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264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轨道结构,尤指一种具可调节底座并可增进结构强度的起重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今蓬勃发展的科技产业中,各种工厂为了要提升竞争力,常常必需运输大尺寸的成品或是半成品。例如,晶圆厂将晶圆的尺寸增加,以提升产能,进而达到降低每单位制造成本的目的。同理,面板厂也将基板的尺寸增加,除了降低单位制造成本之外,还可以因应大尺寸面板的市场需求。但是,当所运输的成品或是半成品,尺寸越来越大,重量越来越重时,对于科技制造工厂内的自动化搬运系统,无疑是一大挑战,其优劣将决定工厂是否能达到高效率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各种成品或是半成品是被装载于容置装置(例如:卡匣)中,再通过起重轨道或台车搬运到各个机台进行加工。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的起重轨道结构10包括有一底座11以及一轨道12。底座11包括有一脚座13、多个螺丝14、多个螺栓15a、15b、一支撑平台16以及一固定块17。而容置装置(未显示于图中),即运行于轨道12之上。请参阅图2,脚座13之上设置有多个孔洞13a,而支撑平台16之上亦设置有多个分别对应于孔洞13a的孔洞16a,以供螺丝14(请参阅图1)穿设。请一并参阅图3与图2,当组装底座11时,各螺丝14分别经由相应的脚座13的孔洞13a、相应的螺栓15a、相应的支撑平台16孔洞16a、固定块17上的相应孔洞(未显示于图中)、一路穿设至相应的螺栓15b,以完成底座11的组装。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3,轨道12是固定于底座之上,进而形成图1所示的起重轨道结构10。在起重轨道结构10中,可藉由旋转各个螺栓15a、15b,来调整轨道12的高度及水平,也就 是说,底座11是可调节的。然而,现有起重轨道结构10存在十分明显的缺点。一般而言,轨道12的总长约为60至100米,在设计时大多以3至5米的轨道衔接而成,并固定于可调节的底座11上。起重重量约为16吨,而容置装置(未显示于图中)在轨道12上的运行速度约为210m/min,力口速度约为0.75m/s2。当急加速或是急减速时,轨道12所受到的横向推力较大,但是支撑平台16与脚座13间仅以四个垂直于地面的螺栓15a固定,横向力的承受能力显然有限。当受横向力较大时,不仅容易产生横向变形,也容易造成轨道12横移,使轨道12衔接处的缝隙变大。此外,起重轨道结构10中的车轮橡胶层也容易破裂,甚至造成整个仓储的损坏,进而引起极大的财产损失,并影响生产。因此,如何改善现有起重轨道结构10强度不足的问题,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轨道结构,该起重轨道结构具有改良的底座设计以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起重轨道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以及一轨道。所述底座包括一脚座、至少一直立螺丝、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一斜拉螺丝、一上垂直螺栓以及一下垂直螺栓、至少一上斜拉螺栓以及至少一下斜拉螺栓、一支撑平台以及一固定块。所述脚座之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孔洞以及至少一第二孔洞。所述上垂直螺栓以及所述下垂直螺栓与所述直立螺丝搭配,所述上斜拉螺栓以及所述下斜拉螺栓与所述斜拉螺丝搭配。所述支撑平台之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三孔洞以及至少一第四孔洞。所述固定块之上设置有至少一孔洞。所述轨道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直立螺丝经由所述第一孔洞、所述下垂直螺栓、所述第三孔洞、所述孔洞穿设至所述上垂直螺栓,所述斜拉螺丝经由所述第二孔洞、所述下斜拉螺栓、所述第四孔洞穿设至所述上斜拉螺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的内壁不具有斜度,所述第二孔洞以及所述第四孔洞的内壁具有一特定斜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斜拉螺丝,是以所述直立螺丝为中心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底座另包括二相对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之上的限位槽,以及分别插设于所述限位槽的轨道限位块,以于所述轨道固定至所述底座之后,限制所述轨道的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起重轨道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以及一轨道。所述底座包括一脚座、至少一直立螺丝、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一斜拉螺丝、一上垂直螺栓以及一下垂直螺栓、至少一上斜拉螺栓以及至少一下斜拉螺栓、一支撑平台、一固定块以及二轨道限位块。所述脚座之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孔洞以及至少一第二孔洞。