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均热膜装置及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7153发布日期:2018-08-24 19:1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均热膜装置及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由于其加热效率高且方便而受用户所喜爱,但其只适用于铁锅的特点,使得其具有挑锅的特性,鉴于此提出了将发热膜和电磁加热结合的方案。然而目前的发热膜多为方形结构以保证各处电阻一致,实现各处均匀加热。而锅具底部受热面则为圆形,为了适配圆形锅底,应用于电磁炉的发热膜最好也应为圆形,然而圆形发热膜在两侧加电极后,由于圆形的结构使得两电极之间的电阻在不同的位置并不同,导致圆形发热膜各处发热功率不同,出现局部过热,难以满足烹饪要求。

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均热膜装置,以使圆形发热膜各处加热功率趋于一致,且结构简单。

还提供一种电磁炉,应用有该圆形均热膜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形均热膜装置,包括两电极、绝缘基体和附设于绝缘基体上的发热膜组,其特征在于:发热膜组呈圆盘状且被分隔为多个条形发热膜,条形发热膜之间具有第一绝缘间隙,从中间到两侧边缘的条形发热膜的长度依次减小并且宽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个也依次减小,两电极分别位于发热膜组两侧且分别和每个条形发热膜的两端电连接。

发热膜组由分隔成多个长度从中间到两边依次减小的条形发热膜而呈圆盘状,其中条形结构的发热膜结构简单,加之两电极分别位于发热膜组两侧,在喷涂或者印刷时易于实现。另外,从中间到两侧边缘的条形发热膜的宽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个也依次减小,也就是说结合上述长度从中间到两边依次减小,从而获得每个条形发热膜的阻值都趋于一致的效果,并且条形发热膜之间具有第一绝缘间隙而相互独立,在条形发热膜两端加入电极通电后,每个条形发热膜的发热功率也将趋于一致,尽量的实现各处均匀发热。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间到两侧边缘,条形发热膜的厚度一致而宽度依次减小,每个条形发热膜的宽度和该条形发热膜位于两电极之间的长度比值均相同。通过该设置,从而使每个条形发热膜的横截面积和该条形发热膜位于两电极之间的长度比值均相同,以实现每个条形发热膜的阻值均相等,使每个条形发热膜的发热功率一致。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间到两侧边缘,条形发热膜的宽度一致而厚度依次减小,每个条形发热膜的厚度和该条形发热膜位于两电极之间的长度比值均相同。通过该设置,从而使每个条形发热膜的横截面积和该条形发热膜位于两电极之间的长度比值均相同,以实现每个条形发热膜的阻值均相等,使每个条形发热膜的发热功率一致。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为附设于绝缘基体上的导电膜,导电膜连接有接线端子。通过导电膜实现和条形发热膜的稳定电连接,导电膜则通过接线端子以便于安装拆卸时和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膜呈向发热膜组弯折的弧形,导电膜内侧对应每个条形发热膜端部形成平面,所述平面和条形发热膜端部电接触。导电膜呈向发热膜组弯折的弧形,可节省导电膜的材料用量。另外通过导电膜形成的平面和条形发热膜端部电接触,通过面与面的接触来保证导电膜和条形发热膜端部充分接触。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膜内侧形成连续台阶面,一个台阶面对应一个条形发热膜端部设置,台阶面的底面作为所述平面,台阶面的侧面与条形发热膜之间具有第二绝缘间隙。通过导电膜内侧形成的台阶面和条形发热膜端部电连接,以简化导电膜的结构。另外,台阶面的侧面与条形发热膜之间具有第二绝缘间隙,防止制造时台阶面的侧面与条形发热膜接触而改变处于两电极之间的条形发热膜的长度,从而改变条形发热膜的设定阻值。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发热膜的数量为5-21条。其中各条形发热膜之间为并联设置,当发热膜组的数量被分隔成过多的条形发热膜时,这些发热膜并联后电阻将随着数量增加而电阻变小,导致电流过大,一般情况下分隔成的条形发热膜数量在5-21条即可,该数量下发热膜组可明显呈圆盘状且电流在控制范围内。

