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361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主绳索来悬吊升降体的曳引式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减小井道的水平截面积,提出有不设置对重的无对重电梯装置。在现有的无对重电梯装置中,悬吊轿厢的驱动绳索的一端固定于轿厢的上部,驱动绳索的另一端固定于轿厢的下部。在井道内设有三个从动绳轮和一个驱动绳轮。驱动绳索从一端至另一端卷挂在三个从动绳轮和驱动绳轮上(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4-67365号但是在这种现有的电梯装置中,需要在轿厢的上部和下部设置用于将驱动绳索的端部固定于轿厢的绳索固定装置。因此导致轿厢的实际高度尺寸增大了相当于绳索固定装置的高度尺寸的部分,从而导致井道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井道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可在井道内升降的升降体;和升降机构,其包括具有驱动绳轮的驱动装置;卷挂于驱动绳轮、并将升降体悬吊于井道内的主绳索;以及卷挂有主绳索、并对主绳索施加张力的张紧轮,上述升降机构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来使升降体升降,在升降体上设有从升降体的侧面部突出的突出部,主绳索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与突出部连接。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电梯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电梯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五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六的电梯装置的正视图。
图9是表示图8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一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电梯装置的正视图。另外,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可升降地配置有作为升降体的轿厢2。另外,在井道1内设有用于引导轿厢2的一对轿厢导轨(未图示)。轿厢2由各轿厢导轨引导着在井道1内升降。
轿厢2包括底板部2a;配置于底板部2a的上方的天花板部2b;设有轿厢出入口3的正面部2c;与正面部2c对置的背面部2d;以及在轿厢出入口3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的一对侧面部2e。另外,轿厢2在井道1内配置成使轿厢出入口3的宽度方向与井道1的宽度方向平行。另外,各侧面部2e配置于各轿厢导轨之间。并且,当对井道1进行垂直投影时,连接各轿厢导轨的直线与井道1的宽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侧面部2e的中间部分设有向轿厢2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4,突出部4从轿厢2沿水平方向延伸。突出部4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
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有驱动装置(曳引机)5,该驱动装置5产生用于使轿厢2升降的驱动力。驱动装置5包括具有电动机的驱动装置主体6、和通过驱动装置主体6旋转的驱动绳轮7。驱动装置5为轴向尺寸比驱动装置主体6或者驱动绳轮7的径向尺寸小的薄型曳引机。另外,驱动装置5配置成使其轴向为井道1的宽度方向。
在驱动绳轮7上卷挂有多根主绳索8。轿厢2通过各主绳索8悬吊于井道1内。在各主绳索8的外周部包覆有高摩擦材料。从而,能够确保驱动绳轮7和各主绳索8之间的摩擦力。
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有卷挂了各主绳索8的张紧轮9。张紧轮9能够相对于轿厢导轨移位。在该示例中,张紧轮9安装于能够相对于轿厢导轨在上下方向上转动的转动部件。并且,张紧轮9由各主绳索8悬吊。由此,张紧轮9对各主绳索8施加张力。另外,在张紧轮9上设有用于将施加于各主绳索8的张力确保为预定大小的重物(未图示)。
在突出部4上设有用于在突出部4的上方将各主绳索8连接于突出部4的上侧绳索固定部10,以及用于在突出部4的下方将各主绳索8连接于突出部4的下侧绳索固定部11。各主绳索8包括与上侧绳索固定部1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一端部)8a,以及与下侧绳索固定部1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另一端部)8b。各主绳索8从第一连接部8a至第二连接部8b依次卷挂于驱动绳轮7和张紧轮9。即,实施方式一的电梯装置是不设置对重的无对重电梯装置。
驱动装置5和张紧轮9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轿厢2能够在上限位置与下限位置之间升降,其中,上述上限位置是天花板部2b的位置高于驱动装置5的位置的位置,上述下限位置是底板部2a的位置低于张紧轮9的位置的位置。
