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2626发布日期:2020-05-29 14:2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加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以2017年10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出申请号2017-201254号和2018年6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出申请号2018-124916为基础,并且在此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加热器装置,存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加热器装置。该装置具备:具有发热部的主体部,该发热部通过被通电而发热;检测部,该检测部具有多个导电部,并且基于形成在多个导电部的周围的电场的变化来对主体部的周围的物体的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进一步,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在通过检测部而检测到主体部的周围的物体的情况下抑制向发热部通电。由此,能够抑制物体继续接近或接触的情况下的给用户带来的因过热而引起的不适感。

该装置构成为,在多个部分分散地配置发热部,以抑制发热部的面方向的热的移动,并且以包围各个发热部的方式配置热传导率比发热部低的部件,从而使得在与主体部接触时的接触的部分的温度迅速地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0674号公报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无法使由发热部所产生的热充分地沿面方向扩散并散热。因此,发热面的温度分布变得不均匀,无法给客户提供稳定的制热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更加稳定的制热感,且抑制物体继续接近或接触的情况下的给用户带来的因过热而引起的不适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加热器装置具备:面状的发热部,该发热部通过通电而发热;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具有配置于发热部的一面侧的面状的多个电极,具备基于多个电极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对物体向多个电极的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来对向发热部通电的通电量进行控制,发热部和多个电极彼此平行地配置,在沿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的垂直方向投影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时,构成有存在发热部的发热区域和不存在发热部的非发热区域,多个电极具有热扩散促进部,该热扩散促进部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促进使从发热部传播的热沿多个电极的面方向扩散的热扩散。

根据这样的结构,多个电极具有热扩散促进部,该热扩散促进部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促进使从发热部传播的热沿多个电极的面方向扩散的热扩散。因此,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制热感,且抑制物体继续接近或接触的情况下的给用户带来的因过热而引起的不适感。

此外,在各结构要素等所附的带括号的附图标记表示该结构要素等与后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具体的结构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搭载于车辆的样子的图。

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主视图。

图2b是从乘员侧透过加热器装置的绝缘层而观察到多个电极的图。

图2c是从乘员侧透过加热器装置的绝缘层、多个电极以及绝缘基板而观察到的发热部的图。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发热部和电极的放大图。

图5是沿图4中的v-v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的vi-v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形成于发送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的电场的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框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控制部流程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主视图,且是用阴影线表示发热部和电极的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主视图,且是用阴影线表示发热部和电极的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主视图,且是用阴影线表示发热部和电极的图。

图1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主视图,且是用阴影线表示发热部和电极的图。

图14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主视图。

图15是从乘员侧透过加热器装置的绝缘层而观察到的多个电极的图。

图16是从乘员侧透过加热器装置的绝缘层、多个电极以及绝缘基板而观察到的发热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对相互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9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中,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20设置于道路行驶车辆等移动体的室内。加热器装置20构成用于室内的制热装置的一部分。加热器装置20是从搭载于移动体的电池、发电机等电源供电而发热的电加热器。加热器装置20形成为薄板状。加热器装置20在被供给电力时而发热。加热器装置20主要朝向与其表面垂直的方向放射辐射热,以对定位在与其表面垂直的方向的对象物进行加热。

在室内设置有乘员12就座用的座位11。加热器装置20以向乘员12的脚边放射辐射热的方式设置在室内。加热器装置20能够作为在例如其他的制热装置刚启动后对乘员12速效地提供温暖用的装置来使用。加热器装置20设置于室内的壁面。加热器装置20以与设想的一般的姿势的乘员12相对的方式设置。例如,加热器装置20能够以与乘员12相对的方式设置于转向柱罩15的下表面,该转向柱罩15被设置成覆盖用于支承方向盘13的转向柱14。进一步,加热器装置20能够以与乘员12相对的方式设置于位于转向柱罩15的下方的仪表板16。

