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铜板压膜设备及其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8346发布日期:2019-12-20 21:3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铜板压膜设备及其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加工过程中的覆铜板压膜设备及其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线路板在加工过程中,有一步工序需要在覆铜板上贴感光膜,以将菲林上的图像转移到感光膜上。

目前,一般是采用覆铜板压膜设备对覆铜板自动贴膜,贴完膜后人工收料,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铜板压膜设备及其收料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覆铜板压膜设备在对覆铜板贴完膜后,采用人工收料,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覆铜板压膜设备的收料装置,包括机架、收料架、收料臂、活动块和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机架上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依次间隔地平行设置,以使压膜后的覆铜板水平地前进;

所述收料架位于所述传送辊的出料侧,所述收料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所述第一支撑部沿竖向延伸;

所述收料臂的一端设有用于对覆铜板提供支撑的勾部,所述收料臂可相对所述机架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转动至第一位置时保持水平,且位于传送辊的送料方向上,使传送辊上的覆铜板水平地插入收料臂的勾部;和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将覆铜板竖立在所述收料架的第一支撑部上;

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块运动,以推动第一支撑部上竖立的覆铜板向所述第二支撑部侧运动,使第二支撑部对覆铜板的侧面提供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辊、收料臂、活动块以及第一驱动机构相互配合,收料臂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接收传送辊传送的覆铜板,收料臂带动覆铜板转动至第二位置,将覆铜板竖立在收料架的第一支撑部上,然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活动块运动,活动块推动第一支撑部上的覆铜板,使收料架的第二支撑部对覆铜板的侧面提供支撑,从而实现将覆铜板从传送辊上放入到收料架的目的,由于为自动化操作,收料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收料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收料臂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节省人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收料装置还包括转轴和第一连杆;

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收料臂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收料臂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驱动收料臂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第二连杆和固定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转盘;

所述第一驱动缸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连杆运动;

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的侧面铰接,以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使转轴带动所述收料臂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杆与转盘连接形成曲柄结构。第一驱动缸通过第二连杆驱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再带动收料臂转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料臂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依次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收料臂的数量,可以提高对覆铜板的传送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支撑杆,以通过支撑杆对竖立的覆铜板提供支撑;

其中,当所述收料臂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收料臂和所述支撑杆依次交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料臂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可以刚好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间隔内,如此可以实现对收料臂避位的效果,防止对收料臂的收料造成干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辊包括靠近所述收料臂设置的第一传送辊;

所述第一传送辊上设有避位槽;

其中,所述收料臂用于转动至第一位置时位于所述避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送辊上的避位槽可以对收料臂避位,使传送辊上的覆铜板沿出料方向移动时可以轻松地插入收料臂的勾部,而不会受到收料臂的阻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缸,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缸驱动所述活动块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缸可以为气压缸或液压缸等,气压缸和液压缸均为市购件,获取和实施均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背离所述传送辊的一侧设有供收料架插入的支撑槽;

所述支撑槽的相对的两侧设有支撑辊,以通过所述支撑辊对所述收料架提供支撑,且使所述收料架通过所述支撑辊滑入和滑出所述支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取放收料架,并且由于支撑辊可以转动,可以减小收料架滑入和滑出支撑槽的阻力。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覆铜板压膜设备,其可以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收料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铜板压膜设备由于设置上述收料装置的缘故,因此对覆铜板的收料效率较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覆铜板压膜设备及其收料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传送辊、收料臂、活动块以及第一驱动机构相互配合,收料臂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接收传送辊传送的覆铜板,收料臂带动覆铜板转动至第二位置,将覆铜板竖立在收料架的第一支撑部上,然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活动块运动,活动块推动第一支撑部上的覆铜板,使收料架的第二支撑部对覆铜板的侧面提供支撑,从而实现将覆铜板从传送辊上放入到收料架的目的,由于为自动化操作,收料效率较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铜板压膜设备的收料装置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铜板压膜设备的收料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收料架;3、活动块;4、第二驱动缸;5、收料臂;6、传送辊;7、转轴;8、第一连杆;9、转盘;10、第二连杆;11、支撑槽;12、支撑辊;21、第一支撑部;22、第二支撑部;51、勾部;61、第一传送辊;610、避位槽;200、覆铜板;100、收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覆铜板压膜设备的收料装置100,其包括机架1、收料架2、收料臂5、活动块3和第一驱动机构。机架1上设有传送辊6。传送辊6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依次间隔地平行设置,以使压膜后的覆铜板200水平地前进。收料架2位于传送辊6的出料侧。收料架2包括第一支撑部21和第二支撑部22。第一支撑部21水平设置,第二支撑部22相对第一支撑部21沿竖向延伸。