另外,用于悬吊轿厢2并使其在井道1内升降的升降机构12包括驱动装置5、主绳索8和张紧轮9。升降机构12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当驱动装置5被驱动时,驱动绳轮7旋转。由此,各主绳索8进行循环移动,使得轿厢2在井道1内升降。此时,轿厢2由轿厢导轨稳定地引导。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在轿厢2上设有从轿厢2的侧面部2e突出的突出部4,并且各主绳索8的第一连接部8a和第二连接部8b与突出部4连接,因此能够使得用于将各主绳索8与轿厢2连接的上侧绳索固定部10和下侧绳索固定部11的位置限制在轿厢2的高度尺寸范围内。因此,能够使轿厢2的上方和下方的空间缩小相当于绳索固定部10、11的高度尺寸的部分,从而能够减小井道1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另外,由于升降机构12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因此当轿厢2在井道1内升降时,即使在轿厢2的一部分到达设置有驱动装置5和张紧轮9中的任一方的高度时,驱动装置5和张紧轮9也不会与轿厢2产生干涉。因此,在井道1内能够扩大轿厢2的可升降范围,能够使井道1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减小。
另外,张紧轮9由各主绳索8悬吊,从而对各主绳索8施加张力,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各主绳索8施加张力,能够降低成本。
并且,在各主绳索8的外周部上设有高摩擦材料,因此能够确保各主绳索8和驱动绳轮7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防止各主绳索8与驱动绳轮7之间的打滑。
实施方式二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电梯装置的正视图。另外,图4是表示图3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图中,驱动装置5和张紧轮9配置于井道1内的下部。驱动装置5相对于轿厢轨道(未图示)固定。张紧轮9能够相对于轿厢导轨沿着上下方向移位。另外,张紧轮9由各主绳索8悬吊。
在驱动装置5和张紧轮9的上方,设有卷挂了各主绳索8的第一反绳轮21。另外,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有卷挂了各主绳索8的第二反绳轮22。第一反绳轮21和第二反绳轮22能够以相对于轿厢导轨固定的水平轴为中心旋转。另外,驱动装置5、张紧轮9、第一反绳轮21和第二反绳轮22,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分别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
在第一反绳轮21上卷挂有各主绳索8在驱动绳轮7和张紧轮9之间的部分。而在第二反绳轮22上卷挂有各主绳索8在驱动绳轮7和第一连接部8a之间的部分。即,各主绳索8从第一连接部8a至第二连接部8b,依次卷挂于第二反绳轮22、驱动绳轮7、第一反绳轮21和张紧轮9。通过将各主绳索8从驱动绳轮7导向第一反绳轮21和第二反绳轮22,各主绳索8相对于驱动绳轮7的包角可被确保为预定大小。
另外,用于悬吊轿厢2并使其在井道1内升降的升降机构23包括驱动装置5、主绳索8、张紧轮9、第一反绳轮21和第二反绳轮22。升降机构23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各主绳索8在驱动绳轮7和张紧轮9之间的部分卷挂在第一反绳轮21上,因此能够使各主绳索8相对于驱动绳轮7的包角确保为预定大小,从而能够防止各主绳索8相对于驱动绳轮7产生打滑。
并且,由于驱动装置5配置于井道1内的下部,因此能够使驱动装置5的维护检修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使井道1的上部的设备易于避开轿厢2进行配置。
实施方式三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有相对于驱动绳轮7隔开间隔配置的转向绳轮31。转向绳轮31配置于驱动绳轮7的上方。并且,转向绳轮31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另外,转向绳轮31能够以相对于轿厢导轨固定的水平轴为中心旋转。
各主绳索8从第一连接部8a至第二连接部8b,依次卷挂于第二反绳轮22、驱动绳轮7、转向绳轮31、驱动绳轮7、第一反绳轮21和张紧轮9。即,从第二反绳轮22伸出的各主绳索8,在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之后,卷挂在转向绳轮31上,接着再次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然后被导向第一反绳轮21。
另外,用于悬吊轿厢2并使其在井道1内升降的升降机构32包括驱动装置5、主绳索8、张紧轮9、第一反绳轮21、第二反绳轮22和转向绳轮31。升降机构32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二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各主绳索8在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之后,卷挂在转向绳轮31上,然后再次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各主绳索8相对于驱动绳轮7的包角,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各主绳索8相对于驱动绳轮7产生打滑。另外,由于提高了用于使轿厢2升降的曳引能力,因此能够减小张紧轮9和重物的质量,从而能够使井道1进一步小型化。
实施方式四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有驱动装置5和转向绳轮31。转向绳轮31配置于驱动绳轮7的下方。并且,转向绳轮31在井道1内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