接下来,使用图2~图8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20进行说明。在图2以及图3中,加热器装置20沿由轴x和轴y限定的x-y平面扩展。加热器装置20在轴z的方向上具有厚度。加热器装置20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的薄板状。

加热器装置20具备绝缘层21、多个发热部22、绝缘基板23、电极241、242和绝缘层25。发热部22、绝缘基板23、电极241、242以及绝缘层25构成加热器主体部200。加热器装置20也能够被称为主要朝向与表面垂直的方向放射辐射热的面状加热器。

各发热部22形成沿轴x的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并且在轴y方向上并排配置。各发热部22经由发热部电极26而彼此连接。多个发热部22以占据图中的x-y平面上的规定面积的方式规则地排列。

各发热部22与发热部电极26连接。各发热部22通过经由发热部电极26而供给的电力来发热。各发热部22配置于绝缘基板23的一面侧、即与乘员相反的一侧。

各发热部22由具有低电阻的材料制成。各发热部22能够由金属材料制成。各发热部22选自热传导率比铜低的材料。例如各发热部22能够使用铜、铜与锡的合金、银、锡、不锈钢、镍、镍铬合金等金属以及包含它们的合金而构成。

发热部22通过被加热至规定放射温度,从而能够放射使乘员12、即人感到温暖的辐射热。各发热部22由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的材料制成。

各发热部电极26形成沿轴x的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并且配置于多个发热部22的轴y方向的两端。各发热部电极26由具有较低的电阻的材料制成。

在绝缘基板23的一面侧、即与乘员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热传导率比发热部22低的绝缘层21。绝缘层21被配置成从绝缘基板23的一面侧覆盖发热部22。绝缘层21具有较高的绝缘性,例如由聚酰亚胺膜、绝缘树脂等构成。

发热部22形成较薄的膜状,且在绝缘基板23的一面侧分散地配置。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发热部22与厚板状的且构成发热层的发热部相比为低热容量。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发热层220为低热容量且高热阻,并且具有在与物体接触时,发热部22的面方向的热的移动被抑制,且接触的部分的温度迅速地降低的特性。此外,多个发热部22的厚度优选为50微米以下,进一步,为了充分减小发热层220的面方向的热的移动,优选为20微米以下。

绝缘基板23由提供优异的电绝缘性且耐高温的树脂材料制成。具体而言,绝缘基板23由树脂薄膜制成。在绝缘基板23的一面侧配置有多个成对的电极24。绝缘基板23具有比发热部22低的热传导率。

电极241以及电极242分别形成梳子形形状。电极241为发送电极,电极242是接收电极。电极241以及电极242形成于绝缘基板23的另一面。即,电极241以及电极242形成在乘员侧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20中,在沿多个电极241、242以及发热部22的垂直方向投影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时,构成有存在发热部22的发热区域和不存在发热部22的非发热区域。

另外,在沿多个电极241、242以及发热部22的垂直方向投影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时,构成有发热部22与电极241、242重叠的重叠区域ov和发热部22与电极241、242不重叠的非重叠区域。

如图4所示,电极241具有:具有规定的线宽d1的线形部2411;以及具有线宽比规定的线宽d1宽的线宽d2的宽幅部2412。电极242具有:具有规定的线宽d1的线形部2421;以及具有线宽比规定的线宽d1宽的线宽d2的宽幅部2422。

宽幅部2412、2422形成为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通过宽幅部2412、2422来促进从发热部22传播到电极241、242的热沿电极241、242的面方向扩散的热扩散。

如图4~图6所示,在各个重叠区域ov中,包含在重叠区域ov中的电极241、242的体积v2为包含在重叠区域ov中的发热部22的体积v1以下。具体而言,在各个重叠区域ov中,包含在重叠区域ov中的电极241、242的厚度为包含在重叠区域ov中的发热部22的厚度以下。即,在各个重叠区域ov中,包含在重叠区域ov中的电极241、242的热容量为包含在重叠区域ov中的发热部22的热容量以下。