收料臂5的一端设有用于对覆铜板200提供支撑的勾部51。收料臂5可相对机架1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转动至第一位置时保持水平,且位于传送辊6的送料方向上,使传送辊6上的覆铜板200水平地插入收料臂5的勾部51(如图1所示);和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将覆铜板200竖立在收料架2的第一支撑部21上(如图2所示)。

活动块3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块3运动,以推动第一支撑部21上竖立的覆铜板200向第二支撑部22侧运动,使第二支撑部22对覆铜板200的侧面提供支撑。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传送辊6、收料臂5、活动块3以及第一驱动机构相互配合,收料臂5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接收传送辊6传送的覆铜板200,收料臂5带动覆铜板200转动至第二位置,将覆铜板200竖立在收料架2的第一支撑部21上,然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活动块3运动,活动块3推动第一支撑部21上的覆铜板200,使收料架2的第二支撑部22对覆铜板200的侧面提供支撑,从而实现将覆铜板200从传送辊6上放入到收料架2的目的,由于为自动化操作,收料效率较高。

另外,由于是将贴膜后的覆铜板200依次竖立在收料架2上,可以防止覆铜板200被相邻覆铜板200的侧边刮伤或划伤。

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收料效率,优选的,前述的收料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收料臂5运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方便驱动收料臂5运动,前述的收料装置100可以包括转轴7和第一连杆8。转轴7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连杆8的一端固定地套设在转轴7上,另一端与收料臂5连接。其中,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7转动,以通过转轴7带动收料臂5运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收料臂5可以呈条状,勾部51位于收料臂5的一端。收料臂5具有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收料臂5的一端向第一面侧弯曲,以形成前述的勾部51。上述的第一连杆8与收料臂5的第二面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缸、第二连杆10和固定地套设在转轴7上的转盘9。第一驱动缸与第二连杆10的一端连接,以驱动第二连杆10运动。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与转盘9的侧面铰接,以带动转盘9转动,使转轴7带动收料臂5运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杆10与转盘9连接形成曲柄结构。第一驱动缸通过第二连杆10驱动转盘9转动,转盘9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再带动收料臂5转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收料臂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且依次间隔设置。

在上述示例中,通过增加收料臂5的数量,可以提高对覆铜板200的传送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前述的第一支撑部21可以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支撑杆,以通过支撑杆对竖立的覆铜板200提供支撑。其中,当收料臂5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收料臂5和支撑杆依次交错。

通过上述的设置,收料臂5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可以刚好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间隔内,如此可以实现对收料臂5避位的效果,防止对收料臂5的收料造成干扰。

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传送辊6还包括靠近收料臂5设置的第一传送辊61。第一传送辊61上设有避位槽610。其中,收料臂5用于转动至第一位置时位于避位槽610内。

通过上述的设置,第一传送辊61上的避位槽610可以对收料臂5避位,使传送辊6上的覆铜板200沿出料方向移动时可以轻松地插入收料臂5的勾部51,而不会受到收料臂5的阻碍。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缸4,以通过第二驱动缸4驱动活动块3运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4可以为气压缸或液压缸等,气压缸和液压缸均为市购件,获取和实施均较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机架1的背离传送辊6的一侧可以设有供收料架2插入的支撑槽11。支撑槽11的相对的两侧设有支撑辊12,以通过支撑辊12对收料架2提供支撑,且使收料架2通过支撑辊12滑入和滑出支撑槽11。

通过上述的设置,方便取放收料架2,并且由于支撑辊12可以转动,可以减小收料架2滑入和滑出支撑槽11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覆铜板压膜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示例中的收料装置100。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铜板压膜设备由于设置上述收料装置100的缘故,因此对覆铜板200的收料效率较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收料架2沿支撑辊12滑入支撑槽11内,第一驱动缸启动,通过转轴7带动收料臂5转动至第一位置,收料臂5保持水平,且位于第一传动辊的避位槽610内;传动辊带动覆铜板200运动,覆铜板200沿水平方向插入收料臂5的勾部51;然后转轴7带动收料臂5转动至第二位置,由于有勾部51的支撑,使覆铜板200可以在收料臂5的带动下由水平翻转至竖立状态,收料臂5向下运动,将覆铜板200竖立在收料架2的第一支撑部21上,收料臂5继续向下运动,使覆铜板200退出勾部51;然后第二驱动缸4驱动活动块3运动,活动块3推动覆铜板200向收料架2的第二支撑部22侧运动,使第二支撑部22对覆铜板200的侧面提供支撑,覆铜板200在收料架2上保持稳定;然后转轴7带动收料臂5返回第一位置,以继续运送其他覆铜板20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