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53498发布日期:2021-01-05 21:1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元件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电气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升温。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持续的高温会对电气元件造成损伤,甚至使电气元件无法继续工作。为了解决电气元件的散热问题,人们研发出了翅片散热器,其通常包括多个按一定形式排布的翅片。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能够从翅片根部被传递到翅片末梢,从而将电气元件周围的热量带走,起到降温的目的。但是,由于很小体积的电气元件就能产生很大热量,一般为了起到理想的散热效果,翅片的布置范围或者说翅片区域会远远超出电气元件的体积范围/横截面范围。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仅挨着电气元件的“中心”翅片能够有效参与散热,而远离电气元件的“外围”翅片则不能有效参与散热。

为此,人们研究出了多种改进结构。例如,公告于2018年10月12日、公告号为cn207969240u的中国专利就记载了这样一种散热器,其中多个翅片的厚度沿着远离中心电气元件的方向而逐渐减小,且翅片之间的间隙则沿着远离中心电气元件的方向而逐渐增加。这种方案实际上并未解决电气元件散发的热量不能均匀传递到每个翅片的问题,而且带来了进一步的困扰,因为要为同一个散热器而设计和加工出不同规格的翅片,且这些不同规格翅片的安装位置有着相应的要求,这就限制了翅片的适用性且使得散热器的结构和组装复杂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至少能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的散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适于与发热件热接触的底座;和间隔布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中空的翅片;其中,所述底座被构造成能够将所述发热件散发的热量传递到各个翅片,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导热外壳和在所述导热外壳内限定出的内腔室,所述内腔室中至少部分地填充有第一相变冷却介质;所述多个中空的翅片中的至少一个翅片内形成内流道,所述内流道内至少部分地填充有第二相变冷却介质。

发热件散热的热量能够使第一相变冷却介质在底座的内腔室中形成蒸汽-液体双相循环。即,借助于这种双相循环以及导热外壳的导热性能,可以将发热件散发的热量均匀扩散并传递到每个翅片,即使该翅片处于翅片区域的外围,例如最靠近外侧的翅片。这样所有翅片都能有效地参与散热。这种散热器只需要在底座的导热外壳内形成内腔室以防止第一相变冷却介质外溢,而所有翅片可以统一规格,且没有安装上的顺序要求。翅片的内流道中的第二相变冷却介质在接收到传递过来的热量后也开始蒸汽-液体双相循环,将热量从翅片的靠近底座的根部传递到远离底座的末梢。这种散热器结构简单易实现,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散热效率。

同时,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仅依靠显热换热的方式进行冷却,在本发明中,发生在底座和翅片内的换热均包括降温(显热换热)以及冷凝(潜热换热),这种伴随着相位变化现象的热虹吸效应将实现非常高的热传导效率(与现有的仅利用显热传热的方式相比,热效率提高了多个数量级)。

优选地,所述导热外壳上形成间隔布置的多个槽,所述多个翅片插入所述多个槽内。这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翅片安装结构。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翅片包括:具有对置的两个平面的板部分;和从所述板部分的所述两个平面中的至少一个平面凸出的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限定出所述内流道。这样,板部分就相对于所述凸起部分形成了“凹部分”。这种凹凸结构增大了翅片的热交换区域,且凹凸结构增加了翅片与周围大气之间的紊流,使热交换效率大幅度提高。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分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凸起部段,其中各第一凸起部段沿远离所述底座的第一方向延伸;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延伸以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凸起部段的第二凸起部段,所述多个第一凸起部段经由所述第二凸起部段彼此连通。这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实现的凸起部分的构造。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的内腔室与所述至少一个翅片内的内流道是彼此连通的。由此,允许使第一相变冷却介质和第二相变冷却介质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循环换热,从而更加有利于使散热器均匀一致且快速地耗散发热件所产生的热。

优选地,所述多个中空的翅片中的、远离所述发热件的至少一个翅片内的内流道与所述底座内的内腔室是彼此不连通的。由此,允许在不会明显影响散热器的整体性能的情况下,以更加简单、成本低廉的方式大量制造散热器。

优选地,所述多个中空的翅片中的至少一个翅片由彼此间大体平行延伸的两块板形成,其中两块板具有连接至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和延伸远离所述底座的第二端,其中两块板在所述第二端彼此接合以形成位于翅片内的内流道,其中该内流道在两块板的所述第一端处与所述内腔室相连通。由此,允许以简单的工艺实现高效率的热交换。

