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及机柜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684584阅读:来源:国知局
功效。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实际上,固定部1646包含两个突点16463,用以与定位槽1633卡合,此配置可提升固定孔16462与结合孔1632的对位稳定,例如于固定孔16462与结合孔1632结合前,可防止固定部1646相对于第一端部162a旋转或移动。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定位槽1633以通孔实作,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以盲孔或其他能发挥定位功效的凹槽结构实作。于本实施例中,柱体1642与固定部1646亦以一金属板件冲压一体成形,柱体1644与固定部1648亦同;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646、固定部1648虽相对设置(即相对于第一延伸方向Dl旋转180度设置),但两者结构相同,故关于固定部1648及柱体1644的说明可直接参照固定部1646及柱体1644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本实施例采用相同结构的固定部1646、固定部1648,有助于提供零件互用使用率,降低制造成本。
[0059]另外,请亦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托架16沿图2中线Y-Y的剖面图,图7为托架16局部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侧壁1622于容置空间162c内具有一突出的支撑结构1634,即自侧壁1622向架体162内侧突出的结构。固定部1646位于顶壁1626与突出的支撑结构1634之间,且突出的支撑结构1634能抵靠固定部1646的底面,使得于固定部1646与架体162结合前,突出的支撑结构1634支撑固定部1646有助于固定孔16462与结合孔1632的对位。于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646受到侧壁1622、侧壁1624、顶壁1626及突出的支撑结构1634的结构拘束,可提升固定孔16462与结合孔1632的铆接结构的稳定度。原则上,突出的支撑结构1634得仅设置于侧壁1622或侧壁1624上,即能发挥前述稳定结构的功效。于实作上,本实施例中的侧壁1624亦得形成突出的支撑结构,形成对称支撑配置,更有助于发挥前述稳定结构的功效。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由于侧壁1622、侧壁1624、顶壁1626及突出的支撑结构1634直接对固定部1646产生结构拘束,故亦有助于力量的稳定传递,例如设备2的重力经由托板1630、架体162、固定孔16462与结合孔1632的铆接结构、固定部1646、柱体1642至第一支柱12。
[0060]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架体162还包含一底壁1635,相对于顶壁1626设置并连接至侧壁1624,固定部1648设置于底壁1635与顶壁1626之间,且底壁1635抵靠固定部1648的底面,使得于固定部1648与架体162结合前,底壁1635支撑固定部1648有助于固定部1648的固定孔与架体162于第一端部162a的结合孔的对位。同样地,于本实施例中,由于侧壁1622、侧壁1624及底壁1635直接对固定部1648产生结构拘束,故亦有助于力量的稳定传递,例如设备2的重力经由托板1630、架体162、固定部1648的固定孔与架体162于第一端部162a的结合孔的铆接结构、固定部1648、柱体1644至第一支柱12。补充说明的是,于实作上,侧壁(例如侧壁1624)于容置空间162c内亦可具有与前述突出的支撑结构1634颠倒的支撑结构(如图6中虚线所示者),抵靠固定部1648的顶面,借此,此支撑结构、侧壁1622、侧壁1624及底壁1635即可直接对固定部1648于其上下左右均产生结构拘束的效果,可进一步提升力量传递的稳定度。