电极241以及电极242分别由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的材料制成。具体而言,电极241以及电极242由铜等导电性金属构成。此外,电极241以及电极242由同一材料构成。电极241和电极242分别具有比绝缘基板23高的热传导率。

电极241以及电极242分别以占据图中的x-y平面上的规定面积的方式规则地排列。电极241以及电极242分布在图中的x-y平面上具有用于产生容量检测所必需的静电容量的规定面积。

如图4所示,当在电极241与电极242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时,在电极241与电极242之间形成电场。当手指等物体靠近该电场中时,电场使电极241与电极242的相互间的静电容量在电极241与电极242之间变化。通过对该静电容量的变化进行检测,从而对手指等物体向各电极24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20通过互电容法而对物体的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

在电极241以及电极242的绝缘基板23的另一面侧配置有热传导率比电极241以及电极242低的绝缘层25。绝缘层25被配置成从绝缘基板23的另一面侧覆盖电极241以及电极242。绝缘层25具有较高的绝缘性,并且例如由聚酰亚胺膜、绝缘树脂等构成。

本加热器装置20通过在各发送电极241以及各接收电极242之间配置热传导率比各发送电极241以及各接收电极242低的绝缘层25,从而使发热层220的面方向上的热阻变大。另外,各发送电极241以及各接收电极242形成薄膜状,且在绝缘基板23的另一面侧分散地配置。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各发送电极241以及各接收电极242为低热容量。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各发送电极241以及各接收电极242为低热容量且高热阻,并且具有如下特性:在与物体接触时,发热层的面方向的热的移动被抑制,且接触的部分的温度急速地降低。

此外,多个发送电极241以及多个接收电极242的厚度优选为50微米以下,进一步,为了充分地减小多个发送电极241以及多个接收电极242的面方向的热的移动,优选为20微米以下。

接下来,使用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20的框结构进行说明。加热器装置20具备加热器主体部200、检测电路30和控制部40。

加热器主体部200具有电极241以及电极242、和发热部22。

检测电路30在电极241以及电极242之间形成电场而对电极241以及电极242的周围的物体进行检测。具体而言,检测电路30在电极241以及电极242之间施加规定电压而在电极241以及电极242之间形成电场,并且对电极241以及电极242之间的电场变化进行检测。像这样,对存在于电极241以及电极242的周围的物体的接近或经由绝缘层25而向电极241以及电极242的接触进行检测。检测电路30当检测到物体接近或接触电极241以及电极242时,将表示物体接近或接触的信号送出至控制部40。

控制部40构成为具备cpu、存储器等的计算机,cpu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实施各种处理。控制部40基于来自检测电路30的信号实施对向发热部22通电的通电量进行控制的处理。存储器为非易失性的实体存储介质。

接下来,使用图9对控制部40的处理进行说明。当接通向加热器装置20的电源时,控制部40开始向发热部22通电,并且反复实施图9所示的处理。此外,该流程图中的各控制步骤构成控制部40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实现单元。

在步骤s10中,控制部40对是否已经检测到乘员的接近或接触进行判定。具体而言,对发送电极241施加脉冲状的脉冲电压而在发送电极241与接收电极242之间形成电场。由此,如图7所示,在发送电极241与接收电极242之间形成电场。

检测电路30基于从步骤s10的脉冲电压下降起经过规定期间时的发送电极241与接收电极242之间的电压是否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来对物体是否接近或接触进行判定。并且,检测电路30当判定为物体接近或接触时将表示物体接近或接触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40。控制部40基于从检测电路30输出的信号来对是否已检测到物体进行判定。

在此,当物体接近或接触发送电极241和接收电极242中的至少一方时,形成于发送电极241与接收电极242之间的电场的一部分向指尖侧移动,由接收电极242检测到的电场减少。然后,从检测电路30向控制部40送出表示物体接近或接触的信号。

