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的设备用防静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5676阅读:10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的设备用防静电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静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的设备用防静电系统。



背景技术:

静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高达几十千伏,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对静电更加敏感。电子产品静电防护包括堵和疏两种方式,堵即绝缘,阻止静电进入产品内部;疏即给静电一条合适的泻放通道。

大部分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的设备,基本都采用塑料外壳,且使用过程中都需要经常挪动,如笔记本电脑、POCT设备等。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防静电处理可以一定程度阻止静电进入内部电子器件。其外部端口(如耳机口、充电口等)依靠ESD保护器件进行防护,但也会出现电荷累积,大多数时候都是依靠人手比较潮湿或者将其靠近其它导电物体时得到释放。但是由于没有直接的释放通道,偶尔也会出现屏幕乱跳,系统重启等现象,基本是由于较大静电得不到有效释放导致。

现行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设备的ESD防护主要依靠屏蔽及在端口处添加保护器件实现,累计的静电靠使用过程中释放,如果释放不及时,则会出现设备故障。对于普通消费类产品来说重启等措施即可恢复,对用户不会有严重的影响。但是对于IVD设备来说,如果在测试过程中有静电产生且不能释放,则会对仪器和测试结果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关系到生命安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IVD设备在测试过程中有静电产生且不能释放,则会对仪器和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的设备用防静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的设备用防静电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源适配器的DC输出端口上且与电源适配器的接地线连通的输出端保护地,设置在设备的电源输入座子上且与设备的电路板连通的输入端保护地,与输入端保护地连通的导静电体;所述导静电体与设备的其他端口连通,且电源适配器的DC输出端口与设备的电源输入座子连接时,输出端保护地与导静电体连通。

优选的,设备的其他端口上均设置ESD保护器件。

本实用新型在对设备的其他端口采用ESD保护器件的同时,主要创新点在于采用带输出端保护地的电源适配器给设备供电,可以给设备提供一个低阻抗的静电释放通道,这是最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不会因为产生电荷累积而对仪器和测试结果造成影响。

同时对设备的外露端口进行良好的设计,保证每个部件的释放通道阻抗最小。即,设备的其他端口的外壳部分均通过大铜皮和DC输入端口的输入端保护地连接在一起,同时,设备的其他端口均内缩1~2mm,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地将设备的其他端口与输入端保护地直接连在一起,减少静电接触的几率,保证每个部件的释放通道阻抗最小。

进一步,所述DC输出端口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输出端保护地的输出端保护地外壳,该电源输入座子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输入端保护地的输入端保护地外壳,该输入端保护地外壳的结构与输出端保护地外壳的结构相匹配。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更好地实现输出端保护地和导静电体的防护,使静电的导出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电源适配器的DC输出端口具有连接输出端保护地的功能,有效为设备的电路板提供可靠的静电释放通道,进而达到导出静电的目的,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保护电路和设备不受静电的影响,结构简单、效果显著;

3、本实用新型对设备的其他端口进行良好的设计,保证每个部件的释放通道阻抗最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适配器的DC输出端口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设备的电源输入座子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设备的其他端口连接至输出端保护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DC输出端口,2-输出端保护地,3-电源输入座子,4--输入端保护地,5-其他端口,6-导静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的设备用防静电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源适配器的DC输出端口1上且与电源适配器的接地线连通的输出端保护地2,设置在设备的电源输入座子3上且与设备的电路板连通的输入端保护地4,与输入端保护地4连通的导静电体6;所述导静电体6与设备的其他端口5连通,且电源适配器的DC输出端口1与设备的电源输入座子3连接时,输出端保护地2与导静电体6连通。

本实施例以POCT设备为例,该POCT设备相匹配的电源适配器的DC输出端口1采用带输出端保护地2的连接器,如图1所示,电源适配器的内部设计时,将输出端保护地2与电源适配器的接地线连通,并将输出端保护地2设置在DC输出端口1的外壳上。POCT设备的电路板上的电源输入座子3选用与DC输出端口1配套的带有输入端保护地4的座子,如图2所示,输入端保护地4与POCT设备的电路板连通。在POCT设备的电路板设计时,将可能引入静电的其他端口5均连接到导静电体6上,如图3所示,同时将导静电体6与输入端保护地4连通。当电源适配器与POCT设备连接时,输出端保护地2便通过DC输出端口1连接到POCT设备的电源输入座子3上,进而使输出端保护地2、输入端保护地4以及导静电体6全部连通。这样,来自电路板或者POCT设备内部的静电都能通过导静电体6传输到输出端保护地2上,进而通过输出端保护地2得到释放,能很好地保护内电路不受静电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优化了DC输出端口1和电源输入座子3位置处的结构,具体设置如下:

所述DC输出端口1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输出端保护地2的输出端保护地外壳,该电源输入座子3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输入端保护地4的输入端保护地外壳,该输入端保护地外壳的结构与输出端保护地外壳的结构相匹配。

和所有其他设备一样,所有端口的信号线均需添加ESD保护器件,即,设备的其他端口5上均设置ESD保护器件,因ESD保护器件为现有结构,因此不再累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