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5570发布日期:2018-06-19 23:5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单元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容纳抽取式单元的单元收纳装置,尤指一种可固定其抽取式单元的单元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机柜内的抽取式机箱透过其上所配置的滑移机制,例如滑轨总成,得以在机柜内往返地滑动位移。滑轨总成包含轨道杆、活动轨、助滑件以及其他定位结构等等。助滑件设于轨道杆与活动轨之间,以帮助活动轨相对轨道杆更易于滑动位移,定位结构有助活动轨移至预定位置的定位。

然而,由于滑轨总成包含助滑件及定位结构,轨道杆或活动轨需要配置与助滑件及定位结构相互耦接的结构,不仅增加了滑轨总成的结构复杂度,在缩减成本的方向上,也无法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如此,在配置所述滑轨总成于机柜内难免也会增加组装复杂度与组装工时,进而增加组装成本。

故,如何研发出一种解决方案以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元收纳装置。单元收纳装置包括一机架、一轨道模块与至少一抽取式单元。机架具有一内部空间。轨道模块位于内部空间内。轨道模块包含一轨道杆与一第一止挡件。轨道杆固接机架。第一止挡件位于轨道杆的一端。抽取式单元包含一托盘、一第一挡块与一锁扣机构。托盘可滑动地位于轨道杆上,用以沿轨道杆进出机架。第一挡块连接托盘,用以可移除地限位于第一止挡件上。锁扣机构连接托盘,用以可移除地卡扣于轨道模块上。当抽取式单元沿一第一方向进入内部空间,通过第一挡块限位于第一止挡件上、锁扣机构卡扣于轨道模块上,托盘被三维地限位于机架上。第一方向平行轨道杆的一长轴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包含一本体部、一凹陷部与一第一缺口,该凹陷部位于该本体部背对该轨道杆的一端,且该第一缺口形成于该凹陷部的内部,且接通该凹陷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挡块包含一头体与一颈部,该颈部连接该头体与该托盘,且该颈部的尺寸小于该头体的尺寸。当第一挡块限位于第一止挡件上,头体位于凹陷部内,且颈部紧配合于第一缺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抽取式单元还包含一第二止挡件。第二止挡件连接托盘,且相对第一挡块配置。轨道模块还包含一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位于轨道杆的另端,用以可移除地限位第二止挡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止挡件为一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形成于托盘相对第一挡块的一侧。第二挡块包含一头体与一颈部,该颈部连接该头体与该轨道杆,且该颈部的尺寸小于该头体的尺寸。当第二挡块限位第二止挡件,颈部紧配合于第二缺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中,锁扣机构包含一连动件、一拉柄与一手把。连动件具有一卡扣件与一第一狭长导孔。卡扣件用以可移除地卡固于轨道模块的一凹部内。第一狭长导孔的一长轴方向倾斜地相交第一方向。拉柄具有一推动柱。推动柱可移动地位于第一狭长导孔内。手把连接托盘与拉柄。当手把沿一第二方向带动拉柄时,位于第一狭长导孔内的推动柱推动连动件以连动卡扣件朝一移动方向退出凹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且与移动方向正交。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中,连动件更具有一第二狭长导孔。第二狭长导孔具有二相对的长内面。第二狭长导孔的一长轴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锁扣机构包含一承载壳件。承载壳件具有一导柱。导柱可活动地位于第二狭长导孔内,导柱与这些长内面之间分别保持空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承载壳件具有一第一限位块与一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定义出一容置空间。连动件可移动地位于容置空间内,且抵接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位于手把与第二限位块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拉柄具有一容置孔。锁扣机构还包含一盖板与一弹簧。盖板覆盖承载壳件、拉柄与连动件,且具有一伸入容置孔内的凸耳。弹簧位于容置孔内,且分别抵靠拉柄与凸耳。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拉柄更具有一狭长贯孔与一锁固件。锁固件锁固于手把上,且可移动地位于狭长贯孔内。狭长贯孔的最大长度大于锁固件的直径。

如此,通过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单元收纳装置,不仅改善了滑移机制的结构复杂度,也有效降低材料成本,进而降低组装复杂度、组装工时与组装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例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元收纳装置的初步分解图;

