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路系统及发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018发布日期:2018-11-16 23:2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路系统及发声器。



背景技术:

现有发声器的磁路系统通常包括导磁轭、磁钢及导磁板,磁路系统的部件之间通过涂布胶水固化后完成固定粘接,胶水固化所需时间较长,影响产能。并且,粘接过程中胶量很难控制,过量会有溢胶风险,过少会产生粘接力不合格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磁路系统,旨在解决线的发声器其磁路系统的固定装配效率低,装配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磁钢及导磁板,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

超声焊接部,所述超声焊接部设于所述磁钢与导磁轭之间焊接所述磁钢及导磁轭和/或设于所述磁钢与导磁板之间焊接所述磁钢及导磁板。

优选地,所述超声焊接部为超声线。

优选地,所述磁钢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超声焊接部的轮廓大小与所述磁钢的横截面大小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超声焊接部沿所述磁钢的周向设置呈环状。

优选地,所述超声焊接部的宽度范围为[0.25mm,0.30mm]。

优选地,所述超声焊接部的宽度沿其高度方向呈渐缩设置。

优选地,所述超声焊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优选地,所述磁钢与导磁轭之间,以及所述磁钢与导磁板之间均设有所述超声焊接部;

所述磁钢和所述导磁轭之间的超声焊接部与所述磁钢一体设置,所述磁钢和所述导磁板之间的超声焊接部与所述导磁板一体设置;或,

所述磁钢和所述导磁轭之间的超声焊接部与所述导磁轭一体设置,所述磁钢和所述导磁板之间的超声焊接部与所述磁钢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声器,包括振动系统及所述的磁路系统,该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磁钢及导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

超声焊接部,所述超声焊接部设于所述磁钢与导磁轭之间焊接所述磁钢及导磁轭和/或设于所述磁钢与导磁板之间焊接所述磁钢及导磁轭。

本实用新型磁路系统通过采用在磁钢与导磁轭之间设置超声焊接部焊接磁钢及导磁轭,和/或在磁钢与导磁板之间设置超声焊接部焊接磁钢及导磁板,该焊接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缩短了加工时间,由此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焊接相较现有的胶水粘接更为牢固、不会产生额外的腐蚀或溢胶的问题,且在可靠性跌落实验中不易开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路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磁路系统导磁板与磁钢的焊接过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磁路系统磁钢与导磁轭的焊接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导磁轭:1;磁钢:2;导磁板:3;超声焊接部:4a;超声焊接部:4b;超声头:110;超声头:12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磁路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1、磁钢2及导磁板3,磁路系统还包括:

超声焊接部(4a,4b),超声焊接部(4a,4b)设于磁钢2与导磁轭1之间焊接磁钢2及导磁轭1和/或设于磁钢2与导磁板3之间焊接磁钢2及导磁板3。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轭1一般与磁钢2的形式相适配,例如,当磁路系统为单磁路系统时,由于需要在导磁轭1与磁钢2之间形成磁隙,导磁轭1呈一侧敞口的盆状或筒状;而当磁路系统为多磁路系统时,磁钢2包括中心磁钢及设于中心磁钢外围的边磁钢,由于磁隙形成在中心磁钢与边磁钢之间,此时,导磁轭1可以仅仅为简单的平板状。

一般而言,超声焊接部(4a,4b)的数量与配合面的数量相适应,以磁钢2与导磁轭1之间的超声焊接部为例,在前面举例的多磁路系统中,磁钢与导磁轭之间的配合面包括中心磁钢与导磁轭之间的配合面,以及边磁钢与导磁轭1之间的配合面。此时,超声焊接部设于磁钢与导磁轭之间表示,磁钢与导磁轭1之间的超声焊接部包括两个,一个设于中心磁钢与导磁轭之间,另一个设于边磁钢与导磁轭之间。此外,边磁钢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呈分体设置的边磁钢,边磁钢与导磁轭1之间的超声焊接部也可以相应的设置为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超声焊接部(4a,4b)的数量与配合面的数量相适应是从材料节约的原则出发所作的设计,在其他实施例中,无论磁钢2的组成形式如何,超声焊接部(4a,4b)可以始终为连续的一体状。

