的顺序对嘴n进行了整齐排列或者将要对嘴n进行整齐排列的多个托板np(以下有时称作“整齐排列用托板npa”)构成的组,两个组的另一个是由为了进行向该管理机80的移入、清洗、检查等处理而在整齐排列地载置于整齐排列用托板npa的任一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之前载置嘴n的多个托板np(以下有时称作“前处理用托板npp”)构成的组。嘴n从前处理用托板npp向整齐排列用托板npa的移载通过上述的第二吸嘴配置操作来进行。另外,图中为了方便,涂黑的载置孔144a、144b表示该载置孔144a、144b中载置有嘴n,空白的载置孔144a、144b表示该载置孔144a、144b中没有载置嘴n。

嘴n向一个托板np的移载、即嘴n向一个托板np的配置作为原则按照图27所示的顺序进行。具体而言,关于嘴na,如图27(a)所示,从最左列依次配置、并相对于各列的载置孔144a自上方依次配置。同样地,关于嘴nb~ne,与嘴n的种类无关地或者针对每个嘴n的种类,如图27(b)所示,从最左列依次配置、并相对于各列的载置孔144b自上方依次配置。顺便提及,该顺序有时被称作“配置顺序”。另外,已经在载置有若干嘴n的托板np上追加其他若干嘴n而配置的情况下,作为原则从已经载置有嘴n的载置孔144a、144b中的按照上述配置顺序位于最末尾的载置孔144a、144b的下一个载置孔144a、144b开始按照配置顺序依次配置。

另一方面,从一个托板np取出嘴n、即从一个托板np移载嘴n,作为原则也按照上述配置顺序进行。按照该原则,从之前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嘴n依次进行。以所谓先入先出为原则。另外,从混合有嘴nb~ne的托板np取出嘴nb~ne的任一个类型的嘴,作为原则按照上述配置顺序进行。即,跳过除该一个类型的嘴n之外的其他类型的嘴n,并按照上述配置顺序进行该一个类型的嘴n的取出。

iv)吸嘴收容操作

吸嘴收容操作是以例如对在安装机中使用过的嘴n进行清洗、检查、保管等为目的,用于将载置于托盘nt上的嘴n收容在收容装置100中的操作,该操作通过由控制器84执行图28中表示流程图的吸嘴收容程序而进行。该管理机80的操作员打开上述抽屉82,将载置有嘴n的托盘nt安放在上述固定工位202或可动工位204上之后,通过控制器84的操作键88输入该操作的开始的指令,从而开始该操作。另外,在固定工位202上安放有托盘nt的情况下,收容嘴n之后保留该托盘nt,在该情况下终止该操作。另一方面,在可动工位204上安放有托盘nt的情况下,收容嘴n之后是否将托盘nt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能够基于操作员使用操作键88进行的输入操作来选择,按照该选择,终止该操作。

在按照吸嘴收容程序的处理中,在步骤1(以下将步骤省略为“s”),确定固定了托盘nt而实现了载置孔打开状态的工位、即安放有托盘nt的工位是固定工位202还是可动工位204。接着,在s2中,使移载头210移动到所确定的工位的上方,由相机220对附设在托盘nt上的二维码76进行拍摄,取得该托盘nt的id。在接下来的s3中,基于所取得的托盘nt的id,确定该托盘nt的类型。顺便提及,在id信息中包含有托盘的类型的信息。控制器84存储有托盘nt的载置孔64的个数、位置等规格要素与托盘nt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以下有时称作“托盘规格要素数据”),确定类型后,在s4中,按照基于该类型所掌握的托盘nt的规格要素,由相机220对载置于托盘nt上的各嘴n的二维码38进行拍摄,取得各嘴n的id。在接下来的s5中,基于所取得的id,确定各嘴n的类型。与托盘nt同样地,在嘴n的id信息中包含嘴n的类型的信息。另外,在因二维码38的污垢等无法取得嘴n的id的情况下,利用之前生成的上述吸嘴安放信息、即在该id的托盘nt上进行嘴n的安放时的吸嘴安放信息,基于该信息来推定无法取得id的嘴n的类型。

接着,在s6中,在嘴n向收容装置100收容时载置这些嘴n的一个托板np基于之前说明的收容吸嘴信息从收容装置100所具有的多个托板np中、详细而言从多个前处理用托板npp中选择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具体而言,首先判断是否存在载置有清洗未完成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npp。在这样的前处理用托板npp存在一个以上的情况下,在载置有最近收容的嘴n的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中,判断已经载置的嘴n之后是否能够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载置本次收容的全部嘴n,在能够载置的情况下,选择该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在无法载置于该前处理用托板npp的情况下,或者不存在载置有清洗未完成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npp的情况下,选择一个空置的前处理用托板npp。然后,在s7中,将所选择的前处理用托板npp由第一移送装置114移送,安放在上述的第一移载位置上。另外,在吸嘴收容操作中仅在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上接收嘴n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该操作的一个对策。

在安放有所选择的前处理用托板npp之后,在s8中,从载置于所安放的托盘nt上的嘴n中,按照所设定的规则选择能够移载到所安放的前处理用托板npp上的一个嘴n,在s9中,通过移载装置104将所选择的嘴n移载到所安放的前处理用托板npp中空置的一个载置孔144上。即,进行上述的收容移载。具体而言,移载到基于在s5中确定的该嘴n的类型并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而决定的空置的一个载置孔144中。在关于该一个嘴n的收容移载时,作为收容吸嘴信息而存储在s4中取得的该嘴n的id、在s5中确定的该嘴的类型及收容有该嘴n的时刻(收容时刻)。即,进行收容吸嘴信息的更新。具体而言,在图22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表格的行中的一个行、即与载置有嘴n的载置孔144对应的行的〔吸嘴id〕、〔吸嘴类型〕、〔收容时刻〕的单元格中分别写入上述id、上述类型、上述收容时刻,另外,在〔清洗〕的单元格中写入该嘴n未清洗这一内容。

在一个嘴n的收容移载后,在s10中判断载置于所安放的托盘nt上的全部嘴n是否完成收容移载。在全部嘴n的收容移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进行s8中另一个嘴n的选择和s9中该另一个嘴n的收容移载。在s10中,在判断为载置于所安放的托盘nt上的全部嘴n已经完成收容移载的情况下,在s11中,由第一移送装置114将所安放的前处理用托板npp送回到收容装置100。

上述的吸嘴收容操作的结果是,例如如图29所示,嘴n被从托盘nt载置于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上。详细而言,图29(a)是嘴n向已经载置有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npp的移载,图29(b)是嘴n向空置的前处理用托板npp的移载。顺便提及,在图中所示的托盘nt中,在较小的八个载置孔64中能够载置小尺寸的嘴na,在较大的四个载置孔64中能够载置中间尺寸的嘴nb、nc和大尺寸的嘴nd、ne。以下,以使用这样的托盘nt为前提进行说明。