图2绘示图1的单元收纳装置的组合图;

图3绘示图1的抽取式单元与轨道模块的局部分解图;

图4A绘示图2朝一视角方向观看的的局部放大图;

图4B绘示图2朝另一视角方向观看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绘示依据图2沿线段A-A所形成的剖视图;

图6绘示图1的锁扣机构的分解图;

图7A与图7B绘示图6的锁扣机构的操作示意图;

图7C绘示图7B的区域M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8A与图8B绘示将图6的抽取式单元送入机架内的使用操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另外,为了便于读者观看,附图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元收纳装置10的初步分解图。图2绘示图1的单元收纳装置10的组合图。图3绘示图1的抽取式单元240与轨道模块200的局部分解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单元收纳装置10包括一机架100、一轨道模块200与至少一个抽取式单元240。机架100具有一内部空间101。轨道模块200位于内部空间101内,且轨道模块200至少包含二轨道杆210与二第一止挡件220。这些轨道杆210对称地固接至机架100上。每个轨道杆210位于机架100面向内部空间101的内侧,且每个轨道杆210沿着一笔直方向(如+X轴方向)。每个第一止挡件220连接其中一轨道杆210的一端。抽取式单元240包含一托盘250、二第一挡块260、二第二止挡件270与二锁扣机构300。托盘250可滑动地放置于此二轨道杆210上,以便沿轨道杆210进出机架100。此二第一挡块260分别位于托盘250的二相对侧,以便可移除地限位于对应的第一止挡件220上。此二第二止挡件270分别位于托盘250的二相对外侧。锁扣机构300分别连接至托盘250的二侧。此外,轨道模块200还包含二第二挡块230。每一第二挡块230连接于其中一轨道杆210相对第一止挡件220的一端,且位于轨道杆210面向内部空间101的一面,以便可移除地限位对应的第二止挡件270。

图4A绘示图2朝一视角方向V1观看的局部放大图。图4B绘示图2朝另一视角方向V2观看的局部放大图。如此,如图1与图2所示,当抽取式单元240被推入机架100的内部空间101,抽取式单元240沿着轨道杆210朝向第一方向(如+X轴方向)移动,直到抽取式单元240的第一挡块260恰好被第一止挡件220所止挡(图4A)、第二止挡件270恰好被第二挡块230所止挡(图4B)。故,此抽取式单元240无法朝第一方向(如+X轴方向)继续前进。同时间下,锁扣机构300恰好可移除地卡扣于轨道模块200上,以限制抽取式单元240无法朝相反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如-X轴方向)退出内部空间101(图1),进而确保抽取式单元240得以稳固地位于机架100内。反之,当锁扣机构300解除卡扣时,抽取式单元240得以朝第二方向(如-X轴方向)退出内部空间101。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机架100包含多个第一外柱件110与多个第二外柱件120。第一外柱件110依据单列方式沿上述笔直方向(如+X轴方向)间隔排列,且第二外柱件120依据单列方式沿上述笔直方向(如+X轴方向)间隔排列。故,这些第一外柱件110与第二外柱件120之间定义出上述内部空间101。本实施例中,第一外柱件110与第二外柱件120大致等高,且每一第一外柱件110对齐其中一第二外柱件120,且第一外柱件110的长轴方向(如+Z轴方向)与第二外柱件120的长轴方向(如+Z轴方向)大致平行。其中一轨道杆210锁固于这些第一外柱件110共同面向上述内部空间101的一面,另一轨道杆210锁固于这些第二外柱件120共同面向上述内部空间101的一面。更具体地,每个第一外柱件110具有多个第一安置孔111,这些第一安置孔111间隔排列于第一外柱件110上。每个第二外柱件120具有多个第二安置孔121,这些第二安置孔121间隔排列于第二外柱件120上。故,其中一轨道杆210得以透过固定栓N锁固于合适高度的这些第一安置孔111上,另一轨道杆210得以透过固定栓N锁固于合适高度的这些第二安置孔121上,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图5绘示依据图2沿线段A-A所形成的剖视图。如图2与图5所示,托盘250具有一板体251、二侧板252、二放置板253与二凸缘254。此二侧板252分别位于板体251的二相对侧,且朝同一方向(如+Z轴方向)共同伸出。每个锁扣机构300位于每个侧板252的内侧,用以可移除地卡扣于轨道模块200上(图2)。此二放置板253分别位于此二侧板252相对板体251的一侧,且朝二相互背对的方向(如+Y轴与-Y轴)伸出。此二凸缘254分别位于此二放置板253相对侧板252的一侧,且朝同一方向(如+Z轴方向)共同伸出。如此,此二侧板252的间距G1小于二凸缘254的间距G2。

