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压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8076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压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压榨机。具体说,是用来将物料中的油脂或汁液挤压出来的压榨机。它包括压榨机本体,其特点是还包括料仓、搅拌筒和控制器,所述料仓通过送料阀和第一加料泵与搅拌筒进口相连通,搅拌筒的出口借助第二加料泵和进浆阀与压榨机本体相连通。进浆阀与压榨机本体间的管道上有溢料缸,所述溢料缸处在所述进浆阀与压榨机本体间的管道上,且溢料缸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送料阀、第一加料泵、第二加料泵、进浆阀和压榨机本体均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这种智能压料机,不仅压榨力大,出油/汁率高。而且容易操作,生产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智能压榨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榨机。具体说,是用来将物料中的油脂或汁液挤压出来的压榨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食用油生产行业和果蔬加工行业,大都采用压榨机将植物中的油脂和果蔬中的果汁压榨出来。其中的压榨机为双螺旋压榨机,它是利用输送螺旋状推料机构将进入料箱内的物料推向压榨螺旋机构内,再通过压榨螺旋机构的螺距减小和轴径增大,并在筛壁和锥形体阻力的作用下,将物料中所含的液体物(油脂或果汁)挤压出来。由于这种压榨机为螺旋压榨机,压榨力较小,单次压榨量少,不仅物料中的油脂或汁液难以压榨彻底,出油/汁率低,而且生产效率较低。又由于所述推料机构、压榨螺旋机构的运行完全依靠手工操作,不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压榨机。这种压料机,不仅压榨力大,出油/汁率高。而且容易操作,生产效率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一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压榨机包括压榨机本体,其特点是还包括料仓、搅拌筒和控制器,所述料仓通过送料阀和第一加料泵与搅拌筒进口相连通,搅拌筒的出口借助第二加料泵和进浆阀与压榨机本体相连通。进浆阀与压榨机本体间的管道上有溢料缸,所述溢料缸处在所述进浆阀与压榨机本体间的管道上,且溢料缸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送料阀、第一加料泵、第二加料泵、进浆阀和压榨机本体均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06]所述压榨机本体含有底座,底座上有两个上支架,所述两个上支架上分别有主油缸和副油缸,所述主油缸和副油缸的活塞杆平行且相对。两上支架间有两个导杆,所述导杆的轴向相平行且它们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上支架上。两上支架间有至少两个压盘和至少两个容料盘,所述压盘和容料盘的数量相等且二者间交替布置。所述压盘的径向两侧均有外凸边,所述径向外凸边上均有外杆孔,两外杆孔内侧均有内杆孔,所述两导杆分别呈滑动状穿入所述压盘和容料盘上的两个外杆孔内。所述压盘和容料盘上的两个内杆孔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长度小于两上支架间的间距。所述副油缸有两个,两个副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顶杆对应。所述容料盘的中心有容料腔,所述容料盘的上边有进料孔,该进料孔与所述容料腔连通。所述压盘的同一侧面中心均有用作压料圆盘的轴向凸起,所述压料圆盘与容料盘上的容料腔对应且二者间呈活动配合。所述压料圆盘上有轴向通孔,压盘下侧面上有径向孔,所述轴向通孔的里端与径向孔的里端相连通。所述压盘一面的压料圆盘外面有滤网,压盘的另一面上亦有滤网,所述两滤网直径相等且对应。相邻的压盘和容料盘间有至少两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压盘的压料圆盘外侧和容料盘的容料腔外侧相抵。[0007]其中,所述搅拌筒含有用于容纳浆料的筒体,筒体内有用于混料的搅拌器,筒体底部有计量用称重器。
[0008]所述料仓的高度高于所述搅拌筒。
[0009]所述压榨机本体之下有用于输送料饼的输送装置。
[0010]与所述复位弹簧相应的压盘和容料盘那一侧面上均有盲孔,所述压盘和容料盘上的盲孔数量与复位弹簧的数量相等且对应,所述复位弹簧两端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相应所述盲孔内,且在复位弹簧非压缩状态下所述压盘与容料盘间留有大于容料腔轴向长度的间距。