本实用新型磁路系统通过采用在磁钢2与导磁轭1之间设置超声焊接部4a焊接磁钢2及导磁轭1,和/或在磁钢2与导磁板3之间设置超声焊接部4b焊接磁钢2及导磁板3,该焊接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缩短了加工时间,由此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焊接相较现有的胶水粘接更为牢固、不会产生额外的腐蚀或溢胶的问题,且在可靠性跌落实验中不易开裂。

进一步地,超声焊接部(4a,4b)为超声线,如此可以减少接触面积,促进超声焊接部(4a,4b)变形并与被焊接的部件融合。

进一步地,磁钢2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超声焊接部(4a,4b)的轮廓大小与所述磁钢2的横截面大小相适应。本实施例中,超声焊接部(4a,4b)的可以为曲折延伸的格栅状,也可以同心内外嵌套设置的圆环状。由于超声焊接部(4a,4b)的轮廓大小与磁钢2的横截面大小相适应,使得在相同的结合面积下,被超声焊接部(4a,4b)焊接的两部件之间的抗扭能力相对较高。

进一步地,超声焊接部(4a,4b)沿磁钢2的周向设置呈环状,如此,在满足焊接强度的同时减小超声焊接部(4a,4b)的材料用量。

进一步地,超声焊接部(4a,4b)的宽度范围为[0.25mm,0.30mm],通过将超声焊接部(4a,4b)的宽度设置在该范围有利于在较低的超声功率下,促进超声焊接部(4a,4b)变形及与被焊接部的部件融合,同时避免被焊接的部件破裂或产生过大的变形。

进一步地,超声焊接部(4a,4b)的宽度沿其高度方向呈渐缩设置。本实施例中,关于超声焊接部(4a,4b)的高度方向,以设于所述磁钢2与导磁板3之间的超声焊接部(4a,4b)为例,当超声焊接部(4a,4b)与磁钢2一体设置时,超声焊接部(4a,4b)的高度方向为自磁钢2靠近导磁板3的方向;当超声焊接部(4a,4b)与导磁板3一体设置时,超声焊接部(4a,4b)的高度方向为自所述导磁板3靠近磁钢2的方向。超声焊接部(4a,4b)的宽度沿其高度方向呈渐缩设置,超声焊接的过程中,超声焊接部(4a,4b)与被焊接部件的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变化为逐渐变大,如此有利于材料之间的融合。优选地,超声焊接部(4a,4b)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进一步地,磁钢2与导磁轭1之间,以及磁钢2与导磁板3之间均设有超声焊接部(4a,4b);

磁钢2和导磁轭1之间的超声焊接部4a与磁钢2一体设置,磁钢2和导磁板3之间的超声焊接部4b与导磁板3一体设置;或,

磁钢2和导磁轭1之间的超声焊接部4a与导磁轭1一体设置,磁钢2和导磁板3之间的超声焊接部4b与磁钢2一体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磁钢2和导磁轭1之间的超声焊接部4a为例,超声焊接部4a与磁钢2一体设置,即超声焊接部4a与磁钢2的材料一致,磁钢2与该超声焊接部4a既可以通过一体压铸的工艺成型,也可以通过冲压的工艺成型。超声焊接部与导磁板3一体设置,以及超声焊接部与导磁轭1一体设置也可以参照类似的成型工艺。由于超声焊接部均为与磁钢2、导磁轭1或导磁板3一致的材料,因而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那样被胶水固定的部件会被胶水腐蚀的问题。

超声焊接部(4a,4b)设于同一侧设置,例如均位于下侧,具体地,导磁板3的下侧及磁钢2的下侧。有利于在同一侧设置超声头(110,120),而在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加工治具,从而方便超声焊接工艺的进行。

超声焊接磁钢2、导磁轭1及导磁板3时,如图2所示,可以先使用超声头110焊接导磁板3与磁钢2,然后如图3所示,将焊接后的导磁板3与磁钢2一并安装于导磁轭1,再使用超声头120焊接磁钢2与导磁轭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声器,包括振动系统及的磁路系统,该磁路系统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发声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与现有的发声器一样,振动系统的音圈安装于磁路系统的磁隙中,音圈通以变化的电流则受到不同大小的安培力而振动,音圈振动带动振动系统的振膜振动,其能量变换方式是电能—机械能—声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