还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嵌设安装于壳体上的绝缘面板和安装于壳体内的电磁线盘,以及如上所述的圆形均热膜装置,其中绝缘基体为绝缘面板,所述发热膜组和两电极附设于绝缘面板的内侧面。直接将发热膜组和两电极附设于绝缘面板,使得发热膜组能够直接将热量传递给绝缘面板,之后再传递给锅具,提高了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膜组和电磁线盘在绝缘面板上的投影重合。实现放置在绝缘面板同一位置上的锅具,可无需变换位置,即可采用膜加热或者电磁加热。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膜组和电磁线盘之间具有兼具绝缘功能的隔热板。避免发热膜组的热量向下传递,而影响电磁线盘工作。另外,隔热板还具有绝缘功能,以避免裸露的发热膜组与电磁线盘接触。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炉还包括检锅模块和加热控制模块,加热控制模块根据检锅模块检测是否为铁质锅具从而控制发热膜组或电磁线盘工作。通过检锅模块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发热膜组或电磁线盘工作,比如当检测到为铁质锅具时,则采用电磁加热,否则采用发热膜组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形均热膜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形均热膜装置实施例一的局部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形均热膜装置实施例一中其中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形均热膜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形均热膜装置实施例二的局部断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记:

导电膜1,台阶面11,底面111,侧面112,绝缘基体2,发热膜组3,条形发热膜31,第一绝缘间隙4,第二绝缘间隙5,接线端子6,壳体10,绝缘面板20,电磁线盘30,隔热板 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圆形均热膜装置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至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形均热膜装置实施例一的图示。

本实施例揭示的一种圆形均热膜装置,包括两电极、绝缘基体2和附设于绝缘基体2上的发热膜组3,发热膜组3呈圆盘状且被分隔为多个条形发热膜31,条形发热膜31之间具有第一绝缘间隙4,从中间到两侧边缘的条形发热膜31的长度依次减小并且宽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个也依次减小,两电极分别位于发热膜组3两侧且分别和每个条形发热膜31的两端电连接。

本实施例发热膜组3由分隔成多个平行布置且长度从中间到两边依次减小的条形发热膜 31构成而呈圆盘状,条形结构的发热膜结构简单,加之两电极分别位于发热膜组3两侧,在喷涂或者印刷时易于实现。

另外,从中间到两侧边缘的条形发热膜31的宽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个也依次减小,也就是说结合上述长度从中间到两边依次减小,从而获得每个条形发热膜31的阻值都趋于一致的效果,并且条形发热膜31之间具有第一绝缘间隙4而相互独立,在条形发热膜31两端加入电极通电后,每个条形发热膜31的发热功率也将趋于一致,尽量的实现各处均匀发热。第一绝缘间隙4的宽度优选2-4mm。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各条形发热膜31,从中间到两侧边缘,条形发热膜31 的厚度h一致而宽度M依次减小,并且满足每个条形发热膜31的横截面S的面积和该条形发热膜31位于两电极之间的长度L的比值S/L均相同。也就是说在同样的电压和环境温度下,每个条形发热膜31的阻值一致,发热功率也一致。由于各条形发热膜31的厚度h相同,因此在喷涂或者印刷时,厚度h容易控制,只需控制以改变宽度M和长度L即可,工艺简单。其中厚度h可在0.05-0.15mm之间选择。

其中,条形发热膜31的数量为5-21条。由于各条形发热膜31之间为并联设置,当发热膜组的数量被分隔成过多的条形发热膜31时,这些条形发热膜31并联后电阻将随着数量增加而电阻变小,导致电流过大,一般情况下分隔成的条形发热膜数量在5-21条即可,该数量下发热膜组可明显呈圆盘状且电流在控制范围内。最好的选择对称结构,比如条形发热膜的数量选择5、7、9、11、13、15、17、19或21。

电极为通过喷涂或者印刷附设于绝缘基体2上的导电膜1,通过导电膜1实现和条形发热膜31的稳定电连接。导电膜1连接有接线端子6,通过接线端子6以便于安装拆卸时和电源连接。导电膜1的材质优选为银浆。

参照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导电膜1呈向发热膜组3弯折的弧形,导电膜1内侧对应每个条形发热膜31端部形成平面,借助该平面和条形发热膜31端部电接触。导电膜1呈向发热膜组3弯折的弧形,从而节省导电膜1的材料用量。另外通过导电膜1形成的平面和条形发热膜31端部电接触,通过面与面的接触来保证导电膜1和条形发热膜31端部的充分接触。