所述上垂直螺栓以及所述下垂直螺栓与所述直立螺丝搭配,所述上斜拉螺栓以及所述下斜拉螺栓与所述斜拉螺丝搭配。所述支撑平台之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三孔洞以及至少一第四孔洞,以及二相对设置的限位槽。所述固定块之上设置有至少一孔洞。所述轨道限位块,分别插设于所述限位槽。所述轨道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直立螺丝经由所述第一孔洞、所述下垂直螺栓、所述第三孔洞、所述孔洞穿设至所述上垂直螺栓,所述斜拉螺丝经由所述第二孔洞、所述下斜拉螺栓、所述第四孔洞穿设至所述上斜拉螺栓,所述分别插设于所述相对设置的限位槽内的轨道限位块,用于所述轨道固定至所述底座之后,限制所述轨道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的内壁不具有斜度,所述第二孔洞以及所述第四孔洞的内壁具有一特定斜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斜拉螺丝,是以所述直立螺丝为中心对称设置。
本发明还有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起重轨道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以及一轨道。所述底座包括一脚座、一支撑平台、一固定块以及二轨道限位块。该支撑平台之上设置有二相对的限位槽。所述轨道限位块,分别插设于所述限位槽。所述轨道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脚座、所述支撑平台以及所述固定块,利用至少一螺丝以及至少一螺栓固定,所述分别插设于所述相对设置的限位槽内的轨道限位块,用于所述轨道固定至所述底座之后,限制所述轨道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底 座另包括:至少一第一孔洞以及至少一第二孔洞,设置于所述脚座之上;至少一直立螺丝,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一斜拉螺丝;一上垂直螺栓以及一下垂直螺栓,所述上垂直螺栓以及所述下垂直螺栓与所述直立螺丝搭配;至少一上斜拉螺栓以及至少一下斜拉螺栓,所述上斜拉螺栓以及所述下斜拉螺栓与所述斜拉螺丝搭配;至少一第三孔洞以及至少一第四孔洞,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之上;至少一孔洞,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之上;所述直立螺丝经由所述第一孔洞、所述下垂直螺栓、所述第三孔洞、所述孔洞穿设至所述上垂直螺栓,所述斜拉螺丝经由所述第二孔洞、所述下斜拉螺栓、所述第四孔洞穿设至所述上斜拉螺栓,以将所述脚座、所述支撑平台以及所述固定块固定。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的内壁不具有斜度,所述第二孔洞以及所述第四孔洞的内壁具有一特定斜度。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斜拉螺丝,是以所述直立螺丝为中心对称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起重轨道结构,是通过设置于中间的直立螺丝以及其两侧的斜拉螺丝,来组装底座。并利用与直立螺丝搭配的垂直于地面的螺栓来承受垂直压力,同时利用与斜拉螺丝搭配的斜拉螺栓,来承受横向推力,以及辅助垂直于地面的螺栓承受垂直压力,兼顾了横向力与垂直力的承受能力。不仅可以防止横向变形,当所受的横向力较大时,轨道也不容易横移,造成轨道衔接处的缝隙变大。另外,本发明的起重轨道结构,通过设置于支撑平台上的限位槽,以及与限位槽搭配的轨道限位块,使轨道限位块可以限制轨道的移动,即使遇到受力较大的情形,也得以保证轨道与支撑平台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防止轨道移位,同时也可以防止人为的安装梳失。如此一来,不仅轨道与底座的强度变大,减少变形的现象,也可以降低故障率,使生产线运作顺畅,增加产量。本发明的起重轨道结构,即使是运作在满载或是最大加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稳定性。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起重轨道结构的示意图。图2绘示现有技术的起重轨道结构中脚座与支撑平台的示意图。图3绘示现有技术的起重轨道结构中底座的组合示意图。图4绘示本发明起重轨道结构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发明起重轨道结构中脚座与支撑平台的示意图。图6绘示本发明起重轨道结构中底座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水平」、「垂直」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4,图4绘示了本发明起重轨道结构100的示意图。起重轨道结构100包括有一底座101以及一轨 道102。底座101包括有一脚座103、多个螺丝104a、104b、多个螺栓105a、105b、105c、105d、一支撑平台106以及一固定块107。而容置装置(未显示于图中),即运行于轨道102之上。螺丝104a为直立的螺丝,被拴锁于相对应的螺栓105a、105b,而螺丝104b为斜拉的螺丝,被拴锁于相对应的螺栓105c、105d。
