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39164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剖视图。所述发声器件I包括磁路系统11、振动系统13及具收容空间的壳体15,所述磁路系统11和所述振动系统13均收容于所述壳体15的收容空间。
[0036]所述磁路系统11包括极性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磁体部111和第二磁体部113,二者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第一磁体部111和所述第二磁体部113均包括极性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主磁钢1111和夹设于所述主磁钢1111之间的副磁钢1113,所述主磁钢1111和所述副磁钢1113紧密连接形成一体,所述主磁钢1111的磁极摆放为垂直于振动方向摆放,所述副磁钢1113的磁极摆放为沿振动方向摆放。具体地,所述第一磁体部111的所述主磁钢1111数量为二块及所述副磁钢1113数量为一块,所述第二磁体部113的所述主磁钢1111数量为二块及所述副磁钢1113数量为一块;所述第一磁体部111的所述主磁钢1111和所述第二磁体部113的所述主磁钢1111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体部111的所述副磁钢1113和所述第二磁体部113的所述副磁钢1113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体部111的所述主磁钢1111和所述第二磁体部113的所述主磁钢1111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磁路系统11的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11的多对磁钢的设计及磁极的摆放,使得所述磁路系统11的电磁转换效率更高,进而提高发声器件I的音响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路系统11仅位于所述振动系统的驱动装置所在平面的两侧,所述驱动装置内部不再设置任何产磁或导磁元件;此外,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体部111可以仅设置一块主磁钢,所述第二磁体部113可以省略并用具有导磁功能的导磁元件代替,或者第一磁体部111和弟一■磁体部113分别设置一块王磁钢。
[0037]所述振动系统13包括音圈131、连接件133、振膜1351、支撑组件1353、球顶137及导电件139,所述音圈131固定于所述连接件133并位于所述磁间隙,所述音圈131所在平面与所述振膜1351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磁路系统11设置于所述音圈131所在平面的两侧,所述振膜1351和所述支撑组件1353分别设于所述连接件133的两端,所述球顶137分别贴设于所述振膜1351和所述支撑组件1353,所述导电件139 —端固设于所述球顶137,另一端与外界电连接。
[0038]请再结合参阅图4,为图2所示发声器件的音圈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音圈131为多根导线形成的扁平状环形线圈,扁平状结构并配合所述磁路系统11使得所述音圈131具有更长的冲程。所述音圈131包括具自由端的音圈引线1311,所述音圈引线1311的自由端固接于所述球顶1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圈引线1311的数量为两个,通过所述二音圈引线1311,有效解决了所述音圈131的牵引力的问题,不会出现摇摆产生的失真,且所述音圈131在所述磁路系统11中不需要预留过长,装配方便。
[0039]所述连接件133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型结构,包括环形片状的本体部1331和沿所述本体部1331的外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一折弯部1333和第二弯折部1335,所述音圈131固定于所述本体部1331,所述第一折弯部1333抵接固定于所述振膜1351,所述第二弯折部1335抵接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1353,所述第二折弯部1335设有第一通孔13351。所述连接件133为整体型结构,有利于提高所述连接件133的强度,防止设于其上的所述音圈131发生扭曲;该结构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两部分分开设计的连接件之间强度不足的缺陷。所述连接件133的材质选择质量轻且刚度大的材料,具体地,所述连接件133的材质选择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且刚度大的优点,能有效提高电声转换效率,而且提高所述连接件133的刚度,并对于所述线圈131的形状稳定具有较佳的有益效果;在其他情况下,所述连接件133的材质还可以为镁合金、不锈钢、塑料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0040]所述振膜1351与所述支撑组件1353间隔正对设置,并通过所述音圈支架133相连。所述振膜1351包括第一折皱部13511和第一平坦部13513,所述第一折皱部13511环设于所述第一平坦部13513的外围,所述第一折皱部13511可以支持更大的振幅。所述振膜1351的第一平坦部13513与所述音圈支架133外周缘的第一弯折部1333抵接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1333显著增加了其与所述第一平坦部13513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振膜1351的平坦部13513的刚度。
[0041]所述支撑组件1353与所述振膜1351分别设于所述音圈支架133的两端,所述支撑组件1353与所述振膜1351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第二折皱部13531和第二平坦部1353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353还包括贯穿其设置的多个孔道13535,所述第二折皱部13531环设于所述第二平坦部13533的外围,所述第二折皱部13531可以支持更大的振幅,所述孔道13535用于空气流通及所述音圈引线1311的穿过。所述支撑组件1353的第二平坦部13533与所述音圈支架133外周缘的第二弯折部1335抵接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1335显著增加了其与所述第二平坦部13533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支撑组件1353的第二平坦部13533的刚度。此外,上述设计使得所述支撑组件1353与所述振膜1351具有不同的功能。所述振膜1351用于所述发生器件I的振动发声,但所述支撑组件1353不发声,却解决了发生器件工作时振幅较大导致的音圈和振膜易产生明显摇摆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加系统K值,使得发生器件的音质更好且使用寿命更长。
[0042]所述球顶137包括前置球顶1371和后置球顶1373,所述前置球顶1371贴设于所述振膜1351的第一平坦部13513,所述后置球顶1373贴设于所述支撑组件1353的第二平坦部13533。所述前置球顶1371可显著提高所述振膜1351的强度及提高音响质量。所述后置球顶1373包括平坦部13733及贯穿所述平坦部并与所述孔道13535相连通的第二通孔13735,所述音圈引线1311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351和所述孔道13535并电性固定于所述导电件139。
[0043]所述导电件139包括导电部1391及设于导电部1391两端的第一导电焊盘13731和第二导电焊盘13733,所述第一导电焊盘13731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1353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1353与所述音圈131电连接,所述导电件139另一端与外界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13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电件139为具第一导电焊盘13731和第二导电焊盘13733的金属弹簧;在其他情况下,所述导电件139还可以为导线,并包括与所述导线相连的导电焊盘,具体参见图5,为图2所示发声器件的导电件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4]所述壳体15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类方形壳体,所述壳体15包括第一盖板151、第二盖板153、前侧壳15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