在全部嘴n的收容移载完成而送回到前处理用托板npp后,在s12中,判断是否将空置的托盘nt收容在托盘收容装置102中。该判断如之前说明那样,基于托盘nt安放在固定工位202和可动工位204中的哪一个工位上来进行。在判断为托盘nt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的情况下,在s13中,所安放的空置的托盘nt由托盘移送装置122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终止吸嘴收容操作。另一方面,在s12中判断为空置的托盘nt没有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的情况下,解除该托盘nt的安放,终止吸嘴收容操作。另外,在嘴n的收容移载之前,附设在托盘nt上的二维码76由设于移载装置104上的相机220拍摄,取得该托盘nt的id,在托盘nt向收容装置102收容时,将该托盘nt的id及基于该id确定的该托盘nt的类型与所收容的载架192对应地追加到上述的收容托盘信息中。

v)第一吸嘴配置操作

第一吸嘴配置操作是考虑到清洗的效率,将所收容的嘴n中用于下一个清洗的嘴n配置在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上的操作。该操作通过控制器84执行图30中表示流程图的第一吸嘴配置程序来进行。该操作基于收容吸嘴信息对尚未完成清洗的嘴n的个数进行统计,当该个数超过能够载置于一个托板np上的个数的情况下进行。并且,以没有进行上述吸嘴收容操作、之后说明的第二吸嘴配置操作、吸嘴安放操作为条件开始。

在按照第一吸嘴配置程序的处理中,首先,在s21中,载置要进行清洗的嘴n的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被选择为移载目标托板np1。详细而言,在载置有清洗未完成的嘴n的多个前处理用托板npp中,基于收容吸嘴信息确定载置有收容时刻最靠前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该确定的前处理用托板npp被选择为移载目标托板np1。在接下来的s22中,所选择的移载目标托板np1由第一移送装置114从收容装置100移送,安放在上述第一移载位置上。接着,在s23中,从载置有清洗未完成的嘴n的多个前处理用托板npp除去移载目标托板np1后的一个以上前处理用托板中,基于收容吸嘴信息确定载置有收容时刻最靠前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该确定的前处理用托板npp被选择为移载原址托板np2。在接下来的s24中,所选择的移载原址托板np2由第一移送装置114从收容装置100移送,安放在上述第二移载位置上。

接着,在s25中,判断移载目标托板np1中是否需要占先移载处理。在需要占先移载处理的情况下,在s26中,由移载装置104进行占先移载。所谓“占先移载处理”是如下处理:当上述配置顺序的前端侧的若干载置孔144为空置的情况下,为了使当前所载置的嘴n从配置顺序的前端依次整齐排列而填埋空置的载置孔144,从而将这些嘴n依次移载到这些空置的载置孔144中。

在不需要占先移载处理的情况下或者所需的占先移载处理终止的情况下,在下一个s27中,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选择移载原址托板np2中用于移载的一个嘴n,在接下来的s28中,所选择的嘴n由移载装置104移载到按照上述配置顺序决定的移载目标托板np1的空置的一个载置孔144中。即,进行所选择的嘴n的配置移载。伴随该一个嘴n的配置移载,进行上述收容吸嘴信息的更新。具体而言,在图22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表格的行中的一行、即与载置有嘴n的移载目标托板np1的载置孔144对应的行的“吸嘴id”之后的单元格中移入与移载原址托板np2中载置有该嘴n的载置孔144对应的行的〔吸嘴id〕之后的单元格中收纳的该嘴n的固有信息。

接着,在s29中,确认移载目标托板np1的全部载置孔144中是否载置有嘴n。即,确认移载目标托板np1是否由嘴n充满。在没有在全部载置孔144中载置嘴n的情况下,在s30中,判断移载原址托板np2中是否尚未载置用于移载的嘴n、即是否能够从该移载原址托板np2继续移载嘴n,在存在用于移载的嘴n的情况下,通过s27、s28的处理将下一个嘴n从移载原址托板np2移载到移载目标托板np1。另一方面,在移载原址托板np2中没有载置用于移载的嘴n的情况下,在s31中,该移载原址托板np2由第一移送装置114送回到收容装置100中,返回到s23、s24而选择下一个移载原址托板np2,将该移载原址托板np2由第一移送装置114从收容装置100移送,安放在第二移载位置上。然后,反复进行s27、s28中的嘴n的选择及该嘴n的配置移载。在s29中确认为移载目标托板np1的全部载置孔144中载置有嘴n的情况下,在s32中由第一移送装置114将移载原址托板np2和移载目标托板np1两方都送回到收容装置100,终止第一吸嘴配置操作。

若示出具体例,则通过以上那样的第一吸嘴配置操作来进行图31中示意性地表示的嘴n的移载。首先,如图31(a)所示,安放一个移载目标托板np1和一个移载原址托板np2。顺便提及,在图中所示的移载目标托板np1中,对于嘴n来说,配置顺序中的前端侧的若干载置孔144为空置。接着,如图31(b)所示,在移载目标托板np1中,进行上述的占先配置处理。然后,进行从移载原址托板np2向移载目标托板np1的移载,变为图31(c)的状态。该状态由于不是移载目标托板np1由嘴n充满的状态,所以如图31(d)所示,移载原址托板np2更换为另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然后,重新继续进行从所安放的移载原址托板np2向移载目标托板np1的移载,直到成为移载目标托板np1由嘴n充满的状态为止,其结果是成为图31(e)所示的状态。通过这样的第一吸嘴配置操作,准备没有清洗的嘴n载置于全部载置孔144上的状态下的前处理用托板npp。即,在该第一吸嘴配置操作中,进行按照仅将没有完成清洗的嘴n配置在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的全部载置孔144中这样的规则的嘴n的移载。然后,能够针对每个该前处理用托板npp,进行载置于该前处理用托板npp上的嘴n的清洗和检查,所以能够提高嘴n的清洗、检查的效率。即,能够在一次吸嘴清洗操作、第一吸嘴检查操作、第二吸嘴检查操作中尽可能清洗和检查大量的嘴n。

vi)吸嘴清洗操作

吸嘴清洗操作是将载置于收容装置100内的一个托板np上的嘴n针对每个该托板np进行清洗并使其干燥的操作。关于嘴n的清洗和干燥的详细情况在之前已经说明,所以在此以该操作的流程为中心进行说明。顺便提及,该操作和之后说明的第一、第二吸嘴检查操作的三个操作相对于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其他操作的任一个操作都是独立执行的。即,不管其他操作是否处于执行过程中,对于在除作为其他操作的对象的托板np以外的托板np上的嘴n,只要满足设定的条件,则能够执行三个操作中的任一个操作。换言之,在本管理机80中,该三个操作能够与有关移载装置104的操作、即有关嘴n的移载的操作并行地进行。即,移载装置104、清洗装置110、第一检查装置106、第二检查装置108各自的动作彼此独立地进行。

吸嘴清洗操作通过执行图32中表示流程图的吸嘴清洗程序来进行。在按照该程序的处理中,首先在s41中,确定作为该操作对象的托板np。具体而言,将通过上述第一吸嘴配置操作将未清洗的嘴n载置于全部载置孔144中的前处理用托板npp中的、载置有收容时刻最靠前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决定为对象托板。在接下来的s42中,该托板np由第四托板移送装置118移送至上述的清洗位置。然后,在s43中,以位于该位置的状态,将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嘴n按照每个该托板np由吸嘴清洗载置110进行清洗。