优选地,所述多个中空翅片中的每两个相邻翅片在所述板的第二端处是彼此连通的。由此,这些中空翅片可以是成环的,这可以提供更多的冷却面积以使得更好的冷却是可能的。这有助于使蒸汽在多个不同的翅片之间循环,以通过更强的混合和扩散来增强换热。

优选地,所述多个中空的翅片中的至少一个翅片由相对彼此倾斜的两块板形成,其中两块板具有连接至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和延伸远离所述底座的第二端,其中两块板在所述第二端彼此接合以形成位于翅片内的形状为三角形的内流道,其中该内流道在板的所述第一端处与所述内腔室相连通。由此,在内流道的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允许降低翅片的整体高度,有助于实现散热器的小型化。

优选地,所述多个中空翅片中的每两个相邻翅片的相邻的板围出一定角度,其中该角度在45度至135度的范围内。由此,可以在保持该翅片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使每个翅片具有更大的可用于冷凝相变冷却介质的换热面积和横穿这些翅片整体的更好的空气流动。

优选地,其中在所述发热件附近的每两个相邻翅片所围出的角度θ大于自该发热件向两侧远离的每两个相邻翅片所围出的角度。这从而可以减少散热器中所需翅片的总数,从而降低散热器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所述底座中设有分隔件,其中所述分隔件用于将底座内的内腔室分成多个子腔室,其中多个子腔室分别被配属给所述多个中空的翅片中的其中一个翅片。由此,允许增大相变冷却介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的扰动和扩散,这同样有助于快速地扩散热、耗散更多的热且显著地减少热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将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后显见的,另一部分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描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散热器与发热件组装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散热器从不同角度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与发热件组装在一起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的横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散热器的横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散热器的横截面图。

在本发明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附图标记列表:

1、1a、1b、1c.发热件;2..散热器;3、3a、3b、3c.底座;

4、4a、4b、4c.翅片;5.外壳;51.第一接合面;

52.第二接合面;53.槽;41.板部分;42.凸起部分;

421.第一凸起部段;422.第二凸起部段;43a、43b、43c.第一端

44a、44b、44c.第二端;45a、45b、45c.第一板;

46a、46b、46c.第二板;61.第一相变冷却介质;

62.第二相变冷却介质;7.分隔件;71.子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的装置的示意性方案。尽管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发明的公开内容。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附图或示例。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发明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被整体示出在图1和图2中,其中散热器以附图标记2示意。如图所示,散热器2与发热件1安装在一起以在两者间形成热接触,该发热件1例如可以是电气元件。该电气元件例如可以是换流器、电力电子器件(例如功率晶体管)、接触器、断流器、不间断电源(ups)、中高压变频器(mvd)或者计算机数据中心等。作为一种示例,在此的电气元件例如可以为电力电子器件。

散热器2包括底座3和安装在底座3上的多个翅片4。参考图3,底座3的导热外壳5优选基本呈平板状,包括上下对置的两个平面,即用于与发热件1连接的第一接合面51和用于安装翅片4的第二接合面52。发热件1优选在第一接合面51的中央位置与第一接合面51贴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发热件1散发的热量被导热外壳5均匀扩散和传递。在导热外壳5内形成有内腔室(未示出、),内腔室连续延伸并优选涵盖基本上所有翅片4所形成的翅片区域。该内腔室可以是真空的。在内腔室内优选部分地填充有第一相变冷却介质,例如纯水。内腔室可以防止第一相变冷却介质外溢。当热量由发热件1通过热传导进入导热外壳5内时,接近发热件1周围的第一相变冷却介质会迅速地接受发热的电力电子器件所产生的热量并吸收相变潜热气化成蒸汽,带走大量的热能。由于蒸汽的密度比液态的介质小,在热虹吸效应的作用下,产生在第一接合面51附近的蒸汽会上升扩散到用于安装翅片4的第二接合面52,即当内腔室内的蒸汽会由中央高温区(或高压区)扩散到外围低温区(或低压区)时,在蒸汽接触到导热外壳5的温度较低的内壁时,蒸汽会迅速地凝结成液体并放出热能。凝结的液体流回到发热件1的位置或靠近发热件1的位置,从而完成一个循环。第一相变冷却液介质冷凝放出的热量被翅片4接收。这样,第一相变冷却介质在导热外壳5的内腔室内形成一个液体与蒸汽并存的双相循环系统。借助于第一相变冷却介质在导热外壳5内的这种循环,以及借助于导热外壳5的导热性能,发热件1散发的热量能够被均匀传递到翅片区域中的每个翅片4,使它们能够有效参与散热。优选在导热外壳5的内壁面上形成能够将冷凝的液体引导回发热件1的位置或靠近发热件1的位置的微结构,冷凝液依靠微结构的毛细作用而回流。

