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561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有驱动装置的轿厢在井道内升降的自行式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实现井道的节省空间化,提出有在轿厢的下部搭载驱动 装置的自行式电梯装置。在此类现有的电梯装置中,在轿厢的下部设置 有第一绳轮和第二绳轮,该第一绳轮和第二绳轮具有互相平行的旋转轴。 各绳轮的旋转轴分别水平地配置。轿厢由分别连续地绕挂在各绳轮上的 第一绳索及第二绳索悬吊。各绳轮的一个依靠驱动装置的驱动力而旋转。 通过依靠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来使绳轮旋转,轿厢在井道内升降(参照专 利文献1)。
专利文献h日本特开平10—273274号公报
但是,由于依靠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旋转的绳轮的旋转轴水平地配置, 所以当驱动装置或绳轮的外径增大时,轿厢整体在高度方向的尺寸会增 大。由此,难以实现井道的节省空间化,电梯装置会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井道的 节省空间化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可在井道内升降;以及 驱动悬吊装置,其具有主绳索体,其悬吊轿厢,并包括第一主绳 索和第二主绳索,第一及第二主绳索各自的上端部固定在井道的上部; 一对轿厢悬吊用滑轮,它们设置在轿厢上,将从各上端部伸出的第一及 第二主绳索分别导向水平方向;驱动装置,其设置在轿厢上,并包括绕
挂从各轿厢悬吊用滑轮伸出的第一及第二主绳索的每个的驱动绳轮;和 一对巻绕用滑轮,它们设置在轿厢上,将从驱动绳轮伸出的第一及第二 主绳索分别导向轿厢的下方,该驱动悬吊装置通过驱动绳轮的旋转来使 轿厢升降,
驱动绳轮以沿铅直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轿厢的下部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图5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 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导轨2、 3 (图2)。在各导轨2、 3间可升降地配置有轿厢4。
轿厢4由具有多条第一主绳索5及多条第二主绳索6的主绳索体7 悬吊在井道l内。各第一主绳索5的上端部5a及各第二主绳索6的上端 部6a分别固定在井道1的上部。此外,各第一主绳索5的下端部5b及 各第二主绳索6的下端部6b分别向轿厢4的下方垂下。再有,在图中, 为简单起见,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各表示一条。
在轿厢4的下部的中央,设有产生使轿厢4升降的驱动力的曳引机 (驱动装置)8。曳引机8具有包括电动机的驱动装置主体9、和驱动绳 轮10,驱动绳轮10配置在驱动装置主体9的下方,且依靠驱动装置主体 9的驱动力而旋转。驱动绳轮10以沿铅直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即,曳引机8水平地配置。此外,曳引机8是径向尺寸比轴向尺寸大的 薄形曳引机。
在轿厢4的下缘部设有将从各上端部5a、 6a伸出的第一及第二主 绳索5、 6分别导向水平方向的一对轿厢悬吊用滑轮11、 12;以及将在水 平方向上张紧的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分别导向轿厢4的下方的一对巻 绕用滑轮13、 14。在驱动绳轮10上分别绕挂有从各轿厢悬吊用滑轮11、 12伸出的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此外,从驱动绳轮IO伸出的第一及 第二主绳索5、 6通过各巻绕用滑轮13、 14被分别导向轿厢4的下方。
艮P,各第一主绳索5从上端部5a到下端部5b依次绕挂在一个轿厢 悬吊用滑轮ll、驱动绳轮10及一个巻绕用滑轮13上。此外,各第二主 绳索6从上端部6a到下端部6b依次绕挂在另一轿厢悬吊用滑轮12、驱 动绳轮10及另一巻绕用滑轮14上。
各轿厢悬吊用滑轮11、 12及各巻绕用滑轮13、 14分别能以水平配 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此外,各轿厢悬吊用滑轮ll、 12关于驱动绳轮 10的旋转轴对称地配置。再有,各巻绕用滑轮13、 14也关于驱动绳轮 10的旋转轴对称地配置(图2)。由此,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从各第一 主绳索5受到的载荷与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从各第二主绳索6受到的载 荷抵消,实现了曳引机8的小型化。
此外,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将一个轿厢悬吊用滑轮11的中心 以及一个巻绕用滑轮13的中心分别与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连接起来的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为锐角。再有,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将另一 轿厢悬吊用滑轮12的中心以及另一巻绕用滑轮14的中心分别与驱动绳 轮10的旋转轴连接起来的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也为锐角(图2)。由此, 确保了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分别相对于驱动绳轮10的巻绕角。
