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9787发布日期:2020-12-01 11:4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石墨烯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加热板。



背景技术:

随着石墨烯材料研究的不断发展,石墨烯的应用不断扩大,石墨烯由于其高效的加热效率而常被使用在加热领域中。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在光、电、热、力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极具应用潜力、可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材料。采用特殊工艺制作,产品加热面积大,能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各加热点均匀,且升温速度快,pid精确数显控温,可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耐高温,耐腐蚀,易清洁。

现有的石墨烯加热板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其体积固定,在不同的地方使用需要加工不同的大小形状,增加了加工成本,且在使用时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加热板,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烯加热板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其体积固定,在不同的地方使用需要加工不同的大小形状,增加了加工成本,且在使用时安装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石墨烯加热板,包括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所述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的大小形状相同,且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之间设置有主加热体,所述主加热体包括导热云母板、绝缘云母片、高温石墨烯膜和耐高温绝缘垫,所述高温石墨烯膜安装在绝缘云母片的内侧,所述导热云母板安装在绝缘云母片的上侧,所述耐高温绝缘垫安装在绝缘云母片的下侧,所述主加热体位于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之间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卡合凹槽,且导热云母板和耐高温绝缘垫分别安装在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上的卡合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绝缘云母片呈交叉缠绕在高温石墨烯膜的两侧,且绝缘云母片完全覆盖在高温石墨烯膜上。

优选的,所述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合板,且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的边缘均旋合有固定对收螺栓,所述上导热紫铜板、连接组合板和下导热紫铜板通过固定对收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合板包括上下两块夹板,且两块夹板之间开设有连接接线孔。

优选的,所述下导热紫铜板的一端通过导电银胶固定连接有紫铜片电极,且紫铜片电极的一端连接有电源线,且电源线的一端穿过连接接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加热板采用高温石墨烯膜作为加热主体,利用导热云母板和绝缘云母片作为绝缘导热材料,利用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作为壳体,导热系数比较高,可以加热需求在300-500℃的任何加热体,加热板功率根据需求可以做到单块10kw-50kw,且可以任意组合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连接组合板和固定对收螺栓,在使用时通过连接组合板和固定对收螺栓对石墨烯加热板进行连接,从而可以根据使用设备的大小随意组合,从而使石墨烯加热板在使用时可以适应更多的位置,且通过连接组合板和固定对收螺栓在连接组合时更加方便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加热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导热紫铜板;2、连接组合板;3、固定对收螺栓;4、电源线;5、主加热体;6、下导热紫铜板;7、连接接线孔;8、导热云母板;9、绝缘云母片;10、高温石墨烯膜;11、耐高温绝缘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石墨烯加热板,包括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的大小形状相同,且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之间设置有主加热体5,主加热体5包括导热云母板8、绝缘云母片9、高温石墨烯膜10和耐高温绝缘垫11,高温石墨烯膜10安装在绝缘云母片9的内侧,导热云母板8安装在绝缘云母片9的上侧,耐高温绝缘垫11安装在绝缘云母片9的下侧,主加热体5位于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之间的中部,采用高温石墨烯膜10作为加热主体,利用导热云母板8和绝缘云母片9作为绝缘导热材料,利用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作为壳体,导热系数比较高,可以加热需求℃在300-500度的任何加热体,加热板功率根据需求可以做到单块10kw-50kw,且可以任意组合使用。

参照附图3,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卡合凹槽,且导热云母板8和耐高温绝缘垫11分别安装在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上的卡合凹槽内,在对主加热体5进行安装时,使主加热体5的导热云母板8和耐高温绝缘垫11在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之间安装更加稳定。

参照附图3,绝缘云母片9呈交叉缠绕在高温石墨烯膜10的两侧,且绝缘云母片9完全覆盖在高温石墨烯膜10上,使绝缘云母片9在使用时更好对高温石墨烯膜10进行绝缘,且不影响高温石墨烯膜10进行发热散热。

参照附图2,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合板2,且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的边缘均旋合有固定对收螺栓3,上导热紫铜板1、连接组合板2和下导热紫铜板6通过固定对收螺栓3固定连接,在组合安装石墨烯加热板时,通过连接组合板2和固定对收螺栓3对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进行固定和石墨烯加热板之间组合安装。

参照附图2,连接组合板2包括上下两块夹板,且两块夹板之间开设有连接接线孔7,在使用连接组合板2时安装更加方便,且通过连接接线孔7方便石墨烯加热板之间电连接。

参照附图2,下导热紫铜板6的一端通过导电银胶固定连接有紫铜片电极,且紫铜片电极的一端连接有电源线4,且电源线4的一端穿过连接接线孔7,通过电源线4连接电源和使石墨烯加热板之间进行并联,方便石墨烯加热板在使用时进行发热。

工作原理:在安装时,把绝缘云母片9交叉缠绕在高温石墨烯膜10上进行绝缘防护,然后把导热云母板8和耐高温绝缘垫11分别安装在绝缘云母片9的两侧组合成主加热体5,并把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紧压在主加热体5的两侧,且根据需要把连接组合板2安装在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之间的一侧并通过固定对收螺栓3进行固定,然后石墨烯加热板的连接组合板2相互插接并通过固定对收螺栓3固定进行组合,从而使石墨烯加热板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设备的大小任意组合使用,从而可以适用在各种位置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烯加热板,包括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的大小形状相同,且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之间设置有主加热体(5),所述主加热体(5)包括导热云母板(8)、绝缘云母片(9)、高温石墨烯膜(10)和耐高温绝缘垫(11),所述高温石墨烯膜(10)安装在绝缘云母片(9)的内侧,所述导热云母板(8)安装在绝缘云母片(9)的上侧,所述耐高温绝缘垫(11)安装在绝缘云母片(9)的下侧,所述主加热体(5)位于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之间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卡合凹槽,且导热云母板(8)和耐高温绝缘垫(11)分别安装在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上的卡合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云母片(9)呈交叉缠绕在高温石墨烯膜(10)的两侧,且绝缘云母片(9)完全覆盖在高温石墨烯膜(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合板(2),且上导热紫铜板(1)和下导热紫铜板(6)的边缘均旋合有固定对收螺栓(3),所述上导热紫铜板(1)、连接组合板(2)和下导热紫铜板(6)通过固定对收螺栓(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合板(2)包括上下两块夹板,且两块夹板之间开设有连接接线孔(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热紫铜板(6)的一端通过导电银胶固定连接有紫铜片电极,且紫铜片电极的一端连接有电源线(4),且电源线(4)的一端穿过连接接线孔(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加热板,其技术方案是: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的大小形状相同,且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之间设置有主加热体,所述主加热体包括导热云母板、绝缘云母片、高温石墨烯膜和耐高温绝缘垫,所述高温石墨烯膜安装在绝缘云母片的内侧,所述导热云母板安装在绝缘云母片的上侧,所述耐高温绝缘垫安装在绝缘云母片的下侧;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加热板采用高温石墨烯膜作为加热主体,利用导热云母板和绝缘云母片作为绝缘导热材料,利用上导热紫铜板和下导热紫铜板作为壳体,导热系数比较高,可以加热需求在300‑500℃的任何加热体,加热板功率根据需求可以做到单块10KW‑50KW,且可以任意组合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华;徐赛;孙康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国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2
技术公布日:2020.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