多个翅片4安装在导热外壳5的第二接合面52上。安装手段包括焊接、粘接、紧配合、卡接等。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合面52大致与第一接合面51平行,而槽53从第二接合面52起向靠近第一接合面51的方向延伸。多个这样的槽53在第二接合面52上优选以均匀间隔布置。每个槽53中插入一个翅片4,使得所有翅片4以基本上均匀的间隔在底座3上排开。在翅片4与槽53之一或两者上可涂覆粘合剂或设置其它定位结构,确保翅片4在槽53内不易移动。

参考图1-图5,翅片4在其内部限定出内流道(未示出)。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翅片4的板部分41具有对置的两个平面,从这两个平面各自凸出有凸起部分42,两个平面的凸起部分42相对应以在它们之间限定出内流道。在内流道内可部分地填充有第二相变冷却介质。内流道可以防止第二相变冷却介质外溢。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仅板部分41的一个平面形成凸起部分42,该凸起部分42与相对的另一个平面之间也可以构造出内流道。

第一相变冷却介质和第二相变冷却介质可选用相同的材料,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

根据所示出的实施例,凸起部分42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凸起部段421,每个第一凸起部段421从翅片4的靠近底座3的根部向翅片4的远离底座3的末梢延伸。本文中将该第一凸起部段421的延伸方向设定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优选垂直于导热外壳5的第一接合面51和/或第二接合面52。第二凸起部段422沿与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在所有第一凸起部段421的同侧(图中所示为第一凸起部段421的上方或下方)与这些第一凸起部段421连接,而在对置的另一侧,这些第一凸起部段421与另一个第二凸起部段422连接。

这些第一凸起部段421和第二凸起部段422不仅是彼此连接,而且是相互连通的。这样,第一凸起部段421和第二凸起部段422共同限定出了翅片4的内流道。第一凸起部段421和第二凸起部段422可以只有几毫米宽。第二相变冷却介质在该内流道内完成汽液循环。

在内流道中,第二相变冷却介质在靠近翅片4根部(即第二接合面52)的位置初始是液态的。当发热件1产生的热量以上述方式经由底座3被均匀传递到每个翅片4之后,靠近翅片4根部的液态第二相变冷却介质会迅速地接受来自外部的热并吸收相变潜热并气化成蒸汽。由于蒸汽较轻,所以在热虹吸效应的作用下会沿第一凸起部段421向上蔓延,接触到翅片4的末梢的温度较低的内壁后,蒸汽冷凝而释放出热量。在翅片4的末梢冷凝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到翅片4的根部,完成一个循环。借助于第二相变冷却介质在翅片4的内流道中的这种汽液循环,热量被从翅片4的根部传递到末梢。

由上可知,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通过在散热器2的底座3和翅片4内设置有部分填充有相变冷却介质的空腔,使得这些相变冷却介质首先以显热换热(热传导)的方式被加热,并随后以潜热换热的方式被汽化。液体发生汽化后的蒸汽会上升,从而接触该散热器的底座3的上侧并进而接触中空的翅片4的内表面。在那里由于外部的强制冷却空气的冷却作用被降温(显热换热)并随后被冷凝(潜热换热)。在中空的翅片的内表面处冷凝后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随后回流回散热器的底座并且循环往复。伴随着相位变化现象的热虹吸效应将实现非常高的热传导效率(与现有的仅利用显热传热的方式相比,热效率提高了多个数量级)。

在将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2的电力电子器件与带有传统的强制空气冷却的散热器的电力电子器件进行对比时,可以观察出热点温度被显著地下降,例如下降了50%。这至少归因于具有伴随相变冷却的热虹吸的散热器设计可以提供高得多的热传导率,这从而与传统的翅片系统相比实现了高得多的热导通量。因此,在电力电子器件和散热器之间保持与现有翅片系统相同的温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宽范围的能量密度的提升。这将确保在相同的热点温度的同时实现显著增高的能量密度,这对于提高电气设备的性能或功能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被整体示出在图6和图7中。如图所示,多个发热件1a同样可以被贴合在底座3a上,这有利于发热件1散发的热量被均匀扩散和传递。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底座3a内的内腔室与多个翅片4a中的至少一个翅片内的内流道是彼此连通的。优选地,如图7所示,该底座3a内的内腔室与多个翅片4a中的所有翅片内的内流道都是彼此连通的。