[0011]所述径向孔的出口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下方有油脂/汁液槽。所述油脂/汁液槽一端的槽底上有出液孔,出液孔下方有用于容纳油脂或汁液的集液器。
[0012]所述溢料缸内有第一蒸汽加热装置和第一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一蒸汽加热装置借助管道与一锅炉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13]所述搅拌筒内有第二蒸汽加热装置和第二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二蒸汽加热装置借助管道与一锅炉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14]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5]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含有给料仓、搅拌筒和控制器,所述料仓通过送料阀和第一加料泵与搅拌筒进口相连通,搅拌筒的出口借助第二加料泵和进浆阀与压榨机本体相连通。进浆阀与压榨机本体间的管道上有溢料缸,所述溢料缸处在所述进浆阀与压榨机本体间的管道上,且溢料缸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送料阀、第一加料泵、第二加料泵、进浆阀和压榨机本体均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16]所述压榨机本体含有底座,底座有两个上支架,所述两个上支架上分别有主油缸和副油缸,所述主油缸和副油缸的活塞杆平行且相对。两上支架间有两个导杆,所述导杆的轴向相平行且它们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上支架上。两上支架间有至少两个压盘和至少两个容料盘,所述压盘和容料盘的数量相等且二者间交替布置。所述压盘的径向两侧均有外凸边,所述径向外凸边上均有外杆孔,两外杆孔内侧均有内杆孔,所述两导杆分别呈滑动状穿入所述压盘和容料盘上的两个外杆孔内。所述压盘和容料盘上的两个内杆孔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长度小于两上支架间的间距。所述副油缸有两个,两个副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顶杆对应。所述容料盘的中心有容料腔,所述容料盘的上边有进料孔,该进料孔与所述容料腔连通。所述压盘的同一侧面中心均有用作压料圆盘的轴向凸起,所述压料圆盘与容料盘上的容料腔对应且二者间呈活动配合。所述压料圆盘上有轴向通孔,压盘下侧面上有径向孔,所述轴向通孔的里端与径向孔的里端相连通。所述压盘一面的压料圆盘外面有滤网,压盘的另一面上亦有滤网,所述两滤网直径相等且对应。相邻的压盘和容料盘间有至少两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压盘的压料圆盘外侧和容料盘的容料腔外侧相抵。工作时,通过主油缸活塞杆的外伸,推动多对压盘和容料盘沿着导杆进行轴向移动,直至使相邻的每对压盘的压料圆盘压入所述容料盘的容料腔内。与此同时,压榨出的油脂或汁液通过压料圆盘上连通的轴向通孔和径向孔从压盘底部流出。当物料中的油脂或汁液压榨完后,通过副油缸活塞杆的外伸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相邻的压盘与容料盘间相分离,将容料盘容料腔内的饼块脱出,从而实现了对物料中油脂或汁液的压榨。经试用,本实用新型的压榨力较大,一次可压榨14个饼块,与【背景技术】中的双螺旋压榨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单次压榨量是双螺杆压榨机的4飞倍,不仅物料中的油脂或汁液压榨彻底,出油/汁率高,而且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又由于所述送料阀、第一加料泵、第二加料泵、进浆阀和压榨机本体均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无论是送料,还是压榨均实现了自动控制,不需手工操作,不仅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压榨机示意图;
[0018]图2是压榨机本体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的I点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压盘上的压料圆盘压入容料盘上的容料腔内时的压榨状态示意图;
