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拖缸板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5856发布日期:2019-09-29 17:41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简易拖缸板挂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拖缸板挂篮。



背景技术:

在印制板制作过程中,需对PCB板的表面进行沉镍金处理,以防止电路板表面的铜被氧化或腐蚀,并用于焊接或应用于接触。沉镍金是一种通过一系列化学药水的置换反应在铜面上形成一层镍层和一层金层的表面处理工艺,其中,镍层的形成需在沉镍缸中进行化学沉镍反应,为了保持镍缸药水的活性,需要在沉镍缸内加入拖缸板进行拖缸工作,以确保沉镍缸的化学反应能持续进行。然而,传统的拖缸板通常为一块块的装于挂蓝上,而PCB也装设于挂蓝上,从而存在拖缸板与PCB发生碰撞的问题,且当拖缸板使用完后,再一块块取出,取放极其不便,且极易报废,使用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拖缸板挂篮,以解决目前的拖缸板取放不便、费时费力、且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简易拖缸板挂篮,用于安装拖缸板,所述简易拖缸板挂篮包括挂篮主体及设置于挂篮主体上的提手,所述挂篮主体整体呈框架结构设置,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架、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部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与第二侧壁的一侧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底架上,第一侧壁部与第二侧壁部的另一侧端部围合形成一开口端;所述挂篮主体内还设置有限位齿条组,所述限位齿条组包括若干第一限位齿条、第二限位齿条及第三限位齿条,所述第一限位齿条、第二限位齿条及第三限位齿条上均设有一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齿部;所述第一限位齿条与第二限位齿条分别设置于两第一侧壁部的内侧面上,且第一限位齿条与第二限位齿条的齿部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齿条设置于底架上,第三限位齿条的齿部朝向所述开口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第一侧壁部上;所述第三限位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连接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部呈板状设置,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连接开口端的两第一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壁部包括至少一立杆,所述立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第一侧壁部的同一侧边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壁部上还设置有若干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第一限位侧壁部或分别连接于底架与立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齿条、第二限位齿条及第三限位齿条上均设有齿部,齿部上并排设有多个限位槽,第一限位齿条、第二限位齿条及第三限位齿条上的限位槽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挂篮放置拖缸板,从而在使用时,可直接将小挂篮装入PCB大挂篮内或自大挂篮取出,从而不仅取出时方便、节省了拖缸板单片取出的时间及所耗费的人力,且小挂篮上齿条的设计,提高了拖缸板的使用率,节省了80%的拖缸板成本;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的目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简易拖缸板挂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拖缸板挂篮,其用于盛装拖缸板,并装设于PCB大挂篮内。所述简易拖缸板挂篮包括挂篮主体10及设置于挂篮主体10上的提手20,所述拖缸板100插设于挂篮主体10内,所述挂篮主体10装设于PCB大挂篮内,所述提手20延伸于PCB大挂篮外。

所述挂篮主体10整体呈框架结构设置,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架11、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部12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12与第二侧壁的一侧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第一侧壁部12与第二侧壁部的另一侧端部围合形成一开口端。所述底架11与开口端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架11包括两并排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第一侧壁部12上。此外,所述提手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第一侧壁部1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部12呈板状设置,所述第二侧壁部包括一连接两第一侧壁部的至少一立杆13及若干并排设置的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第一侧壁部上,可以理解地,限位杆14的两端也可以为连接于底架10及立杆13。所述挂篮主体10的镂空、框架结构设置,便于拖缸板100与药缸内的药水充分接触,从而有效的起到活化药水的作用。

此外,所述挂篮主体10内还设置有限位齿条组,所述限位齿条组包括若干第一限位齿条31、第二限位齿条32及第三限位齿条33,所述第一限位齿条31、第二限位齿条32及第三限位齿条33上均设有一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齿部,该齿部上并排设置有多个齿,相邻齿间设有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齿条31、第二限位齿条32及第三限位齿条33上的限位槽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齿条31与第二限位齿条32的齿部呈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齿条31与第二限位齿条32分别设置于两第一侧壁部12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三限位齿条33设置于底架11上,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连接杆上。所述第三限位齿条的齿部朝向所述开口端设置。

此外,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当所述限位齿条组上的限位槽深度足够对拖缸板100进行限位时,所述限位杆14可以取消,无需设置。

使用时,将拖缸板100自开口端插入,该拖缸板100的底端卡设于所述第三限位齿条33的限位槽内,拖缸板100的两端分别卡设于第一限位齿条31及第二限位齿条32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齿条组的设计,使得相邻拖缸板间间隔设置,且安装稳固。然后,再将装好拖缸板100的拖缸板挂篮装入至所述PCB大挂篮内;使用完后,手持提手20,将拖缸板挂篮整个取出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挂篮放置拖缸板,从而在使用时,可直接将小挂篮装入PCB大挂篮内或自大挂篮取出,从而不仅取出时方便、节省了拖缸板单片取出的时间及所耗费的人力,且小挂篮上齿条的设计,提高了拖缸板的使用率,节省了80%的拖缸板成本;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的目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