在清洗装置110的清洗终止后,在s44中,决定第四移送装置118送回该托板np的速度。如之前说明那样,在第四移送装置118送回托板np的过程中,对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嘴n进行干燥。因此,在s44中,为了确保充分干燥所需要的时间,基于环境温度、暖风的温度等决定送回的速度。在该决定之后,在s45中,以所决定的送回速度送回托板np,并且针对每个托板np由干燥装置112干燥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嘴n。另外,在干燥终止后,对清洗过的嘴n的上述收容吸嘴信息进行更新。具体而言,在图22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表格中,对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全部嘴n标注表示清洗完成的记号“◎”,并更新作为全部检查未完成的状态进行处理的内容。

vii)第一吸嘴检查操作

第一吸嘴检查操作是对载置于收容装置100内的一个托板np上的嘴n进行第一检查装置106的前端部状态检查和后退必要力检查的操作,通过执行图33中表示流程图的第一吸嘴检查程序来进行。另外,关于前端部状态检查和后退必要力检查的详细情况之前已说明,所以在此以该操作的流程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按照第一吸嘴检查程序的处理中,首先,在s51中,确定作为该操作对象的托板np。具体而言,将载置有由吸嘴清洗操作清洗且没有进行第一吸嘴检查操作的检查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npp中的、载置有收容时刻最靠前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决定为对象托板。在决定对象托板之后,在s52中,该托板np由第二托板移送装置116移送到检查位置。

对于载置于移送到检查位置的托板np上的各个嘴n,优先于后退必要力检查而进行前端部状态检查。该前端部状态检查针对一个个嘴n依次进行。首先,在s53中,对一个嘴n执行前端部状态检查。详细而言,如之前说明那样,由单元移动装置236使相机装置232的透镜239移动到位于所检查的一个嘴n的正下方的位置上,由相机装置232拍摄该嘴n的前端部,并且基于通过该拍摄得到的拍摄数据来确认前端部的状态是否异常。具体而言确认嘴n是否发生了“弯曲”、“前端缺失”、“前端破碎”等前端部形状异常、“异物、污垢的附着”。基于该确认的结果,在s54中进行判定,在识别为前端部的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在s55中,对固定在托板np上的前述的基准管160执行前端部状态检查。详细而言,通过相机装置232拍摄基准管160的前端部,基于通过该拍摄而得到的前端部的拍摄数据,确认基准管160的前端部的状态是否存在异常。其确认的结果是,在s56中进行判定,在基准管160的前端部的状态为正常的情况下,在s57中判断为该嘴n为不良吸嘴。另一方面,在基准管160的前端部的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在s58中,认定为与第一检查装置106的该检查有关的功能存在异常,将该内容显示在显示器86上,并且不对该嘴n进行与前端部状态的异常有关的判断,且跳过对其他嘴n的之后的前端部状态检查。在s54中确认为前端部的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或者在s57中判断为是不良吸嘴的情况下,在通过s59的处理使载置于托板np上的全部嘴n的前端部状态检查完成之前,反复进行s53以后的处理。

上述一连串处理的结果是,在前端部的状态中判断为嘴n为正常的情况下,在图22的表格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中的该嘴n的〔前端部状态〕的列中标注“○”,在针对前端部的状态判断为是不良吸嘴的情况下在该列中标注“×”。在认定为与第一检查装置106的该检查有关的功能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全部嘴n的〔前端部状态〕的列为空白。即,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嘴n都作为未进行前端部状态检查的嘴进行处理。

在前端部状态检查后,对载置于托板np上的嘴n一个个地依次进行后退必要力检查。在按照该程序的处理中,在各嘴n的后退必要力检查之前,在s60中,测定关于固定在托板np上的上述基准吸嘴158的后退必要力。即,在使基准吸嘴158的吸管32后退时,测定载荷测定装置234所具有的测力传感器242受到的载荷。接着,在s61中,基于该测定结果,为了使由测力传感器242测定的载荷的值与实际的值相等,进行载荷测定装置234的调整(例如由单元移动装置236设定载荷测定装置234的上升距离等)。

在载荷测定装置234的上述调整之后,首先,在s62中,执行对一个嘴n的后退必要力检查。详细地进行说明,在使测力传感器242位于进行测定的嘴n的下方后,使载荷测定装置234上升设定距离,测定此时的测力传感器242受到的载荷。并且,在该载荷超过关于该嘴n所设定的阈值力的情况下,认定为该嘴n的后退必要力过大。基于该认定的结果,在s63中进行判定,在后退必要力过大的情况下,在s64中判断为该嘴n为不良吸嘴。然后,在通过s65的处理完成关于载置于托板np上的全部嘴n的后退必要力检查之前,反复进行s62以后的处理。

上述一连串处理的结果是,在判断为嘴n的后退必要力为正常的情况下,在图22的表格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中的该嘴n的〔后退必要力〕的列中标注“○”,在针对后退必要力判断为是不良吸嘴的情况下在该列中标注“×”。在载置于托板np上的全部嘴n的后退必要力检查终止后,在s66中该托板np由第二移送装置116送回到收容装置100。

viii)第二吸嘴检查操作

第二吸嘴检查操作是对载置于收容装置100内的一个托板np上的嘴n进行第二检查装置108的标识符读取检查和通过流量检查的操作,通过执行图34中表示流程图的第二吸嘴检查程序来进行。另外,关于标识符读取检查和通过流量检查的详细情况之前已说明,所以在此以该操作的流程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按照第二吸嘴检查程序的处理中,首先,在s71中,确定作为该操作对象的托板np。具体而言,将载置有通过吸嘴清洗操作清洗且没有进行第二吸嘴检查操作的检查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npp中的、载置有收容时刻最靠前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决定为对象托板。在决定对象托板之后,在s72中,该托板np由第三托板移送装置118移送到检查位置。

对于载置于移送到检查位置的托板np上的各个嘴n,优先于通过流量检查而进行标识符读取检查。由第二检查装置108所具备的相机276对一个个嘴n依次进行该标识符读取检查,在各嘴n的检查之前,在s73中,首先,由相机276拍摄附设在固定于托板np上的基准吸嘴158的凸缘34上的二维码38,基于通过该拍摄得到的拍摄数据来确认与第二检查装置100的标识符读取检查有关的功能是充分的这一情况。并且,基于该确认的结果,在s74中进行判定,以该功能充分为条件,在s75以后,对各嘴n执行该标识符读取检查。顺便提及,在s74的判定中确认为与标识符读取检查有关的功能不充分的情况下,将该内容显示在显示器86上,并且不执行对载置于托板np上的各个嘴n的标识符读取检查。

s75中的一个嘴n的标识符读取检查中,首先,通过头移动装置272使检查头270移动到相机276位于附设在该嘴n的凸缘34上的二维码38的正上方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由相机276拍摄该二维码38。然后,基于通过该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来确认是否能够充分识别该嘴n的id。基于该确认的结果,在s76中进行判定,在无法从所拍摄的二维码38充分读取id的情况下、即读取二维码38困难的情况下,在s77中,判断为该嘴n为不良吸嘴。然后,在通过s78的处理使关于载置于托板np上的全部嘴n的标识符读取检查完成之前,反复进行s75以后的处理。