[0022]图6是压盘与容料盘分离后容料腔内的饼块脱出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压榨机包括压榨机本体1、料仓2、搅拌筒和控制器。所述料仓2通过送料阀3和第一加料泵5与搅拌筒进口相连通,搅拌筒的出口借助第二加料泵9和进浆阀10与压榨机本体I相连通。进浆阀10与压榨机本体I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溢料缸11,所述溢料缸11处在所述进浆阀10与压榨机本体I间的管道上,且溢料缸11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送料阀3、第一加料泵5、第二加料泵9、进浆阀10和压榨机本体I均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24]见图2,所述压榨机本体I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上支架17,所述两个上支架17上分别安装有主油缸16和副油缸33,所述主油缸16和副油缸33的活塞杆平行且相对。两上支架17间设置有两个导杆19,所述导杆19的轴向相平行且它们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上支架17上。两上支架17间设置有十四个压盘26和十四个容料盘24,所述压盘26和容料盘24间交替布置。所述压盘26的径向两侧均加工有径向外凸边18,所述径向外凸边18上均加工有外杆孔30,两外杆孔30内侧均加工有内杆孔31,所述两导杆19分别呈滑动状穿入所述压盘26和容料盘24上的两个外杆孔30内。所述压盘26和容料盘24上的两个内杆孔31内均安装有顶杆20,所述顶杆20的长度小于两上支架17间的间距。所述副油缸33有两个,两个副油缸33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顶杆20对应。所述容料盘24的中心加工有容料腔21,所述容料盘21的上边加工有进料孔32,该进料孔与所述容料腔21连通。所述压盘26的同一侧面中心均加工有用作压料圆盘25的轴向凸起,所述压料圆盘25与容料盘24上的容料腔21对应且二者间呈活动配合。所述压料圆盘25上加工有轴向通孔27,压盘26下侧面上加工有径向孔28,所述轴向通孔27与径向孔28的里端相连通。所述压盘26 —面的压料圆盘25外面设置有滤网23,压盘26的另一面上亦设置有滤网23,所述两滤网23的直径相等,且两滤网23相对应。
[0025]见图4,相邻的压盘26与容料盘24间设置有四个复位弹簧22,所述复位弹簧22两端分别与压盘26的压料圆盘25外侧和容料盘24的容料腔21外侧相抵。
[0026]见图2、图5和图6,与所述复位弹簧22相应的压盘26和容料盘24那一侧面上均加工有盲孔,所述压盘26和容料盘24上的盲孔相对应,所述复位弹簧22两端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相应所述盲孔内,且在复位弹簧22非压缩状态下所述压盘26与容料盘24间留有大于容料腔21轴向长度的间距。
[0027]见图4,所述容料盘24上的内杆孔31邻近副油缸33 —端均设置有内凸环34,内凸环34的内径小于内杆孔31的直径。与内凸环34对应的顶杆20上均加工有周向台阶,以用于使周向台阶邻近副油缸33—端的顶杆20直径大于内凸环34的内径,以便于压榨结束卸下饼块29时将压盘26与容料盘24分离开来。
[0028]其中,所述搅拌筒含有用于容纳浆料的筒体6,筒体6内设置有用于混料的搅拌器601,筒体6底部设置有计量用称重器7。
[0029]所述料仓2的高度高于所述搅拌筒。
[0030]所述压榨机本体之下设置有用于输送料饼的输送装置12。
[0031]所述径向孔28的出口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下方设置有油脂/汁液槽15。所述油脂/汁液槽15 —端的槽底上加工有出液孔14,出液孔14下方设置有用于容纳油脂或汁液的集液器13。
[0032]所述溢料缸11内安装有第一蒸汽加热装置8和第一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一蒸汽加热装置8借助管道与一锅炉4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33]所述搅拌筒内安装有第二蒸汽加热装置1101和第二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二蒸汽加热装置1101借助管道与所述锅炉4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1101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34]工作时,通过主油缸16活塞杆的外伸,推动十四对压盘26和容料盘24沿着导杆19进行轴向移动,直至使压盘26的压料圆盘25压入相应容料盘24的容料腔21内。与此同时,压榨出的油脂或汁液通过压料圆盘25上连通的轴向通孔27和径向孔28从压盘26底部流出。当物料中的油脂或汁液压榨完后,通过副油缸33活塞杆的外伸并在复位弹簧22的作用下,使相邻的一对压盘26与容料盘24间相分离,将容料盘24容料腔21内的饼块29脱出,从而实现了对物料中油脂或汁液的压榨。