故,当抽取式单元240位于内部空间101内,此二轨道杆210的顶面211分别接触且支撑放置板253,此二轨道杆210相互面对的侧面212共同夹合托盘250的二侧板252,使得托盘250位于此二轨道杆210之间。如此,由于托盘250被夹合于二轨道杆210之间,托盘250得以被稳固地限位于此二轨道杆210之间,进而确保托盘250不致于此二轨道杆210之间晃动。

此外,如图4A所示,第一止挡件220包含一本体部221、一凹陷部222、一连接部223、一第一缺口224与一凹部225。凹陷部222与连接部223分别位于本体部221的二相对端。连接部223例如透过螺栓B锁固至轨道杆210的一端。第一缺口224形成于凹陷部222的内部,且第一缺口224接通凹陷部222。凹部225形成于本体部22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缺口224与连接部223之间。第一挡块260包含一头体261与一颈部262,颈部262连接头体261与托盘250,且颈部262的尺寸小于头体261的尺寸。故,当抽取式单元240的第一挡块260被第一止挡件220所止挡时,第一挡块260的头体261恰移入凹陷部222内,第一挡块260的颈部262恰移入第一缺口224内,且直接抵靠第一止挡件220,以受到第一止挡件220的止挡。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块260的颈部262紧配合于第一止挡件220的第一缺口224内,使得第一挡块260在Z轴方向上受到限位。故,托盘250除了在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受到限位,托盘250更不致在Z轴方向上产生晃动,从而将托盘250被三维地限位于机架100上。

同样地,如图3与图4B所示,每个第二止挡件270包含一第二缺口271。每个第二缺口271分别形成于托盘250相对第一挡块260的一侧,例如,形成于托盘250的侧板252相对第一挡块260的一侧。第二挡块230包含一头体231与一颈部232,颈部232连接头体231与轨道杆210,且颈部232的尺寸小于头体231的尺寸。故,当抽取式单元240的第二止挡件270被第二挡块230所止挡时,第二挡块230的头体231恰位于托盘250内,且第二挡块230的颈部232恰移入第二缺口271内,且直接抵靠托盘250的侧板252,以受到托盘250的侧板252的止挡。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挡块230的颈部232紧配合于第二止挡件270的第二缺口271内,更加强第二挡块230在Z轴方向上受到限位的程度,进而加强托盘250在Z轴方向上的稳定性。

图6绘示图1的锁扣机构300的分解图。图7A与图7B绘示图6的锁扣机构300的操作示意图。如图6与图7A所示,锁扣机构300包含一承载壳件310、一连动件320、一拉柄330、一手把340、一盖板350与一弹簧360。手把340连接托盘250(图2)与拉柄330的一端。具体来说,手把340包含手握部341、第一固接部342与第二固接部343。第一固接部342固接至托盘250的侧板252(图5),第二固接部343固接至拉柄330的一端。承载壳件310具有一第一限位块311与一第二限位块312。第一限位块311与第二限位块312分别锁固于承载壳件310的同面,且第一限位块311与第二限位块312之间定义出一容置空间313,第一限位块311位于手把340与第二限位块312之间。拉柄330可移动地位于容置空间313内,用以沿着X轴方向往返移动。连动件320可移动地位于容置空间313内,抵接(即直接接触)第一限位块311与第二限位块312,且连动件320得以沿着一第三方向(如+Z,-Z轴方向)往返移动。连动件320叠设于承载壳件310与拉柄330之间,且拉柄330连接连动件320,以便带动连动件320解除卡扣。盖板350覆盖容置空间313、拉柄330与连动件320,使得连动件320与拉柄330被局限于容置空间313内。盖板350具有一凸耳351。凸耳351伸入拉柄330的容置孔332内。弹簧360位于容置孔332内,且分别抵靠拉柄330与凸耳351。