如图7所示,其中多个中空的翅片4a中均是由彼此间大体平行延伸的第一板45a和第二板46a形成,在此两个板45a和46a例如可以经由铜、铜合金、铝或者铝合金等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其中这一对板45a和46a例如可以分别经由胶粘接工艺或者钎焊焊接工艺在其第一端43a(图7所示的下方)固定连接至底座3a,而在这一对板45a和46a在其延伸远离该底座3a的第二端44a,这一对板45a和46a在此例如可以以相对于彼此略微弯折的方式接合在一起,从而彼此接合以形成位于翅片4a内的内流道,在该内流道内优选部分地填充有第二相变冷却介质62。由于这一对板45a和46a在第一端43a处与该底座3a内的内腔室是相连通的,因此该底座3a内的内腔室内的第一相变冷却介质61在受热汽化时可以上升延伸入翅片4a内的内流道,而翅片4a内的第二相变冷却介质62的冷凝流体也可以流入该底座3a内的内腔室,从而可以使第一相变冷却介质61和第二相变冷却介质62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循环换热,从而更加有利于使散热器2均匀一致且快速地耗散发热件1a所产生的热。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图7中示出了底座3a的内腔室与每一个翅片4a内的内流道是相连通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根据需要,也允许使底座3a的内腔室与多个翅片4a中的一个或部分翅片4a内的内流道是相连通的,这例如可以使翅片4a在第一侧43a形成为流体不可流经的封闭侧来实现。具体来说,优选使在发热件1a附近的翅片4a与底座3a的内腔室保持流体连通,而在远离该发热件1a的翅片4a处,经由使第一侧43a是封闭的来阻止第一和第二相变冷却介质的汇合。需要保持流体连通的翅片4a的数目主要取决于发热件1a的功率和散热器的工作环境等因素。实验表明,采用这种设计并不会明显影响散热器的整体性能。这种方式对于降低散热器的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是有益的,例如在远离发热件1a的区域,可能使用更加简单的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直接将已封闭的翅片4a安装至底座3a。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例被整体示出在图8和图9中。如图所示,多个发热件1b同样可以被贴合在底座3b上,这有利于发热件1b散发的热量被均匀扩散和传递。如图9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多个中空的翅片4b中同样是由彼此间大体平行延伸的第一板45b和第二板46b形成。进一步,其中这一对板45b和46b同样在其第一端43b(图9所示的下方、)固定连接至底座3b,不同于图7,多个中空翅片4b中的每两个相邻翅片4b在所述板的第二端44b处是彼此连通的。例如,这种连通例如可以是将每两个相邻翅片4b中的第一板45b两两相接合,并将第二板46b两两相接合来实现。更加优选地,如图7所示,该底座3b内的内腔室与多个翅片4b中的所有翅片内的内流道都是彼此连通的。

尽管在图9中示出了底座3b的内腔室与每一个翅片4b内的内流道是相连通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根据需要,也允许使底座3b的内腔室与多个翅片4b中的一个或部分翅片4b内的内流道是相连通的,这例如可以使翅片4b在第一侧43b形成为流体不可流经的封闭侧来实现。具体来说,优选使在发热件1b附近的翅片4b与底座3b的内腔室保持流体连通,而在远离该发热件1b的翅片4b处,经由使第一侧43b是封闭的来阻止第一和第二相变冷却介质的汇合。需要保持流体连通的翅片4b的数目主要取决于发热件1b的功率和散热器的工作环境等因素。实验表明,采用这种设计并不会明显影响散热器的整体性能。这种方式对于降低散热器的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是有益的,例如在远离发热件1b的区域,可能使用更加简单的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直接将已封闭的翅片4b安装至底座3b。

同样地,在该内流道内优选部分地填充有第二相变冷却介质62。由于这一对板45b和46b在第一端43b处与该底座3b内的内腔室是相连通的,因此该底座3b内的内腔室内的第一相变冷却介质61在受热汽化时可以上升延伸入翅片4b内的内流道,而翅片4b内的第二相变冷却介质62的冷凝流体也可以流入该底座3b内的内腔室,从而可以使第一相变冷却介质61和第二相变冷却介质62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循环换热,从而更加有利于使散热器2均匀一致且快速地耗散发热件1b所产生的热。