较佳的,导电膜1内侧形成连续台阶面11,一个台阶面11对应一个条形发热膜31端部设置,台阶面11的底面111作为所述平面。通过导电膜1内侧形成的台阶面11和条形发热膜31端部电连接,以简化导电膜1的结构,利于导电膜1喷涂或者印刷成型。

另外,台阶面11的侧面112与条形发热膜31之间具有第二绝缘间隙5。避免,由于制造工艺原因台阶面11的侧面112与条形发热膜31接触而改变处于两电极之间的条形发热膜 31的长度L,从而改变条形发热膜31的设定阻值,保证每个条形发热膜31的发热功率。其中,第二绝缘间隙4的宽度优选2-4mm。

本实施例在制造时,可先喷涂或者印刷各条形发热膜31,其中条形发热膜31预喷涂或者印刷的长度可大于本实施例上面所述的长度L,然后再喷涂或者印刷两导电膜1。为了保证导电膜1和条形发热膜31端部充分接触,导电膜1可覆盖一部分的条形发热膜31端部,未被覆盖的条形发热膜31的长度则为本实施例上面所述的长度L。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5,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形均热膜装置实施例二图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使每个条形发热膜31的横截面S的面积和该条形发热膜31位于两电极之间的长度 L的比值S/L均相同的实现方式不同。也就是说,上述使每个条形发热膜31的阻值一致的方式不同。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各条形发热膜31从中间到两侧边缘,除长度依次减小外,条形发热膜31的宽度M一致而厚度h依次减小,并满足每个条形发热膜31的横截面的面积S和该条形发热膜31位于两电极之间的长度L比值S/L均相同。从而获得每个条形发热膜31阻值一致的效果。

本实施例,由于各条形发热膜31的宽度M相同,因此在喷涂或者印刷时,宽度M容易控制,只需控制以改变厚度h和长度L两参数即可,工艺简单。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实施例一图示。

本实施例揭示的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10、嵌设安装于壳体10上的绝缘面板20和安装于壳体10内的电磁线盘30,以及如上所述的圆形均热膜装置,本实施例中绝缘面板20直接作为绝缘基体2用,所述发热膜组3和两电极(本实施例为导电膜1)附设于绝缘面板20的内侧面112。本实施例直接将发热膜组3和两电极附设于绝缘面板20,使得发热膜组3能够直接将热量传递给绝缘面板20,之后再传递给锅具,提高了热效率。

最好的,发热膜组3和电磁线盘30在绝缘面板20上的投影重合,因此放置在绝缘面板 20同一位置上的锅具,可无需变换位置,即可采用膜加热或者电磁加热,或二者同时加热。

电磁炉还包括检锅模块和加热控制模块,加热控制模块根据检锅模块检测是否为铁质锅具从而控制发热膜组3或电磁线盘30工作。通过检锅模块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发热膜组3或电磁线盘30工作,比如当检测到为铁质锅具时,则采用电磁加热,否则采用发热膜组3加热。

由于电磁线盘30的工作温度有限,一般需控制在140℃以内。鉴于此,发热膜组3和电磁线盘30之间具有隔热板40。避免发热膜组3的热量向下传递,而影响电磁线盘30工作。另外,隔热板40还具有绝缘功能,以避免裸露发热膜组3与电磁线盘30接触,避免发生短路。隔热板40可选用目前常用的隔热棉,隔热棉一般具有由纤维布、棉毡等制成的耐高温表层,以及置于内部的氧化硅、硅酸铝、硅酸锆等粉状材料。

目前,电磁炉单一电磁线盘30的加热功率在2100W居多,最高也就2200W,而发热膜的功率可达300-2000W,结合发热膜加热后,则可进一步增加加热功率300-2000W。

除上述根据检锅切换加热模式外,还能根据功率来选择加热模式,特别是低功率时,可选择发热膜单独加热,以避免低功率下控制谐振电路的IGBT硬开通。

其中,条形发热膜31可以由碳基高分子或纤维制成的发热膜、含稀土氧化物的发热膜等。

上述各实施例之间的结构特征,在不产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可相互组合以得到其他实施例,得到的新的实施例,也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

除非文中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存在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因理解为,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文中如存在术语“第一”、“第二”等,那么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如存在“多个”,那么其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文中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文中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文中如存在“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文中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文中如存在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的描述,可以理解为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