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温装置的交通通讯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0202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降温装置的交通通讯控制柜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温装置的交通通讯控制柜。



背景技术:

交通通讯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多种通讯设备组装并连接地下通讯光缆的封闭柜体,现有的通讯控制柜体多采用整体式结构,直接将地下埋设的通讯光缆从底部引入柜体内,由于柜体内部安装通讯模块后空间狭小,导致通讯光缆下端弯曲半径过小,光缆弯折过度容易影响传输性能,并导致老化断裂。此外,对于通讯设备的安装,通常根据需要安装通讯模块的尺寸及布局制作安装架,并将安装架固定在柜体内,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小。由于柜体内的通讯模块工作一定时间后发热严重,需要及时散热才能保证正常工作,部分通讯控制柜通过在柜体上开设进风口、出风口及风机进行降温,但当风机停止工作时,柜体自身无法散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影响通讯模块的可靠工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温装置的交通通讯控制柜,能够使通讯光缆平滑引入柜体内部,避免光缆因过度弯曲而导致信号传输故障;还能调整设备安装空间,增强控制柜的通用性,并且保证柜体的正常散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降温装置的交通通讯控制柜,包括上下连接的主柜和底柜,所述的主柜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上顶板、下底板、前操作门和后检修门,左侧板、右侧板、上顶板、下底板、前操作门和后检修门构成封闭的柜体,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开设有拉伸孔,柜体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拉伸孔正对的隔板,隔板上开设有多个腰孔,隔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有间隙,所述的上顶板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上设置有排风机,所述的柜体内设有通讯模块安装组件,所述的通讯模块安装组件包括穿线架、支撑筋和多层搁板,所述的穿线架水平设置在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所述的支撑筋竖直设置在前操作门和后检修门的两侧,支撑筋的上端与上顶板固定连接,支撑筋的下端与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多层搁板上下设置,搁板的两侧分别与支撑筋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底柜上端设有敞口,敞口边沿与主柜的下底板可拆卸连接,底柜的下端和主柜的下底板上均开设有进线孔,底柜侧壁上开设有活门。

所述的穿线架呈侧U型,穿线架与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线槽,穿线架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穿线孔。

所述的支撑筋呈方管型,支撑筋上沿竖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的搁板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筋上。

所述的底柜上部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架,所述的主柜下部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架和定位板上开设有互相正对的定位孔。

所述的搁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所述的底柜下端的进线孔上设有密封海绵。

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下方的底柜将埋入地下的通讯光缆引入主柜,增大了光缆的弯曲半径,有利于保证通讯光缆的传输性能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设置穿线架,将引入主柜内的通讯光缆分类固定,提高了柜内接线的美观及整齐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体内部设置支撑筋,并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将多层隔板固定在支撑筋的不同高度处,不仅增加了柜体结构强度,而且方便根据所需安装通讯模块的尺寸调整隔板的高度,合理利用内部空间,大大增强了柜体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拉伸孔,既可用于散热,又能作为进风口,向柜体内部输送冷空气,柜体内部左右两侧与拉伸孔正对的隔板可以防止雨水通过拉伸孔溅入柜内,提高了柜体的安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顶板上开设散热孔并设置排风机,利用柜体内外的空气流通有效降低了柜内温度,充分保证了通讯模块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D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降温装置的交通通讯控制柜,包括上下连接的主柜1和底柜2,主柜1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上顶板、下底板、前操作门和后检修门,左侧板、右侧板、上顶板、下底板、前操作门和后检修门构成封闭的柜体,工作人员通过开合前操作门和后检修门可以方便地对控制柜进行安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开设有拉伸孔3,柜体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拉伸孔3正对的隔板4,隔板4上开设有多个腰孔5,隔板4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有间隙。柜体的上顶板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上设置有排风机6。当排风机6正常工作时,拉伸孔3作为进风口向柜体内部输送空气,通过柜体内外的空气流通降低柜内温度,保证通讯模块的正常工作;当排风机6停止工作时,柜体内部通讯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拉伸孔3排出,隔板4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既不影响拉伸孔3的散热功能,又避免了雨水通过拉伸孔3溅入柜内,提高了通讯控制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柜体内设有通讯模块安装组件,包括穿线架7、支撑筋8和多层搁板9,支撑筋8竖直设置在前操作门和后检修门的两侧,支撑筋8的上端与上顶板固定连接,下端与下底板固定连接,大大增强了柜体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筋8呈方管型,支撑筋8上沿竖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层搁板9上下设置,搁板9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搁板9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筋8上。通讯模块分层安装在搁板9上,安装时根据所需安装通讯模块的尺寸调整隔板9的高度,合理利用内部空间,大大增强了柜体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穿线架7水平设置在主柜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穿线架7呈侧U型,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线槽,穿线架7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穿线孔10。底柜2的上端设有敞口11,敞口11的边沿与主柜1的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底柜2的下端和主柜1的下底板上均开设有进线孔12,底柜2下端的进线孔上还设有密封海绵,底柜2的侧壁上开设有活门13。通讯光缆依次通过底柜2和主柜1上的进线孔12从地下引入柜体内部,然后水平穿入穿线架7内,根据类型从不同的穿线孔10内穿出连接通讯模块,既增大了光缆的弯曲半径,保证了通讯光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又避免了柜内接线杂乱的问题,提高了柜体的美观和整齐度。

本实用新型底柜2上部的内壁上还设有定位架14,主柜1下部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板15,定位架14和定位板15上开设有互相正对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拉杆16。当需安装通讯控制柜时,先将底柜2固定在地下通讯光缆引出的位置处,然后将主柜1放置到底柜2上,调整主柜1直至定位架14和定位板15上的定位孔正对,将拉杆16插入定位孔内对主柜1进行定位,然后使用螺栓固定连接主柜1和底柜2,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