上述一连串处理的结果是,在能够充分读取二维码38的情况下,即关于标识符读取而嘴n为正常的情况下,在图22的表格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中的该嘴n的〔标识符读取〕的列中标注“○”,在针对标识符读取判断为是不良吸嘴的情况下,在该列中标注“×”。在认定为与第二检查装置108的该检查有关的功能不充分而无法进行关于各嘴n的标识符读取检查的情况下,为了将该事实反映在收容吸嘴信息中,使载置于该托板np上的全部嘴n的〔标识符读取〕的列为空白。另外,在嘴n的收容移载中无法读取二维码38而在〔吸嘴id〕的列中标注“?”、在〔吸嘴类型〕的列中标注“(····)”的嘴n的id被判断为能够由标识符读取检查充分识别的情况下,在该检查中读取的id被写入到〔吸嘴id〕的列中,基于该id确定的吸嘴类型被写入到〔吸嘴类型〕的列中。

在标识符读取检查后,对载置于托板np上的一个个嘴n依次进行通过流量检查,在按照该程序的处理中,在各嘴n的通过流量检查之前,在s79中,通过空气输送装置274对固定在托板np上的上述基准吸嘴160供给压缩空气,在该状态下,由空气压力传感器280测定空气压力。接着,在s80中,基于所测定的空气压力,设定嘴n的通过流量检查时所参照的上述阈值压力。

在设定阈值压力后,首先,在s81中,执行对一个嘴n的通过流量检查。详细地进行说明,由空气输送装置274对进行检查的嘴n供给压缩空气,在该状态下,由空气压力传感器280测定空气压力。并且,在该测定的空气压力比上述设定的阈值高的情况下,认定为该嘴n的空气的通过流量不充分。基于该认定的结果,在s82中进行判定,在通过流量不充分的情况下,在s83中判断为该嘴n为不良吸嘴。并且,在通过s84的处理完成关于载置于托板np上的全部嘴n的通过流量检查之前,反复进行s81以后的处理。

上述一连串处理的结果是,在判断为嘴n的通过流量为正常的情况下,在图22的表格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中的该嘴n的〔通过流量〕的列中标注“○”,在针对通过流量判断为是不良吸嘴的情况下在该列中标注“×”。在载置于托板np上的全部嘴n的通过流量检查终止后,在s85中该托板np由第三移送装置118送回到收容装置100。

ix)关于嘴的整齐排列的若干形态

用于第一、第二检查操作后的嘴n通过第二吸嘴配置操作整齐排列地配置在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关于该整齐排列,存在按照各个规则的若干形态,本管理机80中,能够选择性地采用该若干形态中的一个以上形态。即,第二吸嘴配置操作是按照用于将嘴n的整齐排列形态设为所选择的整齐排列形态的规则而进行嘴n的配置移载的操作。以下,关于可采用的若干整齐排列形态,与用于安放的嘴n的取出一并地依次进行说明。

ix-a)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

可采用的若干整齐排列形态中的一个整齐排列形态能够被称作“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简单而言,是将嘴n针对每个种类整齐排列地配置在不同的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的形态。详细而言,能够将上述的5个种类、即5个类型的嘴n中的、能够载置于相同的载置孔144b的4个种类的嘴nb~ne作为相同种类整齐排列地配置在一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的形态。在此,作为第一、第二检查终止的嘴n,假定存在128个嘴na、32个嘴nb、22个嘴nc、14个嘴nd、12个嘴ne,则按照该形态的规则,嘴n例如如图35所示地配置。另外,在该图以后的图中,在载置有嘴nb、嘴nc、嘴nd、嘴ne的载置孔144b中,有时取代涂黑这些载置孔144b,而分别记入文字“b”、“c”、“d”、“e”。

如图所示,在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中,对嘴nb~ne的各个嘴分配若干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具体而言,对应于各个嘴的数量,整齐排列用托板npa对嘴nb分配4个、对嘴nc分配3个、对嘴nd、嘴ne分别分配2个。分配给嘴nb的4个托板np是图中最上段的4个托板np,在该4个托板np上从左侧的托板依次排序,从前端的托板np依次地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整齐排列有嘴nb。进一步来讲,由于以收容时刻越早的嘴nb越位于前端的方式配置,所以嘴nb通过4个托板np而按照收容时刻由早到晚的顺序整齐排列。分配给嘴nc的3个托板np是从图中上方数第二段的3个托板np,与嘴nb的情况同样地被排序。在该3个托板np上,从左侧开始依次地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通过3个托板np而按照收容时刻由早到晚的顺序整齐排列有嘴nc。分配给嘴nd的2个托板np是从图中上方数第三段的两个托板np,与嘴nb的情况同样地被排序。在该2个托板np上,从左侧开始依次地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通过2个托板np而按照收容时刻由早到晚的顺序整齐排列有嘴nd。分配给嘴ne的两个托板np是图中最下段的两个托板np,与嘴nb的情况同样地被排序。在该两个托板np上,从左侧开始依次地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通过2个托板np而按照收容时刻由早到晚的顺序整齐排列有嘴ne。顺便提及,为了追加第一、第二检查终止的嘴n而使之整齐排列,各段的最末尾的托板np是没有载置嘴n的托板np。

另外,关于嘴na,按照与嘴nb~ne不同的其他规则整齐排列。详细而言,图中所示的全部整齐排列用托板npa被排序,嘴na通过该全部托板np,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以收容时刻由早到晚的顺序整齐排列。即,嘴na与嘴nb~ne载置于相同的托板np上,但是以不同的着眼点进行管理。顺便提及,图中所示的托板np的分配和排序是假想的,与收容装置100内的位置、即所收容的载架130的位置之间没有存在特殊的关系。

在如上所述整齐排列的嘴n用于安放的情况下,各种类的嘴n从上述排序中的前端的托板np依次地按照上述配置顺序从托板np取出。即,在安放中,各种类的嘴n从收容时刻早的嘴依次地被移载到托盘nt上。另一方面,第一、第二检查终止的各种类的嘴n为了维持基于规则的整齐排列而按照上述配置顺序追加配置在最末尾侧载置有嘴n的托板np上。通过进行上述这样的取出,当该取出进行时,无论是哪一种类的嘴n的情况下,上述排序的前端的托板np都是没有载置嘴n的托板np。这时,进行上述排序的变更。详细而言,通过移载而除去嘴n的托板np在最末尾,以该托板np的下一个托板np成为前端的托板np的方式进行排序。另外,也能够代替进行这样的排序变更,而进行上述的“占先移载处理”,将嘴n移载到空置的前端侧的载置孔144中,对各种类的嘴n进行再整齐排列。

ix-b)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

可采用的若干整齐排列形态中的另一个整齐排列形态能够被称作“种类混在整齐排列形态”,简单而言,是将各种类的嘴n以特定的比率混杂而整齐排列地配置在一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的形态。换言之,是将多个种类的嘴n构成它们以特定的比率混杂的成套嘴而整齐排列地配置在一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的形态。详细而言是能够将上述的5个种类的嘴na~ne、即5个类型的嘴na~ne以与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对应的比率混杂而整齐排列地配置在一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的形态。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是基于之前说明的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的使用频率,该信息如上所述作为图23所示的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表格而存储在控制器84中。

