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612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电激发光组件(Electro Luminescent,简称EL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该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发光粒子包覆有一个光学转换层,可以减少因染色浓度及印刷厚度等造成的颜色偏移、色度不均的问题。
背景技术
一般的EL组件主要用于将电能直接转换成为光能,属于平面光源。该EL组件本身呈薄片状,在市场应用上以作为背光组件、广告招牌为主,其通常被制作成PDA、手机……等为背光领域使用。
图4所示为常用的EL组件结构,该EL组件是由一个透明基材层81、一个正面电极层82、一个发光层83、一个诱电层84、一个背面电极层85及一个绝缘层86依续叠置组成。发光层83中具有多数个发光粒子831。它由驱动电路供给该正面电极层82及背面电极层85一个交流电压,使该发光层83的发光粒子831产生发光的效果。
由于该市售发光粒子831的原色只有绿色、蓝绿色、蓝色、橙色及白色,但橙色与白色的品质不稳定且寿命较短,因此业界较少使用。为使EL组件的发光颜色达到所需的颜色时,必须改变发光粒子831的发光颜色,传统作法是将一般产品常应用的染色材料掺混在该发光层83的树脂中,使该EL组件发出所需的颜色光,但此种作法容易造成每批的EL组件在生产过程,因染色浓度调配不一及印刷厚度不一等因素而造成颜色偏移的问题,使品质无法稳定,而且费时并浪费材料。
为使EL组件所发出的光达到一特定颜色,必须增加染色材料的数量,如此一来,过多的染色材料会使发光粒子的光穿透率降低,进而使发光层83的辉度降低,影响EL组件的发光效率。此点符合Beer定律,即染色材料浓度增加与各层厚度增加都会降低光穿透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透明基板的一面叠设有一个透明的正面电极层,所述正面电极层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个侧面叠设有一个由多数个发光粒子组成的发光层,所述发光粒子的表面分别包覆有一层可改变发光颜色的光学转换层,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正面电极层的一个侧面叠设有一个诱电层,所述诱电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个侧面叠设有一个背面电极层,在所述背面电极层远离所述诱电层的一个侧面叠设有一个用以封装的绝缘层,所述正面电极层与所述背面电极层分别与一个驱动电路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无机电激发光组件颜色转换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光学转换层包覆于发光粒子的表面,可以直接改变发光粒子的发光颜色,使发光组件在制作时不会因染色浓度及印刷厚度等原因造成颜色偏移、色度不均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EL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发光粒子的表面包覆一层光学转换层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发光层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常用的EL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以ITO导电层为例,该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是在透明基板1的一面叠设有透明的正面电极层2,该正面电极层2远离该透明基板1的侧面叠设有由多数个发光粒子31组成的发光层3,该发光层3远离该正面电极层2的侧面叠设有诱电层4,该诱电层4远离该发光层3的侧面叠设有背面电极层5,并在该背面电极层5远离该诱电层4的侧面叠设有用以封装EL组件的绝缘层6,该正面电极层2与该背面电极层5分别向外延伸有一个导电端子21、51,以供与驱动电路相连接,从中获得感应电流而发光。
该发光层3主要是在树脂中掺混有多数个发光粒子31,并以印刷方式叠设于该正面电极层2上,各该发光粒子31的表面分别包覆有一层可改变发光颜色的光学转换层32,该光学转换层32由多数染色材料所组成,通过该光学转换层32包覆于该发光粒子31的表面,可直接改变发光粒子31的发光颜色。
由于本发明中发光层3的发光粒子31表面包覆有一层光学转换层3,从而可以直接改变该发光粒子31的发光颜色,而不像常用的发光层需要在树脂中掺混染色材料,因此,没有因染色浓度不一及印刷厚度不一而造成的颜色偏移的问题,不但可以提升发光颜色的品质,更可节省材料及省时省工。
因为该发光层3的发光粒子31的表面包覆有光学转换层32,可使发光粒子31改变发光颜色,因此无须在发光层3的树脂中掺混染色材料,也不会有树脂中染色材料过多的情形,相对不会影响到发光粒子31的光穿透率,从而不会影响发光层3的辉度,进而不会降低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
本发明还存在许多别的实施例,它们之间仅细节上的变化,如图3所示,它是本发明发光层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发光层3的各个发光粒子31在包覆该光学转换层32时,先在各发光粒子31的表面包覆一层具有阻水阻氧特性的绝缘层33,再在该绝缘层33的表面包覆光学转换层32。通过该绝缘层33的包覆,可以防止水气及氧气接触发光粒子31,延长发光粒子31的寿命。
需要声明的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个透明基板的一面叠设有一个透明的正面电极层,所述正面电极层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个侧面叠设有一个由多数个发光粒子组成的发光层,所述发光粒子的表面分别包覆有一层可改变发光颜色的光学转换层,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正面电极层的一个侧面叠设有一个诱电层,所述诱电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个侧面叠设有一个背面电极层,在所述背面电极层远离所述诱电层的一个侧面叠设有一个用以封装的绝缘层,所述正面电极层与所述背面电极层分别与一个驱动电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所述发光粒子在包覆所述光学转换层时,先在各个所述发光粒子的表面包覆一层具有阻水阻氧特性的绝缘层,再在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包覆所述光学转换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覆于所述发光粒子表面的光学转换层由多数染色材料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电极层与所述背面电极层分别向外延伸有一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无机电激发光组件的颜色转换结构,是在一个透明基板的一面依序叠设有一个透明的正面电极层、一个由多数个发光粒子组成的发光层、一个诱电层、一个背面电极层及一个用以封装的绝缘层,正面电极层与背面电极层分别与一个驱动电路相连接,发光层的各发光粒子表面分别包覆有一层可改变发光颜色的光学转换层。
文档编号H05B33/14GK1568115SQ0314818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4日
发明者王志源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