各主绳索8从第一连接部8a至第二连接部8b,依次卷挂于驱动绳轮7、转向绳轮31、驱动绳轮7和张紧轮9。即,从第一连接部8a起的各主绳索8,在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之后,卷挂在转向绳轮31上,接着再次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然后被导向张紧轮9。
另外,用于悬吊轿厢2并使其在井道1内升降的升降机构41包括驱动装置5、主绳索8、张紧轮9和转向绳轮31。升降机构41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各主绳索8在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之后,卷挂在转向绳轮31上,然后再次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因此也能够进一步增大各主绳索8相对于驱动绳轮7的包角,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各主绳索8相对于驱动绳轮7产生打滑。另外,由于提高了用于使轿厢2升降的曳引能力,因此能够减小张紧轮9和重物的质量,从而能够使井道1小型化。
实施方式五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五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有反绳轮51。反绳轮51能够以相对于轿厢导轨固定的水平轴为中心旋转。
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有驱动装置5和张紧轮9。张紧轮9相对于驱动绳轮7隔开间隔配置。并且,张紧轮9配置于驱动绳轮7的上方。驱动装置5相对于轿厢导轨固定。张紧轮9能够相对于轿厢导轨移位。
各主绳索8从第一连接部8a至第二连接部8b,依次卷挂于反绳轮51、驱动绳轮7、张紧轮9和驱动绳轮7。即,各主绳索8从第一连接部8a起,在经过反绳轮51而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之后,卷挂在张紧轮9上,然后再次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直至第二连接部8b。
在井道1内设有施力装置52,该施力装置52用于朝向对各主绳索8施加张力的方向对张紧轮9施力。在该示例中,施力装置52具有对张紧轮9向离开驱动绳轮7的方向施力的作为弹性体的施力弹簧53。
另外,用于悬吊轿厢2并使其在井道1内升降的升降机构54包括驱动装置5、主绳索8、张紧轮9和施力装置52。升降机构54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通过施力装置52朝向对各主绳索8施加张力的方向对张紧轮9施力,因此能够通过预定的作用力对张紧轮9朝任意方向施力。由此,能够取消用于使张紧轮9由各主绳索8悬吊的反绳轮等,并且还能够取消用于使对各主绳索8施加的张力确保为预定大小的重物。从而能够减少零件数量,能够降低成本和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化。
另外,各主绳索8从第一连接部8a至第二连接部8b,在经过反绳轮51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之后,卷挂在张紧轮9上,然后再次卷挂于驱动绳轮7,因此能够以使各主绳索8的弯曲方向始终朝向同一方向的方式将各主绳索设置于井道1内。即,能够防止各主绳索8产生逆向弯曲。从而能够延长各主绳索8的寿命。
另外,各主绳索8在卷挂于驱动绳轮7之后,卷挂在张紧轮9上,然后再次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因此,能够增大各主绳索8相对于驱动绳轮7的包角,能够防止各主绳索8相对于驱动绳轮7产生打滑。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驱动装置5和张紧轮9配置于井道1内的下部,反绳轮51配置于井道1内的上部,但是也可以在井道1内的下部配置反绳轮51,在井道1内的上部配置驱动装置5和张紧轮9。此时,张紧轮9配置于驱动绳轮7的下方。另外,主绳索8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于井道1内从第一连接部8a至第二连接部8b依次卷挂在驱动绳轮7、张紧轮9、驱动绳轮7和反绳轮51上。
实施方式六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六的电梯装置的正视图。另外,图9是表示图8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图中,在轿厢2上设有分别从各侧面部2e朝轿厢2的外侧突出的多个(在该示例中为两个)突出部61、62。突出部61、62从轿厢2朝彼此离开的方向水平延伸。另外,突出部61、62配置成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相对于轿厢2的重心点对称。
在井道1内的一个和另一个侧部上分别设有分别对应于突出部61、62的多个(在该示例中为两个)升降机构63、64。各升降机构63、64的结构与实施方式四中的升降机构41为相同的结构。升降机构63、64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于轿厢2的区域之外。另外,轿厢2配置于升降机构63、64之间。
在突出部61上设有用于在突出部61的上方将各主绳索8连接于突出部61的上侧绳索固定部65;以及用于在突出部61的下方将各主绳索8连接于突出部61的下侧绳索固定部66。另外,在突出部62上设有用于在突出部62的上方将各主绳索8连接于突出部62的上侧绳索固定部67;以及用于在突出部62的下方将各主绳索8连接于突出部62的下侧绳索固定部68。