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压榨机,包括压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仓(2)、搅拌筒和控制器,所述料仓(2)通过送料阀(3)和第一加料泵(5)与搅拌筒进口相连通,搅拌筒的出口借助第二加料泵(9)和进浆阀(10)与压榨机本体(1)相连通;进浆阀(10)与压榨机本体(1)间的管道上有溢料缸(11),所述溢料缸(11)处在所述进浆阀(10 )与压榨机本体(1)间的管道上,且溢料缸(11)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送料阀(3)、第一加料泵(5)、第二加料泵(9)、进浆阀(10)和压榨机本体(1)均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压榨机本体(1)含有底座,底座上有两个上支架(17),所述两个上支架(17)上分别有主油缸(16)和副油缸(33),所述主油缸(16)和副油缸(33)的活塞杆平行且相对;两上支架(17)间有两个导杆(19),所述导杆(19)的轴向相平行且它们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上支架(17)上;两上支架(17)间有至少两个压盘(26)和至少两个容料盘(24),所述压盘(26)和容料盘(24)的数量相等且二者间交替布置;所述压盘(26)的径向两侧均有径向外凸边(18),所述径向外凸边(18)上均有外杆孔(30),两外杆孔(30)内侧均有内杆孔(31),所述两导杆(19)分别呈滑动状穿入所述压盘(26)和容料盘(24)上的两个外杆孔(30)内;所述压盘(26)和容料盘(24)上的两个内杆孔(31)内有顶杆(20),所述顶杆(20)的长度小于两上支架(17)间的间距;所述副油缸(33)有两个,两个副油缸(33)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顶杆(20)对应;所述容料盘(24)的中心有容料腔(21),所述容料盘(24)的上边有进料孔(32),该进料孔与所述容料腔(21)连通;所述压盘(26)的同一侧面中心均有用作压料圆盘(25 )的轴向凸起,所述压料圆盘(25 )与容料盘(24 )上的容料腔(21)对应且二者间呈活动配合;所述压料圆盘(25)上有轴向通孔(27),压盘(26)下侧面上有径向孔(28),所述轴向通孔(27)的里端与径向孔(28)的里端相连通; 所述压盘(26) —面的压料圆盘(25)外面有滤网(23),压盘(26)的另一面上亦有滤网 (23),所述两滤网(23)直径相等且对应;相邻的压盘(26)和容料盘(24)间有至少两个复位弹簧(22),所述复位弹簧(22)两端分别与压盘(26)的压料圆盘(25)外侧和容料盘(24)的容料腔(21)外侧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含有用于容纳浆料的筒体(6),筒体(6)内有用于混料的搅拌器(601),筒体(6)底部有计量用称重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2)的高度高于所述搅拌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机本体(1)之下有用于输送料饼(29)的输送装置(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压榨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复位弹簧(22)相应的压盘(26)和容料盘(24)那一侧面上均有盲孔,所述压盘(26)和容料盘(24)上的盲孔数量与复位弹簧(22)的数量相等且对应,所述复位弹簧(22)两端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相应所述盲孔内,且在复位弹簧(22 )非压缩状态下所述压盘(26 )与容料盘(24)间留有大于容料腔(21)轴向长度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孔(28)的出口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下方有油脂/汁液槽(15);所述油脂/汁液槽(15) —端的槽底上有出液孔(14),出液孔(14)下方有用于容纳油脂或汁液的集液器(13)。
7.根据权利要求1飞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缸(11)内有第一蒸汽加热装置(8)和第一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一蒸汽加热装置(8)借助管道与一锅炉(4)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内有第二蒸汽加热装置(1101)和第二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二蒸汽加热装置(1101)借助管道与一锅炉(4)的蒸汽出口 连通,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借助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文档编号】B30B9/04GK203410051SQ20132052853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刘如红, 胡杰 申请人:无锡市蓝力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