在第一主绳索5上悬吊有第一重物15,该第一重物15是用于对第 一主绳索5施加张力的张力单元。第一重物15设置在第一主绳索5的下 端部5b。此外,在第二主绳索6上悬吊有第二重物16,该第二重物16 是用于对第二主绳索6施加张力的张力单元。第二重物16设置在第二主 绳索6的下端部6b。在该示例中,第一及第二重物15、 16与第一及第二
主绳索5、 6分别独立地设置。
图3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此外,图4是表示图3中 的轿厢4的下部的放大图。如图所示,调整一个轿厢悬吊用滑轮ll及一 个巻绕用滑轮13相对于轿厢4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使第一主绳索5的绕 挂在驱动绳轮IO上的部分为水平。即,以轿厢悬吊用滑轮11的下部的 高度与巻绕用滑轮13的上部的高度一致的方式配置轿厢悬吊用滑轮11 及巻绕用滑轮13。
此外,调整另一轿厢悬吊用滑轮12及另一巻绕用滑轮14相对于轿 厢4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使第二主绳索6的绕挂在驱动绳轮10上的部分 为水平。B卩,以轿厢悬吊用滑轮12的下部的高度和巻绕用滑轮14的上 部的高度一致的方式配置轿厢悬吊用滑轮12及巻绕用滑轮14。
再有,驱动悬吊装置17具有主绳索体7、曳引机8、 一对轿厢悬吊 用滑轮ll、 12及一对巻绕用滑轮13、 14。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在使轿厢4上升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 使驱动绳轮10逆时针(从各轿厢悬吊用滑轮11、 12向驱动绳轮10侧牵 拉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的方向、A方向)旋转。由此,第一及第二主 绳索5、 6分别从各轿厢悬吊用滑轮11、 12向驱动绳轮10移动(即,向 B方向移动),并分别从驱动绳轮10向各巻绕用滑轮13、 14移动(即, 向C方向移动)。由此,轿厢4上升。
在使轿厢4下降的情况下,使驱动绳轮10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 这样,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轿厢4下降。
这里,曳引机8为了使轿厢4移动而产生的驱动转矩Tq由下面的式 子(1)表示。
Tq= (Wc+CAP) -D… (1)
再有,Wc是轿厢4的质量,CAP是轿厢4的装载质量,D是驱动 绳轮10的直径。
从式子(1)可知,当轿厢4的质量Wc与装载质量CAP增大时, 驱动转矩Tq增大。此外,通过驱动绳轮10的旋转,从轿厢4对导轨2、 3施加了水平方向的按压力,所以在驱动转矩Tq增大时,轿厢4与导轨2、 3的接触阻力增大,轿厢4的行驶阻力增大。由此,在该实施方式1 中,优选为轿厢4的载重量较小的电梯装置。
在此类电梯装置中,在轿厢4上分别设置有具有以沿铅直方向配
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驱动绳轮10的曳引机8;将从各上端部5a、 6a 伸出的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导向水平方向的一对轿厢悬吊用滑轮11、 12;将从各轿厢悬吊用滑轮11、 12绕挂在驱动绳轮10上的第一及第二 主绳索5、 6导向轿厢4的下方的一对巻绕用滑轮13、 14,因此,可在保 持井道1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的状态下,将驱动绳轮10相对于轿厢4水 平地配置,可縮小轿厢4整体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由此,可实现井道l 的节省空间化。
此外,各轿厢悬吊用滑轮ll、 12关于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对称地 配置,各巻绕用滑轮13、 14也关于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对称地酉己置, 所以可使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分别从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受到的载 荷抵消。由此,可减轻作用在驱动绳轮10的旋转轴上的负荷,可实现曳 引机8的小型化。
此外,由于通过第一及第二重物15、 16来对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施加张力,所以可防止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分别从驱动绳轮10、各 轿厢悬吊用滑轮ll、 12及各巻绕用滑轮13、 14脱落。此外,可防止驱 动绳轮10相对于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打滑,可效率良好地将曳引机8 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
此外,由于第一及第二重物15、 16悬吊于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 所以能以简单的结构对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施加张力。
此外,第一及第二重物15、 16在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的各下端 部5b、 6b独立设置,所以即使在例如各主绳索5、 6的伸长出现差别的 情况下,也可分别独立地对各主绳索5、 6施加张力,可防止第一及第二 主绳索5、 6的各张力产生偏差。
此外,由于曳引机8设置在轿厢4的下部,所以可縮小井道l的顶 部尺寸。