在该情况下,在接下来的步骤s14中,控制部40停止加热器。具体而言,控制部40停止向发热部22通电。

此外,在没有从检测电路30向控制部40输出表示物体接近或接触的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40结束本处理而不实施步骤s102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中,即使是在使加热器温度上升至能够为乘员提供制热感的温度(例如,100℃左右)的情况下,当乘员与加热器表面接触时,接触的部分的温度迅速地降低。具体而言,接触的部分的温度降低至不会发生因热而引起的乘员的反射反应的52℃以下。因此,能够提供安全的加热器装置。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当检测到周围的物体的接近或接触时停止向发热部22通电。因此,例如,即使是在乘员没有意识到与加热器装置的表面接触而与加热器表面的接触继续了较长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给乘员带来因过热而引起的不适感的这样的情况。

以上,如上所述,本加热器装置具备通过通电而发热的面状的发热部22。另外,具备检测电路30,该检测电路30具有配置于发热部的一面侧的面状的多个电极241、242,并且基于多个电极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对物体向多个电极的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另外,具备基于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来对向发热部通电的通电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0。另外,发热部22和多个电极241、242彼此平行地配置。另外,在沿多个电极241、242以及发热部22的垂直方向投影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时,构成有存在发热部22的发热区域和不存在发热部22的非发热区域。进一步,多个电极具有热扩散促进部,该热扩散促进部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促进使从发热部传播的热沿多个电极的面方向扩散的热扩散,热扩散促进部是宽幅部2412、2422。

根据这样的结构,多个电极241、242具有热扩散促进部,该热扩散促进部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促进使从发热部22传播的热沿多个电极241、242的面方向扩散的热扩散。并且,热扩散促进部是宽幅部2412、2422。因此,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制热感,且抑制物体继续接近或接触的情况下的给用户带来的因过热而引起的不适感。

另外,在沿多个电极241、242以及发热部22的垂直方向投影多个电极241、242以及发热部22时,在发热部22和多个电极241、242重叠的各个重叠区域中,包含在重叠区域中的电极241、242的体积为包含在重叠区域中的发热部22的体积以下。即,在各个重叠区域中,包含在重叠区域中的电极241、242的热容量为包含在重叠区域中的发热部22的热容量以下。因此,在物体接触到电极241、242时,电极241、242的热容量为发热部22的热容量以下,进一步,能够迅速地降低接触的部位的温度,并且减少给用户带来的因过热而引起的不适感。

另外,多个电极241、242具有:具有规定的线宽的线形部2411、2421;以及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线宽比规定的线宽宽的宽幅部2412、2422。并且,热扩散促进部是宽幅部。

像这样,热扩散促进部能够由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线宽比规定的线宽宽的宽幅部2412、2422构成。另外,通过宽幅部2412、2422也能够实现多个电极241、242的面方向的温度分布的均匀化。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10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极241、242具有:具有规定的线宽的线形部2411、2421;以及至少从非发热区域经发热区域而在非发热区域蜿蜒地延伸的蜿蜒部2413、2423。并且,热扩散促进部为蜿蜒部2413、2423。

蜿蜒部2413形成为从电极241分支并在非发热区域与发热区域之间蜿蜒地延伸。蜿蜒部2423形成为从电极242分支并在非发热区域与发热区域之间蜿蜒地延伸。

在发热区域中从发热部22向蜿蜒部2413、2423电热的热通过非发热区域中的蜿蜒部2413、2423而沿多个电极241、242的面方向扩散。像这样,通过蜿蜒部2413、2423来促进使从发热部22传播的热沿多个电极241、242的面方向扩散的热扩散。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所实现的效果。

另外,热扩散促进部能够由至少从非发热区域经发热区域而在非发热区域蜿蜒地延伸的蜿蜒部2413、2423构成。

(第三实施方式)

使用图11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极241、242具有:具有规定的线宽的线形部2411、2421;以及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从线形部分支的第一分支部2414、2424。并且,热扩散促进部为第一分支部2414、2424。进一步,具有形成为至少包含在发热区域中且从第一分支部2414、2424分支的第二分支部2415、2425。并且,热扩散促进部由第一分支部2414、2424以及第二分支部2415、2425构成。

