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280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
背景技术
现有面状电热采暖产品主要由半导体发热体、载流条以及绝缘材料构成。传统面状发热膜的制作工艺是在绝缘基材表面进行涂覆和丝网印刷。由于导电膜层与基材热膨胀系数不同,反复加热-冷却后导电膜层与基材间易形成气泡,导致导电膜层脱落;同时,反复加热-冷却导致导电膜层易产生微小裂纹,使得电阻值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增加,电热功率衰减比较明显。另外,传统面状发热膜的泄露电流较大,不易通过现有漏电保护装置,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电热功能稳定,安全可靠,能使单位面积发热功率成倍增加,提高发热性能。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反射层、第一绝缘层、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第二绝缘层以及阻燃层;其中,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包括由纱线编织而成的编织底层,编织底层上织入第一火线、共用零线、第二火线以及多个PTC导电纤维,第一火线、共用零线和第二火线相平行、且依次均匀间隔分布,多个PTC导电纤维的走向与第一火线、共用零线和第二火线相垂直,且多个PTC导电纤维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分布。反射层的下方还设置有发泡阻燃隔热层。第一火线、共用零线、第二火线均由多根直径为0. 05mm 0. Imm的铜丝平行排列构成。编织底层为7 80支、I 6股涤纶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且涤纶经线和涤纶纬线的密度均为每厘米16 24根。多个PTC导电纤维的直径均为0. 5mm 1mm。发泡阻燃隔热层为低发泡阻燃聚乙烯薄膜,反射层为复合硅酸镁铝填充聚乙烯熔体挤出膜、或铝箔,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为聚乙烯膜、或碳酸钙填充的聚乙烯膜,阻燃层为含六异丙氧基磷腈、水合氧化镁、季戊四醇以及三聚氰胺复合阻燃剂的聚乙烯膜。本实用新型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电热膜各层热膨胀系数大致相当,界面黏结力强。在本实用新型电热膜的使用过程中,反复通电加热-断电冷却后,各层间不易形成气泡,从而性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为聚乙烯膜、或碳酸钙填充的聚乙烯膜,因此绝缘性能好。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电热膜相比更加安全可靠。这是由于,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采用编织工艺,把PTC导电纤维间隔、且均匀编织在编织底层上,使得PTC导电纤维之间彼此独立,又由于导电纤维的直径很小,不会构成大型的面状电流场,在埋入地下后不会形成明显电容效应,因此泄露电流极小。3、多电极设计能使单位面积功率成倍增加,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发热性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发泡阻燃隔热层,2.反射层,3.第一绝缘层,4.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 5.第二绝缘层,6.阻燃层,7.编织底层,8. PTC导电纤维,9.第一火线,10.共用零线,11.第二火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反射层2、第一绝缘层3、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4、第二绝缘层5以及阻燃层6。反射层2为复合硅酸镁铝填充聚乙烯熔体挤出膜或铝箔,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5均为聚乙烯膜或碳酸钙填充的聚乙烯膜,阻燃层6为含六异丙氧基磷腈、水合氧化镁、季戊四醇以及三聚氰胺复合阻燃剂的聚乙烯膜。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4包括由纱线编织而成的编织底层7,编织底层7为7 80支、I 6股涤纶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且涤纶经线和涤纶纬线的密度为每厘米16 24根。编织底层7上织入第一火线9、共用零线10、第二火线11以及多个PTC导电纤维8。第一火线9、共用零线10和第二火线11相平行、且依次均匀间隔分布。多个PTC导电纤维8的走向与第一火线9、共用零线10和第二火线11相垂直,且多个PTC导电纤维8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分布。第一火线9、共用零线10和第二火线11均由多根直径为0. 05mm 0. Imm的铜丝平行排列构成。多个PTC导电纤维8的直径均为0. 5mm 1mm。PTC导电纤维8使用炭黑填充型聚乙烯基PTC导电纤维制得。炭黑填充型聚乙烯基PTC导电纤维具有电热功能稳定,绝缘性能好的优点,且不会形成明显电容效应,安全可靠,其原料组成包括聚乙烯树脂100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I 50重量份、炭黑10 50重量份、碳纤维I 11重量份、纳米碳酸钙20 50重量份、硬脂酸钙I 5重量份、硬脂酸镁I 5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 001 0. 010重量份、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0. I 2. 0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0. I 2. 0重量份、水杨酰胺基邻苯二甲酰亚胺I 10重量份。聚乙烯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或中密度聚乙烯树脂。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无特殊要求,优选醋酸乙烯酯单元重量百分数为10% 28%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第一火线9和第二火线11与外部电源火线相连接,将共用零线10与外部电源零线相连接,PTC导电纤维8在电流作用下具有自限温发热功能。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射层2的下方还设置有发泡阻燃隔热层1,发泡阻燃隔热层I为低发泡阻燃聚乙烯薄膜。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反射层(2)、第一绝缘层(3)、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4)、第二绝缘层(5)以及阻燃层(6);其中,所述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4)包括由纱线编织而成的编织底层(7),所述编织底层(7)上织入第一火线(9)、共用零线(10)、第二火线(11)以及多个PTC导电纤维(8),所述第一火线(9)、共用零线(10)和第二火线(11)相平行、且依次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多个PTC导电纤维(8)的走向与第一火线(9)、共用零线(10)和第二火线(11)相垂直,且所述多个PTC导电纤维(8)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分布。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2)的下方还设置有发泡阻燃隔热层(I)。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线(9)、共用零线(10)、第二火线(11)均由多根直径为O. 05mm O. Imm的铜丝平行排列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底层(7)为7 80支、I 6股涤纶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且涤纶经线和涤纶纬线的密度均为每厘米16 24根。
5.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PTC导电纤维(8)的直径均为O. 5mm 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电极单向传热阻燃PTC高分子自限温电热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反射层、第一绝缘层、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第二绝缘层以及阻燃层;其中,高分子PTC导电编织层包括由纱线编织而成的编织底层,编织底层上织入第一火线、共用零线、第二火线以及多个PTC导电纤维,第一火线、共用零线和第二火线相平行、且依次均匀间隔分布,多个PTC导电纤维的走向与第一火线、共用零线和第二火线相垂直,且多个PTC导电纤维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分布。本实用新型电热功能稳定,安全可靠,能使单位面积发热功率成倍增加,提高发热性能。
文档编号H05B3/36GK202617387SQ20122018491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强弱, 强虎贲, 强自谦 申请人:西安盖沃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