请参阅图5,图5绘示了本发明起重轨道结构100中脚座103与支撑平台106的示意图。脚座103上设置有多个孔洞103a、103b,支撑平台106上靠近中央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孔洞106a,而支撑平台106上靠近两侧的部分,亦设置有多个孔洞106b,孔洞106a分别对应于孔洞103a,孔洞106b分别对应于孔洞103b,以分别供螺丝104a、104b (请参阅图4)穿设之用。请一并参阅图6与图5,图6绘示了本发明起重轨道结构100中底座101的组合示意图。当组装底座101时,螺丝104a分别经由相应的脚座103孔洞103a、相应的螺栓105a、相应的支撑平台106孔洞106a、固定块107上的相应孔洞(未显示于图中),一路穿设至相应的螺栓105b。同时,螺丝104b分别经由相应的脚座103孔洞103b、相应的螺栓105c、相应的支撑平台106孔洞106b,一路穿设至相应的螺栓105d,以完成底座101的组装。由于螺丝104a为直立的螺丝,供其穿设的孔洞103a与孔洞106a,内壁不具有任何斜度。但由于螺丝104b为斜拉的螺丝,供其穿设的孔洞103b与孔洞106b,内壁必需具有特定的斜度(如图5虚线所示),才能妥善容置螺丝104b。
除此之外,由于位于中间的螺丝104a是直立的螺丝,与其搭配的螺栓105a主要是用来承受垂直压力。而螺丝104b为斜拉的螺丝,依据力学原理,位于螺栓105a两侧与而螺丝104b搭配的螺栓105c,不仅能承受横向的推力,也可以辅助螺栓105a承受垂直压力。并且位于中间螺丝104a两侧的螺丝104b与螺栓105c、105d,可以以中间螺丝104a为中心对称设置。如此一来,可以兼顾横向力与垂直力的承受能力,有效防止横向变形。并且当所受的横向力较大时,轨道102不容易横移,轨道102衔接处的缝隙也不致于变大。由于螺栓105a与螺栓105c充分起到了支撑与调节的作用,并且本发明起重轨道结构100可藉由旋转各螺栓105a、105b、105c、105d,来调节轨道102的高度及水平,因此,本发明起重轨道结构100的底座101是可调节的。
请再参阅图5,本发明起重轨道结构100中支撑平台106上靠近中央的部分,介于两个孔洞106a之间,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槽108,同时限位槽108与插设于其内的轨道限位块109互相搭配(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6)。当轨道102被固定至底座101进而形成如图4所示的起重轨道结构1 00时,突起的轨道限位块109可以限制轨道102的移动,即使遇到受力较大的情形,也可以保证轨道102与支撑平台106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有轨道102移位的情形,同时又可以防止人为的安装疏忽。由于对于已经组装完毕的底座101而言,限位块109是位于底座101的内部,因此在图4与图6中,限位块109是以虚线表示。此外,限位槽108与轨道限位块109的大小与形状,可依照实际的需要做调整或选择,并不限于本发明图中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起重轨道结构,是通过设置于中间的直立螺丝以及其两侧的斜拉螺丝,来组装底座。并利用与直立螺丝搭配的垂直于地面的螺栓来承受垂直压力,同时利用与斜拉螺丝搭配的斜拉螺栓,来承受横向推力,以及辅助垂直于地面的螺栓承受垂直压力,兼顾了横向力与垂直力的承受能力。不仅可以防止横向变形,当所受的横向力较大时,轨道也不容易横移,造成轨道衔接处的缝隙变大。另外,本发明的起重轨道结构,通过设置于支撑平台上的限位槽,以及与限位槽搭配的轨道限位块,使轨道限位块可以限制轨道的移动,即使遇到受力较大的情形,也得以保证轨道与支撑平台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防止轨道移位,同时也可以防止人为的安装梳失。如此一来,不仅轨道与底座的强度变大,减少变形的现象,也可以降低故障率,使生产线运作顺畅,增加产量。本发明的起重轨道结构,即使是运作在满载或是最大加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稳定性。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起重轨道结构,其包括: 一底座,其包括: 一脚座,所述脚座之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孔洞以及至少一第二孔洞; 至少一直立螺丝,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一斜拉螺丝; 一上垂直螺栓以及一下垂直螺栓,所述上垂直螺栓以及所述下垂直螺栓与所述直立螺丝搭配; 至少一上斜拉螺栓以及至少一下斜拉螺栓,所述上斜拉螺栓以及所述下斜拉螺栓与所述斜拉螺丝搭配; 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之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三孔洞以及至少一第四孔洞; 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上设置有至少一孔洞; 一轨道,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立螺丝经由所述第一孔洞、所述下垂直螺栓、所述第三孔洞、所述孔洞穿设至所述上垂直螺栓,所述斜拉螺丝经由所述第二孔洞、所述下斜拉螺栓、所述第四孔洞穿设至所述上斜拉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的内壁不具有斜度,所述第二孔洞以及所述第四孔洞的内壁具有一特定斜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斜拉螺丝,是以所述直立螺丝为中心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另包括二相对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之上的限位槽,以及分别插设于所述限位槽的轨道限位块,以于所述轨道固定至所述底座之后,限制所述轨道的移动。