在一个升降机构63中,各主绳索8的第一连接部8a与上侧绳索固定部65连接,第二连接部8b与下侧绳索固定部66连接。并且,在另一个升降机构64中,各主绳索8的第一连接部8a与上侧绳索固定部67连接,第二连接部8b与下侧绳索固定部68连接。轿厢2通过各升降机构63、64的各主绳索8悬吊于井道1内。
轿厢2通过升降机构63、64的各驱动装置5的驱动力而升降。各驱动绳轮7彼此同步地旋转。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通过各驱动装置5的驱动,各驱动绳轮7彼此同步地旋转。由此,升降机构63、64的各主绳索8彼此同步地循环移动。从而,轿厢2在井道1内升降。此时,由于各主绳索8彼此同步地循环移动,因此轿厢2平稳地升降。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在轿厢2设有从轿厢2的侧面部2e突出的多个突出部61、62,并且在井道1设有分别对应于突出部61、62的多个升降机构63、64,升降机构63的各主绳索8的第一连接部8a和第二连接部8b与突出部61连接,升降机构64的各主绳索8的第一连接部8a和第二连接部8b与突出部62连接,因此,能够在多个点悬吊轿厢2,从而能够使轿厢2稳定地升降。另外,由于通过多个驱动装置5的驱动力使共同的轿厢2升降,因此能够使各驱动装置5小型化。由此,能够缩小各驱动装置5的设置空间,从而能够实现电梯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悬吊轿厢2并使其可在井道1内升降的各升降机构63、64的结构,与实施方式四的升降机构41的结构相同,但是也可以使各升降机构的结构采用实施方式一的升降机构12、实施方式二的升降机构23、实施方式三的升降机构32或者实施方式五的升降机构54的结构。这样,也能够使轿厢2稳定地升降,并能够使电梯装置整体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高摩擦材料设置于主绳索8的外周部,但是也可以在驱动绳轮7的外周部设置高摩擦材料。另外,也可以分别在主绳索8和驱动绳轮的外周部上设置高摩擦材料。这样,也能够使主绳索8和驱动绳轮7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能够防止主绳索相对于驱绳轮7产生打滑。另外,通过增大主绳索8和驱动绳轮7之间的摩擦力,曳引能力也有提高,从而能够减小施加于主绳索8的张力的大小,从而能够使张紧轮9和施力装置52小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能够在井道内升降的升降体;以及升降机构,其包括具有驱动绳轮的驱动装置;卷挂于上述驱动绳轮、并将上述升降体悬吊于上述井道内的主绳索;以及卷挂有上述主绳索、并对上述主绳索施加张力的张紧轮,上述升降机构通过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来使上述升降体升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升降体上设有从上述升降体的侧面部突出的突出部,上述主绳索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与上述突出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上述井道内,并且设置成在对上述井道垂直投影时,配置在上述升降体的区域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张紧轮由上述主绳索悬吊,从而对上述主绳索施加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机构还具有反绳轮,上述反绳轮上卷挂有上述主绳索的在上述驱动绳轮与上述张紧轮之间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机构还具有相对于上述驱动绳轮隔开间隔配置的转向绳轮,上述主绳索在卷挂于上述驱动绳轮之后卷挂于上述转向绳轮,然后再次卷挂于上述驱动绳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机构还具有施力装置,上述施力装置用于朝向对上述主绳索施加张力的方向对上述张紧轮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张紧轮相对于上述驱动绳轮隔开间隔配置,上述主绳索在卷挂于上述驱动绳轮之后卷挂于上述张紧轮,然后再次卷挂于上述驱动绳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绳索和上述驱动绳轮中的至少一方的外周部上设置有介于上述主绳索和上述驱动绳轮之间的高摩擦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体通过多个上述升降机构可升降地悬吊于上述井道内,在上述升降体上对应于各上述升降机构设有从上述升降体的侧面部突出的多个上述突出部,在各上述突出部上分别连接有对应的上述升降机构的各上述主绳索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装置。在井道内设置可升降的升降体。升降体通过配置于井道内的升降机构在井道内升降。升降机构包括具有驱动绳轮的驱动装置;卷挂于驱动绳轮、并将升降体悬吊于井道内的主绳索;以及卷挂有主绳索、并对主绳索施加张力的张紧轮。在升降体上设有从升降体的侧面部突出的突出部。主绳索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与突出部连接。
文档编号B66B7/08GK1926048SQ20048004238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0日
发明者仓冈尚生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