具体来说,连动件320包含一卡扣件321、二个第一狭长导孔322与三个第二狭长导孔323。每个第一狭长导孔322位于其中二个相邻的第二狭长导孔323之间,其中一个第二狭长导孔323位于第一狭长导孔322之间。每个第一狭长导孔322的一长轴方向322L倾斜地相交轨道杆210的长轴方向(如X轴方向)。第一狭长导孔322包含相对配置的第一端322A与第二端322B。第一端322A较第二端322B更接近连动件320凸设有卡扣件321的那侧,即第一端322A较第二端322B更接近卡扣件321与第一止挡件220。第二狭长导孔323的长轴方向(如Z轴方向)与轨道杆210的长轴方向(如X轴方向)相互正交。第二狭长导孔323包含相对配置的第三端323A与第四端323B。第三端323A较第四端323B更接近连动件320凸设有卡扣件321的那侧,即第三端323A较第四端323B更接近卡扣件321与第一止挡件220。拉柄330具有二推动柱331。每个推动柱331可移动地位于其中一第一狭长导孔322内。承载壳件310更具有三个间隔排列的导柱314。这些导柱314立设于容置空间313内,且可活动地位于第二狭长导孔323内,以供连动件320得以更流畅地沿着Z轴方向往返移动。卡扣件321呈楔型,且卡扣件321凸设于连动件320的一侧,用以可移除地卡固于第一止挡件220的凹部225内,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凹部225亦可能形成于轨道杆210上,而非第一止挡件220上。当抽取式单元240位于机架100内,意即,锁扣机构300的卡扣件321卡扣于第一止挡件220的凹部225时,每个推动柱331位于对应第一狭长导孔322的第二端322B,每个导柱314位于对应第二狭长导孔323的第四端323B。

如此,如图7A所示,当手把340的手握部341被掌握以朝第二方向(如-X轴方向)拉动拉柄330时,每个位于第一狭长导孔322内的推动柱331同时朝第二方向(如-X轴方向)推动连动件320,以便推动柱331最终移至第一狭长导孔322的第一端322A(图7B)。此时,连动件320受到第一限位块311与第二限位块312的局限仅得以朝第三方向(如+Z轴方向)移动,以带动卡扣件321以退出凹部225,此时,导柱314位于对应第二狭长导孔323的第三端323A(图7B)。此时,弹簧360受到挤压而储存回复弹力。

反之,待手把340不再被拉动时,弹簧360将拉柄330退回原位,以致连动件320朝一第四方向(如-Z轴方向)回复原位(图7B),意即,每个推动柱331回复至对应第一狭长导孔322的第二端322B,每个导柱314回到对应第二狭长导孔323的第四端323B。

图7C绘示图7B的区域M的局部放大图。如图7C所示,由于位于第二狭长导孔323内的导柱314与第二狭长导孔323内的二长内面323S之间分别保持空隙SL,故,在拉柄330沿第一方向(如+X轴方向)或第二方向(如-X轴方向)移动时,降低导柱314接触第二狭长导孔323的长内面323S的机会,减少导柱314在长时间下因撞击而产生变形的机会,进而保持导柱314原有功效。

图8A与图8B绘示将图6的抽取式单元240送入机架100内的使用操作图。如图8A所示,每个拉柄330更具有一狭长贯孔333与一锁固件334。狭长贯孔333的最大长度333L大于锁固件334的直径334P。狭长贯孔333形成于拉柄330的一端,且狭长贯孔333具有一长轴方向(如X轴方向)。狭长贯孔333的长轴方向大致平行轨道杆210的长轴方向(如X轴方向)。锁固件334例如为一螺栓,其一端穿过狭长贯孔333并锁固于手把340上,且锁固件334可移动地位于狭长贯孔333内。如此,如图8A所示,当将手把340朝第一方向(如+X轴方向)推动拉柄330以便卡扣件321得以移至第一止挡件220上方时(图8B),透过锁固件334相对狭长贯孔333移动,使得锁固件334从狭长贯孔333的一端333A移至另端333B(图8B),可大幅降低对卡扣件321的撞击力道,避免缩短卡扣件321的产品寿命。

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实用新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