每种嘴的使用频率、即每种吸嘴的安放次数的每个种类的合计值例如假设是嘴na为1056、嘴nb为276、嘴nc为182、嘴nd为122、嘴ne为98,则使用频率最低的嘴ne为1的情况下的各种嘴n的使用频率的整数比为na:nb:nc:nd:ne=11:3:2:1:1。将嘴na~ne以该比率构成嘴na~ne的成套嘴在一个托板np上配置一套以上。并且,假定第一、第二检查完成后的嘴na~ne各自的个数是之前的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的相同个数,按照该整齐排列形态的规则整齐排列这些嘴n的情况下,这些嘴n例如如图36(a)所示地配置。在图中,在上段的4个托板np和下段的最左侧的托板np上分别配置两套上述嘴n的成套嘴。另外,在图中,作为整齐排列用托板npa被分配8个托板np,并且这些托板np在上段从左到右、接着在下段从左到右地进行排序,从按照该排序的前端侧的托板依次地配置嘴n。更详细而言,在各托板np中,两套的成套嘴n以针对每个种类按照上述配置顺序连续排列的方式、进一步详细而言以各种类的嘴n按照收容时刻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的方式整齐排列。因此,在上述5个托板np的最末尾存在空置的载置孔144,另外,从下段的左侧数第二个、第三个托板np上,无法构成成套嘴的若干嘴n被载置于能够构成成套嘴的情况下应被载置的载置孔144中。顺便提及,为了追加第一、第二检查终止的嘴n而使之整齐排列,最末尾的托板np、即下段的最右侧的托板np是没有载置嘴na~ne的任一个嘴的托板np。另外,图中所示的托板np的排序与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同样是假设的,与收容装置100内的位置、即所收容的载架130的位置之间不存在特殊的关系。

在如上所述整齐排列的嘴n用于安放的情况下,与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同样地,嘴n从上述排序中的前端的托板np依次地按照上述配置顺序从托板np取出。即,在安放中,各种类的嘴n从收容时刻早的嘴依次地被移载到托盘nt上。另一方面,第一、第二检查终止的各种类的嘴n也与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同样地,为了维持基于规则的整齐排列,而针对每个种类,按照上述配置顺序从最末尾侧载置有嘴n的托板np依次地追加配置。通过进行上述这样的取出,当该取出进行时,上述排序的前端的托板np是没有载置嘴n的托板np。这时,与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同样地,该托板np在最末尾,以该托板np的下一个托板np成为前端的托板np的方式进行排序变更。另外,也能够代替进行这样的排序变更,而进行上述的“占先移载处理”,将嘴n移载到空置的前端侧的载置孔144中,对各种类的嘴n进行再整齐排列。

另外,根据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在各托板np上以与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对应的比率载置有多个种类的嘴n、详细而言是全部种类的嘴n,所以在向托盘nt的安放中,各种类的嘴n以大概相同的比例从托板np取出。因此,在向一个托盘nt的安放中,仅通过将一个托板np安放在移载位置上而能够完成该安放的可能性提高。因此,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的嘴n的配置对迅速的安放有很大贡献。

ix-c)种类顺序整齐排列形态

可采用的若干整齐排列形态中的又一个整齐排列形态能够被称作“种类顺序整齐排列形态”,简单而言,是将各种类的嘴n针对每个种类以特定的顺序配置在若干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的形态。详细而言是汇总各种类的嘴n,将若干种类的嘴n按照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使用连续地配置在若干个托板np上的形态。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与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同样地,是基于之前说明的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的使用频率,该信息如上所述作为图23所示的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表格而存储在控制器84中。

每种嘴的使用频率假定是与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中说明的使用频率相同的频率,并且假定第一、第二检查终止后的嘴na~ne各自的个数是之前的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的相同个数的情况下,在种类顺序整齐排列形态中,这些嘴n例如如图36(b)所示地配置。在图中,作为整齐排列用托板npa被分配8个托板np,并且这些托板np在上段从左到右、接着在下段从左到右地进行排序,从按照该排序的前端侧的托板依次地配置嘴n。载置于载置孔144b中的嘴nb~ne从前端的托板np依次地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以嘴nb、嘴nc、嘴nd、嘴ne的顺序连续地整齐排列。嘴nb、嘴nc、嘴nd、嘴ne分别在其各自队列中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从收容时刻早的嘴依次排列。载置于载置孔144a中的嘴na与其他种类的嘴nb~ne无关地,从前端的托板np依次地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从收容时刻早的嘴依次排列。顺便提及,为了追加第一、第二检查终止的嘴n而使之整齐排列,最末尾的托板np、即下段的最右侧的托板np是没有载置任一种类的嘴n的托板np。另外,图中所示的托板np的排序与上述两个形态的情况同样是假设的,与收容装置100内的位置、即所收容的载架130的位置之间不存在特殊的关系。但是,托板np的排序在该种类顺序整齐排列形态中是固定的。

在如上所述整齐排列的嘴n用于安放的情况下,当移载某一种类的嘴n的情况下,载置该种类的嘴n中的前端的嘴的托板np被安放在移载位置上进行,按照上述配置顺序从收容时刻早的嘴依次地移载到托盘nt上。因此,在对嘴nc、嘴nd、嘴ne的任一个嘴进行安放移载的情况下,与上述两个形态不同地,在种类不同的嘴n之间出现没有载置嘴n的载置孔114b。另一方面,追加第一、第二检查终止的各种类的嘴n并进行整齐排列的情况下,与之前的两个形态不同,载置于托板np上的嘴n始终配置成图中所示的状态、即嘴nb、嘴nc、嘴nd、嘴ne按该顺序从前端的托板np依次地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连续地整齐排列且嘴na从前端的托板np依次地按照配置顺序整齐排列的状态。因此,在追加并整齐排列嘴n的情况下,预先掌握追加后的嘴n的载置状态,对嘴n进行再配置以达到该掌握的状态。即,驱动之前说明的“占先移载处理”、“占后移载处理”,在一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内及在两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之间进行再配置。另外,“占后移载处理”是决定预先载置最末尾的嘴n的载置孔144、并将若干个嘴n从最末尾开始按照与配置顺序相反的顺序整齐排列的移载处理。