因此,能够通过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的第一分支部2414、2424而使从发热部22传播到线形部2411、2421的热沿电极241、242的面方向扩散。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具有形成为至少包含在发热区域中且从第一分支部2414、2424分支的第二分支部2415、2425。因此,能够通过第二分支部2415、2425而使从发热部22传播到第二分支部2415、2425的热向第一分支部2414、2424传播而沿电极241、242的面方向扩散。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所实现的效果。

另外,热扩散促进部能够由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从线形部分支的第一分支部2414、2424构成。

(第四实施方式)

使用图12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发热部22具有每隔规定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直线部221。另外,多个电极241、242具有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形成一边比直线部的宽度长的矩形形状的矩形散热部2416、2426。并且,多个矩形散热部2416、2426之间的最小长度比多个直线部221的间隔短。并且,热扩散促进部为矩形散热部2416、2426。

另外,矩形散热部2416、2426在其内部形成有矩形形状的空间部,从而实现了用于形成矩形散热部2416、2426的导电性金属的使用量的减少。

此外,矩形散热部2416、2426的各边形成为在与直线部22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所实现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中,多个电极241、242具有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形成一边比直线部的宽度长的矩形形状的矩形散热部2416、2426。并且,多个矩形散热部2416、2426之间的最小长度比多个直线部221的间隔短。

即,矩形散热部2416、2426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在电极241、242的面方向上铺满。因此,能够通过矩形散热部2416、2426而使从发热部22传播到矩形散热部2416、2426的热沿电极241、242的面方向扩散。

另外,在多个矩形散热部2416中的至少一个中,第一边与多个矩形散热部2426的一个矩形散热部2426的一边相对。进一步,位于第一边旁边的第二边被配置成,与配置在被配置成与矩形散热部2416的第一边相对的矩形散热部2426的旁边的矩形散热部2426的一边相对。

因此,如图4所示,与使一个宽幅部2412和一个宽幅部2422容量结合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对物体的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

(第五实施方式)

使用图13对第五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发热部22具有每隔规定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直线部221。另外,多个电极241、242具有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形成一边比直线部的宽度长的六边形形状的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进一步,多个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之间的最小长度比多个直线部221的间隔短。并且,热扩散促进部为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

此外,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的各边形成为在与直线部22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所实现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中,多个电极241、242具有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形成一边比直线部的宽度长的六边形形状的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并且,多个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之间的最小长度比多个直线部221的间隔短。

即,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在电极241、242的面方向上铺满。因此,能够通过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而使从发热部22传播到矩形散热部2416、2426的热沿电极241、242的面方向扩散。

另外,在多个蜂窝状散热部2417中的至少一个中,第一边与多个蜂窝状散热部2427的一个蜂窝状散热部2427的一边相对。进一步,位于第一边旁边的第二边被配置成,与配置在被配置成与蜂窝状散热部2417的第一边相对的蜂窝状散热部2427的旁边的矩形散热部2426的一边相对。

因此,如图4所示,与使一个宽幅部2412和一个宽幅部2422容量结合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对物体的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

(第六实施方式)

使用图14~图16对第六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具备:接收电极242;以及被配置成围绕该接收电极242的发送电极241。接收电极242具有:矩形形状的多个矩形部2428;以及将各矩形部2428之间连接起来的线状的线状部2429。接收电极242形成为在平面内蜿蜒地延伸。发送电极241形成为包围矩形部2428以及线状部2429的周围。另外,发送电极241形成为金属网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具有两个线状的发热部22。各发热部22并排地形成为在平面内蜿蜒地延伸。