借此,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允许相变冷却介质在多个翅片4b内是成环流动的,这有助于蒸汽在多个不同的翅片4b之间循环,以通过更强的混合和扩散来增强换热。并且,第三实施例中的这种构造可以提供更多的冷却面积,从而使热量能更好地分摊在散热器的多个不同的区域内以避免出现热点。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第四个示例性实施例被整体示出在图10和图11中。如图所示,多个发热件1c同样可以被贴合在底座3c上,这有利于发热件1c散发的热量被均匀扩散和传递。如图11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多个中空的翅片4c是由相对彼此倾斜的第一板45c和46c形成,其中这一对板45c和46c同样在其第一端43c(图11所示的下方、)固定连接至底座3c从而允许翅片内的内流道与底座3c内的腔室是彼此连通的。并且,这一对板45c和46c在第二端44c彼此接合以形成位于翅片4c内的形状为三角形的内流道。由此,在内流道的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允许降低翅片4c的整体高度,有助于实现散热器的小型化。

同样地,在该内流道内优选部分地填充有第二相变冷却介质62。由于这一对板45c和46c在第一端43c处与该底座3c内的内腔室是相连通的,因此该底座3c内的内腔室内的第一相变冷却介质61在受热汽化时可以上升延伸入翅片4c内的内流道,而翅片4c内的第二相变冷却介质62的冷凝流体也可以流入该底座3c内的内腔室,从而可以使第一相变冷却介质61和第二相变冷却介质62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循环换热,从而更加有利于使散热器2均匀一致且快速地耗散发热件1c所产生的热。

优选地,在底座3c中设有分隔件7,在此分隔件例如可以是嵌入在底座3c中的、高度与底座3c相同的带有多个彼此平行的挡板的部件。由此,经由该分隔件7可以将底座3c内的内腔室分成多个子腔室71,如图11所示,这些子腔室分别以位于中空的翅片4c正下方的方式被配属给多个中空的翅片4c中的其中一个翅片4c,且两者间彼此连通。通过这种方式,允许增大相变冷却介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的扰动和扩散,这同样有助于快速地扩散热、耗散更多的热且显著地减少热点。

尽管在图11中示出了底座3c的每个内腔室分别与每一个翅片4c内的内流道是相连通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根据需要,也允许使底座3c的部分内腔室与多个翅片4c中的一个或部分翅片4c内的内流道是相连通的。具体来说,优选使在发热件1c附近的翅片4c与底座3c的内腔室保持流体连通,而在远离该发热件1b的翅片4c处,经由使第一侧43c是封闭的来阻止第一和第二相变冷却介质的汇合。需要保持流体连通的翅片4c的数目主要取决于发热件1c的功率和散热器的工作环境等因素。实验表明,采用这种设计并不会明显影响散热器的整体性能。这种方式对于降低散热器的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是有益的,例如在远离发热件1c的区域,可能使用更加简单的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直接将已封闭的翅片4c安装至底座3c。

优选地,如图11所示,在多个中空翅片4c中的每两个相邻翅片4c的相邻的第一板45c和第二板46c间围出一定角度θ,这是特别有利的。具体来说,在保持该翅片4c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增大该角度“θ”,这将会导致每个翅片4c的更大的可用于冷凝相变冷却介质的换热面积和横穿这些翅片整体的更好的空气流动。在本实施例中,该角度θ在45度至135度的范围内。

为了更快地将发热件1c产生的热传导离开,优选在发热件1c附近的相邻的第一板45c和第二板46c间所围出的角度θ是最大的,例如可以为135度,从而能够实现在发热件1c位置处的充分的热传导。随着与发热件1c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使单位时间内需要耗散的热量减小,在保持该翅片4c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在不影响散热器的整体散热性能的情况下减小相邻的第一板45c和第二板46c间所围出的角度θ,即使得在发热件1c附近的每两个相邻翅片所围出的角度θ大于自该发热件1c向两侧远离的每两个相邻翅片所围出的角度。

具体而言,在以俯视角度观察具有这种设计的散热器时,呈现出以发热件1c为中心向两侧发生翅片4c倾斜角度逐渐变化的图案。具体来说,该图案可以是距发热件1c越近,则相邻的第一板45c和第二板46c间所围出的角度θ越大,反之,以发热件1c为中心向两侧距离发热件1c越远,则相邻的第一板45c和第二板46c间所围出的角度θ越小,从而整体呈现以发热件1c为中心由近及远地由疏变密的图案。就俯视图而言,其呈现出花朵自中央部分向两侧绽放的视觉效果。通过这种设计,允许在不影响散热器的整体散热性能的情况下,更加优化地布置多个翅片4c,从而可以减少散热器中所需翅片4c的总数,这对于散热器的制造商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