再有,在上述示例中,通过相互独立的第一及第二重物15、 16,来 分别对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施加张力,但也可以通过与第一及第二主
绳索5、 6连接的共同的重物(张力单元),来对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 分别施加张力。此外,也可以通过用在井道1内设置的例如弹簧等弹性 体(张力单元)牵拉各主绳索5、 6,来对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分别施 加张力。
实施方式2
在上述示例中,通过一个驱动悬吊装置17来使轿厢4升降,但也可 通过一对驱动悬吊装置来使轿厢4升降。
艮P,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此外,图 6是表示图5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有一对驱动 悬吊装置17、21。轿厢4通过各驱动悬吊装置17、21而悬吊在井道1内, 并在井道l内升降。 一个驱动悬吊装置17为与实施方式1的驱动悬吊装 置17同样的构成。
另一驱动悬吊装置21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主绳索体7、曳引禾几8、 各轿厢悬吊用滑轮ll、 12及各巻绕用滑轮13、 14同样的主绳索体7'、 曳引机(驱动装置)8'、 一对轿厢悬吊用滑轮ll'、 12'及一对巻绕用滑轮 13'、 14'。曳引机8'、各轿厢悬吊用滑轮ll'、 12'及各巻绕用滑轮13'、 14'设置在轿厢4的上部。
主绳索体7,的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避开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 地配置在井道l内。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的各上端部5a,、 6a,固定在 井道1的上部,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的各下端部5b,、 6b,向车乔厢4 的下方垂下。
曳引机8'配置在轿厢4上部的中央。曳引机8'具有驱动装置主体 9';以及配置在驱动装置主体9'的上方、依靠驱动装置主体9'的驱动力 而旋转的驱动绳轮10'。驱动绳轮10'以沿铅直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 旋转。此外,驱动绳轮IO,在轿厢4升降时向与驱动绳轮10的旋转方向 相反的方向旋转。
各轿厢悬吊用滑轮11'、 12'及各巻绕用滑轮13'、 14'分别配置在轿 厢4的上缘部。此外,各轿厢悬吊用滑轮ir、 12,关于驱动绳轮10,的旋
转轴对称地配置。再有,各巻绕用滑轮13'、 14'也关于驱动绳轮IO'的旋
转轴对称地配置(图5)。由此,驱动绳轮IO,的旋转轴从各第一主绳索5' 受到的载荷和驱动绳轮IO,的旋转轴从各第二主绳索6'受到的载荷抵消, 实现了曳引机8'的小型化。各轿厢悬吊用滑轮11'、 12'及各巻绕用滑轮 13,、 14,各自的旋转轴水平地配置。
各第一主绳索5'从上端部5'a到下端部5'b依次绕挂在一个轿厢悬吊 用滑轮ll,、驱动绳轮10,及一个巻绕用滑轮13,上。此外,各第二主绳索 6'从上端部6'a到下端部6'b依次绕挂在另一轿厢悬吊用滑轮12'、驱动 绳轮IO,及另一巻绕用滑轮14,上。
第一主绳索5'从轿厢悬吊用滑轮11'绕挂到驱动绳轮10'的外周部 的方向和第一主绳索5从轿厢悬吊用滑轮11绕挂到驱动绳轮10的外周 部的方向互为相反方向。此外,第二主绳索6'从轿厢悬吊用滑轮12'绕 挂到驱动绳轮10'的外周部的方向和第二主绳索6从轿厢悬吊用滑轮12 绕挂到驱动绳轮10的外周部的方向互为相反方向。
再有,在该示例中,轿厢悬吊用滑轮11及巻绕用滑轮13在井道1 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在一个轿厢悬吊用滑轮ll'与一个巻绕用滑轮13'之 间。此外,轿厢悬吊用滑轮12及巻绕用滑轮14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 内配置在另一轿厢悬吊用滑轮12'与另一巻绕用滑轮14'之间。
在第一主绳索5,的下端部5'b上,悬吊有用于对第一主绳索5'施加 张力的第一重物(张力单元)15,。在第二主绳索6,的下端部6,b上,悬 吊有用于对第二主绳索6'施加张力的第二重物(张力单元)16'。
再有,在另一驱动悬吊装置21中,也将一个轿厢悬吊用滑轮ll'及 一个巻绕用滑轮13,相对于轿厢4在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成使第一主绳索 5'的绕挂在驱动绳轮10'上的部分为水平,将另一f^厢悬吊用滑轮12'及 另一巻绕用滑轮14,相对于轿厢4在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成使第二主绳索 6'的绕挂在驱动绳轮10'上的部分为水平(图6)。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在使轿厢4上升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 使一个驱动悬吊装置17的驱动绳轮IO逆时针(向A方向)旋转,并使 另一驱动悬吊装置21的驱动绳轮10'顺时针(即,向与驱动绳轮10的旋
转方向相反的方向,A'方向)旋转。
通过驱动绳轮10的旋转,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分别从各轿厢悬
吊用滑轮ll、 12向驱动绳轮10移动(即,向B方向移动),并分别从驱 动绳轮10向各巻绕用滑轮13、 14移动(即,向C方向移动)。此外,通 过驱动绳轮10,的旋转,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分别从各轿厢悬吊用滑 轮11'、 12'向驱动绳轮10'移动(即,向B'方向移动),并分别从驱动绳 轮IO,向各巻绕用滑轮13,、 14'移动(即,向C'方向移动)。由此,轿厢 4上升。