[0061]第二连接构件166包含一柱体1662、一固定部1664及一弹性卡持件1666。柱体1662固定连接于固定部1664,固定部1664设置于容置空间162c内并固定于架体162,使得柱体1662相对于架体162沿一第二延伸方向D2突出延伸。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延伸方向D2相反于第一延伸方向D1,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柱体1662相对于架体162突出的长度(即露出于架体162的长度)由固定部1664相对于架体162的设置位置而定。于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664与架体162的结合方式与固定部1646与架体162的结合方式相同,故请直接参阅前述关于固定部1646与架体162的结合说明,不另赘述。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柱体1662与固定部1664亦以一金属板件冲压一体成形,且柱体1662突出于架体162的长度亦与柱体1642、柱体1644突出于架体162的长度相同,均可调整,可视需求而予以调整地设置于架体162上,故于本实施例中,柱体1642、柱体1644及柱体1662分别与固定部1646、固定部1648及固定部1664形成的三个构件可彼此替换,有助于提供零件互用使用率,降低制造成本。
[0062]弹性卡持件1666包含一悬臂件16662及一弹性件16664,悬臂件16662具有一固定端16662a及一自由端16662b,固定端16662a设置于容置空间162c内并固定于架体162的第二端部162b的侧壁1622上,自由端16662b与固定端16662a连接并沿第二延伸方向D2突出于架体162,弹性件16664(例如弹簧)设置于悬臂件16662与架体162的侧壁1624间,以施加一弹力于悬臂件16662上。原则上,悬臂件16662的固定端16662a固定于架体162上,即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行为,弹性件16664(或其他可产生弹性的结构)可增加悬臂件16662的回弹力,进而提升弹性卡持件1666的作动稳定度及耐疲劳性。悬臂件16662于自由端16662b处包含一^^勾结构16662c。第二连接构件166经由柱体1662及弹性卡持件1666以与第二支柱14衔接,其中弹性卡持件1666经由卡勾结构16662c卡持第二支柱14ο
[0063]请亦参阅图8及图9,图8及图9为将托架16装设于第一支柱12及第二支柱14上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支柱12及第二支柱14以剖面绘示。第一支柱12具有多个孔122,第二支柱14亦具有多个孔142。柱体1642其上沿第一延伸方向Dl上定义一衔接区段1642a及一支撑区段1642b,衔接区段1642a位于支撑区段1642b与第一端部162a之间;同样地,柱体1644其上沿第一延伸方向Dl上亦定义一衔接区段1644a及一支撑区段1644b,衔接区段1644a位于支撑区段1644b与第一端部162a之间。于实际应用中,柱体1642自衔接区段1642a至其末端可均视为支撑区段1642b,支撑区段1644b的定义亦同;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于安装托架16至第一支柱12及第二支柱14上时,先移动架体162使得第一连接构件164的柱体1642、柱体1644选择地插入孔122中且柱体1642、柱体1644的衔接区段1642a、1644a位于孔122中,如图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支撑区段1642b、支撑区段1644b穿过孔122,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当孔122的深度(或长度)足够时,支撑区段1642b、支撑区段1644b及衔接区段1642a、衔接区段1642a亦可均位于孔122中。
[0064]接着,再将第二连接构件166的柱体1662与第二支柱14的孔142大致对齐,如图8所示。其中,前述柱体1662对齐的孔142对应前述柱体1642、柱体1644插入的孔122,使得托架16能被第一支柱12及第二支柱14稳定支撑。然后,移动架体162使得衔接区段1642a、1644a脱离孔122,支撑区段1642b、1644b位于孔122中,第二连接构件166的柱体1662插入第二支柱14的孔142中且弹性卡持件1666卡持第二支柱14。借此,托架16即经由第一连接构件164的柱体1642、柱体1644的支撑区段1642b、支撑区段1644b插入于孔122中以装设于第一支柱12上,并经由第二连接构件166与第二支柱14衔接(包含柱体1662插入孔142中及弹性卡持件1666卡持第二支柱14)以装设于第二支柱14上,如图9所示。补充说明的是,于实作上,使用者可通过将托架16两侧选择地插入对应的孔122、孔142中,以实现调整托架16于垂直方向DO的设置。
[0065]请亦参阅图10,图10为第二连接构件166通过弹性卡持件1666卡持第二支柱14以与第二支柱14衔接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其中第二支柱14以剖面绘示且以虚线表示尚未完全卡持第二支柱14前的弹性卡持件1666。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持件1666以自由端16662b穿过孔142并卡持第二支柱14。其中,悬臂件16662的自由端16662b包含一斜面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