接收电极242形成为至少从非发热区域经发热区域而在非发热区域蜿蜒地延伸。另外,关于发送电极241也形成为至少从非发热区域经发热区域而在非发热区域延伸。

在沿多个电极241、242以及发热部22的垂直方向投影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时的发热部22和接收电极242、发送电极241的重叠关系根据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所实现的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具有两个线状的发热部22,但可以具有一个发热部22,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发热部22。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加热器装置设置于道路行驶车辆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道路行驶车辆,例如也能够设置于船舶、飞机等移动体的室内。

(2)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矩形散热部2416、2426或者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的内部设置有空间部,但也能够构成为不设置这样的空间部。

(3)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多个电极241、242的一部分,形成有矩形散热部2416、2426或者蜂窝状散热部2417、2427。与此相对,也可以将除矩形、六边形之外的形状、例如三角形、八边形、圆形等构成为多个电极241、242的一部分。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不是彼此无关的,除了明显不能组合的情况之外,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被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不一定是必须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地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其特定的数。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构成要素等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及原理上被限定为特定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其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

(总结)

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所示的第一观点,加热器装置具备通过通电而发热的面状的发热部。另外,具备具有配置于发热部的一面侧的面状的多个电极,并且基于多个电极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对物体向多个电极的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的检测电路。另外,具备基于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来对向发热部通电的通电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另外,发热部和多个电极彼此平行地配置。另外,在沿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的垂直方向投影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时,构成有存在发热部的发热区域和不存在发热部的非发热区域。进一步,多个电极具有热扩散促进部,该热扩散促进部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促进使从发热部传播的热沿多个电极的面方向扩散的热扩散。

另外,根据第二观点,在沿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的垂直方向投影多个电极以及发热部时,在发热部和多个电极重叠的各个重叠区域中,包含在重叠区域中的电极的体积比包含在重叠区域中的发热部的体积小。即,在各个重叠区域中,包含在重叠区域中的电极的热容量比包含在重叠区域中的发热部22的热容量小。因此,因此,在物体接触到电极时,能够迅速地降低接触的部位的温度,并且减少给用户带来的因过热而引起的不适感。

另外,根据第三观点,多个电极能够由具有规定的线宽的线形部、和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具有线宽比规定的线宽宽的线宽的宽幅部构成。另外,通过宽幅部也能够实现多个电极的面方向的温度分布的均匀化。

另外,根据第四观点,多个电极具有至少从非发热区域经发热区域而在非发热区域蜿蜒地延伸的蜿蜒部,热扩散促进部是蜿蜒部。

像这样,热扩散促进部能够由至少从非发热区域经发热区域而在非发热区域蜿蜒地延伸的蜿蜒部,热扩散促进部是蜿蜒部构成。

另外,根据第五观点,多个电极具有:具有规定的线宽的线形部;以及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从线形部分支的第一分支部,热扩散促进部是第一分支部。

像这样,热扩散促进部能够由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从线形部分支的第一分支部构成。

另外,根据第六观点,多个电极具有形成为至少包含在发热区域中且从第一分支部分支的第二分支部。

因此,能够通过第二分支部而使从发热部22传播到第二分支部的热向第一分支部传播而沿电极的面方向扩散。

另外,根据第七观点,发热部具有每隔规定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直线部,多个电极具有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形成一边比直线部的宽度长的矩形形状的矩形散热部。另外,多个矩形散热部之间的最小长度比多个直线部的间隔短,热扩散促进部是矩形散热部。

即,矩形散热部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在电极的面方向上铺满。因此,能够通过矩形散热部而使从发热部传播到矩形散热部的热沿电极的面方向扩散。

另外,根据第八观点,发热部具有每隔规定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直线部,多个电极具有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形成一边比直线部的宽度长的六边形形状的蜂窝状散热部。另外,多个蜂窝状散热部之间的最小长度比多个直线部的间隔短,热扩散促进部是蜂窝状散热部。

即,蜂窝状散热部形成为至少包含在非发热区域中且在电极的面方向上铺满。因此,能够通过矩形散热部而使从发热部传播到蜂窝状散热部的热沿电极的面方向扩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