在使轿厢4下降的情况下,分别使驱动绳轮IO、 10'向与上述相反的 方向旋转。由此,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轿厢4下降。
这里,轿厢4依靠两个曳引机8、 8'的驱动力而移动,因此曳引机8、 8'分别所产生的驱动转矩Tq'由下面的式子(2)表示。
Tq,=Tq/2… (2)
此外,由于驱动绳轮IO、 10'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所以各曳引机 8、 8,的驱动转矩Tq'相互平衡。由此,实现了轿厢4的行驶阻力的减小。 再有,由于在轿厢4上产生的扭转随着曳引机8、 8'间在轿厢4的高度方 向上的间隔增大而增大,所以优选减小曳引机8、 8'间的间隔。
在此类电梯装置中,有一对驱动悬吊装置17、 21设置在井道1内, 一个驱动悬吊装置17的驱动绳轮10的旋转方向与另一驱动悬吊装置21 的驱动绳轮IO,的旋转方向互为相反方向,所以可以使各曳引机8、 8,的 驱动转矩Tq'相互平衡。这样,可实现轿厢4的行驶阻力的减小。此外, 由于曳引机8、 8'的驱动转矩减半,所以可进一步实现曳引机8、 8'的小 型化,可进一步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化。
再有,在上述示例中,曳引机8设置在轿厢4的下部,曳引禾几8,设 置在轿厢4的上部,但也可在轿厢4的上部及下部中的任一方集中设置 曳引机8、 8'。该情况下,各轿厢悬吊用滑轮ll、 12、 11'、 12'及各巻绕 用滑轮13、 14、 13,、 14,也集中设置在轿厢4的上部及下部中的任一方。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通过互相独立的第一及第二重物15,、 16,来 对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分别施加张力,但也可通过与第一及第二主
绳索5,、 6'连接的共同的重物(张力单元)来对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 分别施加张力。此外,也可通过用在井道1内设置的例如弹簧等弹性体 (张力单元)来牵拉各主绳索5'、 6,,来对第一及第二主绳索5'、 6'分别 施加张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可在井道内升降;以及驱动悬吊装置,其具有主绳索体,其悬吊上述轿厢,并包括第一主绳索和第二主绳索,上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各自的上端部固定在上述井道的上部;一对轿厢悬吊用滑轮,它们设置在上述轿厢上,将从各上述上端部伸出的上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分别导向水平方向;驱动装置,其设置在上述轿厢上,并包括绕挂从各上述轿厢悬吊用滑轮伸出的上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的每条的驱动绳轮;和一对卷绕用滑轮,它们设置在上述轿厢上,将从上述驱动绳轮伸出的上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分别导向上述轿厢的下方,该驱动悬吊装置通过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来使上述轿厢升降,上述驱动绳轮以沿铅直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轿厢悬吊用滑轮关于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轴对称地配置,上述一对巻绕用滑轮关于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轴对称地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上,设有用于分别对上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施加张力的张力单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张力单元是悬吊在上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上的重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重物独立地设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主绳索各自的下端部。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装置具有一对上述驱动悬吊装置,一个上述驱动悬吊装置的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方向与另一上述驱动 悬吊装置的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方向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在井道内可升降地设置有轿厢。轿厢由具有第一主绳索及第二主绳索的主绳索体悬吊。第一及第二主绳索各自的上端部固定在井道的上部。在轿厢上设有将从各上端部伸出的第一及第二主绳索分别导向水平方向的一对轿厢悬吊用滑轮;具有绕挂从各轿厢悬吊用滑轮伸出的第一及第二主绳索的每条的驱动绳轮的驱动装置;以及将从驱动绳轮伸出的第一及第二主绳索分别导向轿厢的下方的一对卷绕用滑轮。驱动绳轮以沿铅直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文档编号B66B11/04GK101356111SQ20068005084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肥田政彦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