另外,根据种类顺序整齐排列形态,比较图36(b)和图36(a)及图35可知,由于能够减少未充满嘴n的托板np,所以能够尽可能减少整齐排列用托板npa的分配数。另外,根据种类顺序整齐排列形态,在嘴n向托盘nt的安放中不需要优先取出收容时刻早的嘴n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将载置有嘴nb~嘴ne中的两个种类的嘴n的托板np安放在移载位置上,从而能够将该两个种类的嘴n连续移载到托盘nt上,所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迅速地进行安放。

ix-d)特定成套嘴整齐排列形态

可采用的若干整齐排列形态中的又一个整齐排列形态能够被称作“特定成套嘴整齐排列形态”,简单而言,是将构成特定成套嘴而载置于托盘nt上的嘴n预先汇总成一个而配置的整齐排列形态。例如嘴na为8个、嘴nb为2个、嘴nc为1个、嘴nd为1个的嘴n的成套嘴中,将该成套嘴的嘴n配置在一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的状态是图36(c)所示的状态。在图中,整齐排列地配置有两套嘴n。

若预先将经常使用的嘴n的成套嘴作为特定的成套嘴如上所述整齐排列地配置在一个托板np上,则能够迅速地进行比较频繁进行的该成套嘴的嘴n的安放。另外,若预先将已经预定使用的嘴n的成套嘴作为特定的成套嘴在安放前如上所述整齐排列地配置在一个托板np上,则能够迅速地进行该成套嘴的嘴n的安放。

本特定成套嘴整齐排列形态也能够与上述的其他整齐排列形态一起采用。即,可以在作为整齐排列用托板npa分配的多个托板np的一部分上以本特定成套组整齐排列形态配置嘴n。鉴于这样的构成,能够考虑上述三个整齐排列形态是基本的整齐排列形态,本整齐排列形态是追加的整齐排列形态。另外,在采用本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按照每个托板np将构成嘴n本身的嘴n彼此不同的多个成套嘴汇总配置。

顺便提及,在本整齐排列形态中,按照上述的原则上的配置顺序也有可能无法配置嘴n。特别是在与其他整齐排列形态一起采用的情况下,该可能性较高。但是,在无法按照该配置顺序的情况下,例如从尽可能使嘴n的使用频率均匀的观点考虑,则优选针对每个成套嘴按照收容时刻由早到晚的顺序整齐排列。

x)第二吸嘴配置操作

第二吸嘴配置操作是用于将第一及第二检查完成后的嘴n从前处理用托板npp整齐排列地配置在一个以上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的操作。该操作通过由控制器84执行图37中表示流程图的第二吸嘴配置程序来进行。该操作中以在出现了载置有第一和第二检查终止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npp的情况下没有进行上述吸嘴收容操作、第一吸嘴配置操作、吸嘴安放操作为条件开始。另外,第二吸嘴配置操作中的嘴n的配置、即嘴n的配置移载的具体手段根据采用上述整齐排列形态中的哪一个整齐排列形态而不同。关于各个形态中的配置移载的详细情况,使用附图在之前进行了说明,所以在此对上述的整齐排列形态进行集中处理,省略嘴n的配置移载的具体方法的说明,对该操作进行说明。

在按照第二吸嘴配置程序的处理中,首先,在s81中,选择移载目标托板np1和移载原址托板np2。例如在整齐排列形态采用不进行上述的占先移载处理的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或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下,原则上作为移载原址托板np2选择载置有第一及第二检查终止的嘴n的前处理用托板npp,作为移载目标托板np1,基于所采用的整齐排列形态选择移载载置于移载原址托板np2上的嘴n的作为候补的一个以上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中的一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另一方面,例如在整齐排列形态采用种类顺序整齐排列形态或者预定进行占先移载处理的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或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下,除了上述选择,例如为了进行占先移载处理、占后移载处理,也可以选择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作为移载目标托板np1,选择另一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作为移载原址托板np2。

在接下来的s82中,在s81中选择的托板np由第一移送装置114从收容装置100被移送,分别安放在第一移载位置、第二移载位置上。另外,所选择的两个托板np的哪一个安放在第一移载位置和哪一个安放在第二移载位置通过考虑尽可能迅速地进行该操作来决定。具体而言,例如在整齐排列形态采用不进行上述的占先移载处理的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或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下,原则上分别在第一移载位置上安放移载原址托板np2,在第二移载位置上安放移载目标托板np1。另一方面,例如在整齐排列形态采用种类顺序整齐排列形态或预定进行占先移载处理的各种类分离整齐排列形态或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的情况下,将两个托板np的一方安放在第一移载位置上,将另一方安放在第二移载位置上,以使伴随更换的托板np的安放次数尽量减少。

在安放了两个托板np后,在s83中选择所移载的嘴n。在载置于前处理用托板npp上的嘴n整齐排列地配置在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上的情况下,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优先选择收容时刻早的嘴n。另外,在进行之前说明的占先移载处理、占后移载处理的情况下,以使这些处理效率良好地进行的方式选择所移载的嘴n。

在该操作中,在嘴n的配置移载之前执行对不良吸嘴的处理。详细地说,在s84中,基于图22的表格中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判断s83中选择的嘴n是否为不良吸嘴,在为不良吸嘴的情况下,在s85中基于收容吸嘴信息确定关于该嘴n的上述不良原因。然后,在s86中,由移载装置104将该嘴n搬运到上述不良盒224中。如之前说明那样,不良盒224对应于四个不良原因,设置被分隔开的四个空间226,在搬运不良吸嘴时,该不良吸嘴留置在对应于确定的不良原因的一个空间226中。并且,在搬运完成时,关于该不良嘴的信息被从收容吸嘴信息中删除。另外,也考虑到一个不良嘴存在两个以上不良原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该不良吸嘴留置在对应于图22的表格中最左侧的列的不良原因的空间226中。

在所选择的嘴n为不良吸嘴的情况下,在s87中,用于配置该嘴n的移载、即配置移载由移载装置104执行。在将该嘴n整齐排列地配置在移载目标托板np1上的情况下,被载置于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的载置孔n中。即,以收容时刻越早的嘴n越位于上述配置顺序的前端侧的方式移载所选择的嘴n。另外,伴随该一个嘴n的配置移载,进行上述吸嘴收容吸嘴信息的更新。具体而言,在图22所示的收容吸嘴信息表格的行中的一行、即与载置有嘴n的移载目标托板np1的载置孔144对应的行的〔吸嘴id〕之后的单元格中移入在与移载原址托板np2中载置有该嘴n的载置孔144对应的行的〔吸嘴id〕之后的单元格中收纳的该嘴n的固有信息。

接着,在s88中,判断预定的全部嘴n的配置移载是否终止,在未终止的情况下,在s89中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移载原址托板np2、移载目标托板np1的至少一方。在不需要更换任一个托板np的情况下,反复进行s83以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需要更换移载原址托板np2、移载目标托板np1的至少任一方的情况下,在s90中由第一移送装置114将移载原址托板np2、移载目标托板np1的一方或两方送回到收容装置100,反复进行s81以后的处理。顺便提及,在仅更换安放在第二移载位置上的托板np的情况下,仅送回该托板np,但是在仅更换安放在第一移载位置上的托板np的情况下,送回两个托板np。