5.一种起重轨道结构,其包括: 一底座,其包括: 一脚座,所述脚座之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孔洞以及至少一第二孔洞; 至少一直立螺丝,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一斜拉螺丝; 一上垂直螺栓以及一下垂直螺栓,所述上垂直螺栓以及所述下垂直螺栓与所述直立螺丝搭配; 至少一上斜拉螺栓以及至少一下斜拉螺栓,所述上斜拉螺栓以及所述下斜拉螺栓与所述斜拉螺丝搭配; 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之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三孔洞以及至少一第四孔洞,以及二相对设置的限位槽; 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上设置有至少一 L洞; 二轨道限位块,分别插设于所述限位槽; 一轨道,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立螺丝经由所述第一孔洞、所述下垂直螺栓、所述第三孔洞、所述孔洞穿设至所述上垂直螺栓,所述斜拉螺丝经由所述第二孔洞、所述下斜拉螺栓、所述第四孔洞穿设至所述上斜拉螺栓,所述分别插设于所述相对设置的限位槽内的轨道限位块,于所述轨道固定至所述底座之后,限制所述轨道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的内壁不具有斜度,所述第二孔洞以及所述第四孔洞的内壁具有一特定斜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斜拉螺丝,是以所述直立螺丝为中心对称设置。
8.一种起重轨道结构,其包括: 一底座,其包括: 一脚座; 一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之上设置有二相对的限位槽; 一固定块; 二轨道限位块,分别插设于所述限位槽; 一轨道,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座、所述支撑平台以及所述固定块,利用至少一螺丝以及至少一螺栓固定,所述分别插设于所述相对设置的限位槽内的轨道限位块,用于所述轨道固定至所述底座之后,限制所述轨道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另包括: 至少一第一孔洞以及至少一第二孔洞,设置于所述脚座之上; 至少一直立螺丝,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一斜拉螺丝; 一上垂直螺栓以及一下垂直螺栓,所述上垂直螺栓以及所述下垂直螺栓与所述直立螺丝搭配; 至少一上斜拉螺栓以及至少一下斜拉螺栓,所述上斜拉螺栓以及所述下斜拉螺栓与所述斜拉螺丝搭配; 至少一第三孔洞以及至少一第四孔洞,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之上; 至少一孔洞,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之上; 所述直立螺丝经由所述第一孔洞、所述下垂直螺栓、所述第三孔洞、所述孔洞穿设至所述上垂直螺栓,所述斜拉螺丝经由所述第二孔洞、所述下斜拉螺栓、所述第四孔洞穿设至所述上斜拉螺栓,以将所述脚 座、所述支撑平台以及所述固定块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的内壁不具有斜度,所述第二孔洞以及所述第四孔洞的内壁具有一特定斜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立螺丝两侧的斜拉螺丝,是以所述直立螺丝为中心对称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起重轨道结构,包括底座与轨道。底座包括脚座、直立螺丝、分别设置于直立螺丝两侧的斜拉螺丝、上垂直螺栓与下垂直螺栓、上斜拉螺栓与下斜拉螺栓、支撑平台与固定块。脚座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第二孔洞。上垂直螺栓与下垂直螺栓与直立螺丝搭配,上斜拉螺栓与下斜拉螺栓与斜拉螺丝搭配。支撑平台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三、第四孔洞。固定块上设置有至少一孔洞。轨道固定于底座。直立螺丝经由第一孔洞、下垂直螺栓、第三孔洞、孔洞穿设至上垂直螺栓,斜拉螺丝经由第二孔洞、下斜拉螺栓、第四孔洞穿设至上斜拉螺栓。
文档编号B66C7/00GK103231985SQ20131011422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
发明者杨卫兵, 吴俊豪, 林昆贤, 汪永强, 舒志优, 齐明虎, 陈增宏, 郭振华, 蒋运芍, 李晨阳子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