在预定的全部嘴n的配置移载终止的情况下,在s91中,移载原址托板np2和移载目标托板np1两方由第一移送装置114送回到收容装置100,第二吸嘴配置操作终止。

xi)吸嘴安放操作

吸嘴安放操作是用于以安装机中嘴n的使用的准备等为目的而将必要的嘴n安放在托盘nt上的操作,该操作通过由控制器84执行图38中表示流程图的吸嘴安放程序而进行。另外,在吸嘴安放操作中,能够分别选择:将用于安放嘴n的工位设为固定工位202和可动工位204的哪一个工位、使用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的托盘nt和该管理机80的操作员安放的托盘nt的哪一个托盘、是否将安放完成的托盘nt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这些选择基于操作员使用控制器84的操作键88的操作来进行。

在按照吸嘴安放程序的处理中,首先,在s101中,基于发送或输入到该管理机80的吸嘴安放信息或者已经存储的吸嘴安放信息,确定用于安放的托盘nt的类型和各嘴nt的类型。该吸嘴安放信息在图25所示的表格中能够考虑是没有写入〔托盘id〕和〔吸嘴id〕的信息。

接着,在s102中,确定进行安放的工位是固定工位202和可动工位204的哪一个工位,在s103中判断为该确定的工位是可动工位204的情况下,在s104中,判断是否使用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的托盘nt。在判断为使用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的托盘nt的情况下,在s105中,基于上述吸嘴安放信息和上述收容托盘信息选择一个托盘nt,在s106中,所选择的该托盘nt由托盘移送装置122移送到移载位置,安放在该移载位置。另一方面,在s104中判断为使用操作员安放的托盘nt的情况下或者在s103中判断为在可动工位202进行安放的情况下,由于已经由操作员安放了托盘nt,所以不进行托盘nt的选择和安放。

接着,在s107中,基于安放信息和上述收容吸嘴信息,用于安放移载的一个托板np基于吸嘴安放信息和收容吸嘴信息而从收容装置100所具有的多个托板np中选择一个托板np。在该选择中,根据所采用的整齐排列形态,从整齐排列用托板npa中基于能够尽量效率良好地进行嘴n的安放的观点选择一个托板np。然后,在接下来的s108中,所选择的托板np由第一移送装置114移送而安放在上述的移载位置。移载位置可以是上述第一移载位置,也可以是上述第二移载位置。另外,也可以在s107中选择两个整齐排列用托板npa,在s108中将它们分别排列在第一移载位置和第二移载位置上。

在接下来的s109中,从载置于所安放的托板np上的嘴n中基于收容吸嘴信息和吸嘴安放信息来选择能够载置于所安放的托盘nt上的一个嘴,接着,在s110中,所选择的嘴n基于吸嘴安放信息通过移载装置104移载到所安放的托盘nt的特定的载置孔64中。即,进行上述的安放移载。在该安放移载时,有关所移载的嘴n的信息从收容吸嘴信息中删除,并且在吸嘴安放信息中追加该嘴n的id。并且,更新上述图23中流程图所示的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详细而言,对在该嘴n的类型的行的〔使用频率〕的列中收纳的每种嘴的使用次数进行统计。另外,在上述嘴n的选择中,按照上述配置顺序优先选择收容时刻早的嘴。

在关于一个嘴n的安放移载后,在s111中判断预定的全部嘴n的安放移载是否完成。在全部嘴n的安放移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在s112中,判断是否继续从所安放的托板np移载嘴n。在能够从该托板np继续移载嘴n的情况下,返回到s109,进行下一个嘴n从该托板np向托盘nt的移载。例如由于能够移载的嘴n不存在于该托板np上等理由,在s112中判断为无法继续从该托板np进行移载的情况下,在s113中,该托板np由第一移送装置114送回到收容装置100,返回到s107而选择下一个托板np。在该托板np安放之后,开始嘴n从该托板np的安放移载。在s111中,在判断为预定的全部嘴n的安放移载完成的情况下,在s114中所安放的托板np由第一移送装置114送回到收容装置100。

在全部嘴n的安放移载完成而送回托板np后,在s115中判断是否将安放有嘴n的托盘nt收容在托盘收容装置102中。在判断为将该托盘nt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的情况下,在s116中,所安放的托盘nt由托盘移送装置122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终止吸嘴收容操作。另一方面,在s115中判断为该托盘nt没有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的情况下,解除该托盘nt的安放,在将该托盘nt保留在固定工位102或可动工位204的状态下,终止吸嘴收容操作。另外,在嘴nt的安放移载之前,附设在托盘nt上的二维码76由设置在移载装置104上的相机220拍摄,取得该托盘nt的id,在托盘nt向收容装置102收容时,该托盘nt的id与该托盘nt是嘴n的安放完成的托盘nt的事实一起,与所收容的载架192对应地追加到上述的收容托盘信息中。另一方面,在可动工位204上保留安放完成的托盘nt的状态下终止该操作的情况下,删除包含在收容托盘信息中的关于该托盘nt的信息。

根据以上所示的吸嘴安放操作,关于相同种类、即相同类型的嘴n,大致从收容时刻早的嘴依次进行安放移载。详细而言,在吸嘴收容操作、第一吸嘴配置操作、第二吸嘴配置操作、吸嘴安放操作的各个操作中,嘴n针对每个种类,按照上述的配置顺序,从收容时刻早的嘴开始优先地载置于托板np上,并且从收容时刻早的嘴开始优先地从托板np取出,从而进行收容时刻早的嘴n的安放。换言之,在第一吸嘴配置操作和第二吸嘴配置操作的任一个操作中,嘴n都是针对每个种类按照未使用的期间由长到短的顺序配置,在吸嘴安放操作中按照该顺序,从托板np向托盘nt移载,从而在该安放操作中,按照未使用的期间由长到短的顺序移载到托盘nt上。其结果是,能够进行嘴n的使用频率尽可能均匀的安放。

在此,为了辅助理解上述若干整齐排列形态的不同,在图39、图40(a)~(c)中分别例示从嘴n如图35、图36(a)~(c)各图分别所示那样配置的状态在一个托盘nt上安放有8个嘴na、各2个嘴nb、嘴nc、各2个嘴nd、嘴ne的结果。该嘴n的成套嘴是上述的特定的成套嘴,在图40(c)所示的特定成套嘴整齐排列形态中,能够仅从一个托板np进行嘴n的安放。另外,在图40(a)所示的种类混杂整齐排列形态中,由于在一个托板np上以与每个种类的使用频率对应的比例配置嘴n,所以能够仅从一个托板np进行嘴n的安放的可能性高。因此,根据该两种整齐排列形态,能够进行迅速安放的可能性高。

xii)吸嘴再安放操作

吸嘴再安放操作是如下操作:通过将已经安放有嘴n的托盘nt安放在工位上,从而代替这些嘴n,载置与这些嘴n类型相同的其他嘴n。换言之,是基于安放完成的托盘nt生成吸嘴安放信息,并基于该信息更换嘴的操作。吸嘴安放操作通过由控制器84执行图41和图42中表示流程图的吸嘴再安放程序而进行。另外,在吸嘴安放操作中,能够分别选择:将用于安放嘴n的工位设为固定工位202和可动工位204的哪一个工位、是否将完成再安放的托盘nt收容在收容装置102中,这些选择基于操作员使用控制器84的操作键88的操作来进行。

在吸嘴再安放操作中,简单而言,在前半阶段进行吸嘴收容操作。具体而言,通过按照图41中表示流程图的吸嘴再安放程序的前半部分的处理,将载置于所安放的托盘nt上的嘴n收容在收容装置100中。在该程序s121~s131中进行的处理与前述的吸嘴收容程序的s1~s11中进行的处理大致相同,所以省略关于这些处理的说明,在本操作中,基于在s123、s125中确定的托盘nt的类型和嘴n的类型来生成吸嘴安放信息。

在载置于托盘nt上的嘴n收容在收容装置100中后,通过按照图42中表示流程图的吸嘴再安放程序的后半部分的处理,将收容在收容装置100中的其他嘴n安放在当前为止载置有嘴n的托盘nt上。从该程序的s132开始到s141的流程中进行的处理与从前述的吸嘴安放程序的s107开始到s116的流程中进行的处理大致相同,所以省略这些处理的说明。

如上所述的该操作简单而言是使与通过吸嘴收容操作从托盘nt移载的嘴n相同类型的其他嘴n通过吸嘴安放操作移载到该托盘nt上的操作。基于避免嘴n长期间使用等目的,在将载置于托盘nt上的嘴n的成套嘴更换为与该成套嘴相同类型的嘴n的成套嘴的情况下等是便利的操作。

xiii)其他操作

本管理机80除了上述操作外,还能够进行若干个操作。作为一例,进行载置于托盘nt上的嘴n的维护的吸嘴维护操作是其他操作中的一个操作。

吸嘴维护操作是用于将载置于托盘nt上的嘴n从该托盘n取出、清洗和检查后再度安放在该托盘nt上的操作。在该操作中,首先,通过上述的吸嘴收容操作,将载置于该托盘nt上的嘴n从该托盘nt移载到空置的一个前处理用托板npp上。另外,这时,空置的托盘nt保留在工位上。接着,对移载后的嘴n以载置于该前处理用托板npp上的状态进行上述的吸嘴清洗操作后,执行第一吸嘴检查操作和第二吸嘴检查操作。并且,在保持检查终止的嘴n载置于该前处理用托板npp上的状态下,该托板npp安放在移载位置,对该托板npp执行上述吸嘴安放操作。通过这样的操作,这些嘴n再度被安放在保留于工位上的状态下的原来的托盘nt上的原来所载置的位置。

另外,在第一吸嘴检查操作、第二吸嘴检查操作的任一个操作中,在判断为任一个嘴n为不良吸嘴的情况下,在吸嘴安放操作中,该嘴n被回收到上述的不良盒224中。并且,选择载置有与该嘴n相同类型的嘴n的整齐排列用托板npa,将该选择的整齐排列用托板npa安放在移载位置上,将该相同类型的嘴n从该托板npa安放到原来的托盘nt上。这样一来,取代成为不良吸嘴的嘴n而补充良好的嘴n。

〔l〕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

如之前所述那样,实施例的管理机80由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器84进行控制。详细而言,如图43所示,吸嘴收容装置100~托盘移送装置122各自的动作在上述装置与控制器84之间交换信号和信息的同时由控制器84控制。并且,在控制器84的控制下,管理机80进行上述的各种操作。鉴于该操作,控制器84能够考虑具有图43所示的多个功能部、即通过执行各种程序实现的多个功能部。

对多个功能部分别进行详细说明,控制器84具有吸嘴信息存储部400,作为存储分别作为与嘴n有关的管理信息的上述的收容吸嘴信息、每种吸嘴使用频率信息、吸嘴安放信息、收容托盘信息的功能部。具体而言,作为控制器84的主要构成要素的计算机所具有的硬盘等存储介质担负该嘴信息存储部400的作用。并且,管理机80基于该所存储的管理信息进行上述的操作。

另外,控制器84作为控制上述的各操作的功能部而具有6个功能部。具体而言,分别具有进行吸嘴收容操作的控制的吸嘴收容控制部402、进行第一及第二吸嘴配置操作的控制的吸嘴配置控制部404、进行吸嘴安放操作的控制的吸嘴安放控制部406、进行吸嘴清洗操作的控制的吸嘴清洗控制部408、进行第一吸嘴检查操作的控制的第一吸嘴检查控制部410、进行第二吸嘴检查操作的控制的第二吸嘴检查控制部412。并且,这些控制部402~412分别是通过执行上述的吸嘴收容程序、第一及第二吸嘴配置程序、吸嘴安放程序、吸嘴清洗程序、第一吸嘴检查程序、第二吸嘴检查程序来实现的功能部。

另外,吸嘴再安放操作是吸嘴收容操作与吸嘴安放操作复合而成的操作,该操作的控制能够考虑是吸嘴收容控制部402和吸嘴安放控制部406协同进行。因此,吸嘴收容控制部402是也能够通过执行吸嘴再安放程序的前半部分而实现的功能部,吸嘴安放控制部406是也能够通过执行吸嘴再安放程序的后半部分而实现的功能部。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气元件安装机

18安装头

n吸嘴

30主体筒〔后端部〕

32吸管〔前端部〕

34凸缘

36固定销

38二维码〔标识符〕

50吸嘴工位

nt吸嘴托盘

60基座板

62罩板

64载置孔〔载置部〕

66阶梯面

76二维码〔标识符〕

80吸嘴管理机

84控制器〔控制装置〕

100吸嘴收容装置

102托盘收容装置

104吸嘴移载装置〔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不良吸嘴搬运装置〕

106第一吸嘴检查装置〔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

108第二吸嘴检查装置〔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

110吸嘴清洗装置〔对吸嘴执行处理的装置〕

112吸嘴干燥装置

114第一托板移送装置〔吸嘴移送装置〕〔移载用托板移送装置〕

116第二托板移送装置〔吸嘴移送装置〕〔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

118第三托板移送装置〔吸嘴移送装置〕〔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

120第四托板移送装置〔吸嘴移送装置〕〔处理用托板移送装置〕

122托盘移送装置

134托板移动装置〔托板循环装置〕

np吸嘴托板

140基座板

142罩板

144载置孔〔载置部〕

146阶梯面

156二维码〔标识符〕

158基准吸嘴〔基准对象〕

160基准管〔基准对象〕〔模拟物〕

190托盘移动装置〔托盘循环装置〕

202固定工位

204可动工位

210移载头

212头移动装置〔保持件移动装置〕

218、218a、218b、218c保持卡盘〔吸嘴保持件〕

220相机〔标识符读取器〕

224不良盒〔不良吸嘴留置器〕

226空间〔留置部〕

232相机装置

234载荷测定装置

235检查单元

236单元移动装置

270检查头

272头移动装置

274空气输送装置

276相机

302上部清洗单元

304下部清洗单元

310y方向移动机构

312喷射孔

314送风管

330轨道

332移动机构

334引导件

336搬运单元

338引导件

340搬运单元

350支架(架台)

360主机〔管理装置〕

400吸嘴信息存储部

402吸嘴收容控制部

404吸嘴配置控制部

406吸嘴安放控制部

408吸嘴清洗控制部

410第一吸嘴检查控制部

412第二吸嘴检查控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